从仿生学的角度分析“水中蝶泳打腿技术”的动力学特征—
—优秀游泳运动员柔韧性、水中力量训练的实践意义
李慧玲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影像资料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最快鱼类游
进动作及优秀游泳运动员“水下蝶泳打腿技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优秀运动
员出发转身采用“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腰腿摆动与旗鱼、飞鱼、海豚快速游进时
尾部摆动路径的振幅、频率相似,与水面游进相比,具有攻角小与波浪阻力小的优势,
技术特点表现为振幅小、频率快.研究认为:“水下蝶泳打腿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
脚踝柔韧性和较强的腰腹及腿部力量.
【期刊名称】《浙江体育科学》
【年(卷),期】2013(035)002
【总页数】3页(P120-122)
【关键词】仿生学;"水下蝶泳打腿技术";动力学特征;素质训练
【作者】李慧玲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体军部,浙江嘉兴31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4.61
自然仿生理论是最早在游泳运动中自然形成的技术理论。是模仿自然界动物形成的
运动技术,并依据动物运动的特性,不断地归纳和演化。最新游泳规则规定:蛙泳
“在出发和每次转身后,允许运动员身体没入水中,可做1次手臂充分向后划至
腿部的动作。在第1次手臂划水动作过程中,允许打1次蝶泳腿接蛙泳蹬腿动
作”。自此,蝶、仰、蛙、自四种泳式均可在出发、转身后的15m距离内运用
“水下蝶泳打腿技术”。随着2012年伦敦奥运会孙杨1500m自由泳决赛结束,
所有游泳世界纪录因新规则的出台被全部刷新,竞技游泳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理论上讲:游泳比赛运用“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距离可以占到30%、25m短
池比赛的距离可以占到60%。在业内“水下蝶泳打腿技术”已被称为除蝶、仰、
蛙、自四种泳式之外的“第五种泳姿”,并在各级各项比赛中被运动员广泛运用。
如何科学地运用生物力学原理分析“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动作技术特征;运用生
理学理论分析该项技术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如何在运动员选材、教学训
练、比赛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水下蝶泳打腿技术”,力图在规则允许的
15m距离范围内达到最快的速度,提高竞技游泳水平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30届、31届夏季奥运会游泳比赛部分项目的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根据研
究需要,收集部分水中动物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文献资料检索、世界级游泳运动员比赛实况录像、动物水中游进动作影像进行
生物力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身体姿势
“旗鱼是海洋游泳最快的动物,在正常游动时,鱼鳍张开,当捕食猎物时,收起鱼
鳍,身体保持一直线,最大限度地减小迎面阻力,它们靠镰刀状的尾巴快速摆动向
前推进[7]”。运动员蝶泳出发转身后滑行时,身体保持良好的流线型,一手掌
心压在另一手手背上,肘间距窄于肩宽、腕间距窄于肘间距,两臂夹于两耳后,目
视池底。整个人体尽量伸展拉长,两脚微显“内八字”状,该姿势前视投影面最小,
迎面阻力最小。
2.2“水下蝶泳打腿技术”与鱼类游进动作比较分析
在研究高速游动时海豚的打水之后得出结论:“海豚打水时尾巴快速的摆动,身体
是不动的。在观察海洋飞鱼运动时,为求生存,它们跃出水面上身不动靠快速小幅
的摆尾在水面上飞行以逃脱掠食者的追逐[7]”。人类就很难做到上半身不动,
大幅度的打水,上半身也会随之反动。解决办法就是加强背肌、腰腹肌的力量以达
到固定上半身的目的,减小打水的幅度,提高打腿频率。在观察菲尔普斯水下蝶泳
打腿动作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手臂及上体在打腿时能保持在一个相对
固定的水平面上,减小打腿获得动能的损耗[8]”。
水下蝶泳打腿动作发力从压肩(胸)提臀开始,由腰腿(大腿)带动小腿脚踝上下
打水。踝部柔韧性的好坏对水下蝶泳打腿动作是至关重要的。踝关节的柔韧性比力
量重要。如踝部具备良好的柔韧性,脚背在下打的大部分时间内可朝向后方,向后
分力加大从而提高推进力。“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男子200m蝶泳战胜菲尔
普斯获得金牌的罗切特,能用反蝶泳打腿动作,在短池水下用20s8时间完成
50m距离[8]”,可见水下蝶泳打腿的技术速度。
2.3“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动力学特征分析
鸬鹚平时用左右脚交替运动的浅打水,当发现猎物时,就会两脚同时动作,这种踢
水动作近似运动员的水下蝶泳打腿,可使速度在极短时间内得以提升,从而捕获猎
物。运动员必须在水下保持适当的流线型体态以减少形状阻力,并且要保持在水下
一定的深度以减小波浪阻力,资料显示:“运动员在水面40~60cm以下运动,
比水面游进可以提高10%~20%的速度,而且可以在水下保持更远的打水距离。
在2007年世界游泳锦标赛男子200m自由泳决赛中,菲尔普斯在出发时水下蝶
泳打腿距离在13m;每次转身后身体很快倾斜45°,然后蝶泳打腿深潜1m深,
避免水波的阻力,在运动员游到150m处体力下降的情况下,菲尔普斯还能潜水
11m,全程水下共潜水打腿46m,比第二名的对手足足多了20m,以103s86破
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金牌[8]”。另外运动员身体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脚踝的柔
韧性、腰腹和股四头肌的力量,这些都是构成强有力的蝶泳腿的动力学特征。
通过旗鱼和海豚尾部路径的振幅研究发现:“旗鱼和海豚在正常游动时,倾斜度近
40°,在全速游泳时,倾角(滑行轴和平移运动方向之间的角度减少到20°
[7]”。同样在观察同时启动为逃脱掠食者追逐的两条飞鱼发现:“一条尾部摆
尾振幅较小的飞鱼,速度明显较快,身后留下的波纹也明显较窄[7]”。
通过对世界级游泳决赛选手水下不同角度动作的分析后发现,“取得较好成绩的选
手有许多共性,如:开始向下打腿时,膝关节弯曲较小(最大弯曲度113.7°),
整个水下打腿动作中躯干和腿的摆动幅度较小[2]”。研究表明:“水下蝶泳打
腿动作周期中身高平均1.80m的运动员,膝关节弯曲度平均113.7°;腿的下打速
度是上打时的两倍;打腿的频率是每秒2.139次;打腿的幅度是0.618m[2]。”
3优秀游泳运动员“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3.1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教学训练方法
3.1.1陆上双膝跪垫,两手臂伸直撑垫,身体成“桥状”,腰背连续“上拱”、
“下塌”动作;
3.1.2陆上双膝跪坐脚跟于垫上,一手掌心压在另一手手背上,肘间距窄于肩宽、
腕间距窄于肘间距,两臂夹于两耳后,连续做挺腰挺髋和还原动作;
3.1.3模仿海豚打腿:在水下作打腿动作,两臂位于体侧,摆动打腿,像海豚尾巴
一样;
3.1.4垂直海豚打腿:采用垂直的姿势在水中作蝶泳打腿动作,头部上仰,两臂位
于体侧,为了加强爆发力,应用力打腿,使身体从深处提升到尽可能的高处,并尽
量更长时间地保持在“水上”的姿势[9];
3.1.5侧身海豚腿:身体侧卧,做两臂位于体侧的海豚腿动作[4];
3.1.6反蝶泳腿练习:仰卧做反蝶泳腿练习[9];
3.1.7“螺丝刀”蝶泳打腿练习:依次做4次俯卧、4次右侧卧、4次仰卧、4次
左侧卧蝶泳打腿,重复进行[4]。
3.1.8水下流线型练习:俯卧、侧卧、仰卧做水下蝶泳打腿,保持身体的流线型。
3.2优秀游泳运动员选材的特定要求
运动员选材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将应选者的天才因素测定出来,并根据现有测定结果
分析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一名优秀游泳运动员综合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技
术水平、水感、心理品质、比赛能力等全面素质。就水下蝶泳打腿这项技术而言,
运动员除具备以上这些基本条件外,还要对运动员提出特定的要求:即运动员的身
高、臂展、大的脚掌,很好的脚踝柔韧性、腰腹力量和腿部力量。在北京奥运会上
创造8枚金牌的菲尔普斯就具备这样的条件:身高1.93m,臂展2.01m,脚长
35cm,有非常好的肩、腰、踝的关节柔韧性,并具备很好的力量。据计算:“长
35cm比30cm的脚掌打水效果提高1.2倍[8]”。
3.3发展游泳运动员关节柔韧性的实践意义
柔韧素质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关节活动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关节本
身的装置结构;第二,跨过关节本身的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性——
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训练而获得。
3.3.1静力拉伸法:轻柔缓慢地将关节移到最大活动范围内,然后静止30~60s;
3.3.2动力拉伸法:用很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力量使关节活动到最大幅度;
3.3.3“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是根据神经肌肉的本体感受器特征
发展起来的,其依据是当肌肉先收缩时可以更充分地放松,使活动幅度增大
[6]”。
3.4优秀游泳运动员水中力量训练的实践意义
最大力量和爆发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速度能力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游
泳时发挥的牵引力值、决定出发、转身动作的效果。
根据以上技术分析,“水下蝶泳打腿技术”要求运动员上身要控制平稳以获得较好
的打腿效果,因此对运动员腰腹力量和股四头肌力量要求特别高。由于水下蝶泳打
腿规则要求在出发转身后15m内出水,这时间的用时一般都在5s~6s之内,因
此更需运动员的爆发力素质,我们知道爆发力=力量×速度。因此在训练中要充分
处理好力量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3.4.1优秀游泳运动员水中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
3.4.1.1“水中负重垂直蝶泳打腿:腰带负重8kg,原地打腿,两手在胸前不动,
依靠蝶泳打腿维持在水面40s,休息10s做下一组,共做10组[8]”
3.4.1.2“水中跳高蝶泳打腿:腰带负重8kg,两手臂伸直夹在耳边,沉入2m深
池底,用半蹲姿势用力向上跳起,用蝶泳打腿尽力保持在水面上较高身体位置,连
续10次,休息40s,共做10组[8]”
3.4.1.3游泳运动员训练实践中,发展速度力量的一种正向牵引装置的“超速”力
量训练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进行牵引游的速度比比赛速度快10%~30%,迫
使运动员以更快的频率和力量进行练习。有利于快速游技术风格的形成。
3.4.2发展游泳运动员身体“核心力量”的练习:。根据美国科研人员和教练员的
看法:“游泳动作的发力应依靠身体的中心——腰和臀部的发力为起点,使力量
从上肢传递到腿部,而不仅仅是手臂、腿部的力量。为了发展运动员的这种协调能
力而采取的身体练习,称之为身体的‘核心力量’练习。如果忽视了‘核心力量’
发展,其结果只能是上下肢各自为政,技术脱节,效果也不好[3]”。
在训练中较常采用0.9~3.6kg的实心球进行各种体位各种方式的传球练习,一般
以2人一组,距离1~3m,练习的组数和次数可以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来安排。
也可借鉴其他运动项目的腰腹练习。
4结论
4.1在游泳短距离比赛中,在水面下40~60cm至1m深度,水下蝶泳打腿具有
攻角小与波浪阻力小的优势,在15m距离内可以获得比其他打腿动作和游泳动作
获得更高的游进速度,并可以快速协调地过渡到途中游,是运动员出发转身必备的
一项技术。同时“水下蝶泳打腿技术”要求上下打腿动作振幅小、频率快才能取得
较好的效果。
4.2“水下蝶泳打腿技术”要从小培养,要求运动员不但具备很好的脚踝柔韧性,
还要有强大的腰腹和腿部的爆发力,所谓的“鞭状打腿”就是柔韧性和爆发力的综
合体现。在教学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运动员选材和发展这些素质。
4.3水下蝶泳打腿力量训练应突出专项力量特点,在打好最大力量的基础上着重强
调“核心力量”发展,同时还要强调完成动作的速度和尽可能在水中完成。
参考文献
[1]陈雄山,等.“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及发展途径相关问题的研
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8,30(4):116-119.
[2]no.水下蝶泳打腿技术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科研,2005,26
(6).
[3]程燕,许琦,等.游泳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及方法的研究[M].北京:北京
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4]中国游泳协会.年龄组游泳训练大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欧内斯特W.马格利索[美].游泳技术指南[M].2001.
[6]许琦.现代游泳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7]《生命脉动》第四集鱼类TV.2012-05-11.
[8]《身体奇迹》(2)世界最强游泳选手-迈克尔.菲尔普斯NHK纪录片.2012-
09-11.
[9]鲁本.古斯曼[美].游泳技法练习[M].温玉红,译.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20:10: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57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