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
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
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
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
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
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分析:
20以内的数的认识与计算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它们
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
始,是学习较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处于
最基础的地位,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
能。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本册教科书还安排了简单的分类、
认识常见的物体和实践活动等内容。学生对这些内容的学
习,有助于他们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计算的理解与掌
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
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领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
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
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
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解决问题领域
1。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
单的数学问题,开始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2。学生初步了解到同意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学生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初步体验。
4。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
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领域
1。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
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2。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
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可以用20以内的数和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形、
球等几何体,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系。
4。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
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学生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
并及时改正。
五、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一(1)、一(3)两个班的数学,他们刚从幼
儿园升入小学,即将踏入正式的、正规的教育学习。我任教
的这两个班,他们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活泼好动
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
习数学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
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
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时间较
短,孩子普遍好动,行为习惯还有待规范。针对以上情况,
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
惯,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数学。
在课堂上,教师应从课堂常规训练开始,因为课堂常规对于
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
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
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
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
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
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
七、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
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
组成,以及20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
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
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
教学步子。
八、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2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9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
部分学生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习数学的基础知
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习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学生还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
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学生对
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
2、下雨了——学看钟表。
3、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
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
4、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5、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6、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小小信息员
7、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8、我们的鞋码——统计
9、儿童乐园——总复习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
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
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
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
和快到几时。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5、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
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
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解决。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
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
=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
单位进行测量。
8、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
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
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
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
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
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
打下基础。
2、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
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
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
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
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
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
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
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5班与6班本学期学生共有122人。在经过了一
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
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
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年龄小、好奇心
强的特点,进一步帮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
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但是,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
如有个别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另
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
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
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
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
活动。
(二)、教材特点:
1、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
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2、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
样化;
4、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
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
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
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
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
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
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
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
=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
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
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
动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归
纳和类比。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
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
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
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元与角之间的进率:l元=l0角。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看一看,想一想。
师:刚才小朋友说课余时间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画
画……知道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家最喜欢干什么吗?(让学
生猜)
师:有的小朋友猜对了,老师最喜欢通过看好看的动画
片来休息休息了,小朋友们喜不喜欢?
生(齐声):我们也喜欢看动画片。
师: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欣赏一段动画片,好
吗?
生:好。
(课件演示“猪猪侠”的动画故事:猪猪侠先到超市买
食品,交钱;又去药店买药,交钱,投币乘公共汽车回家;最
后把剩下的零钱放进储蓄罐。)
师: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师:小朋友说得真好,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
惯。老师还听蓝猫说了一句话:“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
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
[设计意途:”猪猪侠“是所有小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卡
通形象。把日常生活中买食品、买药、乘车等经常用钱的事
情用一定的故事情节串连起来,把蓝猫作为故事的主角制成
动画课件,一上课就使学生的情绪进入一种亢奋的状态。在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精神高度兴奋状态下,动画课件的故
事情节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了人民币的作用:日常生
活中处处要用到人民币,人民币是人的生活、学习不可缺少
的。小学生不仅要认识人民币,还要会用人民币,养成节俭
的好习惯。]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
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
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让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
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
认识的请小组的同学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认得多,认得
准。人民币就在桌子上的钱包里,小组长负责倒在桌子上。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途: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人民币已有了初步的了
解和认识,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前提下让学生以
小组为单位初步认识人民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给了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突出了学生的主人
翁地位。同时,每一小组一袋人民币,学生既可以独立认一
认、看一看,不认识的又可以和同伴商量,对于一年级小学
生来说,不失为培养合作意识的最佳时机。]
2.分一分,理一理。
让学生整理好桌子上的人民币。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
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
师:行,咱们就按这两个同学说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
分一分,整齐地整理到你们的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
得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
识人民币。给整理快的小组奖励一个”笑脸“。)
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个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
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指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设计意途:要整理好本组的钱包,就要对人民币进行
仔细、全面的辨认、区分和归类。在这里归类整理是手段,
进一步辨析、区别各种人民币是目的。教师正是通过整理钱
包这一常见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自主地、情不自
禁地对人民币又一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通过
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每一种人民币的直观印象,而
且在潜意识里感悟到了各种人民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硬
币与纸币)的区别,是对人民币的再认识,是对这部分知识
认识上的质的飞跃。]
师:小朋友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人
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
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
惯。
(教师出示新版的5元和5角)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种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谁认识呀?
指名回答。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真棒。这是20xx年11
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5套新版的5元纸币和5角
硬币,小朋友可要看清楚了,以后再见到能认识吗?
[设计意途:第5套新版5元和5角人民币是本节课前
刚刚发行的,教材中没有涉及。在这里,联系实际及时把这
一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是教师运用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用
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突出体现。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教
学内容要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教学内容要有意义等课程标
准基本理念。]
师(小结):这一次老师发现这一小组的同学不仅说得
好,而且还能认真听别人发言,这一组得一朵小花。通过整
理钱包,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
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
师: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
3.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一枝铅笔。
师:请你来猜猜它的价格,只猜三次,看谁猜得最准或
最接近。
师;每个小朋友用人民币学具摆出铅笔的价格,摆在老
师发的纸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学生活动,摆价格)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2)出示转笔刀。
(学生猜价格)
师:老师是这样摆的(出示1个5角),你能摆出和老师
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学生活动)
(3)出示铅笔盒。
猜价格、摆价格同上。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3个:1个1元、2个5角、10个1
角)
师:老师刚才让小朋友摆的是1元的,他们摆的都对吗?
为什么?
小结:1元和10角是一样多的。(板书1元=10角,齐
读。)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篇5
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3、4班数学。3班46人。4
班45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
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学期
的期末测试中,最高分是100最低分96。5。其中填加法算
式中的未知数失分率较高,因此还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教材内容:
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
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习。教
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
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
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
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
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
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
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
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
计表,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
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
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
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
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
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
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
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
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
一、认识图形(二)(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2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4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七、找规律(5课时)
八、总复习(5课时)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19:0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55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