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

更新时间:2022-12-26 16:57:0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2月26日发(作者:十二生肖闯江湖2)

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Teaching

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历史有近60多年,近些年来有了更快的发展。

随着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日

益频繁,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思索的问题。

在当今教育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己成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之

一,但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还是外语教学专家和学者们

争论的话题。

“跨文化交际”这一术语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

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的交际。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

不仅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以及

处于统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包括不同年龄、不同社会阶

层、不同教育背景等之间的交际,现在对跨文化交际的探讨基本只限于以

英语为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使用者之间的交际。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国内的学者和教师还主要停留在

语言知识的传授这个层面上,认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目的语国家的语言

文化知识,对他们在交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学

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就畅通无阻。这样

的观点是很片面的。首先,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交际能

力;其次,教学大纲无法也不可能将学生在现实交际中遇到的问题一一陈述。

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策略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而在传统的课堂教

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目的语和文化,缺乏对策略能力的培养。在当今

世界,英语已成为一门国际语言,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们在跨文化交

际中的语言媒介大多是英语,因而他们的英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各自的特

点,不一定完全遵循以英语为本族语的文化规约。这样,当学生把课堂上

了解到的知识视为准则,一旦面对着现实的交际对象,就往往缺乏现场应

变能力,无法实现交际目的,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

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Teaching

2

《无声的语言》一书的问世标志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开始,越来越多

的语言工作者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的同时,有必

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目的在于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缘

何强调跨文化交际能

力的培养,应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谈起。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是文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

具有文化的特点,它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

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

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不开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具有不

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而交互性是交际活动中

的一个必需要素,使目的语言与文化得以在母语语境下存活,使学生有效

地进行交流。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

文化背景的人(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交际;从心理学的角度

讲,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就是跨文化

交际,任何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差异是程度上的,不是本质上

的。在跨文化交互中应当了解并尊重交互方式上的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

上增强文化交互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交互在增加语言积累,提高

运用能力和加速新旧知识融合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文化在文化取

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时间取向、社会规范等方面差异的

存在,跨文化交际始终都是个大问题。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在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而能够

使文化教学得以进行的第一要素就是构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

纲.Brooks(1971)提出对家庭餐桌,教室,操场,游戏,聚会,游行和假

期的描述;对思想和行为的仔细观察,体现在谚语,俗语,绘画和照片的

文化;在目的语文化中遗憾和悲剧的描述;文化综合体的尝试。

Hammerly(1982)提出早期、中期和高级三个阶段的文化教学,第一阶段主

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Teaching

3

要介绍词汇的内涵意义,恰当的行为表现,第二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跨

文化差异和习俗的理解,第三阶段随着目的语文化融合观点的发展,引导

学生对目的语文化批判性的描述和认真的研究调查。顾嘉祖(2002)提出

涵盖三方面(跨文化交际模式;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目的语的民族心理、

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文化大纲,以上三方面内容可分别对应于外语

教学的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在外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文化教学应以“跨

文化交际模式”为主,包括典型的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模式和主要的社会语

用规则;在外语教学的中级阶段,文化教学应以学习“目的语文化背景知

识”为主,包括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语体文化和外语国家的人文地

理、风俗习惯;在国家阶段,文化教学应以了解“目的语的民族心理、价

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主,涉及深层和隐蔽的文化,如外语民族的时间观、

空间观和价值观等,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洞察力、文化理解力、乃

至文化创造力(即能够实现在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根据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现状,一种语言的掌握并不仅限于语言本身

的学习,目的语的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

构建文化教学大纲是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二、论文研究的内容

通过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分析,将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是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然后是重点讲解对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存在

的一些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在跨文化交际学习中的具体体现;提出文

化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目标和原则,最后指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本文是由四部分组成:

1、简要介绍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跨文化交际,是人的文化观念和符号系统的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

之间的沟通。它经常被用来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文化角度来看,它指

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

跨文化交际主要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不同事物的认识角度,如语

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Teaching

4

言,食物,衣服,对时间的态度,工作习惯,社会行为的不同,可能会导

致交际失败。

2、提出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

概念问题、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知识和应用之间的差距、文化知识和文

化的理解之间的差距、耐心等。

3、跨文化教学的目标及原则

学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交际。人们要实现成功的交际,除了要正确

地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外,还要使语言得体,即恰当的语言在

恰当的场合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由于接受

了不同的文化教育,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

着差异。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增强文化意识,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语言与

文化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英语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同时还包括对

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才能够自觉地把文化知识的传授融入语言教学之

中。

在英语教学中对文化的学习还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实用性原则、适用性

原则、阶段性原则、英语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平等原则。

4、提高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跨文化交际,达到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提高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应做到以下两方面:在课堂

上引入文化知识和在课外活动中引入文化知识。

在课堂上引入文化知识包括:在学习词汇中学习文化、在翻译中学习

文化及在写作中学习文化。

在课外活动中引入文化知识则可通过这几个渠道:做演讲、上网、与

外国人交流和换角色表演。

总的来说,本论文突破传统的分析角度,从一个心得观点出发剖析英

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

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的探

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Teaching

5

讨,为英语的学习与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三、参考文献

[1]Samovar,,R.&icationbetweenCultures[M].

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archPress,2006

[2]Sapir,ge[M].NewYork:HarcourtBrace,1921

[3]Seelye,ngculture:Strategiesforforeignlanguageeducators[M].

Skokie,IL:NationalTextbookCompany,1974

[4]Seelye,ngCulture:Strategiesf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M].Lincolnwood,Ill.:NationalTextbookCompany,1984

[5]Stern,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9

[6]Stern,entalConceptsofLanguageTeaching[M].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7

[7]Sweet,cticalStudyofLanguages:AGuideforTeachersand

Learners[M].London:Dent,1899

[8]Tylor,iveCulture[M].NewYork:HarperTorchbooks,1958

[9]Wardhaugh,uctiontoLinguistics[M].NewYork:McGraw-Hill

BookCompany,1972

[10]t(Eds.)LanguageandCommunication[C].

London:Longman,1983

[11]Chomsky,softheTheoryofSyntax[M].Cambridge,Mass.:

,1965.

[12]Fantini,A.E(Ed.).NewWaysinTeachingCulture[C].NewYork:

TeachersofEnglish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Inc.,1997.

[13]Finocchiaro,hasaSecondLanguage:FromTheorytoPractice

[M].NewYork:SimanandSchuster,1964.

[14]Gudykunst,,icatingwithStrangers[M].

TheImportance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inEnglishTeaching

6

Boston:McGraw-Hill,2003.

[15]Hall,entLanguage[M].NewYork:Doubleday,1959.

[16]Allen,ette,oomTechnigues:ForeignLanguages

andEnglishasaSecondLanguage[M].NewYork:HarcourtBrace

Jovanovich,1977.

[17]Articulation:TheTiesthatBind[C].Middlebury,VT:Northeast

Conference,

1985

[18]Bloomfield,ge[M].NewYork:Holt,RinehartandWinston,

1933

[19]鲍志坤.也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1)

[20]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21]邓炎昌.“LanguageandCulture”Series[J].《英语学习》,1981

[22]顾嘉祖、陆昇(主编).《语言与文化》[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0

[23]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4)

[24]胡文仲(主编).《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8

[2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英文版)[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本文发布于:2022-12-26 16:57: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48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