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三大规律

更新时间:2022-11-27 18:52:2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英语三级考试成绩查询)

浅谈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10701112李冬娴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讲的是一切物质都是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事物与事

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

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本文努力从这三大规律角度来探

究唯物辩证法,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恩格斯在谈到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时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

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

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事物的相

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

展。以下是对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的具体阐述。

一、对立统一规律

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

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根本规

律,亦称矛盾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出,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

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对

立统一规律的内涵体现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矛盾双方发展的不平衡性。

在哲学思想发展的初期就已具有关于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的思想。古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中国古代儒家经典

《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近代德

国哲学家G.W.F.黑格尔以唯心主义的方式系统地表述了关于对立统一的思

想,认为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批判地改造和吸取了哲

学史上特别是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深入地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并给予了

科学的论述。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

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事物保持

暂时的自身统一,使对立双方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是事物获得发

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对立面之间相互斗争的作用,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

关系不断地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旧的矛盾统一体所不能容许的限度

时,就造成旧矛盾统一体的瓦解、新矛盾统一体的产生。对立面之间的相

互斗争是促成新事物否定旧事物的决定力量。

(2)同一和斗争的相互联结

同一和斗争是矛盾运动过程中两种不可分割的基本关系。对立面的相互斗

争并不是在双方之间划出一条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同一总是以

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离开斗争的同一。同一和斗争作为矛盾双方两

种性质相反的作用,它们的相互联结就是相互制约。因为同一受斗争制约,

所以不会是永恒的僵死的统一,而在统一之中包含有事物的发展。同一又

制约着斗争,具体的同一性规定着斗争的具体性质、具体形式和界限等。

对立面的相互同一使矛盾统一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也就使双方的斗争

具有确定的内容和形式,并使斗争的成果得以巩固。

(3)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

列宁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一致、统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

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

对的一样”(《列宁选集》第2卷,第712页)。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和同一

的相对性原理,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斗争和同一在矛盾运动中的不同地位及

其相互关系。只有依据这一原理,才能对事物的矛盾运动过程作出完整的

规律性的说明。

对立面斗争的绝对性是指它的普遍性、无条件性。对立面的斗争性是矛盾

运动中活跃的、能动的方面,它能够打破各种条件的限制,并能创造矛盾

发展所必需的新条件。有矛盾就有斗争,矛盾斗争的存在不受任何条件限

制,对立面相互排斥的趋势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斗争不仅贯穿于

每一个具体矛盾运动的始终,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绝对变动性和

相对稳定性的统一。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斗争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原

理,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过程。毛泽东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

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毛泽东选集》

第1卷,第307页)。

2.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

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

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这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本质,是世界上事物之所以有

差别的根据。矛盾不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而且存在于事物之间。对于任何事物来

说都存在着内部矛盾,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内因;外部矛盾是事物

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外因。这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它承认外部矛盾在事物变化

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在:每个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运动形式各有其自身特

殊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一过程的不同阶段,都有各自的特殊矛盾。

由于事物中所包含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的不同,由于事物所处的外部矛

盾、环境、条件的区别,矛盾的发展过程总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由于矛盾的性

质、地位以及条件的复杂性,矛盾的解决也是又多种多样的形式,可能矛盾一方

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或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毛泽东说:"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矛盾的普遍

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的关系与共性和个性(或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

殊)、绝对和相对等范畴中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是相对应的。

朱熹的矛盾观点:他进一步发展了二程的辩证法思想,他不仅认为“物

皆有对”,而且明确指出“独中有对”。这就不仅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矛盾关

系,而且涉及了事物内部矛盾,这就大大深化了辩证法的矛盾观。7.

中国传统哲学中矛盾观的现代意义:(1)在理论上,对于加深理解和丰富马

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学说提供了良好途径。(2)在实践上,中国传

统哲学中的矛盾观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已渗透到中国文化的

方方面面,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矛盾观,对于推进中国

现代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作用。

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学说,而"对立统一"则是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源泉,

是建立辩证法发展观的最重要的基石。但是发展的动力与泉源和发展的外部表现

又不是直接同一的。不同的思想家对发展动因把握可以通过不同形式进行。亚里

士多德对发展的把握和对发展动因的揭示是通过"潜能"和"现实"这对重要范畴

间关系的阐明而实现的。

二、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又称量变质变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

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

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

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

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

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在新质的基础

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

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

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

互依存相互渗透的。量变中有阶段性的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1、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

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

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方面,在总的量

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

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

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2.质量互变规律方法论意义

第一,在认识和处理问题上要把握适度的原则。

第二,注意在理论上正确处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第三,注意把握质量互变规律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意义。

第四,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实际,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质量关系。

在古代,一些思想家已经注意到了量变引起质变的现象。《老子》提出“合

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战国策》中说“积羽沉舟,群轻

折轴”等,包含着量变引起质变的思想。古希腊哲学提出了某种元素的“凝聚

化”和“稀薄化”导致形成不同质的事物的思想,在“谷堆论证”、“秃头论证”

中讨论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近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第一次以唯心主义的形式

系统地阐述了质量互变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在概括大量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

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中的合理因素,对于质量互变规律进行了

科学阐释。

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

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

要防微杜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事物由量变到质变

的转化。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内部都存在这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法否定观表明事物自身发展

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

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矛盾的解决形式,亦称“肯定否定规律”。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和总趋势,是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综合体现。

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揭示的是事物变化的方向和道路,体现事物发展的曲

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

1.深刻内涵

(1)否定之否定含义:事物由于内部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矛盾而自

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又发展到第二次否定,

又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和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第三

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第一阶段有着某些特征相似,但这第三

阶段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

种自我完善。

(2)否定之否定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

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

开放的,不存[1]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

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由此可知,事物

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就是一个否

定之否定规律很好的例子。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处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中;后来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就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被废

除了,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在自己的发展中,又反过来成为生产力发展

的桎梏,这就必然地产生出否定自己的公有制。不过这时的公有制已不再

是原始的那种公有制,而是建立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公有制。

2.否定之否定之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否定之否定规律历经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使事物在其发展中包含了

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积极因素,从而展现自身的完整性、总括性。

(1)要从事物存在的总体出发,辩证地把握肯定和否定。只有在肯

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中把握对象,在肯定中把握否定,在否定中把握肯定,

才能完整地理解事物存在的本质。正如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

文化,都应持扬弃态度,即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去其糟粕,取

其精华,为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

(2)要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出发,正确地对待前进和曲折。否定之

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又是迂回

的、曲折的。因而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承认道路是曲折的,

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正如革命中有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潮,建

设中有发展与调整、速度的快与慢,战争中有进攻与防御、前进与后退等

等。当我们工作顺利的时候,也不要忘乎所以,急躁冒进,要看到顺利的

背后可能会有困难和曲折;在遇到困难和曲折的时候,也不要垂头丧气,

消极悲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以充足的信心,克服艰难险阻,迎接光明

的未来。

(3)要具体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否定之

否定规律的综合性和总括性,决定了其适用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各种事物

的发展过程是错综复杂的,否定之否定从来不是单纯的证明工具,它是从

自然界和社会中抽取出来的普遍规律,因此,必须具体地分析各种事物的

发展过程,合理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讲的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动力”,矛盾有两

点论和重点论,所以我们做事要既抓主要矛盾也要注意非主要矛盾,或者是既要

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注意矛盾的非主要方面。质量互变规律是指事物发展的规

律,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告诉我们做事要注意平时量的积累,当量积累的一

定时,突破了度的限制,就达到了质的飞跃。否定之否定规律指明了事物发展的

过程,新的事物替代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但我们对待旧事物要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事物的发展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正所谓“前

途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

唯物辩证法的确立使社会科学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人们可以借此研究社会

发展的规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

时,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当历史的发展需要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时,社会主义

制度就诞生了,人们才能在更自由,更安全,更有保证的环境中更为积极地发

挥生产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

[3]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5]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6]黑格尔《逻辑学》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7]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商务印书馆,1986.

[9][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7.

[10]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8:5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27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表达能力差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