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1.会计电算化
是一门融系统工程学,计算机学,会计学,管理学,信息学与一体的边
缘学科。
它的基本含义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
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工作效率,财会人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
进行财务分析,参与经营管理。
1981年8月,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了“财务,会计,成本应用电
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狭义会计电算化: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题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
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利用会计软件只会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完成
在手工条件下很难完成,甚至无法完成的会计工作的过程。
广义的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
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
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养与发展。
概念区别:会计电算化与电算化会计
1.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阶段:按照跨级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划分
(1)会计核算电算(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跨级核算业务
(2)会计管理电算化
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
信息,借助财会人员合理的规划和运用资金,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
用开支,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主要任务: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财务分析。
(3)会计决策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
在会计管理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数据和信息,借助
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
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员进行
决策的人机会话系统,不是代替人决策
二:会计信息化
1.会计信息化的概念:
是指会计工作与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机融合,即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网络
技术,更好的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极大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能和水平。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掌握电算化是对
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2.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1)模拟手工账的探索起步阶段
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得数据库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
出发点是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跨级人员的工作
量,提高劳动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并没有主动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阶段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有效融合,从而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信息“孤岛“,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财政部先后于1989年年底和1990年7月,颁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
几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
两个文件,确定了商品化跨级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2)与其他业务集合的推广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河段业务电算化整合,扩展为全面会
计点算化,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起来。
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
并在两者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使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能够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信息集成的结果是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利用。保证了数据的共享
性。
商品化跨级核算软件开始蓬勃发展。
财政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
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启动了商品化
跨级核算软件的审批工作,有力的推进了我国会计软件行业产业化,规范
化发展的进程。
这一时期,跨级电算化工作顺利的完成了由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到全
面电算化的升级发展,并由部分企业推广到全面普及。
(3)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融合阶段
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要求。同时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了
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
做出了系统的规范。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以准
则为指引,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文件为准绳,在前期会计电算化工
作成果的基础上,将各种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要求,渗透融合进企
业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在这一时期,企业建立了以会计点
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ERP系统。
借助跨级准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渗透融合,企业具备了进一步优化重组
其管理流程的能力。改革了内部财务会计机构设置,加强了内部控制的工
作。
在这一时期,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商充分掌握了会计电算化紧密围绕会计
准则和制度不断调整,渗透和融合的方法,同时会计电算化也逐步完成了
有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尽管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会计信息系统
和ERP系统的概念,但其实质仍然停留在会计电算化阶段,即构建会计信
息系统的初级和中级阶段。
(4)与内部控制相结合建立ERP系统的集成管理阶段
财政部先后制定并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6项具
体内部会计空盒子规范,要求单位加强内部会计以及与会计相关的控制,
以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财产安全,防止舞弊行为,促进经济健康发
展。
2006年7月,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六部
委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并与2008年6月联合发布了《企
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设取得了中大突破
和阶段性成果,是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这一阶段,企业开始全面,系统地依托其既有的会计电算化,构建与内部
控制紧密结合的ERP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会计管
理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
财政部积极研究构建会计信息化的社会平台,以方便企业会计信息化所提
供的会计信息的再开发和利用。21世纪,可扩展业务报告语言(XBRL)作
为一种基于互联网,跨平台操作,专门应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
的计算机语言,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应用。财政部于2006年在中国会计准则
委员会下设立了XBRL组织,致力于开发基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XBRL国
家层面分类标准。2008年11月12日,中国会计信息化委员会暨XBRL中国
地区组织正式成立,这是深化会计改革,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大
举措,标志着中国会计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从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是跨级信息
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
三: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会计电算化不仅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
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1.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
(1)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
(3)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2.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
(1)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
(2)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
(3)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
四,计电算化的管理体制:
1.宏观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各级业务主管部门)
基本任务:
(1)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加强会计核算软件管理,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是否符合国家
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加强会计软件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设
(4)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组织,领导,引导基层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
工作水平。
(5)组织和管理电算化人才培训工作。人才是关键。会计电算化培训可按系统
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人员分别进行培训,此外,
财政部还针对会计电算化初级,中级高级等培训层次,分别制定培训大纲,
组织编写出版了相应的培训教材。
2.微观管理(企业)
主要内容: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软硬
件和数据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等。
(1)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责,权,利”相结合,明确系统内各
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并与利益挂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
责,办事有要求,工作有检查。
(2)日常操作管理。
①计算机系统使用管理
②上机操作管理
③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管理
(3)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维护管理
(4)会计档案管理
第二节会计核算软件
一.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和演进
1.会计核算软件概念:是指专门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包括采用各种
计算机语言编制的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程序。
2.从会计核算软件的发展来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主要是模仿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和程序,着重解决那些数据量大,计算简便
但需要多次重复的单项会计业务,如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但各个单项
的会计核算软件并没有实现系统的集成。
2.文件管理系统阶段.
把会计部门内的所有单项业务软件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处理会计业务的
逐步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该阶段被称为文件管理系统阶段。此时的会计核算
软件实现了会计部门内各项业务工作的集成,但它只是企业会计部门专用的信
息系统,在物理上独立与企业其他部门的信息系统,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替代
手工会计核算的目标,以及主要会计核算业务的自动化。
3.数据库系统阶段
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发展之一就是ERP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该阶段被称为数据
库系统阶段。
ERP是大中型企业中使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ResourcesPlanning)系统
的简称。ERP系统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集成,其中信息集成要求数据“来源唯
一,实时共享”,此时,会计信息系统已经和其他业务子系统融为一体。
ERP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子系统。
二.会计核算软件的分类
1.按硬件结构划分,会计核算软件分
(1)单用户会计核算软件
(2)多用户(网络)会计核算软件
2.按会计核算软件的通用范围划分
(1)专用会计核算软件:也称定点开发核算软件,更适合企业的世界需要
按软件开发主体不同,又可划分为本单位自行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委托其他单位
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和其他单位联合开发的会计核算软件。
(2)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我国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用友,金蝶
我国会计核算软件有两次飞跃
(1)第一次是财政部在20世纪80年代末,确定大力推广通用会计核算软件
(2)第二次是财政部在1994年,为大力推行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
指导文件,于1989年年底和1990年7月先后发布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
项规定(试行)》和《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两个文
件,从而确定了商品化跨级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对我国商品化会计核
算软件乃至真个会计电算化事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通用会计核算软件与专用会计核算软件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通用性强
(2)成本相对较低
(3)维护量小,并且维护有保障
(4)软件开发水平较高
(5)开发者决定系统的扩充与修改
(6)专业性差
4.会计核算软件的选择
(1)所选软件的技术指标是否能够满足需要。
①硬件环境(计算机兼容,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速度和规格)
②软件环境
A.操作系统,WindowsNT网络操作系统是当前网络版会计软件主要采用的网络系统
B.语言支持环境(FoxPro,Access,SQLServer,Informix,Oracle,Syba)
③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会计软件的功能是否能充分满足和保证企事业单位的特殊需求
①会计软件的行业特点
②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③适应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3)售后服务的质量
(4)是否有同类企业成功的运用了该种软件。
三,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
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软件必定包含账务处理模块,其他职能模块也将直接或间接与账
务处理模块发生联系。
会计核算软件的功能模块一般可以分为
(1)账务处理,
(2)应收/应付款核算
(3)工资核算
(4)固定资产核算
(5)存货核算
(6)销售核算
(7)成本核算
(8)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
(9)财务分析等
主要功能模块也常被称为子系统。
账务处理模块是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模块。财务处理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为
凭证数据的传递。
四.会计核算软件和手工会计核算的联系与区别
会计电算化系统手工账系统
联系信息系统的目标一致
遵守共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遵守共同的基本会计理论和方法
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大体一致
编制报表的方法,依据相同
会计档案保管要求一样
区别处理工具不
同
电子计算机算盘,机械或电子计算器
信息载体不
同
磁性介质或光盘,体积小,
易于保管,占用空间小
纸张,保管难度大,占用
较多的空间
账簿及记账
规则不同
打印输出的折叠账页。已经
记账的凭证数据不能修改,
只能用红字冲销法和补充
登记法更改错误
日记账,总账订本式,明
细账可用订本或活页式,
错误可以用划线更正法,
红字冲销法和补充登记
法,账页中的空行,空页
用红线划销
会计处理流
程类型不同
电算化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
记账凭证核算程序,科目
汇总表核算程序;日记帐
核算程序,汇总记账凭证
核算程序
会计机构和
会计人员不
同
录入,审核,维护等岗位,
会计专业人员,计算机软硬
件及操作员
会计岗一般分出纳,工资,
材料,固定资产,成本等
岗位,人员也是专职的会
计人员
内控方式不
同
保留了签字,盖章,增设了
权限,序时等控制方式
签字,盖章,账证核对,
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等控
制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8:4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26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