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观察
州8辩藏8 屈魏e
《中国好声音》:超越选秀的人文化审美
口万小谈
【摘要】《中国好声音》作为一档音乐真人秀节目,在文化构成元素的艺术性、节目内容的情感体验性、专
业精神与人文内涵的品质性三个层面上,较之其他综艺选秀节目,更为突出、完善和精彩。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
细致地解析《中国好声音》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审美话语;情感体验;人文价值
选秀节目作为电视艺术的一个类型
文本,应该呈现出满足受众多层次、多
元化精神需求与审美愉悦的内容指向,
生产出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栏目作品。
当下中国综艺选秀类节目呈现出一条较
为清晰的脉络诉求:与梦想、商业密切
相关,折射出社会主体的窥视、欲望与
浅显快感,却唯独忽略了话语层面应该
注入的人文底蕴,和主体情感、精神在
更高层次上的体验与升华。
在全国歌唱选秀类节目走势低回、
受众审美疲劳的生态语境下,《中国好
声音》一经开播即备受称赞。它以2012
年仲秋之夜三日赛事连播的态势,斩获
收视率5.234%的超高纪录,并使浙江卫
视9月28日至10月1日全天收视率位列全
国省级卫视第一。它略去延续七年的选
秀银屏上美、丑、原生百态全现的冗长
海选,以纯净、真挚、撼动、精品的一
贯格调与审美品质,涤荡着综艺选秀银
屏上常现的俗浮和缺失。
审视真人秀节目的话语场域,《非
诚勿扰》《中国达人秀》更多地呈现与
主题相涉的社会意义、附加价值;新推
出的歌唱类节目《声动亚洲》《天籁之
音》在内核上仍缺乏妥帖的人文参照。
相形之下,《中国好声音》的动人之处
即在将人文的底蕴、精神、意识、内涵
糅进歌唱的行为与艺术本质中,统携着
节目的创意、定位、策略、表征和细节
等元素,集约尽致地展现。
50奢fIi8知饵2013年第2期
一
、审美话语:三种文化元素的艺
术性糅合
伴随体制改革,电视文化领域传
统的伦理型、政治型文化范式与西方思
潮、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促成了主流、
精英、大众文化三位一体的交融。电视
媒介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进入市场经济的
商业规律、消费文化的整体语境,裹挟
着外部对其作为大众文化传播平台的文
本批判与品格吁求。如约翰菲斯克言,
电视节目审美愉悦效果的达成需要社会
凝聚力、认同感以及安慰与鼓舞。
作为大众文本,《中国好声音》
由更为艺术性的文化元素构成。栏目串
词反复强调“只关乎好声音的舞台”是
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梦想主题,而“评
委”与“导师”称呼置换、背对选手形
式已然呈现了专注声音、专于歌唱的立
意。四位导师风格、出身迥异,诠释着
各个面向的审美情趣。刘欢在学识与演
唱技巧上属大师级角色,那英、哈林为
歌坛实力派,杨坤自草根成名,他们代
表着专业素养较高的少数音乐精英阶层
的价值判断,也代表着节目生产链顶端
的制作方审美策略。歌曲由制作方、导
师、优秀歌手共同创造,得以在公共空
间传播、分享,显然是精英文化的意义
选择。导师以平等、谦和、探讨的姿态
针对选手声音、歌唱、音乐进行专业、
自由又通俗的评谈,则递呈出国内选秀
节目评委席上难得一见的民主话语,言
辞之间处处渲染彰显着社会主流文化倡
导的奋斗、学习、进步精神。一如节目
的核心理念“以精英的实力创造大众文
化”,由精英的力量发现、提炼、引领
大众文化, “其生动的能量被更精纯地
点燃” ,释放出夺目的品质。
平民话语、主流意识形态、精英趋
向糅合在选手构建与曲目选择中,舞台
上既有奋斗在航天事业前线、歌声里满
怀辽阔与深情的内蒙古选手云杰,又有
来自辽宁、歌声里充满了生命体验的农
民邹宏宇,有宝岛台湾的“练家子”盲
女张玉霞、阿密丝组合,有集合原生态
与异域风的凉山彝族吉克隽逸、云南哈
尼族王子李维真,还有更多的各行各业
普通职工与正在求学路上的学生选手。
这些选手的典型性充分囊括了当下的中
国民生政治意识形态诉求:平安婉转亦
高亢的《我爱你中国》是向祖国致敬的
崇高叙事,温暖的奥运歌曲《我和你》
((Price Tag)诠释着《好声音》舞台上
友谊、团结、公平竞争及不断进取的内
涵,英文歌曲《I Feel Good)((Listen》
《Someone Like You》与演绎中国爵士
乐、摇滚乐、美声通俗化的优秀歌手,
形成更加丰富、全面,本土与全球相交
相融的音乐境域。
二、审美策略:歌唱本质的情感体
验回归
音乐真人秀节目在电视艺术创作上
要求表现大众真实情感、追逐梦想、展
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深层次的贡献是
传递音乐的本质和价值——“无论是内
心情感的抒发还是生活景象的描绘,都
是音乐家对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内心
感受和体验。”
《中国好声音》较之其它音乐真
人秀节目更深入人心,突出之处在于它
尤注重歌声里动人的情感表达。促使导
师转身的不只是独特的音质,更是凝
聚在歌声里质朴的情感、体悟、怀抱、
信仰,随着音乐灌注到心灵、生命深处
那难得的触撼,常常让背对选手的导师
泪流满面,也感动着电视机前的亿万观
众。《中国好声音》选手的歌声里仿佛
复现着一幅幅人生真实而不同的风景,
刻画诉说着人生经历与过往中种种还存
温情的酸甜苦辣,展露着人性最柔软、
最纯情、最动人、最原初的部分,因而
回归了流行音乐最本质的力量,敲击着
不同受众个体的心魄与灵魂,使这档节
目真正做到在通俗与大众层面上歌唱人
生、聆听人生的境界,堪称完美地诠释
着歌唱与人生、艺术与情感,重塑起真
人秀节目的内在魅力。这种情感体验的
巨大震撼,伴随着四位导师背对歌手忘
情投入的表情、动作、手势、哼唱,获
得进一步渲染放大,与歌手的演唱一同
在观众“看”与“被看”的关系里,凸
显出感同身受的力量传递,完成了节
目、歌声中情感极致地宣泄,带给观者
激荡的精神愉悦。可以说,继狂欢、浮
华的真人秀式微之后,电视荧屏终于迎
来了走向内心平和、愉悦、纯粹的需求
表达与审美观念的培植。
三、审美品质:专业主义与人文价
值构建
专业主义体现在节目用心地精耕
细作上,《中国好声音》属版权引进的
境内运作模式,对于参赛歌手的线下遴
选,节目组坦言为了寻找和不放过真正
的“好声音”,网络视频、业内人脉成
为重要途径,选手更多地是被节目盲听
盲选的公平模式打动。导师之间角色预
设、话语策略沟通,现场乐队挑选,录
音设备与麦克风精确到最小单位的调
试,为了更好体现选手声音特色重新编
曲、反复排练,专从国外进口转椅并对
导师服装色彩作细致要求,极具辨识度
的v字标示、片头串词呈现,乃至总决
赛、颁奖礼全场格莱美式的灯光舞美,
一线国际明星、主持、影视演员加盟,
成就了《中国好声音》超豪华的视听、
品牌专业化。镜头美学上,《中国好
声音》画面拍摄、剪辑更为简洁流畅,
“10多个机位带来的现场角度和100多小
时的素材带剪辑成一集节目”@,丰富信
息量的同时清晰、稳定,让快节奏社会
生活中受众浮躁的阅读心态更加沉淀,
亦彰显着节目大气、沉稳的实力格调。
有关节目中选手亲情、爱情、友
情的故事经历与人性亮点,导演组坚持
只做引导,不做刻意煽情,凭借选手与
导师现场的基本问答碰撞火花,情感真
挚自然,是真人秀节目追求录制专业化
的进步。选手、导师“选”与“被选”
关系的互换,选择环节导师竞争的有意
媒体观察
瑟W8 F《 8眨A}_={GH
设置,增强戏剧性的同时,汇流着节目
基本的人文精神理念。尊重人的情感需
要,体现着对人的理解、宽容、接纳,
以及对选手当下处境、未来发展、歌唱
价值的关怀与思索。《中国好声音》舞
台上没有权威式的导师,他们亲民、诚
挚,对歌手表演中的瑕疵真诚地给予建
议、教导,鼓励歌手勇于展示更好的自
我、更佳的表现,去表达、追逐梦想,
所有的行为都体现着个体对个体的爱护
与支持。面对徐海星的诚挚情怀,刘欢
老师潸然泪下;面对自卑女孩董贞,他
更是脱帽发出“我刘欢长成这样也在中
国流行乐坛唱了快三十年”的有力话
语;面对优秀的学员、震撼的表演,导
师们难以割舍,尽自己所能为学员提供
机会,那英甚至在节目录制结束彻夜不
眠为学员筹划将来发展。这些幕前、幕
后的画面片段经由微博等新媒体迅速传
播,构建着节目超越选秀的积极内涵。
而《中国好声音》舞台上塑造当下青年
真实奋斗、返璞归真的审美范式,则重
塑着中国综艺娱乐节目久已缺失的人文
品格。
注释
①金国娣,姚航.《中国好声音》与电视音乐综艺的顶层
设计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08)
②姚思源.论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
社.1992
③周芳.人文精神与主流价值观的回归——《中国达人
秀》的启示[J】.新闻实践,2011(01)
(作者万小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
影视学院2010 ̄.博士研究生)
(上接第42页)病患或逝者亲属的采
访,一些记者通过问一些刺痛亲属内心
的敏感问题来达到传递悲情的目的。这
些过分写实的行为在侵害伤者或者逝者
亲属隐私的情况下,给受众带来的不是
有关于“真善美”的思考,而是超出了
受众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
恐惧和负面情绪。这是一个有关新闻伦
理的话题,是一个有关新闻工作者职业
操守的问题,而在新闻特写这个要求放
大局部、充分写实和再现现场的体裁写
作中,这个问题变得更为敏感和尖锐。
从职业性角度考虑,也许“事实”是记
者最重要的信仰,但我们报道的是由人
的活动构成的新闻事件,我们的传播
对象也是“人”,从这个角度讲,对人
的关切、尊重和重视才是最重要的。在
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永远保持一份
“人文关怀”应该是每个采写新闻特写
的记者牢记的。
在“新闻”语境下,新闻性与文
学性似乎是对立的两个概念,但在新闻
特写中,新闻性和文学性却成了新闻特
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特征。新
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
“新”,决定了一条新闻的寿命是瞬间
存在又稍纵即逝的,具有文学色彩的新
闻特写,受众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最新的
信息,同时可以获得艺术欣赏的愉悦
感,新闻特写的生命力因为文学性而得
以延长,新闻价值量因为文学性而得到
增值,甚至在新闻事件已成“旧闻”,
发表时间早已“过气”的情况下,我们
仍能拣起反复欣赏而乐此不疲。在新的
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特写面临着常
规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只有正确拿捏
特写的新闻性与文学性的度,才能娴熟
运用这一体裁,进而使特写手法在新闻
报道中被更为广泛地采用,促成新闻体
裁相互融合交叉格局的形成。
注释
①詹姆斯・阿伦森新闻采访和写作【M】.新华社对外新
闻编辑部.1980
(作者吴雨蓉: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
期棚知似2013年第2期51
本文发布于:2022-11-23 03:26: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2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