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约从12岁~18岁,青少年期是少年
期和青年期的总称:
1)少年期:少年时期是从11,12岁到14,15岁这三四年的时间,这一时
期是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显著的加速时期,个体身体的各个方面都迅速发育并逐
渐达到成熟,但是心理发展的速度却远远赶不上其生理的发展,这就造成少年在
身心发展上的种种矛盾和特殊表现,使其面临一些心理危机,这阶段的儿童是半
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时期;
2)青年期:这一阶段是14,15岁到18,19岁这段时间,这段时期的主要
特征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都已基本成熟,当此阶段结束的时候,个体已都满18
岁,可以获得公民资格,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
(一)生理发育
1.生理变化的主要表现
初中生的身体和生理机能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身体外
形的改变、内脏机能的成熟、性成熟
身高——少年期是个体生长的第二个高峰(第一个在一岁),男生进入身高
生长加速期在13岁左右,女性一般早男性两年
体重——伴随着身高增长,体重增长也出现高峰
头面部——发际后移,嘴变宽而嘴唇变厚
内脏机能——心、肺、肌肉功能都得到加强;大脑容积增长不显著但实际有
较大发展
2.第二性征与性成熟
第二性征是性发育的外在表现,是少年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男生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出
现胡须体毛多而密的汗毛以及阴毛和腋毛;
女性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变宽、臀部浑圆、皮
下脂肪增多,出现阴毛和腋毛
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
完成:
①性激素的增多:青春期前无论男女性激素分泌量很少,青春期后分泌增多。
性腺的成熟使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发生遗精
②性器官的发育:男女性器官在青春期前都发育缓慢,到青春期后发育加速。
③性机能的发育:性器官的发育标志是女性出现月经,男性出现遗精
(二)认知发展
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两种形式
(1)初中阶段:初中生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
思维的抽象逻辑性,主要表现在:
运用假设:初中的学生已具有了建立并检验假设的能力;
逻辑推理:初一学生已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的能力,但归纳推理仍强于演
绎;
逻辑法则的运用:对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的应用中,排中律发展最晚;
同时在思维品质方面也出现的矛盾性的发展,表现为: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
性日益增加的同时,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明显,同时自我中心再度出现,表现为
独特的自我和假想的观众;
(2)高中阶段:进入高中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了成熟期,其中形
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更为完善,占主导地位,具体表现在:
a.概念的发展:初一学生大多从功能性的定义向接近本质定义方向发展;初
二时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进入高中后,达到接近本质定义或本质定义的人数
和掌握字词概念的数量都比初中时明显增多;
b.推理能力的发展:初一学生已开始具有了各种初级水平的推理能力,从高
一开始,推理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到了高二,推理能力已基本成熟,并基本完
成了由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的转化
c.逻辑法则的运用:初一学生已基本掌握并能运用逻辑法则,进入高二后逻
辑法则的掌握和运用更为成熟;但对于不同逻辑法则的运用存在着不平衡性
2.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
初一学生已掌握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但水平比较低;初中三年级时
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进入高中后,辩证逻辑
思维的发展占了优势地位;但就整个初高中来说,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仍然
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水平。
(三)自我发展
1.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般特征
(1)初中阶段自我意识高涨
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愈发丰富,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这也导致了其个性
上的主观偏执;这种主观偏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听不见
别人意见;另一方面,总感觉到别人在挑剔自己,对他人的言语过于敏感;初中
生这种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使其产生了反抗心理,情绪上的矛盾性和消极心境;
反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过强;3.独立意识;
注:人发展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在2~4岁(幼儿期),第二反抗期则是初中
阶段,与自我意识的两个飞跃期基本重叠
(2)高中生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其基本特点如下: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分化,形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
c)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较强的自尊心;
f)道德意识高度发展;
2.自我同一性的发展
自我同一性: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信念和重要特征的前后一致且连续完整的
意识,即个人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的整合感与协调感;(理解自己,自己要走
向怎样的未来,明白自我与他人不同,获得自我连续感,主客观自我统一)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坚持自我整合感;二是坚持与他人分
享一些基本经验;
同一性获得:个体成功将自我许多成分统合,形成明确的世界观和前景目标。
将内部的信仰和价值观与新的外部的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促进个体从事积极有
意义的行为。(一片光明,积极进取)
同一性危机:个体所依赖的赋予日常生活意义和目的的价值和目标体系的突
然解体或退化,通常包含强烈的情感焦虑和抑郁(不知所措,路在何方)
同一性早闭:个体没有经过内心抉择的危机时期就已经投入到了自己的志愿
和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之中,这种选择几乎完全依赖父母,因此具有一定欺骗性(我
妈让我去打酱油…)
同一性混乱:个体在心理社会性危机中表现出适应不了的一种更加明显的状
态。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想法,也不会将想法付诸行动,无法把自己扮演的各种
角色进行整合,对自己能力毫无信心。(无法适应,毫无信心)
消极同一性:与社会要求相背离的同一性,成为不为社会容纳的危险角色。
根据艾里克森的理论,青春期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的建立和防止同一性混乱,
但这种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生发展的课题。许多青年处于一种心理社会型停滞
的状态,即一直处于自由试验阶段,以延缓承担义务和责任,避免同一性提前完
成。在确立自我同一性之前需要的一段时间叫“合法延缓期”,虽然同一性寻求
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这将最后导致个人整合的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四)社会性发展
1.科尔伯格的品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以两难故事实验(海因兹困境)为基础,提出了的道德发展的三水
平和六阶段理论: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由外在的要求判断道德价值)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成人
的意见。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定向——服从规则以避免惩罚
判断行为的好坏是根据有形的结果,支配自己行为的是奖励和惩罚。例如,
认为海因兹应该偷药,“否则他的妻子会死去”;或认为海因兹不该偷药,“否则
他会坐牢房”
阶段二:朴素快乐主义和工具定向——遵从习惯以获得奖赏
对于规定和原则只有符合其利益时才会遵守,行为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需要。
例如认为“海因兹该不该偷药,这取决于他是否爱他的妻子”
水平二:习俗水平(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判断道德价值)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
阶段三:“好孩子”定向——遵从陈规,避免他人不赞成、不喜欢
按照善良人的形象来行事,注重别人的评价,希望在自己和别人心中都是一
个“好孩子”。例如,认为海因兹不该偷药,因为“好孩子是不偷东西的”;或认
为海因兹应该偷药,“因为好孩子是会帮助人的”
阶段四:维持社会秩序的定向——遵从权威,避免收到谴责
强调尊重法律和维护社会秩序。例如,认为“如果找到一个充分的理由就去
违反法律,那社会就只有混乱”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
在这个水平,个人将可能超越社会法律,以及他对秩序需要的权利和原则
阶段五:社会契约定向——遵从社会契约,维护公共利益
认为法律应使人们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他们的需要,可以通过民主的
程序来改变。在这一阶段,回答者有一些个人价值优先于法律的模糊想法。例如,
一个孩子回答说:“在我心目中,海因兹有权利这样做,但从法律的观点看,他
却是错误的。到底他是错还是对,我很难说。”
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遵从良心式原则,避免自我责备
在此阶段,个人有某种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全人类
的正义、人性的尊严、人的价值等。虽然考虑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但也领悟到
不是所有的有秩序社会都能实行更完美的原则。例如,认为“纵然海因兹没有为
妻子而偷窃的法律权利,但他有一个更高尚的权利,因为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
我们有责任挽救任何人。”
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
展有关。但具体到个人,时间则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
发展,就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的两难问题,以便开展讨论,进行学习。
四个基本特征:结构的差异性;不变的顺序性;结构的整体性;层次的整合
性
2.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
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其原因在于:1.青少年期的冲动;2.这一时期个体已经具备一定能力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13~14岁的青年有着很高
的犯罪率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已经引起全球关注。青少年早期犯罪率较高可能和认知不
成熟有关。他们受同龄人影响和压力较大,容易做出反社会行为,但随着年龄增
长,社会阅历的丰富和道德推理能力的提高,同龄人的影响力减弱,违法活动也
随之减少
(五)情绪
1.青少年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07分析)
由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丰富,其情绪的表现形式也不再单
一,但又不能够像成人的情绪那样稳定,因而表现出了半成熟、半幼稚的两面性。
青少年的这些情绪表现特点完全是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发展所导致的。其典
型的特点是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内向性与
表现性共存。
①狂暴与温和——同一个刺激,在青少年那里会引起很大反应,但他们掩饰
后表现的情绪则比较缓和
②可变与固执——青少年情绪不够稳定,但有时却存在偏执的特点而长时间
不能摆脱某一情绪状态
③内向与表现——少年已失去了纯真,懂得掩蔽自己的情绪,而在表露时也
加入了一定程度的表演痕迹;
2.常见情绪困扰
(1)烦恼突然增多
a.不知如何在公众面前表现;b.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c.不知如何确立在同伴
中的地位
(2)焦虑
焦虑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能造成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或情境
进行反应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个体预期到一些可怕的、可能会造成危险
或需要付出努力的事物和情境将要来临,但又感到对此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
预防和解决时,就会产生焦虑。引起青少年焦虑的原因主要有:
◇因适应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如生活和学习环境的改变引起的焦虑)
◇考试焦虑
(3)抑郁
抑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
羞愧、自责等情绪体验。如果长期处于抑郁状态,可导致抑郁症。
(4)压抑
压抑:需求、愿望不能满足和实现时的心理体验
随着年龄增长,个体产生了心理与生理上多方面的需求,但大多不能得到满
足。争强好胜的冲动和自尊易受打击的性格使青少年常常处于压抑的心境。
(5)孤独
心理学家称青春期为“心理断乳期”,个体要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保护和对
父母的依恋,成长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然而青少年短时间内还不能独立处理很多
问题,又不愿向人求助,于是产生了一种孤独心境。
(6)自卑感
自卑感是指个体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复杂情感,
是自我评价的重要体现。自卑的人往往表现为对自己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对自
我存在价值感到怀疑,对自己想做的事不敢肯定,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
青少年自卑感的特点有:
◇自我评价过低;◇概括化、泛化的特点;◇敏感性和掩饰性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7:0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22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