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Bottomup与Topdown相结合模式下日语
听力教学
作者:吴丽艳
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7期
摘要:Bottomup(自下而上)和Topdown(自上而下)是听力模式的两种信息处理方
式。Bottomup是指侧重听力材料本身,通过听声音,并把声音演化为单词、从句、句子以至
段落,之后运用句法、语法规则,把听到的讲话者声音要表达的意思解读出来的过程。
关键词:模式;评价;处理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意义
随着中日经济、贸易、观光、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加大。
辽宁省内的三大对日企业主要集中在沈阳和大连两地。东软、华信、海辉等日资企业每年提供
上万个工作岗位,辽宁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企业对日语人才到岗
后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无疑是要求具有良好的输入和输出能力,即良好的听说能力。这是因为
在跨文化的沟通中,听和说是最直接有效的沟通方式,也是最能够反应毕业生上岗能力的内
容。Bottomup和Topdown相结合模式下的听说课堂不但能有效的改变传统、枯燥的听说教学
模式,完善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充分调动起对日语听力课的兴趣。尽可
能地提高我省日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较高日语听说水平日语
人才,也是日语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研究价值
当前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表明,“听”是四种基础语言能力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
的一个技巧,是制约学生交际能力的瓶颈。“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相比较另一重要
的输入途径“读”而言,听力技巧比较抽象,对学生和老师来讲更难把握。随着学生日语交际能
力日益受到重视,日语听说教学课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日语听说教学方法的讨论和研究引起
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切实可行的听说教学方法对学生提高听力技能,保证交流的顺畅显得愈发
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应采用以上哪种方法,同时应考虑把说、读、写技能训
练尽可能多的融合在听力课程中。有针对性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听起来更容易,从而尽可能地提
高我省日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图式听力模式概念及“Topdown”和“Bottomup”信息处理方式
龙源期刊网
有效的日语听力教学模式,即基于图式理论的日语听力教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
升日语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众所周知,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积极
主动的能动过程,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学生通过利用相关背景知识,搜
寻前后语境线索来完成这一复杂的过程。图式理论认为,听者的背景知识对他理解新的听觉信
息起着关键作用,也就是说,只有在充分利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的情况下,听者才会更容易理
解新的信息内容。听者先前所获得的知识就是听者的背景知识,它包括听者以前所学的各种语
言知识、社会知识、文化背景、生活常识等等,这些储存在大脑中的背景知识结构被称作“图
式”。
图式听力模式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Topdown(自上而下)和Bottomup(自下而上)的
处理方式。“Topdown”是指学习者运用高层次的图式背景知识,利用大脑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处
理信息,即开始于对语篇的总体理解,尤其是对语言细节的理解,强调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在听
力理解中的作用。而“Bottomup”是指学习者运用脑中的语言知识从微观上对听力材料进行解
码,即运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来理解新信息。该模式强调语言知识在听力理解
中的作用。这两种处理方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相互作用、同时加工、共同发挥重要作用。听力
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图式理论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学生进入“建立图式
—激活图式—建立新图式”的循环过程。首先,图式有助于学习者预测未知信息。当学习者的
固有图式和听力内容能够恰当融合起来时,该图式便与同它联系的各层图式处于活跃状态。大
脑利用固有图式对未知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便能有效预测出未知内容。其次,图式能为学习
者提供一种积极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状态。合理运用并激活图式,对未知信息快速解码、推导,
能够缓解学习者当听不懂时所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增强自信心。最后,图式有助于
降低误听和歧义的概率。听力过程中学习者常会产生由于同音异义或者听音不准而导致的误听
或歧义。图式可以让学习者有效联系背景知识,更正或完善未知信息,消除歧义,最终正确理
解听力内容。
三、Topdown和Bottomup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在日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将图式理论运用于日语听说课程的教学中,就是要重视图式掌握和图式激活。图式掌握,
意在强调人们在认知过程中新图式的建立和旧图式的扩建。图式激活,就是通过所接收到的某
些信息,来激活头脑中的相关图式,并进行总体预测。Underwood认为,一个有效的听力理解
教学模式应包括三个阶段:听前阶段、听中阶段和听后阶段。
1.听前阶段
听前阶段是一种激活学生头脑中已存图式的热身运动,也是听中阶段的准备。此阶段的目
的就是通过激活以前储存在脑海里的背景知识,来帮助听者缩小信息范围,弄清所听材料的类
型、结构和中心大意,从而最佳预测听到的内容,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当学生对所听材料在
头脑中已具备一定相关的背景知识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标题入手,采用联想式来激活图式,
让学生进行联想和推测;或采用小组讨论关键词,以及通过学习与主题相关的词汇等方式来激
活旧图式;或让学生浏览测试题目,从中预测涉及的内容。当学生对即将听到的材料话题比较
龙源期刊网
生疏,即学生头脑中没有相关的图式时,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先建立新的图式,然后再激活图
式。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新图式:一种是事先布置学生去阅读或搜索一些相关的材料,然后
在课堂上讨论检测和巩固学生对新图式的掌握情况;另一种是教师在课堂上直接介绍有关背景
知识。事先布置问题让学生进行课前准备。
上课前,先就这些问题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的目的就是要激活学生头脑中新建立的关于基
因工程的图式,然后再听材料,学生就会觉得比较容易。教学实践表明,第一种建立新图式的
方法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而且提高
了教学效果。学生知识面的拓宽、背景知识的增多直接促进听力理解;反之,如果学生的图式
欠缺或不完备,则辨认迟缓,听力理解就会发生障碍。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去了解一些目
的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在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时,教师可运用类比
法,帮助学生激活旧图式和建立新图式
2.听中阶段
听中阶段是图式具体化的阶段。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利用听前阶段所激活的图式,采用
“Topdown(自上而下)”的策略对材料进行预测,通过泛听,从总体上把握篇章大意。大意了
解后,再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测试题型和不同的听力目的,有的放矢,采取“Topdown”和
“Bottomup”的听力策略。当听写、测试某一具体的词汇、短语或句子时,自然要运用“Bottom
up”的听力策略,要注意语音、词汇及短语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听的过程中遇到这些实际问
题时,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如果这些语言微技能不能运用自如,它们会成为学生的听力障
碍,听者接收的只能是噪音而不是信息。教师要教会学生科学记忆词汇的方法。词汇是构成语
言的基本要素,日语中有大量的习语、俗语等,学生需掌握常用词汇的语义和用法。同时,教
师还要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常用的语法知识。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语法图式,要理解材料也
是十分困难的。当学生要对所听材料的篇章整体含义进行理解时,很显然要采用“Topdown”的
信息处理方法,此时若使用“Bottomup”的听力策略,则会过于注重细节而导致失去对全篇信息
的捕捉,也就无法把握说话者表达的深层次意义。
3.听后阶段
听后阶段是一个巩固图式的综合阶段。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听过的内容进行复述、概括、角
色扮演,或进一步分析材料中人物的观点,目的是使新扩大的图式或新建立的图式得到进一步
的巩固和加深,并将有关图式存入长期记忆之中,以便在将来新语境中得以再现和运用。听力
教学是听前阶段、听中阶段和听后阶段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三者缺一不可。大学日语听说课
教学不是简单的播放录音和对答案的过程。听力作为一种接收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听说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图式理论,从教学的角度引入完整的听前、
听中和听后三阶段的听力框架,运“Topdown”和“Bottomup”的两种信息处理方法,相互穿插,
相互弥补,相辅相成,以促进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
[1]修刚.中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以专业日语教学为中心[J].日语学习与研
究,2008(5):1-5.
[2]杨静.浅谈高校大学日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大学学报,2011(1):301-303.
[3]周林娟,潘幼芳.中日商务人才需求与商务日语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
(2):118-122.
[4]王琳.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3):67-71.
[5]裴永蕾.试论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对日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
(3):90-92.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成人教育学会2015年度科研项目“终身教育背景下成人外语教学
研究(编号:LC151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4:1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14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