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学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分别指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
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5、语文教学应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和(引导者).
8、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10、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要求学校与
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
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
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
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
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
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F)
三、单选题。(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1、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
融为一体,注重(C)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B、语文能力C、语文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B、教师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B、整体化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A、学习态度B、学习方式C、学习目的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B)。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B)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
7、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0、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程。
2、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
断地学习生活
3、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
(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
(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4.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
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
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
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
(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
想象作文)”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
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
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
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5。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
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16。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
(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9。(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
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20。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
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
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
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
表达)。
23.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
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
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5.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标).
27.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
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8。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
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交融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9.(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30。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
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3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
理论)。
3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
教育心理学上称为(迁移)。
3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发
展学生能力)。
3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
这说明小学生(感知能力不成熟)。
3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
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3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
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
育法》)。
37.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
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
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38.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
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发散思维).
39.健康是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拥有健康并不意味着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则意味着失去
一切。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40.《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
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41.《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段习作目标要求中的“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是在(第二
学段)提出的。
42。在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教学目标要求是(掌握)。
43。《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求六年课外阅读总量
达到:(145万字以上)
4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
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45.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46.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
(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
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
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
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
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
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
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
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
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5。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
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
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
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6.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7.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8.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
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9.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
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
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
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5、《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
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
育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7、《标准》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
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写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
(自信心).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B)
A。充分地传授知识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
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C)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B)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利益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D)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①朗读②分角色读。③表演读。④默读(B)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三、判断题
1、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新一轮的教材改革.(×)
2、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3、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局面,不
利于教师把握教学和考试的标准.(√)
5、《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
能实现,其他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6、《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
课中培养,其他课程也都应该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7、《纲要》提出的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
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他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8、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9、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验新课程的过程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
10、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回答。(×)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1:2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07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