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学前名师胡伶俐
人的一生要经历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
老年期等多个发展阶段,“人的不同成长阶段存在着不同的
心理类型,这些阶段之间的界限非常明确。且与身体成长的
不同阶段密切关联”①。因此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
过程”②。童年期是儿童的心理从无到有的发展关键时期,
也是人的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童年期的发展是对人的
影响是深远的、终生的。
在童年期,我们也常常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即:0-3
岁(婴儿期)和3-6岁(幼儿期)。这两个时期有着明显的
不同,展示出了人的心理变化的从无到有,从无意识到有意
识的发展顺序。
一、儿童受外界的影响效果不同。0-3岁阶段,儿童
处于心理发展的无意识阶段,“成人无法直接对儿童施加任
何影响”③。3-6岁阶段,“儿童开始变得容易受到成年人
的影响”。
二、儿童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同。0-3岁阶段,尤其是
0-1岁阶段,儿童的语言、行为发展能力不足,尚处于襁褓
之中,因此需要亲人尤其是母亲的呵护和照顾,因此特别适
合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属于母婴共处的最佳时期,
在这一个时期,也是建立亲情和儿童对外界安全感的最佳时
期,如果母爱的缺失和感官的接触不够,就容易导致儿童对
外界的不信任,敏感,胆小,多疑等不正常的心理,因此各
国不断延长着产假、哺育假的时间,也是为了让新生儿能得
到母亲的更好照顾。3-6岁阶段,随着儿童的身体、心理的
发展变化,对外界的征服力量推动着他们希望在更广阔的空
间与更多的人交往,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集体生活的主观心
理愿望和客观支撑能力,因此可以进入幼儿园学习了,所以
大多数国家都将幼儿园的入园年龄确定为3岁左右,我国《幼
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招收3-6岁儿童入园学
习,可见,幼儿园的招生年龄确定是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
展规律而确定的,不能随意调整。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不同。随着新生儿降临在世
间的第一声哭泣开始,儿童就脱离了母体,来到了这个陌生
的世界上。新生儿出生以后的环境与在母亲体内的环境截然
不同,在新生儿降临时期,儿童面临着巨大的“出生恐惧,
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恐惧行为”④,只有通过哭泣的方式来排
解这种痛苦,成年人对这种痛苦也不能回忆起来。儿童的母
语也是在1岁左右发展起来了,在母语的获得过程中,许多
内在的秘密在悄悄的发生,比如发声器官的不断成熟,对环
境知识的吸收,都需要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来帮助完成,并
且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完成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回忆出我们
母语是怎样习得的,好像就是自然而然的习得了这种能力,
这就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结果,也是有吸收力心灵的有力证
明,这种具有无意识记忆和吸收力的记忆类型被帕西.纳恩
先生称为“记忆基质”。儿童是通过心灵能力直接吸收知
识,这些知识会成为儿童心灵的一部分,也就是成为大脑的
一部分,儿童吸收知识是在塑造心灵(大脑)的过程,因此
这些知识和心灵呈现水乳交融的“合体”状态,而不是两个
截然不同可供分开的东西,因此婴儿期的记忆是无意识的记
忆,是不能被回忆功能调阅的一种记忆。而成人是通过大脑
这个工具来储存、记忆加工来获取知识的,必须通过有意识
的意志的努力才能达成,是有意识的记忆过程,因此成人的
记忆不属于大脑机体的一部分,属于大脑储存的内容,当然
也容易从大脑这个工具中“调阅”出来,可供回忆这种心理
机制进行提取。为什么成人觉得学习和记忆是一个很困难的
事情,而儿童确实如此地轻松自在呢,这就再次证明年龄越
小的婴儿在心理发育期间大多处于无意识的心理发展进程
之中,因为“在我们的学习成为有意识的时候,我们学习的
每一点知识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⑤。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
变化,儿童的心理不断走向成熟,心理活动的方式也逐渐由
无意识开始变得有意识起来,“在开始学习动作之前,儿童
就已经有了无意识的心理发展。当他开始学习第一个动作
时,无意识的就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了。3岁左右的孩子,已
经变得有意识起来。儿童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思想,直到它成
为记忆的一部分⑥。”3-6岁阶段儿童的心理逐渐从无意识
向有意识过渡期,而动作的学习是其有意识心理发展的外在
表现。
综上所述,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从无意识到有意
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无意识记忆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对
其影响十分重大,因为这是他们通过吸收环境中的知识来塑
造他们的心灵的过程,他们还不具备有意识的分别、筛选、
判断等能力,对环境中的一切经验“照单全收”,并且作为
心灵(大脑)这个智慧器官的一部分永久保存下来,在此期
间,由于处于无意识的状态下,他们的“学习”也会变得轻
松、自然,而且不感觉到任何的困难,我们看到3岁之前的
孩子总是那么无忧无虑,不急不躁地缓慢而优雅的成长着,
在这个时期,是有一种神秘的“自然力量”在推动着他主动
地、本能地、自然地向前发展,也是不容易受成人影响的一
个时期,但他们要受环境的影响,成人作为环境中的活跃因
子,必定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们,尤其是要“正确关爱和保护好儿童的天赋,为他们潜在
能力的发挥提供帮助,不是指帮助儿童本身,也不是向他们
的弱点提供帮助。这样,教育成了向儿童心理发展提供帮助
的手段,它不再是一个灌输语言和观点的过程。⑦”因此婴
幼儿期间的教育就是一种养育、一种陪伴,而不是对他们说
教。要充分用好“环境”这个无声的老师去影响他们,帮助
他们发挥人的潜能。
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其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充分
利用好每个阶段的有利因素,比如如果能无限地延长儿童具
有吸收知识能力的阶段,让他们在无意识中毫不费力地学习
知识,这将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一件事情呢?但是如果他们长
期这样地无意识学习,虽然学习的过程轻松了,但是学过之
后也记不住更多的知识,人类的智慧不是也不能增加吗?因
此任何一种心理状态对人的成长均有利弊之分,我们的教育
就只能顺应心理发展的阶段,因时施策,扬长避短,搭建适
宜的平台,营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儿童适宜地成长。如春雨
般“随风潜入夜,当春乃发生”,滋养着生命的蓬勃成长。
参考文献
①②③《有吸收力的心灵》P1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④《有吸收力的心灵》P54-55页,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7
⑤⑥《有吸收力的心灵》P21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⑦《有吸收力的心灵》P22页,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供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莲池幼儿园园长胡伶俐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1:11: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06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