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岗位绩效工资实
施方案
西安工业大学岗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适应高等学校发展需
要的薪酬制度,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根据国家2006年7月1日推行的岗位绩效
工资制度和陕西省实施绩效工资暂行方案的精神,总结我校实行岗位绩效工资
制度以来的经验,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高等学校内部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
原则,逐步建立宏观上注重公平,微观上体现激励,关系合理,秩序规范的收
入分配制度,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建立起与岗位职责、
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突出岗位责任
和工作业绩。
二、实施岗位绩效工资的基本原则
1.贯彻“绩效优先,兼顾公平”和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逐步建立与落实校、院(系)两级管
理体制,落实院(系)分配自主权,实行学校宏观科学管理,院(系)自主分配,建立以绩效评价为主要
依据的动态分配新机制。
2.岗位绩效工资要坚持导向有利于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强化
职工的责任心与事业心;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有利于稳定骨干队伍;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
快的发展。
3.岗位绩效工资主要贯彻“优化结构,按需设岗;淡化身份,强化岗位;
以岗定酬,严格考核;优劳优酬,责酬相符”的原则。
4.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客观、合理的要求,逐步加大绩效奖励力度,有
利于稳定专业技术、管理、工勤技能骨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
5.岗位绩效工资发放范围主要是在职在岗的正式职工,同时对劳保人员、
校内离岗休养人员发放部分补助。
6.统筹考虑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及教学辅助人员的利益分配,坚持向工作
奉献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和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倾
斜。
7.岗位绩效工资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学校对各院(系)实行工作
任务与院(系)基金总额包干制度,以利于院(系)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权
的发挥。各教学院(系)应按照学校的实施方案和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的实
际情况和实际担负的工作任务,自主制定本院(系)的实施细则,并在广泛征
求本单位职工意见基础上,经同级教代会讨论通过后执行。
三、岗位绩效工资的构成
岗位绩效工资分为基本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两部分。
绩效工资由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构成。
基本岗位工资指根据受聘人岗位及工作年限所发放的工资。
基础绩效是指根据受聘人履行基本岗位职责及其任务所发放的绩效工资。
奖励绩效是指根据受聘人超额完成岗位职责和突出贡献所发放的绩效工资。
四、本方案包括《西安工业大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西安工业
大学管理及教学辅助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西安工业大学奖励绩效
管理办法》三个文件。
五、本方案自年月日起执行。学校原绩效工资实
施方案和其它与本方案相抵触的相关规定即行废止。
附件一:
西安工业大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为了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
的动态分配机制,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积
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
订本办法。
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实施的基本原则
岗位绩效工资是学校在定编、定岗、定责和聘任的基础上,根据受聘人岗位
职责及其目标、任务实际履行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作出的贡献所发放的劳动报酬。
教师岗位绩效工资贯彻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遵循“优
化结构,按需设岗;淡化身份,强化岗位;以岗定酬,严格考核;优劳优酬,
责酬相符”的基本原则,根据个人业绩和贡献,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分配激励
机制。
2.向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倾斜。
3.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以院(系)自主分配为主导。
4.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部分
工作任务及相应责任的具体落实,在此基础上再明确绩效工资相对应的基本任
务与责任。
教师岗位基本工资部分的考核及发放
一、基本任务及责任
全额领取基本工资的教师应完成和履行相应的基本任务与岗位职责。
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课时)其他工作量
正高级80(其中至少含一门不低于32课时的本科
课程)
学科建设任务
副高级80(其中至少含一门不低于32课时的本科
课程)
学科建设任务
中级80
初级80
学科建设任务由各院(系、部、室、中心,下同)自行制订。
注:本方案中的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以校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制定的教学
工作量计算办法为准,课时总量中不包括北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课时(上述
课时酬金另行发放)。
二、考核发放办法
1.基本工资按照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规定考核发放,发放标准以上级主管部
门的审批结果为准。
2.教师完成的工作量首先用于完成基本工资部分对应的任务,基本工资部
分对应的工作量不再参与绩效工资的分配。
3.经学校人事处批准的校内外借调、脱产学习或承担其他重要任务的教师,
每年在教学岗位不满六个月的可免去承担的基本工资部分对应的教学工作量任
务。
4.教师的病假、事假、哺乳假、旷工等情形,按照学校的考勤制度达到扣
减基本工资标准的,按照学校考勤制度执行扣减。
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基础绩效部分的聘任和考核
一、教师岗位分为十三级,各级的基础绩效部分权重系数如下
岗位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八级九级十级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
二、岗位聘任基本条件
1.教师岗位的基础绩效部分的聘任与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教师所聘任的岗
位原则上一一对应。对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可以高聘,但最高为教师五级
岗位。
2.各教学院(系)的正处级、副处级行政负责人均按教师岗位进行聘任,
按照教师岗位核算基础绩效及奖励绩效。考虑到行政负责人有管理职责,在教
师岗位的基础上,可享受管理岗位的基础绩效。年底考核时管理岗位与教师岗
位同时考核。
三、1、各级岗位基础绩效部分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见附表,此部分任务为基
本工作任务,各院(系)可在此基础上自行制定要求。
2、正高级职称教师承担的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高于450课时,副高级职称
教师承担的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得高于500课时。超出部分只计工作量,不发放
奖励绩效。
四、考核发放办法
1.教师岗位聘期一般为三年,年度考核由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2.教师完成的教学和科技工作量除首先用于完成基本工资部分对应的
任务后,其次用于基础绩效部分对应的教学和科技工作量任务;前两项对应后
仍有超额部分方可兑现奖励绩效。
3.经学校人事处批准的校内外借调或承担其他重要任务的教师,按照在岗
月份承担基础绩效工资部分对应的教学和科研经费工作量任务,其它任务需按
正常标准完成。
基础绩效4.64.03.53.02.62.42.22.12.01.91.71.61.5
4.教师在三年聘期结束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在新的一轮聘任时低聘一级;
连续两个聘期未完成基础绩效部分任务的,在新的一轮聘任时聘任到低一级职
务的最低档,基本工资相应降低。
教学工作量和科技工作量的计算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并接受相关职能
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5.绩效工资基础绩效部分每年按12个月发放,每个月按照院(系)教师聘
任岗位对应的基础绩效数额发放。
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奖励绩效部分的考核和发放
一、绩效工资奖励绩效部分的范围。
绩效工资奖励绩效部分是指教师完成的工作量减去基本工资部分和基础绩
效部分所对应的工作量后结余的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奖励绩效目录中每项工作
量所对应的标准兑现奖励绩效。
二、教师奖励绩效部分考核在各院(系)严格审查的基础上由教务处、科技
处、研究生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分别牵头负责,对院(系)总
体工作状况和各项奖励进行审核确认,由人事处核拨进入院(系)基金。
三、每年二月份发放上一年度奖励绩效。
院(系)基金核算及管理办法
学校对各院(系)实行工作任务与院(系)基金动态包干。
一、院(系)基金核算办法
院(系)基金来源主要包括:
1.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按照实际在编人员统一核拨。
2.依据岗位设置后的聘任结果,学校拨付在职在岗教师的基础绩效总量。
管理人员按照实际情况核拨,缺编核拨缺编费,缺编费标准由学校每年年初核
定。
3.相关职能部门依据各院(系)整体工作状况和奖励绩效目录,进行考核
和审核后,确定各院(系)的奖励绩效总量。
4.按照聘任在岗的教师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设立综合基金,进入包干基
金,由各院(系)领导班子支配使用。
5.学校对院(系)的各类奖金。
二、院(系)基本任务及基金使用责任
(一)各院(系)要履行工作任务与院(系)基金包干合同,必须完成学校下达的各类教学任务(含
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任务)、学科建设、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科学
研究、职工管理、党团工会组织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等任务,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
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所属职工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和各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教学质
量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在不违反国家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拥有内部人事调配权(工勤技能岗
位和工种变更须报人事处审批)和分配权。不得拒绝接收符合条件的师资。不得拒绝接受学校下达的工作
任务。
(二)院(系)基金主要负担以下费用:
1.负担本院(系)工作人员绩效工资的发放。
2.负担外聘教师酬金、系(室)主任津贴、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津贴、
学生党支部书记津贴、团总支书记津贴、超额班主任任务津贴、学科建设(专
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系聘教学督导组专家等方面的劳务费及其他方面必要的
活动经费。其中系(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津贴不低于每月50元。学生党支部书
记、团总支书记、超额班主任任务津贴不低于每月100元(享受科级待遇者除
外)。学生政治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班主任者,可折半
发放。
3.单位考核以及院(系)内部分配方案中规定的其他支出。
4.聘请退休专家费用由各院(系)负担,凡主持国家级项目并完成所聘岗
位任务的专家的基础津贴由学校负担。
5.支付本单位劳保人员、离岗休养人员每人每月240元的生活补助。
三、院(系)基金核算使用的其它规定
1.学校对院(系)基金实行动态核算管理,全年总量控制,按月审批使用,
基金总额可以累积,但不得超额或跨年度提前使用。
2.福利性补贴和一次性奖金由学校统一发放,不计入院(系)基金。超编
人员的工资由各院(系)自负。
3.因编制、人员变动或职务变化等原因需要调整院(系)基金时,在期末
或每年年终予以调整。
4.各院(系)内部分配方案应当广泛征求意见,按照规定程序,经同级教
代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同时将方案报人事处和校工会备案。
5.各院(系)应按照校务公开的要求,对基金使用要公开透明,并主动接
受有关部门和职工的监督。各院(系)应成立由教代会推选的3-5人组成的审
计监督小组,每年对院(系)基金的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将结果在教代
会上公布,提出不足和改进的建议。同时将审计结果报人事处和校工会备案。
教师绩效工资发放的其它规定
一、教师不得拒绝单位分配的教学任务,否则院(系)有权根据拒绝承担工
作任务的情节扣减基础绩效。
二、每年12月初,聘任教师岗位的人员应如实填报《绩效工资申报表》,
全面记录全年的教学工作量、科技工作量和其他完成的任务,由院(系)审查
后,分别由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部等职能部门审核。
三、经有评审权单位聘请,在招生简章上有姓名并实际指导学生的博士生导
师,每月按400元的标准发放指导博士研究生津贴。
四、其它有关规定
(一)职务变动人员,原则上在聘期内岗位不变。
(二)新入校人员(或出国或脱产返回学校人员),从聘任或回校的下月起按
聘任岗位发放绩效工资,考核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应完成的相应任务核算。
(三)法定假期中婚假(三天)、丧假(三天)、产假期间基础绩效部分绩
效正常发放,产假期间的教学工作量给予减免。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基层单位可酌情停发或扣发绩效工资,所扣绩效工
资纳入院(系)基金:
1.缓聘、拒聘、待聘人员。
2.发生一般教学事故、严重教学事故或重大教学事故者。
3.不实行坐班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按时参加集体活动者。
4.工作出现过错、过失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后果者。
5.教职工因病事假等原因未出勤或有旷工行为者。
6.不服从组织安排或不承担实际工作的人员。
7.没有完成基础绩效对应的工作任务者。
附件二:
西安工业大学管理及教学辅助岗位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为了进一步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充分发挥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
性,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管理及教辅岗位绩效工资实施的基本原则
绩效工资是学校在定编、定岗、定责和聘任的基础上,根据受聘人岗位职责
及其目标、任务实际履行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作出的贡献所发放的劳动报酬。原
则上和岗位设置时所聘任岗位一一对应。管理及教辅岗位绩效工资贯彻以下指
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贯彻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遵循“优
化结构,按需设岗;淡化身份,强化岗位;以岗定酬,严格考核;优劳优酬,
责酬相符”的基本原则,根据管理岗位的任职年限和贡献,建立能上能下的动
态分配激励机制。
2.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部分
工作任务及相应责任的具体落实,在此基础上再明确绩效工资相对应的任务与
责任。
管理及教辅岗位基本工资部分的考核及发放
一、基本任务及责任
全额领取基本工资的管理及教辅岗位人员应完成和履行本岗位的基本任务
与岗位职责,并且工作量饱满。
二、考核发放办法
1.基本工资按照国家及学校的相关规定考核发放,全年按照12个月计发,
发放标准以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结果为准。
2.管理及教辅岗位人员发生的病假、事假、哺乳假、旷工等情形,按照学
校的考勤制度达到扣减基本工资标准的,按照学校考勤制度执行扣减。
管理及教辅岗位绩效工资的岗位设置及权重系数
一、管理及教辅岗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必须在完成相应的
岗位职责和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才可领取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
二、管理教辅岗位包括由学校事业费负担的校、院(系)机关管理人员、
图书资料人员、工勤人员和附属单位人员。根据岗位工作性质、职责和任务的
不同,分为管理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共设档次25档,主要以
年度考核结果和任职年限确定,体现各类岗位的工作实绩和资历。岗位级别与
档次的关系及各档次的基础绩效权重系数见附表。奖励绩效采取和教师岗位超
额奖励绩效挂钩浮动的方式,对于四级及以上管理职员和基础绩效为1、2档的
人员实行固定奖励绩效,绩效系数如下:
对应档级
25档24档23档22档21档20档2档1档
奖励绩效系数
4.84.44.13.93.73.50.60.4
(21、20档固定奖励系数只对应四级管理职员,不对应五级管理职员)
对于其他人员,挂钩浮动办法如下:
3档=E*0.8,4档=E*0.83,5档=E*0.85,
6档=D*0.8,7档=D*0.83,8档=D*0.85,
9档=C*0.8,10档=C*0.83,11档=C*0.86,
12档=B*0.8,13档=B*0.83,14档=B*0.86,15档=B*0.9,
16档=A*0.8,17档=A*0.83,18档=A*0.86,19档=A*0.9,20档=A*0.9
4,21档=A*0.98
A:教师四级岗位人均超额奖励绩效
B:教师五-七级岗位人均超额奖励绩效
C:教师八级岗位人均超额奖励绩效
D:教师十级岗位人均超额奖励绩效
E:教师十二级岗位人均超额奖励绩效
三、各类岗位档次的确定及晋升。
(一)绩效工资档次的确定。
1.初次确认档次按下列程序操作:首先确认本人所在的岗位类别,然后确
定所在岗位档次的最低档,最后按照本人任本岗位以来的考核结果为合格及以
上的年限,以每三年上浮一档,确定自己现在的档次。若已达到本人所在岗位
的最高档次,则不再上浮。
2.由较高级别聘任到较低级别的岗位,可将原较高级别的任职年限与现聘
岗位的任职年限合并计算。
3.按照低一级职务任职年限计算的档次高于现任职务计算的档次的,按照
低一级职务任职年限计算的档次执行。
4.学校校长办公会议确定的重点部门的工作人员均在确认后的档次基础上
上浮一档。
5.专职学生政治辅导员在聘任岗位级别对应的档次上浮两档。担任辅导员
岗位满三年后在下一个聘期聘任时直接上浮到八级职员最低档,满六年后在下
一个聘期聘任时直接上浮到七级职员最低档。如果上浮后相比同类九级职员收
入差距低于400元/月,则享受400元/月的专项津贴。但以上待遇不得重复计
算。
(二)绩效工资档次的正常晋升。
1.各级各岗位职员在本岗位任职年限满年满月达到三年并且年度考核均合
格时可上浮一档,已经达到本岗位最高档次的不再上浮。
2.在发生职称和职务变化时如果已经达到或超过新任职称职务的最低档
次,则绩效工资档次不发生变化,待从上次晋升档次后满三年后再正常晋升。
3.在发生职称和职务变化时如果没有达到新任职称职务的最低档次,则绩
效工资档次按照新任职称职务的最低档次执行,任职年限重新开始计算,满三
年后正常晋升。
管理及教辅岗位的聘任及考核
一、管理及教辅岗位的聘任
1.受聘人应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
遵纪守法,乐于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奉献,作风严谨扎实,工作效率高,
工作成效明显,能全面履行和完成岗位职责及其相应工作任务,并积极接受和
完成组织分配的其它工作任务。
2.三级职员、四级职员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并确定岗位职责,其他岗位由
学校聘任并确定岗位职责。原则上每三年一个聘期。
3.管理及教辅岗位人员同时聘任教师岗位较高层级者,须同时完成相应教师
岗位基本工资对应的基本任务。超额部分享受超额奖励绩效,但考核时也要同
时考核其基础绩效对应的工作任务。
4.管理及教辅岗位人员的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或工人技术等级与聘任的
岗位不一致时,绩效工资按照管理及教辅岗位人员实际具有的行政职务、专业
技术职务或工人技术等级执行就高原则。待条件成熟时,过渡到按照所聘任的
岗位兑现绩效工资。
二、管理及教辅岗位绩效工资基础绩效的考核
(一)管理及教辅岗位职员领取全额基础绩效须同时达到以下要求:
1.个人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
2.工作有计划,思路有创新,紧密围绕本单位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成效
明显。
3.服务意识强,服务态度好,主动协同其他岗位做好衔接和边缘性工作。
4.责任心和事业心强,无安全和业务等责任事故。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停发或扣发绩效工资基础绩效部分,停发或扣发
的金额纳入部门缺编费:
1.缓聘、拒聘、待聘人员停发基础绩效。
2.迟到、早退、在上班时间未佩戴工作牌者每次扣减基础绩效10元。
3.教职工因病事假未出勤扣减基础绩效按每日50元扣减,婚假(三天)、
丧假(三天)、产假期间基础绩效正常发放。
4.有旷工行为者扣减次月基础绩效50%;旷工两天及以上者停发次月基础
绩效。
5.在履行岗位职责时出现工作过错或工作过失,所在单位可视造成的后果
扣减当月10%--30%的基础绩效。
6.因私出国人员,出国期间基础绩效停发,从回校上班的下月起恢复。
7.不服从组织安排、不承担实际工作或工作消极懈怠的职员停发基础绩效。
(三)、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的职员停发次年3个月的基础绩效;年度考核
为不合格的停发6个月基础绩效,基础绩效工资从下年起下调一档。停发的基
础绩效收回学校。
三、管理及教辅岗位职员奖励绩效考核
1.管理及教辅岗位职员奖励绩效考核以党政工作计划、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本部门履行部门职责情况以及临时性、突击性、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
况为基础。
2.管理及教辅岗位职员领取全额奖励绩效,除完成上述任务外,奖励绩效
还与本单位在管理及教辅单位综合考核中的结果挂钩。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停发或扣发奖励绩效,停发或扣发的金额收回学
校:
(1)缓聘、拒聘、待聘人员停发奖励绩效。
(2)有旷工行为者停发次月的奖励绩效。
(3)因私出国人员,出国期间奖励绩效停发。公派出国三个月以上人员奖
励绩效从出境下月起停发。从回校上班的下月起恢复。
(4)年度考核为基本合格及以下的人员不发放奖励绩效。
(5)不服从组织安排或不承担实际工作的人员停发当月奖励绩效。
(6)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奖励绩效。
管理及教辅岗位绩效工资发放管理的其他规定
一、绩效工资必须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发放。
二、绩效工资每年按12个月核算,基础绩效部分每月按全额发放,奖励绩
效在年末根据考核结果和教师超额绩效核算结果在2月份发放。
三、绩效工资基础绩效部分基数由学校根据学校的实际财力确定。
四、管理及教辅岗位完成的教学和科技工作量按下列程序考核发放:
1.管理及教辅岗位职员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承担部分教学和科
技工作量。
2.完成的教学工作量由教学院(系)从院(系)基金中按照奖励绩效目录
中每课时的酬金标准发放,但其年教学工作量不得超过300课时(正常工作日,
含讲课、本科毕业设计、研究生指导等计算教学工作量的项目),超出部分只
计工作量,不发放奖励绩效。
3.完成的科技工作量可以纳入院(系)的科技工作任务,通过院(系)申
报奖励绩效,也可以在本人管理岗位的《绩效工资申报表》中规定的栏目申报。
五、纪委、监察、审计岗位的工作人员,每月享受50元专项补贴;离退休
办公室工作人员每月享受40元专项补贴。专项补贴和专项津贴每年按10个月
发放。
六、经学校批准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或进修学习占用上班时间的管理教辅人
员,基层单位可酌情减发10%-30%的绩效工资,减发的绩效工资由基层单位自主
支配。全脱产学习或未承担工作任务者,绩效工资停发。
七、按照领导干部管理规定,因新老交替和年龄原因退出领导岗位的党政领
导干部,在职在岗期间绩效工资按照低一级职务的同类别档次发放。
八、劳保人员、离岗休养、劳务输出人员每人每月发放240元的生活补助。
九、其它有关规定
1.职务变动人员,从聘任上岗的下月起执行相应的绩效工资。
2.新入校人员,从聘任上岗的下月起按岗位确定绩效工资。
附件三:
西安工业大学绩效工资奖励绩效部分管理办法
为了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努力工作,促进我
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学校特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设立奖励绩效,具体管理
办法如下:
奖励绩效的发放原则及相关规定
一、绩效工资奖励绩效部分分为显著业绩奖励和工作任务超额奖励。
二、显著业绩奖励是学校对个人或集体取得的重大教学和科技成果及高级别
荣誉奖发放的奖励,工作任务超额奖励是教职工在完成基本工资和基础绩效所
对应的岗位任务后,超额完成的工作量领取的酬金。
三、奖励绩效必须建立在严格考核和审查的基础上,对于弄虚作假的现象除
进行经济处罚外,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相应处分。
四、奖励绩效年终一次性考核发放。
显著业绩奖励的项目及标准
一、荣誉奖
序认定条件奖励金额(元)
1国家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30000
2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10000
3全国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员、优
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10000
4陕西省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陕西省优秀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5000
5校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校级优秀党员、优
秀党务工作者
800
6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0000
7省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000
10全国师德标兵10000
11省级师德标兵5000
二、科研项目获奖
序认定条件
奖励金额
(万元)
1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00
2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50
3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
4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4
5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
6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备注:设奖级别无特等的,计分标准为相应等级中由高到低依次对应。
三、凡获奖成果必须出具正式获奖证书或文件,第一完成单位为我校。省部
级以上奖励项目如第一单位不为我校,则按照相应的比例享受绩效奖励津贴。
第二完成单位:50%,第三完成单位:30%,第四完成单位:10%,第五完
成单位:5%,第六完成单位:2%。
四、相关规定
1.业务奖我校应为独立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单位(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2.同一成果按最高奖金额奖励,不重复计算。
工作任务超额奖励的考核及发放
一、学校对奖励绩效的考核实行把个人考核与部门单位考核结合起来的形
式,在对个人奖励绩效部分进行审核的同时,对部门单位整体工作状况进行考
核,建立由校长办公室、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部、发展规划处、人事处为
牵头单位,学生处、工会、组织部、纪委监察、财务处、审计处、国资处等部
门协同参与的考核委员会。个人审核由教务处、研究生部、科技处、人事处分
别负责。部门单位整体工作状况考核由校长办公室负责。
二、学校对奖励绩效的资金实行总量控制,分块考核。每年根据财力状况确
定绩效工资的总量,将减去基础绩效部分后的资金用于奖励绩效。
三、教学单位的奖励绩效总量原则包含以下内容:
教学部分,包括本专科、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超额部分、教学成果、教学管理
等,由教务处会同研究生部制定考核分配方案;
科技部分,包括科技任务完成情况、科技成果等,由科技处制定考核分配方
案;
学科建设及发展,由发展规划处制定考核分配方案;
综合管理,由校长办公室牵头,会同学生处、工会、组织部、纪委监察、财
务处、审计处、国资处、人事处制定考核分配方案。
四、教学、科技、学科建设、综合管理的考核细则分别见附件3-1、3-2、3
-3、3-4)。
奖励绩效申报程序及审核发放
一、显著业绩奖励采取个人如实申报,主管部门审核,校业绩考评委员会认
定的基本程序。教学方面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审核;科研方面由科技处审核;
荣誉奖方面由人事处审核。成果或荣誉应到综合档案室归档。
二、申报程序
1、每年12月上旬,个人在科技处、教务处、研究生部、人事处网站下载统
一的《绩效工资申报表》,下简称《申报表》,如实填写。
2、个人将《申报表》及有关证明材料提交基层单位审核汇总,并将有关资
料送综合档案室归档。
3、单位统一将《申报表》及汇总表提交相对应的主管部门审核。
4、人事处汇总后提交校绩效考评委员会审定,并将审定结果通知财务处按
单位核拨奖励绩效。
附则
本办法由人事处会同教务处、研究生部、科技处、发展规划处、校长办公
室解释。
附件3-1
西安工业大学教学奖励绩效实施办法
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发放原则
1.本专科、研究生教学奖励津贴指教职工完成基本岗位职责并获得教学绩效
工资基础部分之外应得的奖励性报酬。
2.本专科、研究生教学奖励津贴由教务处、研究生部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和教
学单位申报的显著业绩贡献进行核算,并由校绩效考评委员会确定。教学单位
所获得的奖励绩效工资归入教学单位基金自主分配。
3.本专科、研究生教学奖励津贴在年终考核之后一次性发放。
4.本专科、研究生教学奖励津贴分为超额教学工作量奖励、教学单位年终考
核奖励、教学显著业绩和成果奖励、教学任务完成津贴、专项奖励等五个部分。
5.学校每年设专项基金用于本专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奖励津贴的发放。其中
超额教学工作量奖励部分占60%,教学单位年终考核奖励部分占5%,教学显著
业绩和成果奖励部分占20%,教学任务完成津贴占10%,专项奖励部分占5%。
二、发放标准
(一)超额教学工作量奖励
超额教学工作量奖励的工作量指教师完成岗位基本职责要求的工作量之外
的超额部分。包含本专科、研究生教学的工作量(含本专科公共选修课),也
包含指导研究生、编写教材、指导各类竞赛等折合的工作量。教学工作量计算
办法另行颁布。
发放标准:30元/学时。
教学单位超额教学工作量奖励总额=教学工作量总额×30元/学时
(二)教学单位年终考核奖励
学校对教学单位本专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完成质量组织年终综合考
核,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考核结果分为一、二、三等,其中一等3个,三等3
个,其余为二等。学校按照等次对教学单位进行奖励,总额占奖励津贴的5%。
(三)教学显著业绩和成果奖励
1.教学成果奖励
序号类别奖励金额(万元)
1校级特等奖0.3
2校级一等奖0.1
3校级二等奖0.06
2.教改立项奖励
序号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
1国家级教改立项4.0
2国家级教改立项子项目2.0
3省部级重点教改立项1.0
4省部级一般教改立项0.5
5厅局级、国家教指委教改立项0.2
6省级及以上学会教改立项0.06
省部级以上教改立项如第一单位不为我校,则按照相应的比例享受奖励津
贴。第二完成单位:50%,第三完成单位:30%,第四完成单位:10%,第五
完成单位:5%,第六完成单位:2%。厅局级、教指委、学会教改立项第一单
位不为我校则不予奖励。
3.教学建设与质量工程奖励
序号类别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
元)
1
专业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含重点专业、卓越工
程师计划试点专业)(立项、通过验收
各半)
10
2省级特色专业(立项、通过验收各半)2
3
课程建设
国家级精品课10
4省级精品课2
5校级精品课0.2
6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0
7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
8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0.2
9校级研究生学位课程示范课0.2
10
实验教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通过
验收各半)
10
11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通过验
收各半)
2
12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通过验0.2
收各半)
13
培养模式改革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立项、
通过验收各半)
10
14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立项、
通过验收各半)
2
15
国家级研究生培养基地(立项、通过验
收各半)
10
16
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立项、通过验收
各半)
2
17
校级研究生培养基地(立项、通过验收
各半)
0.2
18
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级教学团队10
19省级教学团队2
20校级教学团队0.2
21校级教学名师0.2
22校级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0.1
23课堂教学明星0.1
24课堂教学明星提名奖0.06
25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1、2、3等奖0.1、0.06、0.03
26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组织奖(前三名院系)各0.5
27
校级教学竞赛(教案评比等)1、2、3
等奖
0.05、0.03、
0.02
28
教材建设
国家级优秀、精品教材1、2、3等奖50、20、10
29省部级优秀、精品教材1、2、3等奖3、2、1
30
厅局级、教指委优秀、精品教材1、2、3
等奖
0.8、0.5、0.2
31
出版社、省级及以上学会优秀、精品教
材1、2、3等奖
0.3、0.2、0.1
32校级优秀、精品教材1、2、3等奖0.2、0.1、0.06
33
国家级规划、精品教材立项(立项、完
成各半)
4
34
省部级规划、精品教材立项(立项、完
成各半)
2
35国家级学会教材立项(立项、完成各半)1
36
省级及以上学会、教指委教材立项(立
项、完成各半)
0.5
37
校级规划、精品教材立项(立项、完成
各半)
0.2
38
教研论文
国家级1、2、3等论文奖2、1、0.3
39省部级1、2、3等论文奖0.2、0.1、0.05
40
省级及以上学会、教指委1、2、3等论
文奖
0.1、0.05、0.02
41
校级1、2、3等奖0.05、0.03、
0.01
42
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
文收录
1
43
《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论点
摘要
0.1
44院系教改、教材论文积分排名奖前4名各奖0.5
45
研究生论文
评为学校的优秀学位论文0.2
46
发表学术论文(SCI收录)0.1
47
发表学术论文(EI、新华文摘、CSSCI、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收录)
0.08
48
发表学术论文(ISTP收录、中文核心期
刊)
0.05
49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通过率达100%单位0.5
教研论文获奖第一作者应为我校教师。研究生论文第一作者应为我校研究生
或研究生导师。凡获奖项目设特等奖者,表中1、2、3等对应特、1、2等奖。
凡获奖教材必须出具正式获奖证书或文件,第一主编为我校教师。省部级以上
奖励如第一主编不为我校,则按相应的比例享受绩效奖励津贴。第二主编:50%,
第一副主编:30%,第二副主编:10%,参编:3%.
4.指导学生课外竞赛(含科技竞赛、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体育比赛、外语
演讲比赛等)奖励
序号类别奖励金额(万元)
1国家级1、2、3等奖2、1、0.5
2省部级1、2、3等奖0.3、0.2、0.1
3
省级及以上学会、教指委
1、2、3等奖
0.1、0.06、0.03
(四)教学任务完成津贴
各教学单位全年完成教学任务情况折合相应的积分,按分值核发津贴。
积分分值=(全年奖励基金×10%)÷当年全校总积分
1.教学改革与建设
序号类别认定条件奖励分
1
教改及质量工
程项目申报
国家级1000分/项
2省级500分/项
3
教学研究论文
在核心期刊发表1000分/篇
4在一般期刊发表500分/篇
5在公开出版论文集发表200分/篇
6在《高教研究学报》发表300分/篇
7在《陕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400分/篇
8校优秀毕业论文选编600分/篇
9
修订培养方案、
培养计划、教学
大纲
修订培养计划1000分/专业
10制定新专业培养计划2000分/专业
11
教学大纲按要求完善并及时上
网
100分/课程
12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1000分/学科
13制定新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2000分/学科
14
新办专业评估
第一学期评估优秀、一般1000分/专业、500分
/专业
15
第三、五学期评估优秀、一般800分/专业、400分/
专业
16
第七学期评估优秀、一般600分/专业、300分/
专业
17
申请学士学位授予权优秀、一
般
600分/专业、300分/
专业
18
课群建设
课群建设方案及实施效果好500分/项
19
课群建设评估1、2、3类分别为1000、500、300
分
20
本专科公共选
修课程
开设符合规定门数100分/门
21
辅修专业
新开设辅修专业2000分/专业
22辅修专业班级数500分/班
23
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效果好500分/个
24新增校外实习基地800分/个
25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效果好800分/个
26
实验室建设
新增综合性、设计性实验200分/项
27
实验室仪器设备采购项目完成
好
1000分
2.教学管理
(1)期中教学检查奖励:每年期中教学检查质量前四名院系各奖励10000
分。
(2)教学研究活动奖励:对于教研活动开展效果比较好的教研室,前十五
名奖励3000分。
(3)研究生论文质量管理奖励:每年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中位于前三名
的院系各奖励10000分。
(五)专项奖励
凡未纳入上述四项奖励范畴,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者,学校设立
专项奖励基金,由教学单位单独申报,由奖励基金考核委员会(教务处、研究
生部)受理、审核、发放奖励基金。
三、申报、审核、发放程序
1.绩效工资(奖励)申报的基本程序:个人如实填写申报表,各教学单位负
责初审、汇总和统一申报。
2.教务处、研究生部审核后提交学校考评委员会审定,并将审定结果报人事
处,人事处通知财务处,由财务处将绩效工资统一核拨各教学单位。
四、附则
1.本办法颁布后,原相关文件同时废止。
2.本办法由教务处、研究生部负责解释。
附件3-2
西安工业大学科研部分奖励绩效考核及发放细则
为了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促
进学校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本办法。
一、发放原则
1、科研绩效奖励津贴指教职工完成基本岗位职责并获得科研绩效工资基础
部分之外应得的奖励性报酬。
2、科研绩效奖励津贴由科研经费津贴、科研显著业绩津贴、超额科研工作
量奖励津贴、教学单位年终考核奖励和专项奖励津贴五个部分组成。
3、学校每年设专项基金用于科研绩效奖励津贴的发放。其中超额科研工作
量奖励50%、科研显著业绩津贴部分占40%、教学单位年终考核奖励5%,专项奖
励部分占5%。
4、科研绩效奖励津贴在年终考核之后一次性发放。
5、科研绩效奖励津贴由科技处根据年终考核结果和教学单位申报业绩贡献
进行核算,并由校绩效考评委员会确定。
二、发放标准
(一)科研经费津贴奖励
科研经费:指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经费,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社会
科学,科研经费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
项目经费按来源不同,将科研项目分A、B、C、D三级。A级为国家级纵向
项目,B级为省部级纵向项目,C级为其他纵向项目,D级为横向项目。
1.科研项目经费津贴奖励绩效标准
(1)自然科学类项目经费津贴奖励标准
A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15%;
B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10%;
C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8%;
D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6%。
(2)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项目经费津贴奖励标准
A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20%;
B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15%;
C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10%;
D级项目为每年到款经费的6%。
2.购买设备部分的科研经费不属于经费津贴奖励范畴。
3.科研项目经费绩效奖励津贴在项目结题验收合格基础上全额享受,否则最
高兑现不超过项目奖励总津贴的80%。
4.省级及其以上教改研究项目的统计、管理、奖励及科研绩效核算按同级哲
学社会科学研究类项目标准执行。
(二)科研显著业绩津贴奖励
1.论著成果奖
序号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
1在NATURE、SCIENCE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50
2被SCI/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光盘版)1.0
3被SCI/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网络版)0.8
4
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
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
0.7
5被CS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0.3
6国外正式刊物(SCI收录源)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0.2
7被ISTP、ISSHP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0.1
8
《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论点
摘要每条
0.1
9
学校认定的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学术著作(15万
字以上)每部
0.6(文理管)
1.5(工科)
2.高水平及大项目立项奖
序
号
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备注
1获得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
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
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
目;国防97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
青年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项目
8子项目必须是主
持单位,单个项目
经费须在50万以
上。
2获得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4主持单位
3其他国家级项目(包括科技基础条
件平台建设、政策引导类计划等)
2主持单位
4单项科研项目年到款300万元以上
(含300万元)800万元以下(不
含800万元)
按到款金额的
0.8%给予奖励
奖励津贴不包含
购买设备部分的
科研经费
5单项科研项目年到款800万元以上按到款金额的
1.0%给予奖励
奖励津贴不包含
购买设备部分的
科研经费
3.获奖成果奖
序号认定条件等级奖励金额(万元)
1
副省级、工业部门、集团公司的科学技术进
步奖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特等4.0
一等2.0
二等1.0
三等0.7
2陕西省专利奖
一等1.0
二等0.7
三等0.5
3陕西省国防科工局、省教育厅及其他厅局级
一等
1.0
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
0.7
三等
0.5
4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一等
0.7
二等
0.5
三等0.3
6
校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
秀成果奖
特等
0.3
一等
0.2
二等
0.1
备注:1.设奖级别无特等的,计分标准为相应等级中由高到低依次对应。
4.高水平论文奖
序号认定条件等级奖励金额(万元)
1国家级论文奖一等、二等、三等1.0、0.7、0.5
2省部级论文奖一等、二等、三等0.3、0.2、0.1
3
西安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
奖
一等、二等、三等0.2、0.1、0.05
4省级及以上学会一等、二等、三等0.08、0.05、0.03
5.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登记奖
序号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
1一件发明专利获权1.0
2一件实用新型专利获权0.3
3一件外观专利获权0.1
4一件软件著作权登记0.1
6.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奖
序号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
1
一个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
基地)
20.0(立项50%、通过验收
50%)
2
一个新获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
基地)
10.0(立项50%、通过验收
50%)
3一个新增国家科技创新团队6.0(申报40%、获批60%)
4一个新增省部级级科技创新团队4.0(申报30%、获批70%)
5一个新增校级科技创新团队2.0(申报20%、获批80%)
7.举办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奖
序号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
1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2.5
2主办或承办国内学术会议1.5
备注: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依托院系向科技处上交会议论文集3本,
方可享受奖励津贴,如属于两个以上单位办理的工作,奖励津贴按主办单位60%,
协办单位40%分配。
8.相关规定
⑴业务奖我校应为独立完成单位或第一完成单位(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⑵同一成果按最高奖金额奖励,不重复计算。
⑶论文成果如为我校教师指导的研究生所发表的,且署名为我校,视为导师
成果。
(三)超额科研工作量奖励
超额科研工作量奖励的工作量指教师完成岗位基本职责要求的工作量之外
的超额部分。包含科研经费、论文、专利、专著和学术交流。科研工作量计算
办法另行颁布。
发放标准:*元/分。(*:每年按照实际情况核定)
超额科研工作量奖励总额=科研工作量总额×*元/分。
(四)教学单位年终考核奖励
学校对教学单位科技工作完成组织年终综合考核(包含科研经费、论文、专
利、专著和学术交流及完成质量、组织管理),按照考核结果对教学单位进行
奖励,总额占科研奖励津贴的5%。
(五)专项奖励
1.荣誉奖
序号认定条件奖励金额(万元)
1校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0.3(限2人)
2省部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0.5
3全国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1.0
4校级优秀(先进)科技工作者0.1(每年不超过10人)
5校级科技管理先进个人0.1(每年不超过5人)
2.凡未纳入上述奖励范畴,又对学校科技工作做出贡献者,学校设立专项奖
励基金,由教学单位和管理及教学辅助单位单独申报,由奖励基金考核委员会
(科技处)受理、审核、发放奖励基金。
3.科管人员(含各院系科研主管、科研专干)绩效为实际到款经费的1.2%。
该部分费用由财务处在项目实际到款中扣除,由科技处根据各院系科管人员工
作实际状况考核发放,科研绩效不再考虑。
三、申报、审核、发放程序
1.超额奖励绩效工资(奖励)申报的基本程序:个人如实填写申报表,各教
学单位负责初审、汇总和统一申报。
2.教学单位所获得的超额科研工作量奖励、教学单位年终考核奖励和专项
奖励部分科技处审核后提交学校考评委员会审定,并将审定结果报人事处,人
事处通知财务处,由财务处将绩效工资统一核拨各教学单位。
3.科研经费绩效奖励津贴部分各院系根据项目组长的申报汇总,每月5日前
报科技处审定,并将审定结果报人事处,人事处通知财务处,由财务处核拨各
教学单位。
4.科研显著业绩津贴部分每年12月份由项目组长申报各单位统一汇总,科
技处审核,并将审定结果报人事处,人事处提交学校考评委员会审定,人事处
将审定结果通知财务处将奖励津贴直接打入个人工资。
四、附则
1.本办法颁布后,原相关文件同时废止。
2.本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附件3-3
西安工业大学学科建设部分奖励绩效考核及发放细则
为了加强我校学科建设工作,调动院(系)及教师参与学科建设工作的积极
性,特制订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1、本办法只适用于奖励绩效中的学科建设部分。
2、本办法只涉及各教学单位奖励绩效总额的核算和拨付,对教职工个人的
发放办法和标准由各教学单位自行制定。
二、核算及拨付
1、学科建设奖励绩效主要依据教学单位学科建设的成果进行核算。
2、在教学部分或科研部分已经考虑过的成果,不再重复计算。
3、年度执行标准允许每年调整一次,如有调整,应在年初将该年度的执行
标准向教学单位公布。
4、学科建设奖励绩效由发展规划处进行核算,经绩效工资考评委员会通过,
年终考核之后一次性拨给教学单位。
三、年度执行标准
1、教学单位争取到“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或“中省共建专项
资金”,按获批额度的3%计发奖励绩效。
2、教学单位获批重点学科。国家级一级学科每个奖励30万元,国家级二级
学科每个奖励20万元。省部级一级学科每个奖励15万元,省部级二级学科每
个奖励10万元。
3、教学单位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每个一级学科奖励15万元。
4、教学单位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每个一级学科奖励5万元,原先没有二
级学科点的一级学科每个再奖励3万元,文学、艺术、体育类学科每个再奖励5
万元。每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奖励3万元。
四、附则
本办法由发展规划处负责解释。
附件3-4
西安工业大学综合部分奖励绩效考核及发放细则
为了进一步完善校内分配制度,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激励各单位认
真履行职责,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教学科研单位综合考核主要考核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建设、领导班子建
设及党风廉政工作、党员思想教育和管理、教职工思想教育与管理、学生管理
及团学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及工会工作、资产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教学科研单位综合考核评价表
被考核对象:
考核项目
权重
(%)
评价
分数
责任部门
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建设25人事处商教务处、研究生部
学生管理及团学工作10学生处商团委
领导班子建设及党风廉政工作10组织部商纪委、监察处
综合管理10校长办公室商人事处
固定资产管理10国资处商后勤集团
部门管辖经费的使用10财务处商审计处
精神文明建设、校务公开及工
会工作
10工会商宣传部
校领导评价单位总体工作15
总评结果100
二、管理教辅单位综合考核,主要考核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
文明建设、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及工会工作、部门管辖经费的使用、资产
管理、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管理及教辅单位综合考核评价表
被考核对象:
考核项目
权重
(%)
评价
分数
责任部门
为教学、科研、学生工作提供保障
及服务
50由工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
围绕教学、科研、学生开展工作的
效果及工作思路创新
5
教务处商科技处、研究生部、继续
教育学院、学生处、团委
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工作5组织部商纪委、监察处
综合管理
5
校长办公室商人事处
固定资产管理
3
国资处商后勤集团
部门管辖经费的使用
4
财务处商审计处
精神文明建设、校务公开及工会工
作
3
工会商宣传部
行政督察组考核意见
10
行政督察组
校领导评价单位总体工作
15
总评结果
100
注:由于行政督察组不考核党群机关,因此党群机关的行政督察组考核意见
的10%权重按比例纳入除“校领导评价单位总体工作”外的其他考核项目。
三、一、二的细则暂按《关于印发西安工业大学考核基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校人【2008】64号)文件细则执行。
四、评价结果实行百分制,每个责任部门制定本部门负责的考核项目的具体
内容和标准,或者各相关部门分别制定考核细则,由责任部门汇总考核结果,
根据各责任部门提供的考核结果形成综合考核评价表。(各部门的考核内容及
标准见附表)。
五、教学单位奖励绩效(综合部分)的金额占奖励绩效总量的5%,分配实
行积分制,总评结果在前三分之一的部门,每名教师按10个积分计算;总评结
果在中间三分之一的部门,每名教师按8个积分计算;总评结果在后三分之一
的部门,每名教师按6个积分计算。绩效总量除以所有教师的积分总和,得出
每个积分的分值,因此核拨进入各教学单位的奖励绩效(综合部分)的数额=该
单位每个教师的积分×每个积分的分值×该单位在职在岗的教师人数。
六、管理及教辅岗位奖励绩效也与综合考核的结果挂钩,总评结果在前三
分之一的部门(教学单位或管理及教辅单位),管理岗位的奖励绩效按照110%
发放;总评结果在中间三分之一的部门,管理岗位的奖励绩效按照100%发放;
总评结果在后三分之一的部门,管理岗位的奖励绩效按照90%发放。
七、综合部分考核在每年2月进行,各责任部门分别组织相关考核项目的考
核,各责任部门须在考核前将考核结果报送到校长办公室,由校长办公室组织
实施考核后,将考核结果报学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事
处),综合考核的汇总结果经校长办公会审定后实施。
八、本管理办法由各责任部门及相关部门负责解释。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0:52: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05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