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清明》鉴赏
杜牧《清明》鉴赏
杜牧《清明》鉴赏1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
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
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
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
“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
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
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
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
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
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
“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
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
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
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
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
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
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
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
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
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
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
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
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
“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
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
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
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
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
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
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
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
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
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
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
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
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
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
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
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
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
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
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
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
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
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
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
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
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
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
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
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
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
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
《清明》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
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
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
湖等胜景。
《清明》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
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清明》鉴赏2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
经典名篇。这首诗描述清明时节主人公雨中赶路的愁苦心境和问询牧童的瞬间情
形,抒发异乡思亲的沉痛心情。
一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笔破题,交代时令与天气,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凄
冷的气氛。清明时节,细雨淅沥,春寒料峭,这既是自然背景的描述,又是全篇感
情基调的铺垫,暗示了诗人凄冷的物理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情绪。这与宋代李清照
《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紧承首句意脉,点明诗中主人公的“行人”身份和正在
赶路的状态,“欲断魂”三字是此篇的“诗眼”和理解的关键,特别突出了极为沉
痛悲伤的心境。三、四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采用生动活泼
的问答方式,透露以酒解愁的心理活动,而牧童的肢体动作语言,不仅将作者、读
者的视线引向凄迷的远方,而且以在清明时节开放的“杏花”呼应了题目与开头的
“清明”,既给人留下了意乱花迷的想象余地,又暗写了诗人忧伤情怀的沉痛执着
与不可解脱。全诗以素描形式将“细雨”“行人”“牧童”“酒家”“杏花村”等
意象糅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自然凄迷、清淡素雅、灵动秀丽而又情感深沉的画
面,创造出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凄美意境。
经典诗歌往往将情、景、事、理、趣熔于一炉,创造优美感人的意境,展现巨
大的艺术魅力。杜牧这首《清明》诗以抒情为主调,因事而见情,层次分明,画面
清新,易读易记。但真正读懂和正确理解本义的读者并不普遍。诗中有两个极为重
要的关键词往往被忽略:一是“行人”,二是“断魂”。“断魂”是体现全诗情感
基调的关键。“魂”即灵魂、精神;“断”即隔断、分离;“断魂”就是精神灵魂
离开了人的身体,形容精神恍惚;“欲断”则是接近“断”的边缘而尚未完全“断
离”。作者以“欲断魂”极写心情沉痛的程度之深,昭示全诗情感基调。那么,诗
人为什么这样悲伤沉痛呢?其实这与另一个关键词“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行
人”就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就字面本身理解可以是“走在路上的人”,或者说是
远离家乡的“游子”。由于清明是祭祖扫墓、亲人团聚、踏青郊游的时节,主人公
却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在家过清明,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
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思念和孤独导致其沉痛悲伤,甚至达到了“欲断
魂”的程度。
其实,“行人”除了上面的一般理解之外,还有着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深刻
的思想内涵。“行人”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表示官职的专用名词,考先秦典籍《周礼
・秋官》即有“行人”一职。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有“行人”,故《国语・晋语八》
有“叔向命召行人子员”之句。汉代大鸿胪属官有“行人”。明代设“行人司”,
复有“行人”之官。一般来说,“行人”在中古之前多指“采诗”之官。《汉书・
食货志上》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
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户而知天下。”两汉时期不仅有专门负责这
项工作的“乐府”机构,还酝酿形成了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形式“乐府诗”。魏晋南
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都简称为“乐府”。唐代及其以后诗人的“拟乐
府诗”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王官采诗制度,不但说明了诗歌
在封建政治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显示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民主元素。当然,“行
人”有时也指负责执行外交公务或其他职责的官员。如《论语・宪问》“行人子羽
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此处的“行人子羽”即是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吏。
《清明》诗的作者杜牧正是运用这种历史文化积淀,交代了诗中主人公不同于
一般“行人”的特定身份,将自己肩负公务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内心矛盾用诗歌的
形式深刻生动地表达出来。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10:51: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0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