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本科《外国文学专题》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138。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分)《美国的悲剧》(D)A.田纳西威廉斯B.斯坦贝克C.
菲兹杰拉德D.德莱赛《百年孤独》(B)A.阿斯图里亚斯B.马尔克斯C.鲁尔福D.富恩
特斯《麦田里的守望者》(A)A.塞林格B.斯坦贝克C.菲兹杰拉德D.德莱赛《日瓦戈
医生》(C)A.高尔基B.肖洛霍夫C.帕斯捷尔纳克D.普拉东诺夫《等待戈多》(A)A.
贝克特B.尤奈斯库C.阿瑟米勒D.奥尼尔《嫉妒》(B)A.娜塔莉萨洛特B.罗伯一格里
耶C.阿达奠夫D.斯特林堡《尤利西斯》(A)A.乔伊斯B.瓦雷里C.里尔克D.艾略特
《追忆似水年华》(B)A.高尔斯华绥B.普鲁斯特C.吴尔夫D.卡夫卡《厌恶》(D)A.
波德莱尔B.纪德C.加缪D.萨特1.《巴巴拉少校》(C)A.雷马克B.托马斯曼C.萧伯
纳D.罗曼罗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分)12世纪美国在戏剧方面的主要成就除奥
尼尔的作品外,还有阿瑟米勒的《______》和______的《欲望号街车》等名剧。
(1)推销员之死(2)田纳西威廉斯1“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是小说《______》的题词。
太阳照样升起1托马斯曼在2世纪发表的两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______》和
《______》。
(1)布登勃洛克一家(2)魔山((1)(2)可颠倒)119世纪、2世纪之交,俄国出现了一
个现代主义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繁荣时期。俄国文学史上称其为______。
白银时代1在3年代欧洲文坛向左转的时期,英国出现了一批左翼进步作家,其中最重
要的是剧作家______和小说家威斯坦休奥登。
旭恩奥凯西1女作家______的代表作是《飘》,作品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故事。
玛格丽特米切尔1非理性的情节结构、抽象的人物、直喻的舞台形象、不合逻辑的语言,
这些是______(填流派名)的基本特征。
荒诞派戏剧1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______》是一部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著作,其
中的著名论断是“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造成的”。
第二性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1简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答(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借魔幻表现现实。
(2)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魔幻并不是虚幻,而是以现实为基础,执着于描写拉丁美洲的现
实,其内容富有社会意义。
(3)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现实不是一般意义的现实,更不同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它不追求
如实地描写现实,而是表现魔幻化的现实。
(4)作品中所写的现实虽已被魔幻化,然而又不失其真。
(5)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魔幻性。
2.什么是意识流小说中的“自由联想”?它对于组织小说的情节结构有什么作用?答(1)
自由联想是意识流小说的常用技巧,它是小说人物意识的不具有任何规律和秩序的自由跳跃。
(2)自由联想虽然“自由”,但并不是毫无理由的胡思乱想,引起这种意识跳跃的通常是出现在
人物眼前的一些因素,如声音、气味、图像、事情等,一切能刺激感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
人物的思路引发出新的思绪与浮想。
(3)自由联想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
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进展依次循序直线前进,而是
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
2新小说在创作方法方面提出了哪些新的理论?答(1)反对过分强调小说的思想性、社
会性、倾向性。人道主义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一切从人出发,让客观世界从属于人,实际是
混淆了人与物的界限,应该表现人与物的新型关系;
认为企图用小说来为某种政治目的服务,是不合理的,新小说派作家的作品也触及到了社
会问题,但大多采用迂回的方式。
(2)否定传统小说的写作方法,强调探索新的小说表现方式。在传统小说中,人物是第一
位的,人物必须有姓名、职业、性格,女主角都貌美如花,老妇则总是很丑;
人物被安排在一连串的冒险之中,最后达到一个所谓“小说逻辑必然的结局”。在现代人
看来,这种人物是漫画式的,类似木偶。这种结局取决于叙述人的意愿,无真实性可言。新小
说中的人物应该是一个无名无性的“我”,即没有鲜明的轮廓,又难以形容,即重要又不重要。
四、论述题(25分)2试分析《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麦列霍夫的形象。
答葛利高里这一形象的基本特点葛利高里在作品中首次出现时是一个生龙活虎的19岁的
小伙子,他尊敬父母,热爱乡土、劳动和大自然,有敏锐的感受力、深厚的同情心、丰富的内
心世界,性格倔强,并且富于反抗精神。特别是在爱情问题上,他表现了追求自由和维护个性
独立的精神。和所有的哥萨克一样,他自幼受到哥萨克习俗和落后意识的深刻影响,从少年时
代起,美好的天性就与旧意识的影响深深交织在他身上,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葛利高里的摇摆性在国内战争中,他两次参加红军,三次参加白军叛乱。他摇摆不定的原
因是他想走既不是白军又不是红军的第三条道路——符合“哥萨克真理”的道路,这是由以下三
方面决定的(1)哥萨克旧思想的影响;
(2)中农出身;
(3)独特的个性特征。
葛利高里悲剧的根源他追求个人幸福的社会理想与当时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发生了矛
盾,这种追求变成了对历史总趋势的对抗,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肖洛霍夫对葛利高里抱同情态
度。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9:42: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302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