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教育

更新时间:2022-11-27 03:01:5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好听英语名字)

【MIT神经科学博士带你轻松拿offer】

主讲人:S学长

清华生物本科

MIT神经科学博士在读

内容简介:

1.神经科学博士生的一天:从在MIT的生活起居到研究工作,以及对神经

科学专业现状的介绍;

2.拿到MIToffer的关键因素,申请神经科学PhD需要哪些条件;

3.学长申请经验分享:如何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以弥补无相关科研背景的

不足;

4.名校申请准备策略,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做好规划

讲座内容:

首先,今天很高兴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美国学习以及申请的一些经历。我叫

孙笑尘,现在在MIT神经科学学院读PhD,我现在是第三年,本科的时候是在清

华读的生物系。我呢,来到美国三年,感觉还是挺深的,这边很多都和自己之前

想的不太一样,感觉开拓了很多视野。我今天呢,首先就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

在美国这边学习生活的一些经历,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大家知道,PhD在

美国大概生活是什么样子的,每天都干点什么科研生活。

好,那我们就先聊一下第一部分,就是美国PhD的一些生活。我现在学习的

专业是神经科学,我们研究大脑的思想工作。那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

记忆在大脑中是怎样存储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大家研究了很多年,但

是现在也没有一个特别好的结论。那么我们的实验室呢,就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记忆在大脑中到底是在哪里存储的,比如你能记住一个人的脸是你同桌或你室友

的一张脸,那么这张脸在你的头脑中是怎样储存的呢?现在一个比较盛行的理论

是祖母细胞理论,或者asmble理论,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个记忆是通过一

群神经元来编码的,比如像你脑子里有一个神经元来编码你的祖母,那么你一想

到你的祖母,这个神经元就会兴奋,那么可能还有一个神经元呢来编码你的祖父,

也许还有一个神经元来编码你的室友,这样呢你的记忆就被写在了一个一个的细

胞里。当然这个model有点过于简单,所以现在更盛行的一个理论是有几个神经

元来共同完成同一个信息的编码。比如像有许多神经元,1-3号神经元来编码祖

母,2-4来编码祖父,跟祖父祖母离的比较远的比如你的室友可能是由7号到9

号神经元来编码。那么通过一个排列组合的方法来存储记忆。那么我们实验室在

这样一个理论框架下,想研究这九个神经元中到底哪三个来编码祖母,哪三个来

编码祖父以及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件事情的。

那么我的生活呢,就是早上9点到10点种来到实验室,我们用小鼠来作为

行为模型,用比较传统的模型,例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模型来去让小鼠记住一些

东西,然后呢你去破坏小鼠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元环路基因表达等等,通过电生理

的手段,也就是这些神经元中发生的变化通过一些手段来操纵小鼠的行为,试图

去理解小鼠哪些脑区、哪些神经元、哪些基因它们是来共同编码一个特定的记忆

的。那么,一天实验,一般周一到周五做到五六点钟,周末的时候有时也会上半

天一天班的。这是科研,也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心吧。

对于PhD来说,科研一定是重中之重,可能我觉得,在一天中80%的时间都

是放在实验上的,这是理所应当的一件事情。那剩下10%-20%的时间呢,美国比

较好的一点是有很多的讲座,有很多的学习/与别人交流的机会,大家也可以想

象出来,毕竟有很多领域尤其是神经科学在美国还是比较百家争鸣的。这个最好

的神经科学家都在美国,所以在这里你能有机会动不动就能看到一些诺贝尔奖获

得者,或者这个领域的数一数二的科学家,来到MIT给我们做讲座。讲座呢,是

一个让大家交流的机会,一般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呢,还有一个小时的招待会

吧,就是在讲座的外面放一些吃的喝的,大家可以一边休息一下、喝点东西,一

边聊一下你的课题怎么样,我的课题怎么样,然后呢对嘉宾讲的有什么问题,你

也可以问他,跟他及时的做一些交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呢communicate也是非

常重要的,可能一天80%的时间都是在实验,实验累了呢,就休息。除此之外,

我呢,大概还有5%到10%的时间也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比如像美国这边

的健身、运动风气很好,大街上能看到很多人天气好或不好的时候出来跑步。美

国这边空气比较好,所以呢,可以参与一些篮球或足球的社团,或者是你喜欢的

一些体验类的社团,龙舟啊等等。能与他们进行一个交流,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那么除了科研、交流以及平时的social以外,我觉得我比较欣赏美国人的

一点就是他们很愿意去追求一些新鲜的、有挑战性的、自己没试过的事情,这个

文化在美国还是一个很主流的观点。比如像咱们这周没事,可以去攀攀岩,你没

去过,我也没去过,咱们就去。下周末,我们不如去跳跳伞,你没去过,我也没

去过,咱们就去试一试。他们很愿意亲近自然,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体会,被他们

看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想我们,我在本科的时候周末要么泡在实验室,要

么跟同学们打打球,顶多是打打球吃吃饭。但他们呢,愿意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事

情。所以我来美国两年到三年的时间,也尝试一些自己没尝试过的东西,开车去

爬山,爬山之后呢去露营,以及自己自驾开到很远的地方。这些都是我来美国之

后做的以前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我想说的是,总结一下,作为一个PhDstudent,

不管你做的什么方向,都用一句话来概括,科研一定是核心,但是节奏是因人而

异的,所以也可以非常的丰富多彩。我举个例子,可能我们中国学生比较内向,

经常周一到周五上班做实验,周六也回来,周日有时候有时间的话也会过来,也

会干的比较晚。那么这是你的节奏,你可以这样做这样选择,老板也会觉得你很

hardworking,也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美国学生不是这样的,

他们早上10点来,下午5点钟就去gym锻炼身体,然后六点之后你是绝对看不

到他的,周六周日肯定也是看不到他的,周六周日他可能去看他的朋友,跟谁去

喝酒,去跳伞都是很有可能的。那么,他们选择这样的生活,也无可非议。没有

人一定要指责说你一定要周六周日加班,一定要怎么怎么样,那他们的方式就是

在把自己的工作完成,科研这方面完成,但有很注意保留自己的personallife,

适当的注意享受。我觉得这种生活态度也是很好的,其实在我周围的同学,同样

是读PhD的人中,两种现象均可,各有好坏。尤其是你motivation强点的人,

可能在同样的时间做的工作会多一些,可能最终毕业的时间会早一些,但是与此

同时,那些也许没有投入那么多精力在科研上但是保留自己生活的人,他们可能

过的更轻松一些。或者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能够把自己的课题在某种程度

上想的更清楚,我想各有优劣,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一定不要认为我选择

了PhD就会很辛苦,并不是这样的,自己的生活你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节奏。好,这就是我想讲的第一部分,就是美国PhD学习科研的生活。

那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之前呢,我还是想在第一部分结尾再聊聊神经科学,

我想今天大家来听可能对神经科学保有很浓厚的兴趣,那么我也跟大家简单分享

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神经科学可能是现在最后的自然科学领域之一,这个理由

很简单,人嘛,要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怎么想的,我在想这句话的同时神经已

经在大脑中进行着很复杂的神经思考活动,我想了解自己的大脑,必然导致了一

个问题,我们现在对自己的大脑到底了解多少呢。现在认为,大脑呢,大概分为

三种功能,一种呢是认知,就是接受input,像一个系统一样,包括我们的感官,

视觉听觉嗅觉等。有了input,自然第二部分就有output,就是我们的motor

system,我们要支配我们的行为,我现在要让自己的嘴说话发声,让大家听到,

以及我的神经要支配我的内分泌以及我的激素系统等等,他要去传输信号。如果

只有这两部分input和output,就是一个简单的条件或非条件反射,有什么输

入我就做出什么样的输出,这个是一个非智能的系统。在连接input和output

之间呢,就是我们的memorysystem。我们的理解是,memorysystem就是想办

法告诉你在什么样的input下我应该做出怎么样的output,比如说我看到蛇我

就应该感到害怕,那它带来的影响就可能是有一天我看到绳子我也会害怕,这可

能是一个过渡学习。但是这种association的建立,就是memorysystem要做的

事情。所以大体上可以把神经科学研究分为研究input认知的、研究output—

—研究motorcontrol的以及中间研究memory的或者说研究执行功能、整体的

统筹功能三个部分。我认为神经科学也是大量的被最先进的技术手段所驱动的,

可能一项技术就可以给神经科学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发展。比如像近年来比较火爆

的,一个是光遗传,我们可以在大脑中表达一些蛋白,选择性的激活或抑制神经

元的功能,你可以让神经元更兴奋,或更抑制,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作就是通

过标记大脑中的一群细胞,可以人为的让你重现一些记忆,当然这些工作是小组

工作,但是类似的一些手段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就是成像,

传统的电生理记录依然很经典,但是成像的方法可以让大家看的更多看的更远。

现在呢,我们要做的是全脑的成像,小到一个斑马鱼的大脑,果蝇的大脑,大到

一个小鼠、一个大鼠的大脑,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大脑中所有的连接所有的神经元

以及接受input以后所有被激活的跟这个行为或记忆有关的神经元。这两个技术

的产生,给大家打开了很多窗户,不局限于是研究input还是研究output,还

是研究memory,研究手段是在最底层托起了我们的研究问题。其实我想,神经

科学整体上在今后的5-10年中还是会蓬勃发展。以上三个方向,不管是研究

input还是研究output,还是研究memory,都有很多非常关键的问题,我们都

还没有解决。说回来,我自己的研究问题比如像大脑是如何储存记忆的,你似乎

是有一些想法,但是没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说大家来听微讲座这段记忆是储存在

哪个大脑回路中,由哪些神经元来做到,有什么样的分子机制,还是像一个黑箱

一样,我们试图来用电脑来模拟人脑,也试图用人脑来指导我们做一些人工智能

高级的应用,但是二者至今仍旧缺乏联系。所以我想,神经科学会是一个值得研

究并且是能让人兴奋激动的研究领域。

那么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部分:美国神经科学博士生的生活。

关于神经科学和美国phd生活的问题大家一会儿可以再向我提问,我们一起讨论。

现在我们聊一下第二部分,和大家分享下我的申请经历。

我们常说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那么我们说完了美国的神经科学研究多么有

意思,美国的生活有什么不同,还是要回来说说我们本科生如何能够拿到这样的

一个机会去美国追求自己的科研。我当时是经历了一些过程,那么第二部分就和

大家分享一下我当时本科的一些情况和最终申请的情况。那么我本科的时候是在

清华的生物系,一进入学校的时候其实兴趣比较广泛,当时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希

望能够广泛的发展兴趣,现在回想来看当时发展的有点太杂了。当时几部分,一

边呢实验室,另外呢,和大家一样去做一做社工,学院啊学校的学生会,第三部

分呢我对这个文娱体育比较感兴趣,在足球队啊壁球课啊方面也去发展兴趣,最

后一部分大学的时候多少有一些创业的梦想,所以我当时思考过这样的一些机会,

那么大一大二大三一直就这样过来了。我个人觉得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也就是

现在做科研这条道路,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我并不认为有一天我一拍脑门结

果就做科研了,而是更多的在多条路比较繁杂的选择中逐渐捋清楚了自己的性格

适合以及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我所谓的真正感兴趣的东西不是你看上去有两三天

兴趣的东西,当时呢在实验室一边做着科研,一边在校学生会做着社工,但是呢

每次都会觉得在实验室可能自己思考问题的时候想想我这个课题到底能够告诉

我们什么,这样的一个实验能够带给我们一个什么新的结论,会觉得自己心里比

较踏实,而相反在学生会跟大家吃吃喝喝打打闹闹或者说是跑东跑西忙一些讲座

举办一些活动,反倒让我觉得虽然这些也很充实但是缺了一点什么东西。那么我

想说的是,其实做科研,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还是一个不同的选择。它要求你大多

数时候要能耐得住寂寞,对有的人来说不行,对有的人来说独处是一种很好的状

态,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更多的时间去想一些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

如果你喜欢这一点,那么你就适合做科研。另外呢,科研最大的真正的驱动力往

往是好奇心,我本科的时候在大三上了一些神经生物学新的课,我现在还记得当

时老师正在讲这个记忆是什么,我当时是中午很困,但我现在还清楚记得老师讲

完这个问题下完课后我第一时间冲到老师那儿追问他您觉得我是怎么记住一张

图我是怎么记住一张脸的,老师支支吾吾也没说出来,当然不能怪他,因为现在

我们也并不知道。但是瞬间给我留下了很大的印象。我觉得正视自己内心的好奇

心是一种从内而外很本质的东西,这是一个科研工作者非常重要的素质。第三个

呢,我觉得你恐怕,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思考喜欢琢磨的人,凡事喜欢问为

什么,比如我今天看了一条新闻,可能就想这个新闻背后美国和中国的社会制度

各有什么优劣,那么为什么是这样的,中国的优劣到底在哪。只是举一个例子,

更多的时候思考可能会带给自己一些思考的乐趣,以及我去理解一下自己以前不

理解的东西也会感觉到喜悦吧,那我觉得这也是做科研的人也需要的一些东西。

Anyway,在本科的四年中,我逐渐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在大三下的时候决定

申请,正式开始了申请的行动。之前托福和GRE有些准备,但是也是在决定之后

才更加严肃的去好好准备。好,随后说一下我本科的package,到底我准备的材

料是怎样的。我学分析的前三年呢,我的科研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在本科毕设

实验室,研究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分化,就是养细胞,做一下生化实验,看看

我们是不是能够把这个干细胞人为的诱导成某一种特定的细胞。那它的意义就是

做一些临床的应用铺垫,这就是第一个rearch。第二个rearch就是我在大

三暑期的时候,去美国一个做小鼠遗传学的实验室,也是美国卖老鼠最大的地方,

做一个summer,研究肿瘤干细胞,跟我本科科研做的干细胞有些关系,我们就

是了解这个肿瘤干细胞,也就是传说中肿瘤中最关键的始作俑者,他们到底跟普

通的肿瘤细胞有什么区别,我们能不能把它们选择性的敲掉,从而更好的治疗肿

瘤。这就是我做了2个多月的科研,主要做了一些小鼠的模型,把细胞拿下来做

一些流式细胞分析和一些免疫组化,试图去了解这些细胞的理化性质。第三部分,

我们做合成生物学,一个比赛叫IGEM,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就是一个本

科生的研究项目,全世界都有,去设计去人为的engineering一些生物模块,试

图去实现一些别人没有实现过的功能。比如像你做一个模块能够感光,感光的模

块能够传递下来能够在细菌板上画一个画,这个就算是一个很有新意的东西,算

是一个小的大学生科研。那么这个科研呢,我们主要是做克隆,比做克隆更关键

的是在思想上去做一些engineering的设计,你怎么样去设计这个系统,你要考

虑一下这个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独立科研的训练。我本科的科研就是

这三部分。

GRE和TOEFL都没有什么特别可说的,不是优势,但是也没有成为我的劣势。

但是我想,大家可能已经看出来我比较特殊的一点是我这三个科研跟神经科学都

没有关系,这主要是我想着重跟大家分享的部分。我当时也是鼓起很大的勇气才

决定申请之前不是很熟悉的方向,也受到一些阻力,老师会劝你你要是申请干细

胞可能你拿到offer的概率会更大,申请神经科学你也没有太多这方面的背景,

但是我想就像我当时说的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之后,好奇心膨胀之后也是

一发不可收拾的,我决定冒这个险做这个申请。那么当时申请了14所学校,拿

到三个学校的offer,最好的就是MIT这个offer,我也没有太多犹豫,但是大

家可以看到除了MIT的offer,更多的是拒信,哈佛的斯坦福的杜克的都给了拒

信,很多,不过也在意料当中,一般我觉得能拿到四分之一的offer就已经很理

想很理想了,拿到三分之一是非常优秀非常成功,但是大家要知道拿到拒信才是

申请的常态。这就是我本科申请的大概情况。

谈完了第二部分,最后谈一谈给大家申请的一些建议和心得。最后一部分可

能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部分,就是我们申请该怎么做,我有什么样的经验可以和

大家分享。我毕业之后这三年也参与了一些活动,帮助那些之后的学弟学妹们申

请。所以在这些自己申请、看周围同学申请以及辅导师弟师妹申请之后呢,我大

概有了这样一个笼统的总结,算是一个公式。这个公式就叫做,题目是如何做一

个成功的申请者,我把这个公式归结为三部分,叫做硬实力+软实力+运气。下面

我一个一个介绍一下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第一个硬实力很好说,硬实力就是你

最终放在美国大学教授桌上的这一沓材料,拿得出来,看得见,能够量化,那么

在你这个package中有什么东西呢?有你的推荐信,有你的PS、CV,有你的成

绩单,还有你个人的一些其他的情况,你网申的一些信息等等。那么我想跟大家

说在这里面,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我举个例子,我们学院的一个老板说,他拿

到一个学生的材料,第一件事先看推荐信,三封推荐信,看完了心里大概有个数,

然后看你的PS,看你到底对什么东西感兴趣,然后看一下你的GPA,然后其他的

乱七八糟的信息,什么CV啊个人经历一扫而过。我个人认为,他的思路很有代

表性,很多老师都是这样,你作为一个学生,你没有什么发言权,所以他先看你

的推荐信,毕竟推荐信是来自同一个领域的人写的,可能更相信;第二点呢,他

想了解你这个人呢,还是得先看你的PS,这两件事出去以后基本上对你这个人

大概有了了解,GPA重不重要呢,并不是不重要,但是它绝对没有那么的关键,

假设前两项达标,这个人心里大概就有数了,GPA稍微低一点呢还OK,但是不要

太低,给别人造成一种不好的印象。相反,GPA很高会不会给你加分呢,会加一

点点,但它绝对不是一个老板接受你或给你发offer的主动因素,它更多是给你

定个性,这个学生可能很努力,这个人可能对数理化更感兴趣,更多的是这样,

所以咱们就先说第一部分硬实力。硬实力就是你摆在老师桌上的材料,其中推荐

信和PS是重中之重。那么什么不重要呢,什么你参加了什么社会活动啊,当年

当过什么社工,都不重要。因为PhD是以科研为导向,这是第一部分硬实力。

那么下面我们来说一下软实力,软实力说白了四个字就是你的科研能力。科

研能力高低怎么衡量,他有没有看过我做的实验。咱们就假设大多数申请者在本

科都是没有发过paper的,起码你没有一作二作比较关键的paper,我当时也没

有,那么他到底是怎么权衡你的科研能力的呢?那就是因为不好权衡所以才叫软

实力。那么软实力到底通过什么能力来体现呢,它体现在你的PS、你的推荐信,

你拿到面试之后,一对一坐在教授对面说的每一句话中。我举个例子,不管是在

PS还是和老师面对面聊天的时候,你都要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你将来对什么问

题感兴趣,如何让你来做PhD。假如有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说我对视觉神经感兴

趣,我觉得视觉神经很复杂,我就想看看到底我们是怎么样看外面的世界的,这

是学生A;学生B说,我对视觉神经感兴趣,比较具体的呢,我对视觉神经如何

分成V1、V2、V4等不同层次非常感兴趣,我想知道这些信息怎样从V1传到V2,

从V2传到V4,其中有哪些保留、哪些进行加工。这样一看,就知道学生B看过

paper,知道近来的研究,好像是琢磨过这些事,他琢磨过这些信息在传输过程

中一定会有所保留,一定有一些被加工。你这些思考的能力和深厚的科研背景就

体现了出来,有人说,一个教授大概和你聊三到五句话就可以看出来你对一个领

域到底是读过3篇paper还是33篇paper还是333篇paper。也许我看不太出

来,但是对这些有经验的老师来说,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软实力在我看来,

就像是武侠小说中的内功一样,不露于外,但是招招都很厉害。

那这是第二部分软实力,最后我们说一下为什么这个公式中还有一个运气呢,

因为大量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可能名不见经传,但是恰恰被老师录取了,可

能老师看重了他身上的某一个品质,或者这个老师今年恰好在实验室空出了一个

位置,缺一个有这样背景的学生。相反呢,一个非常优秀的申请学,他学习成绩

很好,推荐信很强,甚至有自己的paper,但可能自己申请的那个方向和自己真

正最在行的方向不match,又或者他在申请中过于追求哪些好校名校,而没有追

求合适,而最终没有拿到申请,这样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就不一一列举。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要知道,不能说你这个学生申请能力大概在前20

的学校,往往不是这样。就拿我自己的申请能力来说,我申请前20一档,20到

40一档,40-80一档,三档我都申请了,最终我是第一档、第二档、第三档各拿

到了一个offer。换句话说,就算你拿到了MIT的offer,第三档学校该不收你

就不收你。他可能觉得你不合适,或者觉得你可能不会选择他们学校,种种选择

都不能去评说到底是为什么。但是随机性和主观性是申请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件

事,大家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那么再重复一下这个公式,我的理解就是硬

实力+软实力+运气,如果你三者都有,你就可以成为一个比较成功的申请者。第

一点大家都知道,我想强调的是第二点,科研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就

算你成了一个成功的申请者,也不代表你能够在申请之后在PhD过程中做的很好。

这三者中,如果有一条跟你未来长远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只可能是第二条,科研能

力。形成一个好的科研能力,你需要有很批判的思维,你要有独立思考的习惯,

要能够去啃一个新的知识,学习一个新的技术等等。我非常希望大家,开始申请

的日子就开始很系统的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读第一篇paper开始,从自己感

兴趣的问题开始,你到底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你到底想做什么样的rearch,

而不是什么样的rearch我能做,我自己擅长。咱们这样想,你对什么样的东

西感兴趣,从这个问题开始,如果让你去研究,你会用什么样的手段去研究,现

在世界上研究手段这么发达,你会在什么样的时间给自己培养什么样的技能,这

是很长远的事情。其实我想着重强调的就是,公式中的第二点,软实习,希望能

让大家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自己阅读思考学习的能力。如果你

这样做了,你会发现,从申请开始到申请之后,一年到2年中,你会发现自己能

成长很多很多。

这一部分说完之后,我想给大家捋一下申请关键的一些时间点,然后我们就

结束我们讲的部分,我会回答大家的问题。那么我们假设,大家大二或者大三,

我们申请第一个关键的时间点是大三的寒假,如果你现在还在大二的话,那么大

三的寒假,理想的情况下你应该做2件事情,找暑研,暑研对申请的意义不言而

喻,我们不赘述。第二点,我们有意识的找推荐信,一般三封推荐信从你本科毕

设的老板,还有2封,早做准备,可以是任课的老师,可以是助教老师,等等等

等。但是你要早做规划,这是第一个时间点。第二个时间点,八月份,六月到八

月份是暑研的时间,这段时间要全神贯注的搞好暑期的这段研究。如果一定说你

有一个闲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应该开始做一些套磁的工作或者开始一些选校的工

作,为自己开始思考将来我要做什么样的方向,这是6-8月。那么下一个时间点

是9到10月,我把它叫做最终申请的第一阶段,最终申请有两个阶段,这个阶

段呢首先要做的是选校,第二件事是着手准备自己的CV、PS,第三件事是开始

管你的推荐人要推荐信,我着重谈一下第一件事,大家很多时候关心要不要套磁,

我觉得没什么坏处,因为加入一个实验室是更长远的事情,你跟老师提前打个招

呼,了解一下实验室的情况,这是一件非常合乎情理的事情,你不一定非要把它

当成是一个讨好或套近乎、或者所谓的套磁的态度,你问老师今年收不收学生,

我给你看一下我的CV,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为什么我把选校和套磁放在一

起呢,我建议大家一边套一边选,你最终选的学校最好是套磁的老师比较热情的

学校,这样录取几率也更大一点,我们有机会再细说。那么这是最终申请的第一

阶段,第二阶段就是11月到12月,完成所有的网申,是要花不少的功夫的,每

天填一些材料,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也挺烦的,多抓紧点时间,大部分学

校的申请基本上在12月初中下旬就截止了。所以11月到12月就是最终的冲刺

阶段。那么12月份会稍有休息,这个月呢美国的各大学校就开始滚动的筛选过

程,1月份到2月份开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面试,大陆的学生呢大部分会选择sky,

少部分的学生会本土面试,这样有更多的有机会了解学校,也让老师记住你。3-4

月份就是申请的最后阶段,就是该拿拒信拿拒信,该拿offer拿offer,做好你

最终的选择。那么这样申请的过程就结束了。这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最后一

部分,一个简单的申请时间表。

三部分我们今天都聊完了,我稍微总结一下,首先聊了一下美国PhD的生活,

生活呢以科研为主,偶尔呢想丰富多彩一下这完全没有问题,神经科学是一个蓬

勃向上的学科,很多新技术促使我们能够回答很多关于大脑的本质的问题,所以

这是一个好的时代;第二部分我们聊了一下我个人申请的经历,本科的兴趣很广

泛,最后逐渐倒向了做科研,本科的时候,nothingtoloss,如果你想做一件

事情,或想研究一个问题,那你就去做,转方向并不要怕,只需要申请的过程中

注意些技巧就好;第三部分,我们主要讲了这个公式,硬实力+软实力+运气,我

觉得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那么讲的部分我就先进

行到这里,欢迎大家对以上任何内容提问,我们进一步交流。

Q:学长,请问如果有牛推,是不是就很稳了

A:简单来讲,绝对不是,没有什么是稳的。我们回到刚才的那个公式,如

果我们暂且相信它是对的。硬实力+软实力+运气,你的牛推只属于第一部分,它

是比较强的推荐信,不过暂且假设你有牛推的前提是你有不错的科研能力,但是

很多时候运气也不给你加分。我们清华有一些不错的实验室,很有名,尤其是结

构生物学实验室,很多结构生物学实验室出来的人都有一封非常强的推荐信,甚

至有自己的paper,但是有个别的例子告诉我们,他们申请的也不是那么尽如人

意,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牛推并不是很稳。那么是不是加分项呢,

我相信肯定是加分的,我想最理想的推荐信应该是一封国外大牛的推荐信,确实

会给你加分很多,像有的同学去国外做暑研、或者是1年或者半年交换,这个实

验室如果是很有名的实验室,那么会给你的申请加分不少,但是话说回来,是不

是稳了,绝对不是这样的。

Q:推荐信找谁来写,一般写几封?

A:一般学校官网上说的是三封,或者3-4封,3封是比较传统的,有时候

允许你多一封,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一定不是。这东西精最好,而不是多。质比

量更重要。那么三封来自哪儿?比较理想的配置是首先你有一个本科毕设的实验

室,就是你的mentorpro.第二个呢,如果你有暑研,那就是你的暑研老板,这

两份推荐信。一定要先找科研实验室,因为他们才会体现你的科研能力,而不要

找一些别的。尽量找两个,三个人中要有两个科研实验室,第三个呢,你的选择

可以多样一些,第三封可以体现一下你的其他方面。我举个例子,可以是一门任

课老师,这个课上你的学习能力很强,老师对你的印象比较深刻,你就可以找老

师要推荐信。第二个呢,可以体现你的teaching能力,因为美国很多学校会招

助教,如果你本科有助教的经历的话会很加分,有老师说你做助教很有责任心,

并且很快的和同学融入到一起,理解能力和讲述能力都很强,这也会给你加分不

少。所以总体来说,我推荐有两份推荐信来自于科研实验室,第三封呢你可以选

一个体现其他方面的任课老师或助教老师或者你觉得合适的别的老师都可以。

Q:孙学长您好,请问您有没有RearchGate等科研社交账户,我个人对神

经科研的研究比较感兴趣,可能博士毕业后会读这个方向的博后,想关注一下

Q:学长您好,如果我在二本院校的实验室经验不够丰富,您可以给我一些

有关科研方面的建议吗?

A:我相信,对申请来说,科研经验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我想先说几个

误区,首先并不是做实验越多越好,第二个呢,并不是实验结果最重要,没有什

么实验结果也没有关系。说完两个不重要,什么重要呢?我想,具体来说就是两

点,证明你的快速产出是来自你的双手,还要能证明你在这个过程中勤于思考、

广泛阅读,如果能体现这两点,那么你的科研就是你的加分项,从一个成长来讲,

我们的目标也不过于就是这两点,一方面能够希望自己能够高效产出,用自己的

双手做出漂亮的实验结果,让人信服的实验,另外要能够让自己多读多想多琢磨,

要想自己的实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质疑非常的重要,我觉得经常反思为什

么要做这个实验,师兄师姐还有老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验,它的意义多

大,我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有没有设计好control,如果我这个试验成功了,那么

我下一个实验要怎么做,我要不要提前准备,如果失败了我下一个实验应该怎么

准备等等,思考是最重要的,我觉的也是科研工作中的一个目标吧。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3:01: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83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枢教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