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演讲的魅力:以《无畏的希望》为例
摘要:演讲,使他思路明晰、击败劲敌;演讲,使他聚拢民心、振奋士气;演
讲,使他执政有力,富于光辉。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Obama)一生的功
成名就与其演讲紧密相连,慷慨激昂的演讲使他推行执政更加有力、更令人信服。
《无畏的希望》是奥巴马2004年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主题演讲,是
奥巴马从美国一个小州(伊利诺伊州)走向白宫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演讲。
17分钟的演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美国的历史进程与命运。其中,坚定
的信念、广泛的举例、真实的内容、美国的乐观等全面阐释了何为“希望”,这就
是奥巴马演讲的魅力。
关键词:奥巴马演讲无畏的希望
提到奥巴马,映入我脑海的是这样一个画面:一位非裔总统正在富有激情、
慷慨激昂地面对美国民众呐喊:Weholdthetruthstobelf-evident,thatallmen
eyareendowedbytheirCreatorwithcertaininalienable
ongthearelife,libertyandthepursuitofhappiness.优雅的辞句,
精彩的表达,振奋人心、发人深省的内容是奥巴马演讲最亮眼的特色。奥巴马给
美国人民带去希望,同样,美国人民心甘情愿地给予奥巴马信任。如果说二战期
间丘吉尔一度用演讲支撑起当时英国人的希望与信心,那么奥巴马的演讲无疑是
美国经济动荡、世界急剧变革的8年中的一剂又一剂的强心针。
2004年,奥巴马还是一位无足轻重的政坛人物,当时他在党内的职责,不过
是为当时的民主党总统提名人的约翰•克里,在少数族裔里拉票。发表《无畏的
希望》这一演讲,对于时年43岁的奥巴马来说既是机会又是考验,是一个向全
党、全国及全世界推销自己的绝好机会,成功则能威名远扬,失败则可能会无缘
美国政坛中心。而奥巴马在波士顿这场17分钟演说中的精彩表现,不仅帮民主
党赢得了大量黑人选民的支持,而且极大振奋了美国民主党的士气,这为其在党
内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以后的大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演讲魅力—广泛的举例
演讲篇首,奥巴马向听众介绍了自己的成长背景:父亲出生于肯尼亚的一个
小村庄,小的时候放过羊,上的学校简陋不堪,屋顶上仅有块铁皮来遮风挡雨,
奥巴马的祖父不过是个普通的厨子。而其母亲来自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她生
于堪萨斯的一个小镇,大萧条时期,外祖父为谋生计,曾在石油钻井打工,还曾在
农场务农。他用自己的成长和成就向各个阶层的民众证明美国是一个梦想的国度:
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怀揣何种目标,都有可能实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国
梦。
奥巴马演讲中往往会举平民的例子,他在这篇演讲中提到在伊利诺伊州东莫
林市的外战老兵俱乐部里偶遇一个年轻人Shamus,目光清澈,笑容可掬,他加入
了海军陆战队,一周后就将进驻伊拉克。Shamus讲述入伍的原因时谈到了对国家
和领导人的绝对信赖,对军队的无上忠诚以及自身强烈的责任感。这一事例猛力
推动了拉票效果,身为父母,要让子女满怀期待;身为官员,要让民众有所依赖,
同时,也是在向美国民众许诺:所做的一切都不会辜负众望。
演讲魅力—美国的乐观
在《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提到美国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傲视群雄的军
备实力、稳健雄厚的经济实力并非是美国的伟大之处,而是两百多年前《独立宣
言》中所概括的人人生来平等,造物主赐与人们以下不可剥夺的权利:生命、自
由和对幸福的追求。而且真正的美国智慧,是坚信自己的国民有着朴素无华的梦
想,坚信点滴的奇迹终会出现在身边。其演讲中,奥巴马会向听众展示对他们极
为有利的一面,尽可能回答他们的疑虑。奥巴马反复提起“税收、石油、能源、卫
生保健”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话题,都是以乐观的一面来提出的。
《无畏的希望》中奥巴马坦然面对经济全球化给制造业带来的失业大潮、日
益高涨令普通人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教育制度缺陷给每个家庭带来的困惑,他
真实地承认并面对目前的困难,真实地面对全世界的质疑,真实地承认他的错误、
美国政府的错误,而不是以各式各样的借口掩盖过去。奥巴马的演讲充满乐观,
充满美国人的乐观。无论如何,他始终号召广大民众相信:“美国,终将会解决这
些困难。”
在演说最后,奥巴马指出,美国当前社会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两党在具体政策
上的差异和分歧,而是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导致两个阵营的民众水火不容。奥巴
马说:“美国人没有所谓自由派和保守派之分,这个世间只存在一个团结的美国。
更没有所谓美国白人美国黑人之分,没有美国拉丁裔和美国亚裔之分,我们都是
美国人。”此演讲没有像普通的竞选演说一样,一味地攻击政治对手和对立党派,
相反,他利用这个通常作为政治角斗场的舞台,辐射“正能量”,让人们看到希望。
Yes,dworkisrewardedinAmerica.
演讲魅力—精细的语言
奥巴马演讲中顺应美国和国际的形势,同时将自身的观点和信念融入自己的
演讲中。奥巴马就职演讲中融入《圣经》,借助上帝的力量,增强号召力,告诫
美国政府和人民慎重行事、借上帝之口号召民众重拾信心,极具说服力。当时的
美国面临经济衰退,奥巴马避开不谈,而是强调先人的理想信念,激发民众的动
力,使民众坚信一个有大作为的时代即将来临。
在政治语篇尤其是总统发表的演说中,词汇充当着演讲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
工具,同时演讲中蕴含的观点和意识形态也会通过演讲者所选择的词汇体现出来。
【1】奥巴马演讲中或言辞正式:例如使用slaughter,pledge,proclaim等正式词汇;
或随意缓和给听众以思考,恰到好处的起起伏伏使其演讲更加铿锵有力。此外,
奥巴马演讲中不乏有力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比使事物对立方面相互映衬,排比
增强气势更有展现力,重复是奥巴马演讲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数量象征性原则的体
现方式,通过重复一些语言形式,可以对演讲者所要传递的政治主张进行强调。
【2】
It'sthehopeofslavessittingaroundafiresingingfreedomsongs,thehopeof
immigrantsttingoutfordistantshores,thehopeofayoungnavallieutenantbravely
patrollingtheMekongDelta,thehopeofamillworker'ssonwhodarestodefythe
odds,thehopeofaskinnykidwithafunnynamewhobelievesthatAmericahasa
placeforhim,acityofhope!澎湃的气势赢得了阵阵掌声,全世界记住
了这位富于人性光辉的政坛人物。
从奥巴马演讲中,我们读出来的是语言,化作的却是行动的力量,我们能够
看到美国真正的面貌,我们能够感受到带给美国国民的力量、民众的耐力、民众
的理想与信仰。
参考文献:
【1】刘静,《基于语料库的奥巴马演讲批评话语分析》,海外英语,2016年
【2】吴莎,《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数量象征性分析》,文教资料,2017年
作者简介:甄乐红,女,出生于1997年3月,汉族,现就读于山东科技大学外
国语学院英语系。
本文发布于:2022-11-23 01:52: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7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