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卷第1期钱的Vol.54,No.1
2017年1月Jan.,2017
历史与文化DOI:10.3969/.l001-7003.2017.01.011
楚国丝绸中的龙凤合体造型探析
张庆1,方敏2
(1.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53;2.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摘要:针对楚国丝绸纹样中存在的一些龙凤合体造型,以类型学将这些纹样进行分类,通过追溯这些
纹样的形态,结合从先秦文献中归纳出的天文学原理,以及楚王族祖先的职业等要素,分析了其中的
象征意义。研究表明,楚国丝绸中的龙凤合体造型是楚人对当时天文学原理的描绘,属于天体崇拜
范畴,并非图腾的概念,凤纹是楚国在天文学中对应的分野,龙纹则是作为凤的交通工具出现的,这
也是龙凤合体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楚国;丝绸;凤纹;龙纹;天体崇拜
中图分类号:TS941.12;K892.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1-7003(2017)01~0064-06引用页码:011301
RearchonthemodelingwhichcombinesdragonandphoenixpatterninsilkofChuState
ZHANGQing1,FANGMin2
(mentofDesignandArts,JiangsuVocationalCollegeofInfor^nationTechnolog^^,Wuxi214153,China;
ofArt,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123,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modelingwhichcombinesdragonpatternwithandphoenixpatterninthesilkofChu
State,htracingbacktheinitialshapeofthopatterns,
thispaperanalyzedsymbolicmeaningofthopatternsbycombiningtheastronomyprinciplewhichcamefromthe
Pre-Qindynastydocuments,andtheoccupationofChuimperialkinsmen’earchshowsthatthe
modelingwhichcombinesdragonpatternwithandphoenixpatterninthesilkofChuStatedescribestheastronomy
principleinChuState,enixpatternwasthe
conceptof“Totem”intheastronomyprincipleinChuState,andthedragonpatternappearedasthetransportation
toolofphoenix.
Keywords:ChuState;silk;dragonpattern;phoenixpattern;astrolatry
在当前出土的楚国丝绸中,出现了大量造型生
动的图形,其题材、造型、材质等均富有特色,可谓填
补了中国东周时期丝绸纹样的空白。在这些纹样
中,尤以龙纹、凤纹的数量居多,因而学者们常将研
究的重点集中在此类纹样之中,如彭浩[|]在《楚人的
纺织与服饰》中用大量的篇幅罗列了楚国丝绸中的
收稿日期:20164)5-19;修回日期:2016-124)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
760085)
作者简介:张庆(1982—),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
工艺美术与视觉艺术研究。通信作者:方敏,教授,
151267085@。
各类龙、凤纹,伏兵[2]在《楚文化中凤的造型》对楚国
丝绸刺绣、青铜器中凤的造型特点进行了全面分析。
不可否认,龙纹、凤纹是楚国丝绸中造型独特的纹样
类型之一,其样式多变,不仅外形各异,更有写实、抽
象之分,营造出了风格多样的纹样群。然而,由于受
到西方图腾崇拜理论的影响,张正明[3]在20世纪80
年代提出了尊凤贬龙的观点,认为凤纹是楚人的图
腾,因而导致楚国的龙纹被之后的学者所忽视。大
多数学者在研究楚国丝绸纹样时侧重于凤纹,对龙
纹的研究较少,更是忽略了楚国丝绸中龙凤合体的
造型。这些龙凤合体的造型样式极富地域特色,在
其他诸侯国的纹样中并不多见。鉴于楚国王族曾经
—64
Vol.54,No.1
Jan.,20172017年1月
是负责观象授时的天文学世家,本文以先秦时期的
各类文献为基础,通过还原楚人心目中的天文学理
念,了解楚人的精神世界,同时分析龙纹和凤纹的关
系,力求理清这些龙凤合体造型的象征意义。
1楚国丝绸中龙凤合体造型的类型
楚国丝绸中所出现的龙凤合体造型各异,风格
多样,龙、凤的形体特征均在其中得到了生动的表
现,有的龙凤身体相蟠,有的龙凤首尾相接,还有的
龙头凤身,反映了楚人不拘泥于成法的造型技巧。
总体来说,按照考古类型学,楚国丝绸中的龙凤合体
造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龙凤身体相蟠
的造型,第二类是龙凤共用同一身体的形态,第三类
是龙头凤身的样式。
第一类龙凤身体相蟠的造型多出自战国时期靠
近郢都的楚墓中,如包山楚墓、马山1号楚墓、江陵
九店东周墓等,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在此类纹样
中,凤纹几乎都是画面的视觉中心,侧面描绘的形体
大多数较为完整,呈展翅欲飞之状,具有细颈勾喙、
长足利爪的特征,尾部多为鱼尾状;龙的外形细长而
婉转,蟠绕在凤的身体上,动态十足,最终形成一幅
完整而生动的图像。在这些纹样中,龙的数量一般
多于凤,其样式多变,既有双龙共身的双头龙,如江
陵九店东周墓中所出刺绣(图1);又有单尾的单头
龙,如包山2号楚墓所出的一凤三龙相嬉纹样刺绣
(图2)。同时,龙的表现形式亦有写实与抽象两种,
有的龙细节清晰,龙头、龙身的描绘十分细致,如马
山1号楚墓所出的龙凤相蟠纹绣(图3);有的则将龙
头简化为箭头状的图形,龙眼、嘴等均被省略,具有
EasternZhou
代表性的是马山1号墓所出的一凤三龙相蟠纹绣
(图4)。
图2包山2号楚墓刺绣纹样
Fig.2EmbroiderypatternwhichcamefromBaoShan
No.2Chutomb
图3马山1号楚墓刺绣纹样
Fig.3Embroider^^patternwhichcamefromMaShan
No.1Chutomb
Fig.4Embroiderypattern"whichcamefromMaShan
No.1Chutomb
一65—
第54卷第1期钱的Vol.54,No.1
2017年1月’Jan.,2017
第二类是龙、凤共用同一身体的形态。这种样
式目前在楚国丝绸中仅见于战国时期马山1号楚墓
所出的一龙一凤相蟠纹绣(图5)中,其中的龙、凤共
用同一身体,龙头长嘴外张,龙身细长而蟠曲成“8”
字形,勾喙的凤头位于“8”字形内侧,与细长的龙身
相接,整个造型十分生动,以婉转的曲线巧妙地将龙
凤合成一体。类似的纹样在楚国其他材质的器物中
经常出现,如春秋晚期曹家岗5号楚墓所出彩绘漆
木瑟中就多次出现过这种装饰纹样,战国中晚期九
连墩楚墓中也发掘出了龙头凤尾的玉佩(图6)。可
见,此类纹样在出土的楚国丝绸中虽然属于个案,但
是它普遍地出现在其他材质的楚国器物中,足见其
重要的地位。
Fig.5Embroider^^patternwhichcamefromMaShan
No.1Chutomb
图6楚国漆器、玉器中的龙凤合体纹
Fig.6Themodelingwhichcombinesdragonpatternwith
andphoenixpatterninlacquerwareandjadeofChuState
第三类是龙头凤身的造型,此类纹样在楚国丝
绸中所出的数量不多,在马山1号楚墓、长沙烈士公
园3号墓中出现过两种样式,但它们在楚国丝绸中
属于特色鲜明的纹样类型,具有龙头、凤身、长足、鸟
爪等特征。纹样的腿部造型与同一画面中凤纹的腿
部几乎一样,不同之处在于其头部变成了龙头形,大
致可以分为两种亚类。第一种亚类的龙头呈三角
形,无角,但头上饰有较长的花冠,与凤纹头部的装
饰相似,爪抓藤蔓,口衔藤蔓上的花,凤形身体上的
翅膀被省略掉,如图7(a)所示;第二种亚类的龙头上
出现了优美的鹿角形角,仍然饰有一根较长的花冠,
凤形身体整体布局呈“S”形,被描绘成两个侧面,其
中一个侧面与龙头直接相连,另一个侧面是凤身及
翅膀,细长的凤足上均有利爪,最终形成了奇特的纹
样形式,如图7(b)所示。
(a)龙头V.__.ll)标(h)龙头V:辟角形
图7长沙楚墓中刺绣纹样
Fig.7Embroiderypatternwhichcamefrom
ChangshaChuTomb
2商、西周时期的部分龙凤合体造型
要弄清以上三类龙凤合体造型的来龙去脉,首
先要追溯龙、凤在同一个画面中出现的图像。纵观
先秦时期的纹样史,龙凤合体造型曾经在商代普遍
流行的“兽面纹”中出现过。关于商周时期“兽面纹”
的组成,本文支持张光直[4]、阿城[5]提出的“兽面纹”
是在表现人形神驾双龙的说法,这与《山海经》中经
常出现的神人驾两龙的描述完全一致。
从商代晚期开始,“兽面纹”中就已经出现了龙、
凤在同一个画面的场景,它们经常都是围绕一个双
臂微张的神人为中心组成对称状的画面,如在商代
晚期父辛尊腹部的装饰纹样(图8)中,侈口外张的双
龙围绕中间的神人呈对称状布局,双龙两侧的下方
各有一只神情自若的凤纹,双龙及双凤的特征十分
清晰。在湖北院墙湾楚墓中所出的战国时期楚国玉
器中也有相似的造型(图9),人形神、双龙、双凤均以
写实的手法进行表现,其造型、构图几乎与商代“兽
面纹”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凤纹所出现的位置稍有差
别。荆州博物馆整理的考古简报中称其为神人操两
龙形佩[6],这件器物的出现对于梳理商周纹样的发
—66—
Vol.54,No.1
Jan.,20172017年1月
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是没有被广大学者所
重视。
图8商代青铜器中龙纹与凤纹同时出现的画面
Fig.8Thepatternwhichcontainsdragonandphoenix
inShangdynastybronzes
图9楚国玉器纹样
Fig.9ThepatternwhichcamefromJadeinChuState
龙凤共用同一身体的图像也曾经出现于商代晚
期青铜爵腹部的装饰纹样中(图10),龙、凤共用同一
身体的图像围绕人形神呈对称状布局,龙头朝向中
间的神人,凤头则替代了龙头的尾部。二者浑然一
体,形成了奇特的造型,极似一个正面描绘的兽面形
象,这也是前人将其称为“兽面纹”的重要原因。
图10商代青铜器中龙纹与凤纹合体的画面
Fig.10Themodelingwhichcombineswithdragonpatternand
phoenixpatterninbronzesofShangdynasty
龙头凤身的造型在西周青铜器中也曾经出现
过,如在西周早期应公方鼎的装饰纹样(图11)中,龙
头、凤形身体的特征十分明显,凤形身体的尾部带有
长尾羽,龙头上没有龙角,饰有与凤纹类似的花冠。
朱凤瀚[7]在《中国青铜器综论》中称其为龙首鸟身
纹,其中龙头、凤身的造型均与当时的龙、凤纹无异。
考虑到楚文化曾经与商、西周文化均有一定程
度上的交流、融合,早期的楚国先后与商、西周的关
系一度较为密切,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才分道扬镳。
高崇文[8]认为楚文化是江汉东部商文化孕育的,到
了西周早期,楚王族叛商亲周,《史记•楚世家》:“鬻
熊,文王之师也。”鬻熊正是楚王族的祖先之一,曾与
周文王交好。由此可知,商、西周的文化因子必然会
对楚国文化产生影响,而楚国丝绸纹样中出现的龙
凤合体造型均在商、西周纹样中能够找到相似的图
像。鉴于楚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及楚人积极进取的学
习态度,可以说,楚国丝绸纹样中有很多图像是在
商、西周的基础上延续及发展而来m。
图11西周青铜器中的凤形龙纹
Fig.11Themodelingwhichcombinesdragonpatternand
phoenixpatterninbronzesofWesternZhoudynasty
3楚国丝绸中龙凤合体造型的象征意义
从形态上分析,楚国的龙凤合体造型中融合了
楚国所流行的龙、凤的主要特征,体现了龙、凤在楚
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地位。要弄清楚国丝绸中龙凤
合体造型的象征意义,必然要涉及到凤纹与龙纹的
起源及象征意义,学术界中此类观点可谓众说纷纭。
宋公文[|0]、张正明[3]等认为楚国流行凤纹属于
图腾崇拜范畴,图腾崇拜是从一些西方学者考察北
美等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原始部落时,根据其部落留
存的图形,认为某些动植物是其祖先,并在一些制度
上制定了相关的规范。然而,西周王室也十分崇拜
凤纹,《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鵞鷥鸣岐山”,
《说文解字》“鵞鷥,凤属,神鸟也”,鵞鷥即为凤。在
西周青铜器中存在大量的凤鸟纹样,但周文化与楚
文化的源头并不相同[||],楚王族为祝融之后,与东夷
文化密切,而周王室则发源于西岐,祖先为后稷,与
羌戎文化交融。可见,“凤纹为楚人的图腾”的说法
并没有十足的依据。若要探清楚人崇拜凤纹的缘
由,必须从源头上进行分析。依据当前的考古资料
可以发现,凤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东夷
地区曾经流行的鸟纹,在商、西周二代的器物中也广
泛地出现过凤鸟纹,商代甚至有“天命玄鸟,降而生
商”的起源传说。可见,凤纹在当时极受统治阶层的
青睐,其中肯定蕴含着极为重要的寓意。而楚王族
的祖先曾经为商、西周二代的王族负责“观象授时”
—67—
第54卷第1期钱的Vol.54,No.1
2017年1月’Jan.,2017
的神职工作,对当时的天文历法非常熟悉。商、西周
时期流行的用以观测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
火星、土星运行的十二次,将周天的黄道分为十二等
分,从东往西逆时针依次命名为寿星、大火、析木、星
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
用来观察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轨迹。《国语》中就有
“武王伐殷,岁在鹑火”的记载。在先秦的天文学中,
楚、周、秦三地在天体星宿中的分野均对应在南
方[12],周王室对应十二次中的鹑火,楚国对应鹑尾,
秦国则对应鹑首(图12),整个南方正是以凤作为方
位神,因而周、楚、秦均崇拜凤纹[9]。王昆吾曾经将
新石器时期的鸟纹分类,其中就有一种属于鹑鸠型,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
帝之百服。”《鹖冠子》“凤鹑火禽,阳之精也。”《禽
经》中记:“赤凤谓之鹑。”可见,曾经流行的鹑鸟正是
凤的前身,象征太阳。周、楚、秦均以凤作为祥瑞之
物,也是凤纹广泛流行的原因。此外,在楚人的心目
中,凤纹还是火正祝融的象征,反映了楚地的太阳崇
拜。《白虎通•五行篇》中有:“祝融者,其精为鸟,离
为鸾。”其中,离在《周易》中为火、太阳,鸾为凤,明确
地说明了凤与祝融之间的关系。
Fig.12Themapwhichcontains“TwelveCi”andinterfluve
龙作为通天的神物,在中国流行的时间较长,最
初是对东宫苍龙星宿的描绘。古人除了观察太阳系
各大行星的运行轨迹之外,还通过分析东宫苍龙星
宿的变化来制定历法,以服务于农业生产。1982年,
在距今约8000的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过石堆龙,
之后在距今约6400年的濮阳西水坡遗址中又发现
了龙、虎的组合图像,龙纹在东方,虎纹在西方,代表
了当时的人们对东、西方位所对应星宿的认识。古
代文献中对龙的描述也与天上苍龙星宿的形态一
致,如《周易》中乾、坤二卦的爻辞大多数描述了龙,
如“见龙在田”“飞龙在天”“龙战于野”等。东晋的
干宝认为乾、坤二卦的这些爻辞通过苍龙星宿的形
态记录了一年十二个月份的变化[13],《说文解字》载
“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
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讲的是苍龙星宿从春天开始
显现到秋天逐渐隐匿的天文学现象。正因为龙具备
如此神通的本事,在先秦的文献中还被描绘成祝融
等神人的交通工具。《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
融,兽身人面,乘两龙。”1895年的《山海经存》中所
绘祝融的插图(图13)与商代“兽面纹”中所描绘的
均是神人驾双龙的形象。《九歌•东君》中也有:“驾
飞龙兮北征,遭吾道兮洞庭。”庄子在《逍遥游》中亦
有“乘云气御飞龙游于四海之外”的描述。
Fig.13TheimagesofZhuRongdrivingtwodragons
in“Shan,HaiJing”
总之,在楚人的天文学中,凤是太阳神祝融的象
征,而龙既代表东宫苍龙,又是一些神人的交通工
具。楚人以高超的复合造型技巧融聚了龙、凤最具
特征的元素,与楚国丝绸中曾经出现的“扶桑凤鸟
纹”[|4]一样,完美地反映了楚人的精神世界。由此
可知,龙凤合体造型属于天体崇拜的范畴。
4结语
从源头上看,楚国丝绸中出现的龙凤合体造型
是由凤纹和龙纹共同变化、演绎而来,曾经在商、西
周时期的青铜器中就已经出现过,只是没有广泛流
行。龙凤合体造型在楚国丝绸纹样中得到了全面的
发展,说明它们在楚人的心目中具有非凡的地位。
可以肯定,龙、凤都是楚人心目中的神物,并不存在
—68—
Vol.54,No.1
Jan.,2017■2017年1月
尊凤贬龙的看法,否则二者不可能出现合体的现象。
学术界曾经广为流行的“图腾说”在分析楚国丝绸纹
样时并不一定适用,一些学者由于不了解楚国王族
天文学世家的背景,套用西方的图腾学说,认为凤是
楚人的图腾,这种解释并不科学。
综上所述,龙凤合体造型中的凤为祝融的象征,
龙为其交通工具,体现了楚人对太阳神祝融的崇拜
之情,是楚人对心目中所理解的一些天文学现象的
描绘,属于天体崇拜的范围。在造型方法上体现了
楚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反映了楚人不拘泥于成法、勇
于创新的心态,最终在东周列国中形成了独树一•巾只
的特色,并影响了后世中国传统的祥瑞纹样,如龙凤
呈祥图形等。因此,需要追溯龙、凤纹样的源头,研
究当时的天文学背景方能知晓龙凤合体造型的象征
意义。
参考文献:
[1]彭浩.楚人的纺织与服饰[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94-109.
ngandClothingofChuDynasty[M].
Wuhan:HubeiEducationPress,1995:94-109.
[2]伏兵.楚文化中凤的造型艺术[J].丝绸,1998(3):4043.
cartofphoenixintheChuculture[J].
JournalofSilk,1998(3):4043.
[3]张正明.楚文化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76-
181.
ture[M].Shanghai:Shanghai
PeoplePress,1987:176-181.
[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2014:318.
eBronzeAge[M].Beijing:SDX
JointCompany,2014:318.
[5]阿城.河图洛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4:93-123.
dLuoshu[M].Beijing:ZhonghuaBook
Company,2014:93-123.
[6]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院墙湾一号楚墓[J].文物,2008
(4):22.
.1Yuanqiangwantombof
thestateofChuinJingzhoucity,Hubei[J].Cultural
Relics,2008(4):22.
[7]朱凤瀚.中国青铜器综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568.
eBronze[M].Shanghai:Shanghai
AncientBooksPress,2009:568.
[8]高崇文.楚文化研究论集: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
社,1994:33-34.
lectsforChuCulture:V3[M].
Wuhan:HubeiPeoplePress,1994:33-34.
[9]张庆.楚国纹样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287-300.
earchonDecorativePatternofChu
State[D].Suzhou:SoochowUniversity,2015:287-300.
[10]宋公文.楚国风俗志[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512.
sinChuState[M].Wuhan:
HubeiEducationPress,1995:512.
[11]涂又光.楚国哲学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24.
yofPhilosophyinChuState[M].
Wuhan:HubeiEducationPress,1995:24.
[12]丁緜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M].天津:天津古
籍出版社,1989:214.
nowledgeofAstronomicalCalendar
inAncientChina[M].Tianjin:TianjinAncientBooks
Press,1989:214.
[13]李鼎祚.周易集解[M].成都:巴蜀书社,1991:1-27.
ogyofZhouYi[M].Chengdu:BaShu
Press,1991:1-27.
[14]张庆,方敏.楚国丝绸中“扶桑凤鸟纹”造型的象征意义
[J].丝绸,2012,49(7):61.
ZHANGQing,nandspiritofChu
dynasty[J].JournalofSilk,2012,49(7):61.
一69—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1:2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78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