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电脑培训学校

更新时间:2022-11-27 00:04:34 阅读:11 评论:0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product是什么意思)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

─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专业对专业

的最初认识1.1.1为什么选择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使当代社会的

经济、政治、军事、科研、教育、服务等方面在概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已经并还将

产生极为深念和技术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刻的影响。目前,计算机是世界各

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随着计算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

机逐渐成为技术及科学领域的核心。因而,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及生活。

的普及,其应用领域逐渐广泛,计算机的学习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2

最初的认识虽然对于这个专业刚开始的时候不了解它具体是干什么的,但是

从小就对于计算机十分感兴趣,因此在高考完填报志愿时就报了这个专业。进入

大学之后,看到培养计划发现这个专业应用还是挺多的,但是因此让自己更加

的对以后的职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究竟是该干什么了。但是既来之,则安之。

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慢慢地找到方向,并为之努力的。因此说对于计算机

专业还是抱有很大的热情的。

2.学习的方法

2.1培养对专业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学好自己的专业首先就

要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培养呢?可能阅读专业书籍对于刚刚

步入大学的自己来说有点困难,也很枯燥,那么不妨先从科普书籍看起。科普书

籍是了解理论、获得应用知识最好的途径。相信不少理工科的同学被量子物理和

相对论搞得头昏脑胀过。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抽象的数学模型之间存

在思想意识上的鸿沟。然而要是读读斯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你就会被书

中有趣的故事和例证所吸引,从而对抽象的理论有了感性的认识——即使仍然没

有读懂,你也至少了解了这个学科研究的领域和目标是什么,也必然有所收获。

2.2认真学习专业课程,学好数学

大学计算机专业对数学的要求较高,其重要性不必多言。数学令不少同学头痛,

除了其“繁”与“难”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没有理解这些抽象理论的实际

应用方向。与本科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计算机专业的数1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

学课程大都偏重实用性。比如我们的离散数学课程中涉及到的逻辑代数奠定了计

算机一切运算的基础,形式语言构成了计算机程序编译的模型,代数系统则是当

前各类数据库系统的理论依据等等。因此,如果能够提前地了解到并简单地学习

一下这些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对理解理论是很有益处的。此外,电子学、信号

与系统、控制理论等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然而不少同学往往认为

它们与计算机专业的关系不大,从而放松了学习。事实上这些学科是计算机硬件

与网络通信的基础,因此对于每一门必修课都应该予以重视。

2.3对有些知识的理解可以由具体到抽象

也许你学习图论的时候,对“欧拉路”的概念会很清晰,这是因为你在小时候的

图画书上玩过“一笔画”的游戏;然而“二分图”、“生成树”这些概念又是怎么

回事呢?你的理解可能就不是那么深刻了——因为你一时难以找到一些生活中

的实例,并从中抽取出特性。在这种情况下,翻阅一些涉及这些知识的科普书籍

就十分有必要了。比如《数学游戏》这本书,它将图论、逻辑代数、自动机理论

等领域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引导读者了解这些知识的现实

应用,启发读者将抽象思维与感性生活有机结合。我还读过一本《编码的奥秘》,

它则将逻辑代数、数字电路、汇编语言等知识以实物和简单电路的形式进行类比,

揭示其中的原理,并引导读者动手实践。事实上这类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科普书

籍还有很多,在学习课本的间隙阅读一下,绝对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2.4把握各种实践机会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对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因此在学习期间应该

把握一切机会进行实战。比如学校组织的一些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科竞赛,

如果有机会有一些企业合作,做一些项目那就更是难得了。总之自己要去寻找抓

住机会,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

2.5注重团队合作

一个工程往往不是单凭一人之力能够完成的,这样就需要团队的合作。要想能够

让团队发挥他的全部价值就需要每个人都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因此我们在平时应

该多多寻求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合作意识,以集体的利益为重,这样对于我们以后

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3.对专业的认识

3.1.计算机的发展史

1642年法国数学家巴斯卡尔发明了能完成加减法运算手摇式机械计算机。

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制成了能做四则运算的计算器。莱布尼兹对计

算数学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系统地给出了二进制算术的运算法则,并给出了它们

在某些理论研究中的优点。

1822年英国数学家拜比吉制成了差分机样机。

1834年拜比吉完成了分析机设计,提出了自动通用计算机的思想。分析机2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

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保存数字信息的齿轮式存储器;

(2)从寄存器取出数据进行各种运算的装置;

(3)控制操作顺序、选择所需处理的数据以及各种输出结果的装置。

1889年美国人豪列利特制成了统计分析机,该机器在1890念得美国人口调

查统计中得到应用。

1942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美国宾

夕法尼亚大学。它的诞生标志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

元器件:采用真空电子管和继电器作为物理器件;内存采用水银延迟线,

外存储器采用纸带、卡片、磁鼓和磁芯。

特点:体积大、能耗高、速度慢、容量小、价格昂贵、寿命短、可靠性差。

应用范围:限于科学计算和军事研究。

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机有如下几种:MARK—I,ENIAC(全自动电子积分计

算机),EDVAC(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

第二代计算机

元器件: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物理器件。内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

外存储器增加了磁盘,开发了一些外部设备。

特点:计算机体积小,成本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

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存储容量扩大。

软件:一些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和ALGOL相继问世;出现了监控

程序和管理程序。

应用范围: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方面。

第二代计算机的代表机有如下几种:Leprechan,TX—2

第三代计算机

元器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内存储器开始采用半

导体存储器,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容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出现了

大量的外部设备。

特点: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了很大改进,体积和耗电量有了显著减小,可靠

性大大提高,重量减轻,功能增强,成本进一步降低,寿命延长,计算速度达到

每秒几百万次,存储容量进一步扩大。计算机向着标准化、多样化、通用化、系

列化变化。

软件:出现了许多程序设计语言,有了操作系统,软件配置进一步完善。

应用范围: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第四代计算机

元器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物理器件。内存储器芯

片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磁盘容量越来越大,出现了光盘。各种使用方便的外部设

备相继出现。

特点:计算机制造和软件生产形成产业化;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形成计算机网络化;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软件:操作系统更加完善,出现了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由非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到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再到面向对象程

序设计语言。

应用范围:已经普及深入到各行各业。微型计算机落户到家庭。

3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微处理器的出现和ICRAY—第四代计算

机的代表机有如下几种:巨型机Internet,。发展,个人计算机的诞生,NSFnet

第五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的逐渐流行等使得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相继建立,

人工智能语言LISP计算机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像人一样行动梦想逐

渐成为可能。3.2.专业培养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化能力和交互能力,实现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1算机

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2)通过大量选修课程实现了多专业方向教育,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的

一个或多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主要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网络与通

讯、图形图像与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以及嵌入式系统;

(3)专业教育与企业联合,实现了实践教学基地和面向国家信息化工程的IT

工程项目开发基地的共建,本科生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以尽早进入实践教

学基地,直接参与教师的实际研究项目工作;

(4)利用研究团队、研究平台所创造的实践机会与条件,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

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整体设计与开发的综

合能力,形成了培养能够胜任IT领域软件开发的技术人才和能够了解面向工农

业生产过程的实用信息处理人才的专业特色。

3.3.主干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

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

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

3.4.供需现状和就业形势

IT人才短缺

(1)世界IT人才短缺,需求理性调整;

(2)IC人才、网络存储人才、信息安全人才、游戏技术人才严重短缺;

(3)在软件人才层次结构上,水平高的系统分析员和有行业背景的项目策划

人员偏少,同时软件蓝领也比较缺乏;

市场需求旺盛

(1)行业需求稳中有变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总量稳中有增,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更加宽泛,

需求主体也悄然变化。

4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2)企业需求格局形成骨干企业在结构我国坚

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方针,促进传统行业、的企调整和产品升级中积极

应用信息技术。全国3000家大型企业中,只有3.7%业信息化建设进入成熟阶

段,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潜力巨大。(3)区域需求差异显著就业竞争激烈(1)

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

素质要多IT用人求不断提高。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就业由卖方市

场转入买方市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就业影响愈加广泛(2)年稳

2004各高校根据就业情况理性调整招生规模,本科招生人数2003年、年计算机

学科2004定在10.85万人。毕业生就业困难,报考研究生人数大增,报考硕士

人数位于各学科之首。就业方向3.5.

)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1(

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商、

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就业前景十分广阔,(2)软件工程方向

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

也可以继续攻读计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

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国防、交通、金融、邮电、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

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4

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

并可继续攻读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发展方

向3.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线基本上有两条路线:

第一类路线,纯技术路线;信息产业是朝阳产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技术更新快,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断补充新知识,同时对

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

5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

第二类路线,由技术转型为管理,这种转型尤为常见于计算机行业,比方说编写

程序,是一项脑力劳动强度非常大的工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从事这个行业

的专业人才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因而由技术人才转型到管理类人才不失为一个

很好的选择。

4、其他思考

4.1对于本年级

总体来说,我对于我们学院不是很满意。更多的是对于最后考试的重视而忽视了

平时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的一种现象就是很多学生在最后快考试的时候很

忙碌但是平时很是清闲。虽然很多学生,像我们周围一些认识的同学都渴望有机

会锻炼下自己的专业技能但是这种机会到现在已经大二了,却几乎没有。虽然很

多技术能手都需要自身的努力但是我感觉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所以希望

本年级能够多进行一些至少是专业知识讲座之类的活动让我们能够对于专业的

认识更加深刻。而不至于到了大二结束对于专业方向、前景都知之了了。

4.2对自己

现在已经到大二了,但是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却知之甚少。甚至到现在为止只学了

C++的一半。虽然说计算机专业不仅仅是编程,但是如果连编程都不会那我认为

不能算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能学院并没有那么提前开设相关的专业,我

想自己也应该有所行动,去先自学。这样不管以后学院开不开对自己应该都会有

很大的帮助的。

5.体会与总结

通过本次专业课设,我搜索了大量与本专业相关的资料。从中对本专业有了更

深刻的了解,这其中包括对专业的技能要求、专业的当前就业形势、学习方法以

及发展方向等等。

同时自己对本专业的有些认识也有了改变,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于今后的专

业学习进行合理的计划。使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

虽然说现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机专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但

是我坚信一点就是只要自己有能力,能够把握机会就能够成为佼佼者。

6.参考文献

6.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马成前)

6.2《计算机科学导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钟珞)

6.3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009

6.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方向与就业形势详解

6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0:04: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7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