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

更新时间:2022-11-26 13:12:1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6日发(作者:万象城地址)

1

二次函数的顶点式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y=a(x-h)2

+k的过程,推导出顶点坐标公式,并求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与最值。

2、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培养勇于探究、积极进取

的精神。

二、重难点:

重点:将二次函数一般式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并求其有关性质。

难点:运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一般式化成顶点式。

三、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自然导入

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讲完第3、4题后,引导学生回忆二次函数y=a(x

-h)2+k的性质,再出示:

(二)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师:下面,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二次函数y=x2-4x+5化成y=a(x-

h)2+k的形式?

生: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生:不对,这里只有一边。

生:加上并减去就可以了。

出示:

师:看看,解答过程正确吗?

2

学生很快发现了:应该是y=(x-2)2+1,这里是完全平方差公式。

师:我们总结一下:二次项系数是1的二次函数应该如何配方?

生:加上并减去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三)探索——我行

师:如果二次项系数不是1呢?

出示课件:

学生进入了思考、讨论的状态……

待学生完成后,出示:

师:我们把它这个结果化简一下,看能否得到y=3x2-6x+5?

学生马上运算,不一会儿就纷纷表示:不能。

师:错在哪里?

生:没有把二次项系数提取出来,配方时二次项系数要先化为1。

师:对!二次项系数要先化为1,这是用配方法的前提条件。做错的同学请重

新做一遍。接着出示:

师:这个解答过程正确吗?我们把结果化简一下,看能否得到y=3x2-6x+5?

学生马上运算,不一会儿就纷纷表示:不能。

师:错在哪里?

生:运用乘法分配率时,3没有乖以-12。

出示:

3

师:同学们,自己总结:在配方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请做以下一道题:

师:这道题将系数3改为-3,又应该怎么做?

学生进入了思考、讨论的状态……

待学生完成后,出示:

师:同学们,看看,这种做法有多少个错误。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生:第一步,提取-3的时候,括号里的数没有变号。

生:第三步,后面那个5没有加上去。

……

师:现在你们知道配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了吧!

学生争先恐后地提出来……

出示:

4

(四)乘胜追击,探究新知

出示:

学生很快作了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师:如果对每一个二次函数的一般式都先配方成顶点式,再求它的有关性质,

很麻烦。我们能不能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y=ax2+bx+c通过配方化成顶点式y=

a(x-h)2+k呢?

生:能。

学生都兴致勃勃地投入了运算……

待学生完成后出示:

师:我们把

2

2

4

()

24

bacb

yax

aa

叫做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它的开口方向、对

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生:开口方向由a决定,a>0则开口向上,a<0则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

2

b

x

a



,顶点坐标是

24

(,)

24

bacb

aa

。

出示:

(五)学以致用,勇于创新

5

师:我们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来求出二次函数y=-2x2-4x+8的开口方向、对

称轴、顶点坐标

出示:

让两个学生在黑板进行板演,大家完成后,请别的学生进行评讲。

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记住顶点坐标公式了吗?好像很难记啊!还有较快捷的方法

求顶点坐标吗?

学生陷入了沉思……

有学生提出:顶点在二次函数的图象上,可不可以把横坐标

2

b

x

a



代入表达

式求纵坐标?

师:大胆去尝试。

……

生:真的可以,求出的顶点坐标是一样的。

全班学生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出示:

(六)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出示:

6

让四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完成后,请别的学生评讲。

出示:

第1题:引导学生理解:最值实际上就是顶点坐标的纵坐标。

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顶点坐标是(-1,4),那么对称轴就是:直线x=-1。

第3题是第2题的变式。

(七)小结与反思

(八)布置作业

四、教学反思

1、现在的学生是在自主学习、探究为主导的学习环境成长起来的,他们需要的

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建立在本身知识体系上的理解和掌握。

2、本节课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开展合作交流,给予足够的时

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由学生自行探究、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7

3、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数学教育

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阻碍。本节课中,教师致力于

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教师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使

学生对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从而达到探究目标,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

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13:1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5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