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艺 ・舞蹈研究・
浅析格纳拉多斯《西班牙舞曲》中舞蹈元素的运用
吴晓 (燕山大学066000)
恩里克・格纳拉多斯(Enrique Granados), 西班牙著
名的作曲家、钢琴家。1867年7月27日生于西班牙的莱里达
(Lerida),1916年3月24日在英吉利海峡被德国潜艇击沉而逝
世 格纳拉多斯的一生主要都奉献给了钢琴,并且对西班牙民族
乐派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被称为西班牙作曲家三杰之
一
。而他的《12首西班牙舞曲》(下文简称为《西班牙舞曲》)既
是他的代表作品,也在当时被人们视为西班牙音乐新方向的标
志。
从曲名可以看出,这l2首小曲的创作元素大多都来自于西班
牙的舞蹈,格纳拉多斯就是在西班牙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元素中
提炼出来创作了此部作品。
《西班牙舞曲》中主要运用了四种古老的西班牙民间舞蹈元
素:弗拉门戈、霍塔、凡丹戈和塞吉迪亚斯。
一
、弗拉门戈(FIamaoeo)舞蹈元素的运用
传统的弗拉门戈舞蹈音乐来源于犹太文化、吉普赛文化、阿
拉伯文化、拜占庭文化等。弗拉门戈最早的发源地是西班牙南部
的安达鲁西亚地区,后逐渐扩展到各个地区,它的发展始终和吉
普赛人紧紧相扣,一直被笼罩着神秘的色彩。
弗拉门戈的节奏听起来极不稳定,因为重音常在第三拍、第
六拍等弱拍位置上,但这却正是弗拉门戈的独特魅力之处。 《西
班牙舞曲》中的第一首作品“小步舞曲”就对应了弗拉门戈舞蹈
的重音安排。在弗拉门戈舞蹈中,经常会运用单拍子与复拍子的
结合,有时候手上的舞蹈是一种节拍,脚上却是另一种节拍;有
时候歌唱是一种节拍,而舞蹈又是另一种节拍。“小步舞曲“虽
说是音乐作品,但格纳拉多斯确能将弗拉门戈中的各种舞蹈元素
巧妙的融入到其中(见谱例1),这4d,节分为三个声部,前两小
节的低声部和中声部是一样的切分音节奏型,高音声部却是单音
上行,后两小节低声部和高声部都是单音上行,中声部却变成三
连音上行。这正是用钢琴的演奏来模仿弗拉门戈这种舞蹈单拍子
与复拍子结合的特点。
谱例1(第一首)
二、霍塔(Jota)舞蹈元素的运用
霍塔舞曲为快速的三拍子舞曲,起源于西班牙北部的阿拉贡
地区,这种舞蹈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是西班牙很有代表性的民
间舞蹈。“霍塔”是“母亲舞”的意思,所以在西班牙有很多民
间舞蹈都是霍塔的变体。比如“凡丹戈”和“塞吉迪亚斯”都是
“霍塔”的重要变体。霍塔主要是由轻快的节奏来营造质朴愉快
的音乐风格,有着浓厚的西班牙乡间气息。
《西班牙舞曲》的第六首作品“霍塔舞曲“正是以”霍塔
“而命名,此曲具有典型的霍塔风格,乐曲的A段每一乐句循序
加速,力度不断增强,到段尾达到最高潮。霍塔舞蹈也多是一群
人围在一起热闹狂舞,来烘托华丽热闹的气氛。
霍塔的节拍主要为3/4拍或3/8拍,通常四小节一句,最常用
的节奏型是在弱拍位置出现快速的三连音。比如《西班牙舞曲》
的第7首作品“瓦伦西亚舞曲“就是大量的在第一拍的后半拍使
用三连音(见谱例2),这首曲目的亮点主要是在于独特的节奏
1 8己
而非旋律上。
谱例2(第七首)
三、凡丹戈(Fandango)舞蹈元素的运用
凡丹戈最初起源于摩尔人,后于18世纪早期开始渐渐流传到
法国南部、拉丁美洲和西班牙与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在
西班牙,不同地区凡丹戈有着不同的变化,每一种凡丹戈也蕴含
着不同的舞蹈风格。
凡丹戈舞曲为三拍子的活泼舞曲,它的节拍同样也以3/4拍
和3/8拍为主,但凡丹戈的特点在于最常用到的节奏型是密集的
十六分音符,一般四个音一组。 《西班牙舞曲》的第三首便以此
命名为“凡丹戈舞曲”。此曲是凡丹戈主要节奏型十六分音符的
变形,主要音型为四个音一组的八分音符(见谱例3),一直贯
穿全曲。
谱例3(第三首)
四、塞吉迪亚斯(Saguid_Ias)舞蹈元素的运用
塞吉迪亚斯起源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地区,是一种古老的
西班牙民间舞蹈。它在西班牙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名称,
比如在安达鲁西亚地区被称为Seci1lans,穆尔西亚地区把它称
为Seguidilla murcianas,在卡斯蒂利亚地区被称为Seguililla
manche—gas,然而吉普赛人把这种舞蹈称呼为Seguidi¨a
gltana。
虽然名称或者风格可能不太一致,但其节拍特点及节奏型
还是万变不离其中的。节拍以快速的三拍子为主,主要的节奏型
是后十六音符的连续使用或后十六的三连音连续使用。和一般舞
蹈的不同之处在于重拍,一般音乐的重拍大多是在前面,而塞吉
迪亚斯的重拍却是落在后面,给人听起来有一点点头轻脚重的感
觉。《西班牙舞曲》中的第ll首和第12首作品都取材于这种舞
蹈。并都加入了大量的装饰音,听起来更有一些异国风情。
第l1首作品“赞巴舞曲”无论是从节拍重音或者贯穿全曲的
十六分音符都可以看出格纳拉多斯是以塞吉迪亚斯的舞蹈元素为
创作基础的(见谱例4),整体来看创作手法较为即兴,也不乏格
纳拉多斯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
谱例4(第十一首)
・戏曲论坛・ 大众文艺
掀开戏曲神秘的面纱
与青年朋友聊聊戏曲那些事
苏娜 (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050000)
一
、戏曲并不神秘,只是我们懒于去走进她
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与悠久的艺术传统,戏曲,就
是承载这种积淀和传统的极好的载体。特别是演员,她们是戏曲
艺术中最美丽的精灵,这是我从小学戏演戏十几年的艺术经历中
感触最深刻的!
我小时候和所有青年人一样,面对戏曲艺术时,表现出生疏
甚至拒绝,终究是戏曲的魅力吸引了我,跨进了艺术职业学校的
大门,系统地学习了戏曲艺术,开始领悟和受益戏曲带给人的心
灵的抚慰和滋养。人们常说,戏曲是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
说,戏曲是一种情怀,戏曲是一种境界,她并不只属于老年人,
青年人学起来也不难学,只是我们懒着去走进她。其实,戏曲艺
术的元素对于我们并不陌生,早已深植于我们小时候学的歌谣、
听的歌曲、相声里,只是我们对戏曲艺术的冷漠,割裂了我们
走进戏曲的机缘。甚至有的人一说戏曲,就认为是老古董、不时
髦、落后陈旧而避而远之。这种心态,影响了传统戏曲艺术的弘
扬,更影响了戏曲艺术的魅力对于人性审美的感应。令我们高兴
的是,国家已把“戏曲进校园”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特别是
大学校园里戏曲社团的活动如火如荼,他们说; “戏曲是一座文
化宝库,里面万紫干红,只要走进去,就会着迷!”他们对戏曲
的认识,对戏曲的热爱,对于我们专业演员来说都是一种感动。
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讲过; “某一种文化,如果长时间地被一个
民族所沉溺,可见这种文化一定是触及到了这个民族的深层心
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充分成熟之后,
有三种痴迷的现象值得说说,一是唐诗,二是书法,三是戏曲,
这三种文化痴迷从一定程度上透露出审美意义上的深层奥秘。从
三种文化形式来讲,唐诗是音律的华美,书法是结构的张弛,戏
曲则是人来表演的精灵。青年人爱读唐诗,喜欢书法,就可以喜
欢戏曲,走进剧场,观看戏曲演员的“真人秀”的表演,这是一
种从形式到内容最直接的互动交流。
二、请你来,掀开戏曲神秘的面纱
青年朋友常常问我,戏曲难懂,难学,有什么窍门吗?戏曲
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这也是我想告诉青年朋友的,学习戏曲的窍
门是先从喜欢的演员和唱段开始,因为,戏曲是以演员为中心的
艺术,演员是戏曲艺术中最美丽的精灵。我表演的行当是花旦,
就是像花一样美丽的青春少女,她们一般都性格活泼开朗,口齿
伶俐,动作起来敏捷轻盈,穿上戏服又多是绣着各色鲜艳花朵
的,好看极啦,我常演出的剧目是《宝莲灯》《钟馗嫁妹》《李
慧娘》等,大多是古代少女,表演她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这
也是当今时代人们关心的话题。以戏曲的形式来表现古人,每一
次演出就是一次次的“穿越”,是青年演员与古人的情感交流,
是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真是让我心旷神怡,乐此不疲。有青
年朋友说看表演,爱看影视演员的表演,认为戏曲的表演太程式
化。其实,说个形象的比喻;影视表演像矿泉水、粒粒橙,自然
纯净,不填加任何东西;戏曲表演像咖啡、茅台酒、茗茶,其韵
味浓烈,敦厚悠远,讲究仪式,品格高贵。
戏曲表演的程式化,也就如今天电脑的程序,没有程序就没
有电脑。戏曲如没有程式化的构建极易流散,这正是戏曲艺术结
构的需要,中国戏曲艺术的独立圣殿,正是在程式化的演变过程
中,才能在舞台这“一亩三分地”上演绎宇宙万物的苍茫浩淼,
江河山川的雄厚悠远,千军万马的撕杀博斗,官府宫帷的日理万
机,戏曲表演的写意传神,做到了小而无内,大而无外,使中国
戏曲愈久弥新,生生不息。正是戏曲的程式化要求,加大了戏曲
艺术的难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差一点也不行。这正是
戏曲艺术的魅力所在。
三、热爱戏曲,对提高自身素质大有帮助
不少在校学习戏曲艺术的学生的亲身感悟,很好地回答了
这个问题。我从一个女青年演员的角度,感到不论是古代还是今
天,女人扮演着社会最大的教育者的角色。如何提升女人的气质
和综合素质,学习戏曲当是最好的途径。我在学习和演出中,与
古圣先贤一次次的“穿越”,感受到了“钟馗”兄长的正义和诚
信,他为了让妹子有一个圆满的婚姻,即便变成了厉鬼,也要成
全妹妹的婚事;三圣母为了心爱的人,甘愿被押在华山受尽苦
难,李慧娘被奸臣所害后仍然一无反顾地追求幸福等等这些,她
们的芳泽犹如风向标,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品质,暗示着那个社会
的精神风貌,正是戏曲文化的悲天悯人的内在涵养,潜移默化地
对演员的个人品质的提升和为人处事的和谐礼让,不断地像涓涓
溪流融入我的心中化解在平凡的生活里。
京剧演员张火丁、王佩俞,河北梆子名家许荷英,她们即是
戏曲界的佼佼者又是现代生活的知性人,她们对传统艺术和现代
文化的兼收并蓄,使她们既有漂亮的外在,又有儒雅的内涵,成
为这个时代的戏曲名家。
“女人智,则时代智,女人雅,则时代雅。” 愿戏曲艺术
走进你的生活,愿青年朋友热爱戏曲。相信这句话,爱上戏曲
吧,她会让你终身受益!
格拉纳多斯的音乐既继承了古典音乐主义的曲式结构,又融
合了以肖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色彩,最重要的是在两者结合的基
础上还经常加入大量的西班牙民间音乐元素,所以没有一种准确
的描述能够精准的体现出格拉纳多斯的音乐特点。但毋庸置疑的
是他为西班牙民族乐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公认为代表性
的西班牙民族乐派作曲家。格纳拉多斯的这12首西班牙舞曲虽然
每首篇幅较为短小,但在调式、节奏、情绪、风格的变化上却很
难把握,因为每首作品呈现出的都是不同的本土民间舞蹈风貌,
所以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到这几种主要的西班牙舞蹈的特点,才能
更准确、更全面地演奏好这部作品。
(指导教师:王爽)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音乐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
[2]林逸聪.《音乐圣经》.华夏出版社,2005.1.
13J王耀华.《外国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9.
【4]谭艺民.《格拉纳多斯钢琴音乐的民族风格》.人民音乐,2009.6
1日]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10:3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45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