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新东方国际高中

更新时间:2022-11-26 09:56:09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6日发(作者:saving private ryan)俞敏洪演讲:培养人才的五大法宝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

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

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

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

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

。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

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

|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

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

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

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

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

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

,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

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

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

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

养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

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

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

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

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

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

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

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

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

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

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

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

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

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

,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样的高中是西方社会非常认可的,那么我们这些孩子他们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留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现在有些学生在学A-level课程,我认为这不是我想要的。就是说我不希望中国的孩子最后丢掉中国的东西,只认西方的。所以我在新东方的系统里面一定要加入强大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的东西一定不是现在学生上的这么多课,而是延迟满足能力。 中国孩子所有学科都是过分填鸭式的教育,过分满足了,不是满足,到最后就是厌足,对每一门课都讨厌。西方的巧克力店,原来雇学徒的时候,因为学徒都很穷,所以就出现两个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老板雇学徒之后,就让学吃巧克力,别的什么都不许吃。最后学徒一辈子不想吃巧克

力了。另外一个是老板看着学徒不许偷吃,结果过一两年以后学徒还偷巧克力吃。我们现在所有的教学都是第一种,其实我们应该采取第二个方式,让他们尝到知识的力量。高考完了还有几个孩子记得高考的内容呢? 中国的教育是有合理成份的,相对来说知识量要比西方多一点。我始终认为中国孩子的智商和接受能力比西方孩子要高。因为我女儿在国外学习,就能够看出来,我觉得她平时也不怎么认真学习,因为她有很多的爱好,画画、旅游,但是她的成绩总是高出西方人。那个学校里面一半中国人,一半西方人,中国人就变成了她的竞争对手。中国孩子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确实很强。 所以,吸收中国教育中间的优秀成份,使中国学生的知识量某种意义上超过西方整体水平。我觉得按照现在的标准,用高考考察是合理的。中国的教育到高二分文理科,这不是一个问题。尤其对新东方来说不是问题。我可以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课程,并且可以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我们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学习一些很有意思的选修课,比如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国学等等。再比如学习“中西方文化比较史”,可以由我们的家长来讲,而不是正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吸收知识,并且给他的好奇心留有空间。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必须把西方优质教育在中学的时候引入进来。甚至有些课可以同时开,比如说中文课和英文课可以同时开。我曾经比较过,中国的教科书都是这么薄薄一本,国外的教科书都很厚。同样的物理课程,放在一起上,一个老师用中文上,符合中国的教学传统,让他参加会考,另外一个老师利用兴趣引导,用英文上物理课,一点不冲突。我不懂物理,但我拿女儿的物理书能够从头读到尾。因为他们系统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先进的实验方法读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在中国用这么厚一本教科书不太容易,可以为了开阔学生的眼光引入进来。 我一直想为什么中国的教学体系中不能合理地引入西方以开发学生兴趣为主的课程体系?而只是始终坚持死记硬背的课程体系?当然还有一个成本概念。西方的一本教科书,成本就得200块钱人民币,售价是五六十美元,成本太高。但是现在信息系统那么发达,可以用电子版本的方式与学生分享。当然怎么样做,我还在想。但是至少在新东方这个体系中间我们必须要把西方的因素引进来。与此同时这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中国的人才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中西方文化、知识和语言融合的问题。国际高中的孩子学习三年,英语基本就过关了。但是仅仅懂语言是不管用的,

他必须将思维整合在一起,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达到真正的中西方教育的融合。 我做国际高中实际上是有实验性的意义,为什么我要花钱盖几栋楼做国际高中,为什么不惜一切代价?原因有三个。 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格培养首先是作为新东方国际高中的核心要素做的。刚才说的延迟满足能力等,都是人格的培养。要培养一个孩子面对诱惑不动心,在关键的时候他依然能够等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某种意义上的成大业的能力。这些都应该在学校的课程中间和日常生活中间设计进去。这些如果不设计的话,你作为老师作为榜样,仅有表率是不管用的。我在新东方已经够做表率了,但是很多人是跟我背道而驰的。后来我发现这种观点,必须培训,必须要有体系化的东西。对学校也是一样,中国天天说老师的精神要高尚、善良,其实没有体系是不管用的。 人格培养包括品德品质的培养,心灵的培养和精神能力的培养。心灵是对内的,精神能力是对外的,心灵比如说宽容、大方;精神能力包括勇敢、面对挫折不怕失败、勇往直前。把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我们学生的人格就比较健全了。比如说人是善良的,从心灵上来说,心灵是宽广的,从精神上来说他是勇敢的。这样的孩子出来以后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可能失败。我个人一直认为我的人格是比较健全的。如果让我描述的话,从善良来说我是具备的,从心灵上来说宽广我也具备,从精神上来说勇敢也具备。这些能力如果到高中养不成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没戏了。因为中国有句老话,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当然还包括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快乐是人的重要情感,刚好新东方有这个环境。未来我想挖一个湖,在里面放点鱼,让学生游泳抓鱼。校园刚好还在大山边儿上,1200多米的山,学生爬山锻炼的机会也非常丰富。 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 某种意义上说,在北京这是新东方第一届高中生,我们在扬州已经毕业好几届了。恰恰在北京我能够做真正的实验,因为扬州比较远。 有一次我参加长三角的校长峰会,我曾经问有多少学校校长每年坚持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有校长带孩子在月亮升起的时候到野外看看星星和月亮?几乎没有校长举手。因为三年前有一个校长带着孩子春游,结果翻车死了几个人,江苏省就下了一道命令不允许出游。 我在跟踪西方的教育系统,我女儿一年两次跟同学出去徒步,每次徒步四天,出了事儿自己承担,学校不负责,老师不带领。当然他们体系比较完善,如果出了事可以找保险公司。我们国家保险公司也能赔,但是家长不买账。

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有两个孩子打闹,摔掉了门牙,家长就舍不得了,住在学校里,非要我们赔60万。病危的爷爷居然推着病床吊着点滴到我们校园里来了。这就是属于中国社会的不理性,也导致了所有学校的校长不敢带着学生出去了。中国整体上来说,社会素质没有统一化。西方的社会素质统一,我的孩子如果孩子摔断了腿也跟学校没有关系。 但是不管家长怎么有意见,至少在新东方国际高中里面,我们要跟家长签协议,孩子如果出去玩受伤了,不能找学校,要找保险公司。中国教育很多就是因噎废食,所有的学校停止课外活动,就是因为害怕出事。但是我觉得可以在小范围之内开展,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内容。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

还有一个,就是新东方北京国际高中校长王鹏刚才提到在学校要培养孩子的真正个性化健全和发展。





我有一个设想,比如说,孩子进入高中以后,必须选一个体育项目把它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艺术项目做到极致状态,必须选一个学科做到极致状态,这也是西方教育方法。比如说我的女儿音乐是长笛,学科是数学。如果说跟西方教育接轨的话,这一点可以接轨。真正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教育,不是说看你挺外向的就做外向的事情,而是经过反复的观察考验。如果孩子从小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一辈子都会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





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

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

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

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最后一点特别重要,一个学校的责任在于培养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孩子对于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同情和仁慈。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

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俞敏洪:带着母校的期望,走向人生的辉煌 俞敏洪:2010年“梦想之旅”日记 俞敏洪:不要低估自己 不要低估别人 俞敏洪演讲录:中国教育质量的本质 俞敏洪新浪微博励志语录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创富故事 俞敏洪:勇于挑战,开创未来 俞敏洪:虎年感怀——写在人生的第四个本命年 俞敏洪:不赞成大学生因为就业难而盲目创业 追梦与造梦:俞敏洪的向上生长 俞敏洪:我的同学周华 俞敏洪演讲录:选择改变生命 俞敏洪:新年致新东方人的一封信 俞敏洪演讲录:随心迈向远方 俞敏洪老师新浪微博谈教育 俞敏洪老师寄语2010年考研学生 俞敏洪演讲录:如何做最好的家长 俞敏洪演讲录: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俞敏洪老师谈成功 俞敏洪:品牌如人 俞敏洪: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俞敏洪: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 育人育己,教育托起未来的希望 大学要做的几件事--俞敏洪在四川农业大学的演讲 俞敏洪:诗意的生活 新东方就是一块垫脚石 俞敏洪: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俞敏洪:危机和机遇中的中国企业家 俞敏洪:“梦想之旅”又一年 俞敏洪:创业的八大能力 俞敏洪:我和新概念的故事 俞敏洪:大学生找工作心态应比较平和 俞敏洪答普鲁斯特问卷 俞敏洪谈奋斗

俞敏洪与大学生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我的2008 危机感 专注的好处 新东方成立十五周年感怀:岁月如歌 俞敏洪在首届新东方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俞敏洪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辞 奥林匹克精神 俞敏洪:新东方的社会责任 相关链接: 新东方课堂|新东方播客|俞敏洪文档|王 强文选|徐小平专栏 众名师印象|游学新东方|东方大事记|聚焦新东方|新东方文化

这在中国的教育系统中是没有的,在新东方我们一定要有。如何让学生达到所谓的理解、谅解,激发孩子的同情心和仁慈心,在我看来应该安排孩子去贫困地区实习、考察、做义工,去孤老院体验人世间的苦难和沧桑,唤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感恩。





如果中国的教育能把中西方的结合,人格的塑造,个性化的弘扬,以及对社会的认知和感动能力这五大内容做到,就是比较完美的教育。[来源:新东方 作者:俞敏洪] 新东方国际高中“五大”使命打造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实录 俞敏洪老师在国际高中媒体恳谈会上的演讲 国际化与国际化高中 大家对成功不成功有很多的定义,有的人认为有钱、有社会地位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能够过上快乐的日子就是成功。但是它总有一种标准也许是能够通用的,在我本人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过快乐的生活,不管你有没有事业都要很快乐,这是过快乐生活的前提。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没有可能再回到陶渊明那个时代了,我们是在人群中间,密集度非常高的社会群体,不仅是单一的社会群体,而是无数个社会群体加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中国社会,也要生活在世界的社会中间,我们要有谋生能力才可能快乐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要喂饱自己。 用什么喂饱自己?当然是能力。如果我花一个月的时间赚两万块钱,你赚2千块钱,收获肯定不一样。这不仅是说钱的多少,其实是人的心的宽度扩大了。我们发现很多人越活心越窄,但是有很多人越活越宽。 我们的生活也有宽窄,有些人一辈子就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走遍全世界。我现在走遍世界,考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明,不同人对幸福的感受,回头又形成了我自己的理念。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叫法是不准确的,国际高中的严格定义是,外国人到了中国以后,通过外国人的体系在中国办的学校,全西方教学模式的叫国际高中。所以,严格来说,“国际”这两个字国家不是随便批的。之前海淀区要跟新东方办国际学校

,新东方没有做,另外一家学校做了,结果失败了。它的概念是办一个国际学校,让外国人上学。海淀区到现在为止没有一所真正的国际学校,国际学校都在朝阳区。在教育概念里,国际学校是完整地遵循了西方国家的教学体系,在中国植入的教学模式。 所以,我更愿意把“新东方国际高中”定义为国际化的高中,“国际化”和“国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像理想化和理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要有理想但是不能理想化。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应该弘扬的不是国际教育,而是国际化的教育。国际化就把中国也包含在内了。 中国的人才培养 为什么讲人才培养,要先从中国的人才讲起。中国的人才在这么多年间,直到今天还是断档的。解放以后,有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中间彻底断档。改革开放的30年,国家对教育很重视,看起来培养了很多人才,但实际上培养人才的概念和培养人才的速度跟世界没法比。原因就是因为世界发展的速度比中国培养人才的速度要快;第二中国培养人才的方向和世界发展方向是相左的。 前一段时间,有一本杂志专门讨论了中国大学的无奈、痛苦和绝望。现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我觉得现在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还不如我当初读大学的80年代。原因就是中国大学教育的体系是有问题的。对中国大学来说,我们反复地讲去行政化,这个问题在中学也存在。不是说中国的孩子不聪明,中国的孩子高考分不高,中国的孩子不是人才,而是体制从根本上存在问题。改革开放这30年间,有没有出现世界学术领域的泰斗人物?至少我现在没有看出来,原则上现在中国应该出现这样的人物了。 中国的教育问题和“天才扼杀”现象 中国的教育有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评估体系出了问题。我一直不反对用高考作为评估体系。因为中国有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太容易全面地采用西方那一套评估体系。如果取消了高考,或者高考是参考分数,其他的作为另外参考因素,这在中国短时间内很难行得通。因为中国是一个人情、面子和权力大于规矩的国家。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形成的问题,我们不做评述。 由于评估体系出了问题,单向的高考评估体系,尽管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不全面,导致中国的孩子进小学时本来是有个性的,到高中以后全部变成了鹅卵石。为了考入好大学,每门课都要考高分,这就意味着某一门的天才被扼杀了。但是在国外的体系中,他就可以选择某一门课优先发展,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国大学的普通毕业生去工作时,数数都是要掰着手指头算。但是

我们也不难发现伟大的数学家几乎全在美国。这就是容许个性发展的结果。 我女儿在国外读书,现在上初三,数学是跟着高二上的,但是她的语文课是跟着初二上的,原因很简单,数学方面显示她是天才,语文方面显示的是一般的才华。但是在综合评分的时候,她的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原因是她在某一门课方面有非常明显的才华。她现在已经开始学习微积分的课程,也就是美国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因为他们的评估体系是多方面的,而对中国来说,我们要解决一个对于孩子们读书的评估体系问题难度就很大了。 第二个是中国教育行政体系的缺陷。不管是中学校长还是大学校长,他都是行政化的。这个校长并不需要对这个大学的最终名声负责任。只有一个人对事情的最终状态负责任的时候,他才能认真起来。比如我们的新东方私立大学要开张,我们肯定会认真起来,原因很简单,这个新东方大学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招任何一个开后门的学生或者不合格的学生就是毁自己。包括现在的国际高中,任何成绩不过的必须先终止,其他方面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考察孩子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我们扬州的国际化高中,现在做得比较成功,今年80多个学生几乎全部被美国前100位大学录取。这样就有很多的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地方政府的朋友,在孩子不合格的情况下,也想往里送。我们就挡,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这儿不是公立学校。 如果这个学校不是我的,我就可以不这么做。反正过两年我就被调走了,无所谓好不好。大学校长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教授治校,包括中学,就是让中国的校长带有某种对这个学校有最终负责任的治校,对于中国的教育改革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这些体系非常的难改,直接导致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毫不夸张地说是在被毁掉,结果中国顶级人才的特长被浪费。 所以我个人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会出现顶级人才的空缺。当然这个空缺有一个可能性,就是由于留学热潮,一部分的人才位置会被留学生占据。实际上不管是日本、韩国、还是我们国家的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他们的首批人才都是高中就到国外留学,读完四年大学,再读研究生、博士生,回来之后在当地地区或者企业担任重要岗位,由于他们受到国外的影响,因此改变了思想和看法,甚至改变了世界观。但是培养这种人才在我们大陆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新东方国际高中的五大使命和任务 新东方的国际高中教育要做到真正的国际化、创新化和个性化,我们要实现五大使命和任务: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

要素、全面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弘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同情心、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留中国教育中优秀的元素、引入西方教育中合理的要素 其实,在我的心目中,我一直想做的新东方国际化的高中是这样一个概念:我们不仅仅要把孩子送到国外,我想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做一所能够把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结合起来的学校。我可以把西方课程全面的引入,比如说引入美国的高中课程。如果从高一到高三全部是西方课程,由于这





我的理想是能够为贫困大众服务,当然新东方做的事情还是为社会精英服务,目前国际高中教育是为高端家庭服务的。学生都是读三年国际高中然后出国读书,留学的平均学费是3—5万美元,一个孩子四年要花费二三十万美金,相当于100多万人民币,这样的家庭还是不多的。这对于我来说,是很苦恼的。





为了弥补自己心里的遗憾,新东方每年为1000个大学生交学费,新东方每年到农牧区培训三四千个农村老师。我们在偏远地区造一所比较高档的希望小学,一般投入在二三百万。但这远远抵消不了我希望为没有教育机会的人做事情的愿望。我曾经建议,农村孩子考大学的时候能不能把平均录取分数降低50分,跟城市孩子平等竞争?教育部说,如果施行这样的政策会有不公平的嫌疑,我说中国的教育体系本来就不公平。但是他们说还有第二个问题,如果降低农村孩子的录取分数,一大半中国城市的孩子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农村户口。所以农村孩子依然没有机会。





我希望通过新东方国际高中的实验,把美国高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引入到中国的普通高中去。因为有些东西是不需要钱的,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做到,但是这是我的努力方向和心理支撑。如果光是为有钱人做,我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最后我希望这个想法能够成为现实。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各位家长、孩子们!孩子们,刚刚我说的这五个内容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也是你们未来制胜的法宝。





感谢大家!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9:5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4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subsidiary
下一篇:蒙纳士大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