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阴谋案

更新时间:2022-11-26 07:01:0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6日发(作者:饼干英文)

如何成功构造阴谋论

马伯庸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从<人造韩寒>看如何构筑阴谋论》,分析了麦田的阴谋论。麦

田的阴谋论显然是没有成功的,要不然也不会事后道歉,不过这杆大旗被方舟子接过来以后,

形势就不一样了。下面就结合方舟子质疑韩寒,谈谈如何成功的构造一个阴谋论。

有关阴谋论,我们先来看看维基百科的解释:“阴谋论通常是指对历史或当代事件作出特别

解释的说法。此类特别解释不同于一般广为接受的解释,将事件解释为个人或是团体秘密策

划的结果。而且此类特别解释中特别激进者还会进一步驳斥那些广为接受的解释,认为那些

是阴谋策划者的掩饰。说一个理论是阴谋论不但是说此理论不被广为接受,有时还带有此理

论没有严谨证据支持、荒谬不合逻辑而不值得考虑的意味。阴谋论不只是指理论,也用来指

许多没有证据的说法、传闻。”

要成功的构造一个阴谋论,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同时也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阴谋论也是需

要土壤,还需要不断的浇水照看才能成长并在人们心里扎根的。下面逐一介绍之

(一)阴谋论的前提

阴谋论的前提:天时

首先来看天时。要成功的构造一个阴谋论,天时是必不可少的。

这就是说,提出阴谋论的时候应该距离这件事情的发生有一段时间了。一个距离现在太近发

生的事情,大家的印象还热乎着呢,很容易找出当事人澄清一些事情。尤其重要的一点是,

阴谋论把一些事情解释为秘密团体的策划,这需要一些例证说明他们的动机,一段时间以后,

容易看出谁受益了,然后再找例证就容易多了。本来就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另一种解释嘛,

有受益方,要反过来定动机就容易了。

我们看看历史上成功的阴谋论,像登月骗局,911阴谋等,都是距离事情发生过了一段时间

以后被提出,然后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登月骗局就是认为美国造假,因为美国能从中得益,

有造假的动机,911阴谋论也是类似。

方舟子这次质疑韩寒的代笔,距离当年的作文大赛已经有10多年了,当事人的记忆早已模

糊,而韩寒的确成名了,这样构造起阴谋论来就有了很多便利。而各种回忆文章因为其细节

的出入给他的阴谋论制造了空间。那些经过了10多年的人要回忆自己当时的情景本来就很

难,难免有细节对不上的地方,所以他们现在的回忆也可以被方舟子利用来作为散布阴谋论

的武器。而且方舟子还能说“这都是你们自己说的啊,不是我编造的”,更加有迷惑性。

另一点或许被人忽略的是时机。这次的质疑,发生在韩三篇发表之后。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

时机。因为韩三篇让一批原本跟韩寒一条道上的民主派觉得韩寒“背叛”了他们,引发了对韩

寒的不满。这种不满是实现阴谋论的最好时机。这些人原本以为跟韩寒一道的,现在因为韩

三篇产生了疑惑,在这时候本就有人怀疑这文章是否代表韩寒的真实想法,这构成了“代笔

论”滋生的绝佳土壤。这个时机,麦田抓住了,方舟子自然也没放过。

阴谋论的前提:地利

要让阴谋论有影响力,最好是有一个自己能控制的媒体或者说小圈子。

像《货币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在一些论坛流传,那些论坛就是一个个小圈子,舆论上

容易形成一边倒的局面,这就有了声势。如果是在一个公开媒体上直接登出来,按照辩论规

则反方也登出反驳意见,成了一个对等的掐架,阴谋论就不容易在一些人心中扎根。必须在

一个小圈子里让一些人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然后再由他们引导更多的人,阴谋论才能发展

壮大。

方舟子的新语丝和他的个人微博就是这样的自媒体,方舟子自己说了算,可以营造一个场,

方便他布道,此谓之地利。所有反对的声音,在新语丝上会被方舟子切割的七零八落,加上

他自己的“按语”,全部成了他用来打击对手的武器。在新浪微博上,方舟子是不会像罗永浩

那样转对方的言论帮对方造势的,他一定是把对自己有利的言论摘出来,对信息做加工以后

自己写一条微博发出来,这就构成了一个场。对在评论里质疑他的声音,他会拉黑,这样更

能让他的微博表现出一种很多人拥护他的氛围。

阴谋论的前提:人和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了天时和地利还不够,还要有人和。这是最关

键的。

要营造阴谋论,必须有一群一开始就对阴谋论的打击对象不满的人。有这样一群人的帮助,

就可以事半功倍。这些人可能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但他们的情绪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他们

对阴谋论的打击对象不满,这种情绪会让他们在刚看到阴谋论的时候虽然不一定相信,但感

情上乐意接受,这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受众基础。

在货币战争里,这群人是对美联储不满的人,对华尔街不满的人,对美国不满的人。在方舟

子质疑韩寒的闹剧里,这些人是那些因为韩三篇对韩寒不满的人,那些认为韩寒宣扬了读书

无用论的人,那些看不惯韩寒的人等等等等。不同的人心态各不相同,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

海,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的----“倒韩”,走到了一起,所以我们能看到一个特别奇怪的组合,

右派分裂了,左派分裂了,情怀党分裂了,工业党分裂了,五毛党分裂了,南方系分裂了,

大家好像都开始重新站队了,站出了一个奇怪的组合。这也让这些人互相打量的时候一则以

喜----“你和我政见不同,在这件事情上认识倒是一致的,一则以恼-----“怎么这个事情上他跟

我站一起了,不能顺便打击他了。”

其实这些人的理智本来不至于这么糊涂,但他们的判断能力受感情左右,不管韩寒是不是有

问题,有人这样去指控韩寒是他们乐意见到的,所以他们也就乐得看别人打韩寒。这种“站

队”心理古已有之,按照老毛的说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

扯远了,回到正题。聚齐了这群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是不断的加强他们的这种情绪,

不断的给他们输送炮弹和火药就行了,其他的事情,这些人会帮忙完成的。

以上这几点,其实麦田也具备,但为什么麦田的阴谋论没有成功,以很快道歉收场,而方舟

子则能成功让这么多人相信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部分,阴谋论的故事该如何讲。

(二)阴谋论的要素

阴谋论的要素:论断要惊人

要构造一个成功的阴谋论,首先需要提出一个惊人的论断。像登月骗局,就是说登月是假的,

而不是说登月的过程中有部分不准确的地方,这种“造假说”直接挑战大众印象,一下子先声

夺人,气势上就立住了。麦田在这方面很嫩,他只敢说韩寒的博客有团队,不全是韩寒自己

写的(韩寒的2000万悬赏也是针对的这个质疑,大家可以仔细读读)。

而方舟子作为一个纵横网络江湖几十年的骂战高手,自然比麦田高明得多,他知道,要质疑

就玩大的,直接提出韩寒早期文章不是他自己写的,是别人代笔。这个论述比麦田的“团队

说”高出几个档次了,一下子就吸引出眼球了。以方舟子的影响力和“打假斗士”的名头,一

炮打响。

那些因为韩三篇对韩寒不满的人,那些认为韩寒宣扬了读书无用论的人,那些看不惯韩寒的

人,迅速聚集在方舟子的麾下了,他们也开始跟着喊“韩寒的文章不是自己写的”,而那时候,

他们还没看到任何证据,只是听方舟子在那儿忽悠,自己并不是那么确信的。所以早期还在

争论该不该质疑韩寒一类的话题,都是这种情绪的反应。

阴谋论的要素:论述要合逻辑

除了提出论断还不够,一个好的阴谋论必须有一个好的解释,让人能从理智上觉得原来的说

法很荒谬,这是对前面的论断逻辑加强的过程。

这方面,诉诸生活常识是一个常用手法。像登月骗局,提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月球上没有

空气,怎么国旗明显被风吹动”。大众按照这个套路去想,就会觉得的确不大对劲,有了逻

辑上可以站得住的推理,他们之前对阴谋论大胆论断的疑虑就被打消了,开始进入到阴谋论

的场中去了。方舟子在质疑韩寒的过程中也是用了类似的手法,“不读书的人怎么可能写出

小说”都是类似的逻辑加强。

这个过程中的陷阱在于,阴谋论者提出的事实是经过裁减的事实。比如说“旗子被风吹动”,

其实是那个国旗上有金属杆支撑,在真空下因为没有空气的阻碍,因此金属杆的惯性动作能

维持较长时间,并不是被风吹动。但在那些对整个事情没有了解的人看来,这就是造假的证

据了,他们会觉得惯性那种解释离自己的生活更远,更不愿相信。

方舟子质疑韩寒“不读书却写出长篇小说”也是类似,在汉语里,不读书有时候是当作不上学

来理解的,韩寒高中退学,的确可以说“不读书”,但是是不上学的意思。而韩寒是读书的,

从多个渠道可以证实,他读书很多,而且很杂很怪。韩寒后来也说过自己某年起不怎么读书

的话,但他也说过他通过网络阅读文章等。不过这些都是可以被方舟子选择性无视的,而那

些质疑派也因为这句“韩寒不读书”有了一个让自己站得住的理由,这构成了他们质疑的基石。

(三)阴谋论的手法

阴谋论的手法:制造反差

在论述过程中,要让人印象深刻需要制造反差,反差越强烈留下的第一印象越深刻。

方舟子这方面是高手。一方面他把韩寒的小说《三重门》说成是天才之作,说里面引经据典

如何如何牛逼,另一方面,他又把韩寒的语文成绩,不读书等等反复强调,说的如何如何严

重,在这其中制造反差。反差越大越有戏剧效果,播种疑点的效果越好。

人其实是很懒的动物,许多人是不会去认真考察方舟子说的到底是不是符合事实的,他们只

需要你给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好像自己通过逻辑推理也能得出就心满意足了。而事实是什么

样的呢?《三重门》小说也就是一个中学生写自己身边的故事,里面那些所谓用典精妙,其

实不过如此,有时候为了掉书袋故意设计的桥段罢了。那些跟着张放说《三重门》如何如何

用典精确,不是韩寒能写出来的人是不会认真去读《三重门》的。人要被忽悠真是很容易的

事情。

阴谋论的手法:不断强化疑点

阴谋论只有一个点是很容易被人打破的,所以还需要其他的质疑点形成交叉火力。登月骗局

的阴谋论里,其中另一个质疑点就是“月球上唯一光源应为太阳,但照片中在阴影中的物体

还是有反光,因此是有经过器材补光。”而事实上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地球的反光作用

很大。这类质疑也是诉诸生活常识,让人加深怀疑。

方舟子在质疑韩寒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招数,比如说说“这里面描述的场景是70年代的,韩寒

不可能写出来”。而那些描述的点,是不是真的是70年代才有的还是90年代也可能有的,

方舟子是不管的,他只需要播下怀疑的种子,让人有这样一个印象就行了。

阴谋论者一定要记住,要让人相信,一定要从多个角度去播种怀疑。这样,即使每个疑点都

靠不住,但这么多点,已经足够在人心中播下怀疑的种子了。人是很懒的动物,许多人是不

会去一个个检验这些质疑是否符合事实,是否真的靠得住的。那些对你的论证表示怀疑的人,

他们不是阴谋论者的目标听众,所以他们的反质疑的声音只需要选择性无视就可以了。前面

提到的那些愿意聚集到你麾下的人,他们会自动帮你完成反击反质疑的过程,甚至会帮你去

找材料,帮你提供炮弹,虽然这些材料这些炮弹本身也经不起太多推敲。张放“答春绿”就是

一个典型的例子。

阴谋论的手法:放大本方声音,压缩对方空间

当阴谋论播种的怀疑强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芽,并向外了。除了刚才说的一开始聚

集在方舟子麾下的人,其他人也会在这些疑点的论述下慢慢进入这样的场,特别是在看到自

己身边有人已经进场质疑的时候,这种群体效应会加快其他人进场的步伐。一些原本半信半

疑的人在这样的气场作用下,也开始迷失了,有的人开始写“我一开始也是不相信代笔的,

但看了方舟子的论述以后,越看越觉得韩寒有代笔”之类的文章。是不是有些面熟?是不是

很像气功大师发功后弟子们的表现?这就是忽悠的力量。

要构造一个好的阴谋论,这些人的声音一定要放大放大再放大,给其他人形成一种“他已经

觉悟了,你怎么还没明白”的压力气场。这种文章越多,阴谋论成长的土壤越好,种子发芽

越顺利。

在种子发芽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放大自己的怀疑的声音,并尽量削弱反质疑派的声音,给阴

谋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登月骗局的阴谋论里,就有这样一段:“正当质疑之声越来越大的时候,美国宇航局却宣

布丢失了全部共计1.3万盘登月原始录像带。数量如此庞大的珍贵资料怎会轻易丢失?”事

实上,只有记录阿波罗11号宇航员月球漫步的慢扫描电视带现在找不到了(来自方舟子的

博文再说“阿波罗登月”是否是骗局)。

方舟子在这个过程中使用的是韩寒被采访时候的视频资料,并且质疑“怎么会记不得自己的

作品”,就是类似的手法。事实上,一个人记不住自己以前的作品是很正常的事情,方舟子

自己都说过自己记不清以前的作品,但在这儿,他对此是不管不顾的,只要能散布怀疑的气

氛就行。

那些场外的人能针锋相对的指出质疑方的谬误,但这些人不是方舟子的目标受众,对所有的

有关萌芽大赛造假等质疑的反质疑,方舟子只要祭出“利益大法”,就可以挡住很多进攻了。

我们前面说过,阴谋论是对历史事件的特别解释,将事件解释为个人或是团体秘密策划的结

果。萌芽是从中获益了,韩寒后来是出名了,那方舟子就能把这些事情扯在一起,给人心理

暗示,说是事先策划好的,丝毫不顾及当事人的证词。反正阴谋论可以把一切不能解释的事

情都说成是小团体策划的结果,即使去补考而不是正常参加考试这类事情也能解释为为了更

好的作弊。

对在场内的人,方舟子只需要通过那些对韩寒不满的人引发那些之前没看过韩寒的作品的人

对韩寒的怀疑就够了。通过信息控制,方舟子播下的这颗怀疑的种子是会自己生长的。这些

之前没参与进来的人听了方舟子先入为主的这些论述,也不会顾得上去核实事实到底如何,

而在那儿跟着方舟子喊“韩寒代笔”,有的人还会对之前10多年居然没能识破这个阴谋感到

不可思议,觉得自己被愚弄了,也因此更产生一种同仇敌忾的心理,一定要扳倒韩寒这个骗

子,净化整个社会的空气。这类文章给阴谋论的生长提供了最好的养料。

(四)阴谋论的辅助元素

阴谋论的辅助元素:心理上的自我暗示

刚才我们提到的信息控制,质疑派当中有些人会不屑一顾,“现在信息这么多,都是公开信

息,哪里是方舟子一个人能控制得了的。我们也有自己的判断,那些反质疑派的言论我们也

看了,不过不能说服我们”。

的确,信息都是公开的,谁都能看。但只需要加一点点料,你的判断就可能完全相反。像罗

永浩,胡戈等人反质疑的声音,一句“他们跟韩寒一伙的”就可以让很多自认为理性的人屏蔽

掉罗永浩胡戈的声音。根本不需要方舟子的信息控制,这些人自己的思维偏好就会自动把这

类声音过滤掉。而那些其他人的证词,也被类似的方式给屏蔽掉了,比如韩寒的老师、同学

接受采访,方舟子一句“他们对好口供了”就可以让很多人无视这么铁的证据。这就是心理暗

示的力量。

阴谋论的辅助元素:认知失调的力量

当阴谋论的种子种下并在人们心中发芽生长的时候,伴随而来的必然是认知失调,因为他们

肯定会遇到一些与自己的论断不相一致的事实。比如说韩寒的手稿。对这类证据,方舟子和

他的信徒们要千方百计证明这些手稿是抄写的而不是他自己写的,却不去想韩寒如果那么有

先见之明在n年前抄写手稿,为啥不一起商量着对好“口供”?

他们要坚持“韩寒代笔”的认知与他自己对自身的评价(“我是个理智而能干的人”),对由此

产生的手稿和“代笔”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失调感,感觉是很不舒服的。为了消除这种失调感,

他可以推翻“代笔说”,但因为他们已经说出了“代笔论”,要改口很难(这是心理学上的一致

性倾向),于是,便采取重新评价物证的方式,给出新的解释以缓解由于新的物证(手稿)

造成的失调感。

这种主动的信息屏蔽是比被人灌输要强大得多的力量,因为这些人会自认为经过了自己的思

考,有更强的信心去坚持自己的判断,虽然这个判断在我们看来是如此的荒诞不经。

阴谋论的辅助元素:最后一道保险

质疑派当中也可能有人看过了所有的反质疑的文章,还是有些将信将疑。这时候,披着科学

外衣的大杀器出现了。这个大杀器叫做“概率相乘”。在一切阴谋论的论述中,这个“概率相

乘”实在是相当生猛的武器,它让阴谋论的杀伤力有数量级上的提升。即使你能驳倒每一个

质疑,但只要质疑派祭出“概率相乘”的武器,这种在科学术语包装下的伪科学可以唬住好一

批人。

许多人数学学的本来就不好,遇上条件概率等公式一头雾水,加上这个公式的提出者都是一

些理科生,看着好像煞有其事的样子,很容易就缴械投降了。有关概率相乘,我之前写过一

篇文章讲其谬误,这里就不多说了。这个武器杀伤力极大,有这么多人中招,只能说数学常

识普及还任重道远。

(五)阴谋论大功告成

经过了前面这些步骤,一个成功的阴谋论就构造出来了。许多人会跟着阴谋论的逻辑走,而

忽视其他信息,这很像斯坦福监狱实验里的那种场,要不是ChristinaMaslach到访,那些人

还都在那个监狱场中无法自拔。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们又没有使用暴力,怎么能把我们的质疑和文革和整风,和监狱实验相

提并论呢?我们是正常的质疑啊。这儿我摘录一段网上流传的“路西法效应”的文字吧,感兴

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索:

“话语是一种权力,同时由权力产生。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并非像传统的现实空间中,老师赋

予你上课说话的权力,或者领导赋予你开会讲话的权力,由某个权威所给予,而是由网络系

统本身赋予的一种权力。

话语的权力本无好坏。正如科学和知识所衍生的权力也无好坏。但权力的中性意味着滥用的

潜在可能,当网络成为捍卫自身权益,在公共空间中获得表达自身意见的自由的机制时,话

语权力便是天使的化身;而当权力表达成为恶意的对他人的攻击、接种谣言的培养基时,网

络自身的无限放大功能便会把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大楼地下室的一隅扩充为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

这是由系统衍生的权力所衍生的恶,这与你我本是好人与否无关,是情景诱因所孕育的恶。

网络的匿名性更是让这种恶免予受到实质的惩罚,最多或许是自身良心和道德的谴责,但这

却早已被权力挥洒的快感所覆盖。”

就此结束。

从<人造韩寒>看如何构筑阴谋论》——马伯庸

2012-01-1614:10:12来自:飞白(立定脚跟处世,放开眼孔读书)

阴谋论是一个很有暗色魅力的东西,它能无中生有,死中变活,把一个荒唐的话题证明得活

灵活现。但它同时也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何完美的构筑一个令人信服的阴谋论,需

要运用到许多技巧。这种技巧,是可以学习的。或者说像唐骏的学历一样,可以复制。

今天我看到《人造韩寒》一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阴谋论范本,有着理论上的一切特征。我

很喜欢,觉得有必要做一个精密的分析,从中提炼出一些编撰技巧,供爱好者使用。

让我们开始。

首先回顾一下三个最简单的逻辑概念:

一个叫做充分不必要条件。举个例子,萧峰学了降龙十八掌,绝对会成为一代大侠。但就算

他没学,一样也能成为一代大侠。所以降龙十八掌是萧峰成名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一个叫做必要不充分条件。陈近南对韦小宝说过一句话:“这些武功,你学了是九死一生,

不学是十死无生。”就是这个意思。

还有一个概念,叫做充分必要条件。尹志平那啥了小龙女,所以小龙女必然要杀他,如果他

那晚回去和赵志敬搅基,小龙女必然不会杀他。那啥了佳人,就是尹志平被小龙女杀死的充

分必要条件。

复习完这三个概念,接下来,让我们仔细阅读麦文的第一部分:《韩仁均》。切掉一切情绪化

的语言,之保留逻辑骨干,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这一部分的立论过程是这样的:

因为一:李其纲是韩仁均的大学同学。

因为二:韩仁均对韩寒精心栽培不遗余力。

因为三:韩寒的作文题是李其纲出的。

因为四:韩寒第二届作文不够轰动。

结论:韩仁均是韩寒的枪手,那道随机作文题是李其纲事先准备好的,是作弊。

不用说,这四个条件没有一个可以构成结论的充要条。仔细分析可知,这四条,一部分属于

充分不必要条件,一部分属于必要不充分条件。

无论是哪一种,这四条证据都无法独立得出韩寒作弊这个结论,只能作为旁证。就好像一起

谋杀案现场,警察找到死者一个朋友的头发,这是一个旁证,仅凭这个证据无法起诉,只有

和关键性证据综合起来看,才能构成完整的证据链。

让我把该文四条证据判断写的更明显一点,便可知其荒谬:

因为李其纲是韩父大学同学,所以他必然要帮助韩寒作弊。

因为韩父对儿子精心栽培不遗余力,所以韩寒必然是作弊。

韩寒的作文题是李其纲出的,所以他必然是作弊。

韩寒第二届作文写的不好,所以他第一届必然是作弊。

看明白了没有,这四个必然的判断句,都是荒唐的。

这就是阴谋论的第一件武器:偷梁换柱。作者的手法,就是理直气壮地把“必要不充分条件”

或“充分不必要条件”偷梁换柱成了“充分必要条件”。使推论看上去貌似合理,很有说服

力,掩盖住缺少核心证据的痛脚。

这把武器非常好用,只要把读者的思维用特定手法套住,跟随自己,就足够了。

那么怎么套出读者思维呢?

这时,就用到了第二把武器:走进科学。

大家都看过走进科学这档节目,里面会介绍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但最后会给出一个非常坑

爹的解释。但是从文本技术来说,这个节目非常成功,在前面90%的内容里,设置层层悬疑,

不断用设问句和疑问句,把你的胃口和好奇心吊得高高的,不看到最后简直就要吃不下饭了。

到这个时候,观众已经不会去注意到这些悬疑都很扯淡,完全被解说词引导住了,会不自觉

地跟随着它的节奏思考。

而这种手法,在《人造韩寒》,应用得非常明显。它可以屏蔽掉读者的独立思维,在不知不

觉中跟随作者的舞步起舞,完全忽略掉逻辑上存在的陷阱和漏洞。让作者挥舞“偷梁换柱”

这把武器时,更加得心应手。

还是以该文的第一部分为例。

首先作者劈头就说:“一个不读书的年轻人却以文立身,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公共知识分

子’,这是一个奇迹。而本文将以独家、确凿的的事实告诉你,这个‘奇迹’背后真正的秘

密。”

这个开场白非常熟悉,《走进科学》几乎每一期都会用的。它是一种催眠,目的在于先声夺

人,让读者阅读前就有了一个不明显的预设立场:“常识不可靠”。读者受了这种催眠,就会

对常识起了疑心,这个疑心开始并不大,但会逐渐发芽成长,遮蔽掉逻辑阳光,让阴谋论得

以滋生。

紧接着,作者罗列了两个事实:韩父与李其纲是大学同学;韩父对文学有执著有野心,对韩

寒栽培不遗余力。

在这两个事实中间,作者又祭出了“走进科学”这个法宝。他说了一句话:

“真相沉了下去,韩仁均浮出水面。”

他用这一句暗示意味极其浓厚的美妙修辞,把两个完全无关的事实联系到了一起,给读者进

一步催眠。这句话的狡猾之处在于,表面看,它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指控,实际上,这是

一种留白效应。任何读到这句话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把这两段事实与他的论点联系到一起。

这种催眠的效果是巨大的。

在论述韩父与李老师之间关系时,作者是这么说的:“韩仁均继续以自学考试的方式,在1982

年获得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文凭。李其纲也是那届的华东师大中文系毕业生,两人同为

上海生源,同一专业,并且毕业后都在上海从事文化工作。”

看似证据确凿,却经不起推敲。这三个判断——同一生源、同一专业、毕业后在同一领域工

作——都属于充分非必要条件,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两个人合谋为韩寒作弊,甚至连两个人

互相认识这个基本前提,都无法证明。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了“走进科学”近乎催眠般的语言,很多读者就忽略掉这个矛盾,

沉浸在暗示中:“哦,原来他们俩认识”,“哦,原来韩父对功名这么执著”,“哦,我说韩寒

怎么能作弊呢”。迷迷糊糊中,就被作者牵着鼻子走了,说什么信什么。

读者进入催眠状态之后,作者紧接着,又抛出一个绝妙的大锤。

“而让韩寒成名的《杯中窥人》,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用笔老道,最后甚至还出来了拉丁

文。对于一个连英语都不顺溜的17岁少年,这似乎不可能现场写作。(比较搞笑的是,文章

中为了显摆学问的拉丁文,其实还是拼写错了)说实话,如果不百度一下,《杯中窥人》那

篇文章别说在现场写作,你甚至都不懂其中的一些典故。”

在这一段里,作者继续在玩弄“偷梁换柱”的招数。他的逻辑是这样:

1一个十七岁少年不可能写出这种引经据典的老道文章。

2韩寒写出来了。

3所以他一定是作弊。

不用问,这个逻辑判断也是荒唐的。普遍现象并不能代表全部。事实上,正因为大部分同龄

人写不出这种东西,韩寒的这篇作文评价才格外的高。至于英文不流利,也和会不会背拉丁

文没必然联系。我高中时为了装逼,特意背过一句DelendeestCarthago,逢人就说,但这也

证明不了什么。

这个逻辑上的缺失太明显,很容易被人察觉,但作者用了一个绝妙的手法进行了弥补。

他在这段最后一句话——“说实话,如果不百度一下,《杯中窥人》那篇文章别说在现场写

作,你甚至都不懂其中的一些典故。”——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读者产生了共鸣:

“是啊,那么深奥的玩意,我都不懂其中典故”,读者会产生错觉,逐渐从“自己不懂”过

渡到“韩寒不应该懂”,进而觉得作者说的实在太有道理了。

这时候,第三把武器应时而出,它的名字叫:海市蜃楼。

作者在接下来的段落,说了这么一句话:“所以你想不通吧?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居然能现场

写这样的文章?然后你就开始崇拜天才了。现在,想想韩仁均和出题者李其纲的关系,你是

否懂了呢?”

两个“走进科学”式的反问句,把读者质问得如醍醐灌顶,悚然一惊。我操,是啊,一个小

孩怎么能这么聪明?让我想想韩仁均和李其纲的关系„„诶哟我操,这内幕黑去了。

在这两句话里,“海市蜃楼”这把武器的使用方式已经一览无余。

我们平心静气地回想一下,在这之前,作者给出了无数的暗示,实际上却没有给出任何定论。

他从来没有直接说过李助韩父作弊,从来没直接说过韩父代韩寒枪文。从逻辑上来说,作者

没有任何结论,一切都是读者在刻意的引导下脑补出来的。

但是当读者读到这里时,他不会认为作者没给结论,正相反,不断的暗示让他认为作者已经

给出结论来了,结结尾处这两段事实,不过是给“结论”敲钉转角,让论证更坚实。

在作者妙手之下,“结论”这个海市蜃楼,在读者眼里,变得与高楼大厦无异。

“海市蜃楼”这把武器的强大之处在于,它能够把读者从“逻辑判断”这个杂草丛生的地方

拽出来,请上一个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作者本来应该建立一个可信的基础,然后再盖起自

己的逻辑大楼。可是作者略过了打地基这一步,用未经论证的论点直接取代了结论,然后以

此为基础建起了整篇雄文。

举一个例子。我对老板说:“投资A项目赚钱,投资B项目不赚钱。”老板问我要证据。我

说假设A项目能赚500万,那么公司收益会增长5%。你看,在这里,我本来需要论证的,

是A项目如何赚钱,但我没有,我强行把“A项目能赚钱”这个需要论证的假设当成一个合

理前提,来论证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

该文作者,用的就是这么一种手段。不是每个老板和读者都能识破这一招。

“海市蜃楼”是一个战略性武器。它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强化第一部分的结论,还对接下来的

几部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经过“海市蜃楼”的培养,读者这时候已经起了疑心,认为韩寒太可疑了。在接下来的部分,

他们会把这副有色眼镜戴起来,审视一切貌似可疑之处,并容忍越来越多的逻辑破绽。

于是我们进入到第二部分:路金波。

第二部分的逻辑推论,更加不堪。我们剔掉那些催眠式的修辞以后,剩下的只有一句话:韩

寒从2008年开始风格突变,所以是路金波帮他炒作的。

在这个逻辑里,隐含着两个逻辑判断:

因为韩寒风格突变,所以韩寒背后有团队。

因为路金波文章写得好;因为路金波是韩寒的书商,所以韩寒背后的团队是他操控的。

老手法,又是“偷梁换柱”,把“必要不充分条件”偷换成了“充分必要条件”,一如既往地

没有关键性证据。

但是没关系,作者还有第四把武器:“大海无量”。

大海无量,铺天盖地。作者用海量的数据与资料把读者淹没,,一来显得专业而精准,二来

让读者目不暇给,无从判断这些数据与论点是否有相关性,最终只能接受作者的结论。

作者在这一部分举的数据有两大块,有韩寒与名人的骂战统计;以及文章类型的发布统计。

这两部分数据,猛然一看,觉得好专业好数据流。可仔细看下来,却没看到数据对论点有任

何决定性支撑。貌似论证了许多,实际上只是把作者的观点重新复述了一遍,还是一句车轱

辘话:因为韩寒风格突变,所以他背后有团队。没有任何新东西。

事实上,一个人风格突变的原因太多了,从最商业的“我需要转型”到最跩的“我乐意”,

不胜枚举。背后有团队策划只是其中之一可能性。但作者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踩到笼子底下,

拽出一只他最需要的可能性,扔给读者看,还吆喝了一嗓子:“看,就这么一种可能。”

这个逻辑错误太明显了,可是,在“大海无量”这一招的掩护下,读者只见到铺天盖地的数

据汹涌而来,折服于作者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他的任何言语都深信不疑。

大海无量在第四部分,达到了高潮。

在第四部分,作者认为韩寒经常在赛车时间前夜进行创作,这太不正常了!于是他针对赛车

时间与发文时间进行了对比,这个数据对比是全篇的亮点所在,但也是破绽所在。

首先,“比赛前夜”不会必然导致“没时间写东西”,两者没必然联系。不用举别的例子,我

就是一个越忙创作欲望越强烈的人,很多东西都是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时迸发出来的,而且效

率奇高,质量也奇高,远比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时强。我不知道韩寒是不是如此,但“比赛

前夜怎么可能写东西”这个判断,肯定是不成立。

其次,发文和写文,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并不完全重合。

最后,也是最可笑的一个破绽。作者在数据表前加了这么一句:“我立刻发现在韩寒身上,

从2008—2011这四年来,居然有13篇文章重叠了!”

而他在之前的博文类型统计里,显示08—11年之间,韩寒足足有249篇文章。作为一个赛

车手,只有5%的文章是比赛前夜发布的,这个数字在我看来,完全没有显著到拿出来当证

据的地步。

可是作者用“大海无量”这一招,屏蔽掉了读者可能的追问。读者看到这么一个看问题的全

新角度,立刻觉得耳目一新,随即又惶惑于这精密的数据与日程对比,从而放弃其数据掩盖

下的逻辑大窟窿。

在这里,“走进科学”挺身而出,居功厥伟。请注意作者的修辞:“我立刻发现„„居然„„

了!”他用了“居然”这一个词,后面再追一个叹号,让读者感觉这是一个大秘密,刚刚被

发现了。“区区十三篇文章”,被修辞成了“居然有十三篇文章”,意义立刻有个一个大反转,

起给读者带来的引导效果,不言而喻。

这种修辞手法,屡次出现,比如:

“已经进入比赛状态的韩寒怎么可能不顾比赛,不顾车队同伴,而坐在电脑旁边收集信息、

进行思考、最后好整以暇写出1200多字的时政博客长文?”

对这个咄咄逼人的无理问题,其实读者只需问一句“怎么就不可能”,即可把整栋逻辑大厦

推翻。可是,这反问句太长了,还带着许多的语法成分,这就打消了许多读者继续深入思考

的意愿。而“怎么可能”、“不顾”、“好整以暇”等修辞方法,更把读者的情绪带去了作者希

望的地方。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这四把武器,实际上很少单独使用,它们往往交织在一起,有的负责

掩护,有的负责带路,有的负责主攻,像公孙谷主的打法一样,讲究的是配合。一切目的,

都是为了掩盖一个根本站不住脚的逻辑。

文章的第三部分谈论的是形象策划技术,第五部分纯属主观看法,都与主题无关,可以略过。

我们直接进入结论。

纵观全文,我们发现,第五把武器隐然浮现:自食其果。

自食其果,又叫循环论证。它隐藏在每一部分的文字之后,于无声处掌控着读者们的心理,

给千疮百孔的逻辑骨架支起一个颤巍巍的脚手架。

什么叫循环论证呢?

1因为诸葛亮居心叵测,所以他想把持蜀汉朝政。

2因为诸葛亮想把持蜀汉朝政,所以他居心叵测。

我们看到了,这个例子里,论据和结论是在不停地循环证明,A证明了B,B又证明了A。

因果倒转,川流不息。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现象。

作者罗列了那么多疑点,为的是证明韩寒是人造的;与此同时,只有将“韩寒是人造的”作

为一个确定的前提来接受,才能证明那些疑点是可疑的。循环往复,无穷匮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阴谋论”,往往其自身的逻辑框架并不完美,甚至可以

说是破绽百出。而那五把煊赫无比的武器,几乎都是用来掩盖住逻辑缺陷,操控读者情绪。

有志于阴谋论的同好们,从此不逼纠结于逻辑上的完美,专心致志地苦练这五门技艺,就够

了。

最后我得说,我不认识韩寒,也不知道韩寒是不是人造的。他也许是,也许不是,我手里没

足够证据,无从判断。但从作者这篇文章里所提供的证据和论据,完全不足以得出韩寒人造

这个结论。

还得加油呀。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7:0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3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gene kelly
标签:火药阴谋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