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姿薯片

更新时间:2022-11-25 23:23:1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布宜诺斯艾利斯机场)

迁移的路有多远

作者:王海敏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2014年第4期

浙江临海市白水洋小学(317031)王海敏

大教育家孔子云:“举一反三。”指的是能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这其实是

不是一种迁移的力量呢?细细一想,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习了无数的名篇佳作,可真正

到了让他们进行习作表达时却往往还是空洞无物、乏善可陈。是他们学的文章不够好吗?不是

的。这些文章文质兼美,文采飞扬,让人回味无穷。是教师们教得不够尽心吗?不是的。教师

们在课堂上犹如庖丁解牛,恨不得把每个字都揉碎了塞进学生的嘴里。那么,到底是哪个环节

出现了问题呢?

我想,是不是我们少了一根“线”,少了一根将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的迁移有机地整合在一

起的“线”呢?如何将课文中学到的规范的语言材料、规范的语言形式迁移到新的语境中,从

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仔细琢磨,想到了以下几个小招。

一、抛砖引玉——大珠小珠落玉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这是

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寻找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仿写点,运用迁

移的规律,让学生在模仿、借鉴中学会写作表达。所谓读写结合点,是指课文中那些有特色的

语句、段落,它们既是阅读理解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切入点。而所谓的抛砖引玉,其

实就是一种启发式的模仿。

如《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本句中“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就非常形象化、拟人化地写出了春天

花草树木竞相生长、无限美丽的景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

了抛砖引玉的引导。

师:昨天镇里集日,人们是怎么来赶集的,有哪些人?

生1: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老爷爷老奶奶牵着孙子孙女,年轻的爸爸妈妈抱着孩子,

呼朋引伴的,还有小商小贩们。

师:他们是怎么来的?

生2:拎着包来,挎着篮来,踩着自行车来,骑着摩托车来,蹬着三轮车来,坐着公交车

来,推着田里新收的新鲜瓜果蔬菜来,机警的小商贩们运着整车的新奇货物来。

师: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呢?

生3:他们起了一个大早,从山上来,从远方来,从四面八方的小村庄来。来买东西的,

来卖东西的,来凑热闹的。

师:他们来了以后镇上有了什么变化呢?

生4:街上人多了,车多了,人山人海,人来人往,挨挨挤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吆

喝声,喇叭声,喧闹声,连成一片,热闹非凡。

师:那么春天里来了哪些“客人”呢?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

生5:春天里,小草迫不及待地从土里探出了脑袋,嫩绿的小叶子争先恐后地从树枝上冒

出来,粉红的桃花,金灿灿的迎春花,雪白的梨花,香香的玉兰花,火红的杜鹃花,五颜六色

的野花,也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一个比一个开得早,开得美!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6:那是一种去参加盛会的感觉,仿佛它们想要在这春之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的美丽似

的。

师:那么你平时有没有见过“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呢?写一写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具体感知文本之后,一下子文思泉涌,下笔如飞,真是“大珠

小珠落玉盘”啊!

片段1:有一次,我无意中扔下了一片薯片,没想到,一会儿工夫,小蚂蚁们都像赶集似

的聚拢来,争着来分享这顿美餐。

片段2:春天,公园里的花都欣然怒放,五颜六色,争奇斗艳,芳香扑鼻。小蜜蜂们好像

听到了集结号,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围着甜甜的花朵唱着歌,跳着舞。

片段3:听说要给山区的孩子捐书和玩具,小朋友们家的书和玩具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等待着踏上新家的路。

二、李代桃僵——未成曲调先有情

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铺设好教学的阶梯,千万不宜跨度过大而使

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和畏难心理。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学习走路的吗?一开始是使

劲地拽着父母走,而后是轻轻地牵着父母走,到后来就可以挣脱父母的手自己独立行走了。那

么,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这种由扶到放的梯度训练呢?

课文《荷花》是一篇很经典的写景文章,课后的小练笔中也有要求:“作者把荷花写得多

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对呀,我们该怎么指导学生进行此次练笔呢?我想,不妨

从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入手。文中描写荷花首先写的是荷叶的颜色、形状,然后抓住白荷花的花

瓣在半开、全开、没开时的各种优美姿态进行描写,写得栩栩如生。这种非常规范的描写很具

有操作性,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指导学生写其他的花时,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李代桃僵”一

下呢?相信这时候课堂教学已经有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学生们听了我的建议,一下

子恍然大悟,纷纷动起笔来。没过多久,就完成了小练笔。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月季花长得很可爱。它的叶子是碧绿的,奇怪的是,椭圆形的叶子四周还带有软刺,就像

一个个小齿轮。那花儿有粉红的,深红的,橘黄色的,银白色的,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

裂似的,真是含苞欲放啊!

陶行知先生说过:“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

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

生类似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到别的方法,解决别

的问题。”其实,作文的表达真的没有这么难,没有这么可怕。

三、借力打力——淡妆浓抹总相宜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

虽幽必显。”这其实表达了写与读的关系,只有读的时候深入文本,真正走入文本,才可以体

会到作者“情动而辞发”的初衷。由此可见,只有用心、用情解读好文本,才会使学生产生移

情效果,使得两者相得益彰,“淡妆浓抹总相宜”。

《燕子专列》是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写的是瑞士人民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用专列送它

们到温暖的地方去的故事。在这群普通的居民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特别引人注目:“她

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怎么指导

学生表达出对小贝蒂的感情呢?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在乎”一词来引导。

师:小贝蒂此刻不在乎的是什么?

生1:不在乎自己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生2: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安全,不在乎危险的随时降临。

生3:不在乎一切困难和所有的辛劳。

师:那么她在乎的是什么?

生4:在乎的是燕子。

生5:在乎的是有没有保护好燕子,有没有伤害到燕子。

生6:在乎的是怎样尽快找到所有的燕子,可以安全地送它们去温暖的地方。

……

此刻,学生们情绪激动,都被贝蒂的行为所深深感动,有了一种强烈的表达欲望。我觉得

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于是布置学生赶紧动笔:“此时此刻,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学生

们畅所欲言,情感真挚而感人。

片段1:贝蒂,你真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好姑娘,你为了救助燕子,不在乎自己的脸冻得通

红,手冻得僵硬,一心只想着燕子的安危,你真棒!

片段2:贝蒂,你真有爱心,懂得保护、照顾比自己更弱小的动物,你这么关爱燕子,关

爱小动物,相信你一定会更爱朋友,我真想和你交朋友,可以吗?

片段3:贝蒂,你要多爱自己一点,衣服多穿一点,鞋带系牢一点,围巾围紧一点,因为

这样的话,当你救助燕子的时候就不会冷。

片段4:贝蒂,你这么勇敢,不顾个人的安危去救助燕子,难道你真的一点儿都不怕吗?

你当时在想些什么呢?我也想和你一起去救助这些可怜的燕子!

“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每年的中秋前后,成群的大雁就要开始迁徙,它

们要飞过千山万水,经过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目的地。我想,语文教学中由文本的理解到语言

的迁移真的有那么远吗?也许真的很远,相隔千万里;也许真的很近,只有微小的距离;也许

只要我们教师轻轻一拉,就能拉近它们彼此间的距离!

(责编刘宇帆)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23:2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13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父亲的眼睛
下一篇:hair lady gaga
标签:燕姿薯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