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走英语

更新时间:2022-11-22 23:30:5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2日发(作者:电影生命之旅)

英语从汉语借⾛的⼗个词汇

英语,代表西⽅的强势⽂化。作为世界性的⼤语种,它成了现代与⽂明的标志。有⼈跟风叫嚷:只要具备两条就是“现代⽂盲”,⼀,

不懂英语;⼆,不会电脑。其实,⽂化所涉及的领域形形⾊⾊,是否可以这样说,不会写⽑笔字、不会算卦,就等于“国学⽂盲”?

凭⼈怎么说吧,现代中国为了追求“和世界接轨”,⼏乎把英、法、俄、德、⽇、意、西班⽛和阿拉伯语,当成了通向世界、通向⽂明

的惟⼀桥梁。母语——汉语可以弄得⼀塌糊涂,甚⾄不如⽇本⼈写得漂亮,讲得流利;英语,却必须要捱过⼤学六级、托福考试。这据典型

的崇洋媚外做法,似乎该回头了。随着中国国⼒的增强,汉语也逐渐变成了外国⼈的⾹饽饽⼉。仔细⼀看才发现,许多英语词汇其实就源于

汉语,欧洲⼈做过精细的统计,⾃1994年以来加⼊国际英语⾏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languages),包含着印度、西亚和欧洲的语⾔。⽬前使⽤的英语单词中,有不少是从⾮印欧语

系“拿来”的,这在狭义上,就是英语中的外来语。这些⽩⽪黄⼼的“鸡蛋词”,⽆须向“英语世界”做额外解释,就能顺利地理解、沟

通。脱胎于汉语的“鸡蛋词”,早就默默地影响全世界了。除“孔夫⼦(Confucious)”、“中国功夫(kungfu)”、“⿇将(mahjong)”或

者“⾖腐(tofu)”之类绝⽆仅有的称谓,再挑拣10个真正有中国⽓质、代表华夏⽓派、并影响全球当代⽣活的“鸡蛋词”,便⾜以说明问

题。

(⼀)丝绸--silk

中国是养蚕⼤国,丝绸的故乡。瓷器和丝绸始终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绝密技术和看家商品,直到鸦⽚战争前,英国进⼝到⼴州的钢

琴,还⼲不过珠光宝⽓的丝绸。“silk”的发⾳,显然是汉语的⾳译,这个词代表了中国⾼超的⼯艺技术和贸易强势。即便现在,丝绸仍在

现代⽣活中充当雍容华丽、典雅⾼贵的象征。

(⼆)茶--tea

这个词,⼜是英国⼈从拗⼝的闽南话⾥偷⾛的。茶,和丝绸、瓷器⽐肩,堪称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拳头产品。⽬前,品茶代表了⼀种⽣

活⽅式和⽂化品位,中国⼈对⼈⽣的思考,⼏乎都能在袅袅茶烟⾥找到。据萧乾的《茶在英国》介绍:“茶叶似乎是17世纪初由葡萄⽛⼈

最早引到欧洲的……英国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17世纪40年代,英⼈在印度殖民地开始试种茶叶,那时,可能就养成了

在茶中加糖的习惯。”据说,即使在“⼆战”那样物资困乏的时期,法国⼈定量配给咖啡,英国⼈则要的是茶,还有⼀点点糖。茶成了欧洲

⼈的“主⼼⾻”,他们只能跟着茶⾹如醉如痴地⾏⾛,这不是本⼟的历史与遗传;⽽是异域⽂化的征服和同化。18世纪的柴斯特顿勋爵⼲

脆在《训⼦家书》⾥写道:“尽管茶来⾃东⽅,它毕竟是绅⼠⽓味的;⽽可可则是个痞⼦、懦夫,⼀头粗野的猛兽。”

(三)世外桃源--Shangrila(Xanadu)

这是两个近意词。都有“世外桃源”的意思。“Shangrila”出⾃西藏的传说之地--⾹格⾥拉,“Xanadu”则是蒙古的元上都。如果要

表达“世外桃源”,通常采⽤“Xanadu”这个词。看来,以出世⾃居的美国作家梭罗,⽩⽩地在⽡尔登湖旁边,做了那么久的“隐⼠”。

讲究“寄情⼭⽔、超然物外”的哲学,中国⼈是当之⽆愧的开⼭⿐祖。

(四)风⽔--FengShui

风⽔,还是⾳译。它凝聚了古代中国在活⼈住宅和死⼈墓地⽅⾯的集体智慧。尽管有⼈打着所谓“科学”的旗号,指斥风⽔是封建迷

信;但是,迷信所谓“科学”,故步⾃封,则是另外⼀种迷信。风⽔的整体原则是“趋利避害”,这也是安全⽣存最起码的信条。近年来,

风⽔在美国红极⼀时,从中国⼈唇齿之间发出的⾳节,已经成为当代⼈急需探究的学问。

(五)茶点--dimsum

⼀听发⾳,就知道,这个略带⼩资情调的词⼉,来⾃闽粤。英国⼈有喝下午茶的习惯,⼏杯印度红茶,常就⼀碟甜点。英语原本有表⽰

蛋糕、点⼼的词,偏偏不⽤,硬要拽⼀个来⾃汉语的⽣僻字。恐怕多少也有与时尚接轨、和东⽅同步的优越感吧。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点也

摇⾝⼀变,成为登堂⼊室的英语外来词。

(六)⾛狗--runningdogs

中国式英语贴切地表达了⼀种见利忘义、供⼈驱使的“下三烂”。⽆从考证,最先运⽤这个词的是中国⼈,还是英国⼈;重要的是,英

语世界接纳了“⾛狗”,并以汉语的思维抚育这个“外来词”。接纳词汇的同时,⽆形中也接受了中国⼈的价值观。

(七)纸⽼虎--papertiger

这是最令⼈难忘和扬眉吐⽓的⼀个新词。缔造者应该是伟⼤的民族英雄--⽑泽东!他⽼⼈家是博学的诗⼈、雄才⼤略的政治家、运筹帷

幄的军事天才。美国⼈硬不硬?苏联⼈⽜不⽜?原⼦弹厉害不厉害?……在他眼⾥,都是⾊厉内荏的“纸⽼虎”。只要跟中国⼈作对,⽼⼦

就得碰碰硬,看天下“谁主沉浮”。上世纪50年代的“美帝国主义”、六七⼗年代的“苏修”,都变成了⽑泽东嘲笑的“纸⽼虎”。这种

蔑视强敌、⾃强不息的精神,当然是中国⼈对世界⽂明的贡献。谈笑风声缔造了⼀个词,⾜令中国的敌⼿躲在⾓落⾥发抖了。

(⼋)⼤款、巨亨--tycoon

这种称呼是近些年才流⾏街巷的,指有钱有势的商⼈或者企业家,中国传统的叫法是“⼤掌柜”。被英语拿⾛,⼜是闽粤之地的⾳译。

可见,鸦⽚战争前,中国商⼈名声在外,马可·波罗在书⾥描写的东⽅,物⾩民丰,黄⾦铺地。来中国⾛⼀遭,就像现在某些“假洋⿁

⼦”上趟拉斯维加斯⼀样。

(九)赌场--Casino

这个词,似乎是地道的西⽅舶来品,发⾳酷似法语或者意⼤利⽂。殊不知,“Casino”竟是福建话的⾳译,可是,为什么英语要拿它表

⽰“赌场”的意思呢?据传,很久以前,移民到美国的福建民⼯,拿到⼀点微薄的⼯资,便在⽆聊之际,聚众赌博,试试运⽓。每次开局,

都会嚷嚷:“开始了!开始了!”想不到,阴差阳错地搭给英语⼀个现代词汇。

(⼗)⼩费,赏钱--Cumshaw

这个词是闽南话“感谢”的⾳译。为了给⼈⼀点酬劳,在钞票上意思意思。英语世界也像喜欢“money”⼀样,渴望“Cumshaw”这

个油⽔丰厚的单词。尽管中国⼈没有给⼩费的习惯,但是,对于钱,却并⾮⼀⽑不拔,甚⾄⽐西⽅⼈出⼿还⼤⽅。偷⾛“Cumshaw”这

个“鸡蛋字”的欧洲⼈,⼀定见过,中国⼈曾如何挥⾦似⼟。其实,东西⽅对待⾦钱并没有本质的不同。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23:3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1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大量的英文
下一篇:child的复数
标签:拿走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