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览会(WorldExhibitionorExposition,简称World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及世
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世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
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
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
世界博览会(UniversalExpo,Expo是Exposition的缩写;也称WorldFair或World'sFair)
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讲坛,它鼓励人类发挥创造性和主动参与性,它更鼓励人类把科学性和情
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因此,世
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
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
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
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
得的场所。世界展览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
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
费的理想场所。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聚会,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赞美各自
的故乡和祖国。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
这样的聚会可以上溯至古时,早在公元五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十八世纪末,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展览会。而现代意义的世博会则发
源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萌芽之际。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主要经历了
四个发展阶段。
世界博览会的由来
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往往在庆丰收、宗教仪式、欢度喜庆的节日里展开交易活动,后
来逐渐发展成为定期的、有固定场所的、以物品交换为目的的大型贸易及展示的集会。这就
是世界博览会的雏形。
公元5世纪,波斯举办了第一个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览会。
18世纪,随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
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
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举办了这样的展览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
的发展,展览会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
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世界性博览会。
世界博览会的历史
1851年万国工业博览会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场世界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
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内容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其定名中
的“Great”在英文有伟大的、很棒的、壮观的意思,借此博览会英国在当时展现了工业革命
后,英国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867年巴黎世博会已经具备了现代世博会的雏形。
二战后,世界人民在满目疮痪的废墟上重建家园,并在恢复生产,复苏经济的基础上,于
1958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科学、文明和人性”。为
了体现科学的这个主题思想,布鲁塞尔世博会建造了一座原子能结构的球型展馆,代表着人
类进入了科技进步的新世纪的象征,它独特新颖的造形,虽然时隔快半个世纪之久,但仍然
历历在目。博览会的辉煌和丰富,几乎使以往的所有世博会都默然失色。
1962年美国西雅图举办了一次规模不大的专业性的博览会“太空时代的人类”。博览会展
出全新的先进科技,自动售货机和单钢轨铁路,使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1964年为了纪念纽约建城300周年,纽约又一历届世博会标志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虽
主题的格调高雅“通过理解走向和平”。然而这次世博会浓重的商业气氛,使观众驻足不前,
失去了纪念活动的意义。
1970年在日本大阪首次举办了世界博览会,日本人称之为万国博览会,体现“人类的进步
与和谐”,向观众展示了继东京奥运会之后,日本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得益于这次博览
会,日本在以后10年的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
1985年再次举办世界博览会,会址是在新城筑波市,一座距东京50多公里的全新科学
文化城。博览会的主题是:“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
时隔一年,加拿大为纪念温哥华建城100周年,又举办了一次以“交通运输”为主题的博览
会。
1988年是英国人在澳洲建立居住点200周年,为铭记这一日子,澳大利亚在东部黄金海
岸城市布里斯班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这次博览会的主题“科技时代的休闲生活”。体现了人类
在当今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时代中休闲和娱乐。各国都围绕这个主题大做文章,以体育、文
娱、旅游、休闲、烹调、园艺等等各种内容来体现人类生活的丰富多彩。
1990年日本大阪举办丁AI类专业性的国际花绿博览会,主题是:“人类与自然”。展出以
世界园艺为内容,作为庆祝大阪“新的开端”10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展览会共有82个国
家参加,55个国际组织与日本各省市和大企业都单独设了展馆或展台。百次在亚洲实现了
大型国际园艺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为此,西班牙政府在塞维利亚举办了世博会,把
博览会历届世博会标志的主题命名为“发现的时代”。世博会占地面积478万平方米,有100
多个国家参加。观众达6000多万人次,中国馆展出四大发明及长征系列火箭等,被评为“五
星级展馆”。
1993年韩国大田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认可类)。
主题为:“新的起飞之路”。中国馆展示了航天科技,三峡工程等,共接待观众350万人次,
为各展馆之最,被评为五大最佳展馆之一。
1998年在葡萄牙里斯本世界博览会。1998年是联合国批准的国际海洋年,博览会的主题
为:“海洋——未来的财富”。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主题“人类、自然、科技”,参展国家和组织共计172个,
为往届世博会参展国家、地区和组织最多的一届。
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自然的睿智”,是最近的一次注册类世博会,中国馆接
待观众570万人次,为接待观众最多的展馆。
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水塔是2008年萨拉戈萨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也是
萨拉戈萨城市最高的建筑。水塔是世博园中三大主题展馆之一,展览“水——生命之源”主题
的场所,为此也称水塔馆。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
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
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
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博览会应该始于1851年的伦敦世博会,中国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
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托运往英国终于质压群芳,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中国政府第一次自派代表,以国家身份参加的世界博览会是1876年的费城世界博览会。
当时作为中国工商业代表的人叫李圭,他是一个有智、有勇、有谋、有骨气的中国人,但淹
没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时代。李圭写了一本书叫《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1876年的费城世
界博览会,虽然他是中国代表团中唯一的一个中国人,但毕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正式踏足世
界博览会。
·新中国参加过的历届世博会
从1982年起到现在,受中国政府委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国家名义累计9次
组织中国馆参加了世界博览会。即: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世博会;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水源”世博会;
1985年日本筑波“科技”世博会;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交通运输”世博会;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业余生活”世博会;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船与海洋”世博会;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世博会;
1993年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世博会;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世博会。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二次被评
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中国历次世博会、世园会
1.1999年昆明世园会;
2.2006年沈阳世博会;
3.2010年上海世博会;
4.2011年西安世园会
回答者:QQ1192526414-一级2010-5-319:15
上海世博会概述
举办国家:中国
举办城市:上海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
市和乡村的互动
吉祥物:海宝
目标:邀请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参观人次.
场地:上海世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
博园的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
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总投资180亿人民币;基建投资:90亿;场馆
投资:90亿.
编辑本段上海世博会会徽
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
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
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
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今生:海洋精灵浑身是宝
“海宝”是一个包容和谐、略带幽默的人形卡通,这个可爱的卡通精灵以“人”字为基本造型、
以蓝色为原始色调,这个一出生时只会说“嗨”的海洋精灵浑身散发出“快乐、热情、阳光、活
力”的独特光芒。提到这个宝贝疙瘩,“海宝”的设计者邵隆图总是难掩喜悦,在他看来这个海
洋小精灵身上处处是宝,处处显现了世博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海宝”最大的记忆符号是那一抹海浪般的发型,随风而动,充满活力,时刻提示它大海般包
容、博大和灵动的内涵;“海宝”的双腿粗壮有力,显示这个城市稳定坚毅、堂堂正正的性格;
“海宝”胳膊细长,张开来欢迎五湖四海的新朋旧友,形象地看,双臂一张的“海宝”也是“海纳
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海宝”的嘴角微翘,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五彩世界,2010年
世博会召开之时,世界各地的宝贝都会在上海汇聚展出,“海宝”显然很期待,很向往。
一身海蓝皮肤惹人喜爱,翻卷的浪花化作它俏皮的发梢,“海宝”寓意上海宝贝,又代表四海
之宝汇聚申城,既象征着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融汇了“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前世:海纳百川拥抱上海
看着“海宝”可爱亲切的形象,你可能想不到,在它未曾正式亮相前还有着一个哥哥。在世博
吉祥物征集办公室里,一个和“海宝”形象略异的“大宝”是“海宝”最初的原型,正是在以“大字”
为人型,以“拥抱的大上海”为主题的设计作品基础上,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海宝”。
一个立体的“大”字被点上了眼睛,添上了笑意盈盈的嘴巴,一横犹如张开的怀抱,一撇一捺
恰似奔跑的双腿,最可爱处,发梢上一撂卷发微微翘起,活脱脱一个俏皮的精灵。东方网记
者了解到,在最初的设想中,这个形象以大字为人型,永远是满面笑容,身上的花纹能以任
何图像的组合或单一呈现,“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吉祥物”。
“海纳百川,所以成其大。博大精深,有容乃大”,这就是“大宝”这一命名的由来。而这一方
案从2665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后,又经过了近3个月的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如今这个
可爱亲切的“海宝”形象。
灵感:水和人的完美结合
那么最终方案究竟是如何从“大”字型的“大宝”变成“人”字型的“海宝”的呢?参与方案最终修
改的著名设计师邵隆图为东方网记者解开了“海宝”的身世之谜。
“人是这个设计最核心的概念。”设计师邵隆图表示,使用汉字演绎世博精神是设计的初衷,
而找到“人”这个结合点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大标示着城市的硬件,却缺乏一点柔性
的、对人的关怀,原设计者唯一的遗憾就是多了一划。”邵先生把“大”字中的一横换成“海宝”
的双臂,张开即是“大”,所立却是“人”。
而在颜色的选择上,“海宝”也放弃了最初五颜六色的面貌,用单纯的蓝色象征上海的孩子,
表达“上善若水”的品质和海一样的包容之心。“海宝”是人与水两个概念的结合体,对人的关
怀、海的性格和它热情的双臂,彰显中国融入世界的意义。
邵先生解释道,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一旦在这句话中加上一个人字,
意义就显得更丰富。“城市是要让人的生活更美好,世博会的意义正是在人与自然、人与社
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人还是爱的载体和传播者,有了人,就有爱,世界才温馨和
谐。
从2007年1月17日面向全球征集吉祥物以来,来自五大洲21个国家的设计作品源源不断
地聚集到上海,今天,从这26655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海宝”终于“惊艳”亮相。从12月19
日起,地铁站台100平方米的招贴画上,“海宝”咧嘴欢笑的形象与市民相会;延安高架绵延
1000平方米的广告牌上,“海宝”张开双臂向世界说“嗨,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
物“海宝”将成为上海乃至世界的新宠儿。
回答者:113.91.103.*2010-5-321:06
方案征集
于2007年4月25日开始面向所有华人建筑师征集建筑方案,方案主题为“城市发展中
的中华智慧”。到2007年6月15日为止,共收到合格应征方案344个,最后由评审委员会
表决产生了51件交流作品、5件入围作品与3件优秀作品。最终的方案以华南理工大学建
筑设计院的“东方之冠”为主,并吸纳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简盟工作室和上海建筑设计院的“叠
篆”方案以及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龙”方案。
最终方案
概况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院士领衔主持的联合设计团队推出了中国馆的
最终方案。中国馆的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为主题,代表
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其中,“中国红”作为建筑的主色调,大气而沉稳,也易于为世界所
理解。
其中,国家馆居于馆区中央,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下部立柱外边距为70.2米,建筑
面积27000平方米。馆高为63米,下方架空层高33米,以提供人们交流所用的开放空间。
地区馆则高13米,建筑面积约为45000平方米,形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广场。展馆可同时容
纳7000名观众。
设计概念高耸的国家馆与在地面上水平展开的地区馆相呼应,以体现东方哲学中“天”与
“地”的对应关系。同时,国家馆的整体造型以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为来源、并从夏
商周的青铜器中吸取了灵感,不过并没有相互穿插的梁、栱、契等部件。
而在地区馆的外墙上,还采用的中国古老的叠篆文字传递二十四节气的信息。其屋顶平台
上名为“新九洲清晏”的城市花园,则引入了圆明园中“九洲清晏”的概念。其中,“九洲”之首即
为国家馆,取名的“雍”,其他八洲则分别取名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
建筑的边界则融入了江南园林的概念,以弱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技术应用中国馆中采用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以符合环保的理念。所有的门窗使用的是低辐射
镀膜玻璃(Low-E玻璃),反射热量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顶层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净化
雨水,以冲洗卫生间或车辆。而地区馆平台上的覆土层能够节约10%上的能耗。
展示设计
中国国家馆展示设计于2007年12月10日对外征集方案,至2008年4月,共有31个
团队的17个方案参选,其中有10个方案入围。之后,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为首的
联合设计团设计出了国家馆展示深化方案。
展示内容共有3个层次,分别为核心展区《东方足迹》(49米层)、体验展区《智慧之
旅》(41米层)与功能展区《绽放的城市》(33米层)。在核心展区将会展示《清明上河
图》,并能通过巨大的环幕影院欣赏到一段展示中国城市发展的8分钟长的影片。
[编辑本段]香港馆
香港馆位于国家馆西南侧,占地约600平方米,以“无限城市、智能城市”为主题。展馆为
3层。其中,底层主题为“与全球连系”,展示香港与内地与全球的联系;中间层主题为“连系·意
念·资讯·多元”,展示香港的开放与现代化;顶层的主题则是“连系·大自然”,以展示香港的天
然资源。
[编辑本段]澳门馆
澳门馆占地约637平方米,共7层,以“文化交融,和谐体现”为主题,“玉兔宫灯”是其方
案的核心概念。其高度为19.99米,意为澳门于1999年回归。
澳门馆中有一高5层、名为“时光机”的环幕影院,观众可以从中看到澳门的发展历程。
[编辑本段]台湾馆
以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名义参展的台湾馆在上海世博会的官方宣传上被列为中国馆区的一
部分,不过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与上海世博会签约时台湾馆位于“A片区亚洲国家馆区”,与中
国国家馆、香港馆、澳门馆隔开一街。
台湾馆为台湾著名建筑师李祖原设计,以“山水心灯”为主题,展示面积1400平方米、高
23.8米,由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和台北世界贸易中心兴建营运。共有七大展示内容,
分别为山水剧场、点灯水台、台湾之心、台湾之窗、心灵剧场、城市主题广场、城市艺廊。
山形的长方形外墙上还刻有玉山、阿里山等名山的棱线。
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简称中国馆)是2010年
上海世博会上代表中国的主题展馆、位于世博园区的核心区。中国馆由中国国家馆、中国地
区馆与港澳台馆(分别为独立展馆)三部分组成。其中,国家馆建筑面积为27000平方米,
地区馆为45000平方米、港澳台馆为3000平方米。展馆于2007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
并于2010年2月正式竣工。中国馆是上海世博会园区中最重要的场馆之一.上海世博会结
束后,中国国家馆也将永久保留。建筑数据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与东西轴线交汇处,
是园区的核心地段。
上海世博会概述
举办国家:中国
举办城市:上海
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2010年10月31日
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
副主题: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城
市和乡村的互动
吉祥物:海宝
目标:邀请200个国家、国际组织参展,吸引7000万参观人次.
场地:上海世博会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沿着上海城区黄浦江两岸进行布局.世
博园的规划用地范围为5.28平方公里,其中浦东部分为3.93平方公里,浦西部分为1.35平方
公里.围栏区域[收取门票]范围约为3.28平方公里.总投资180亿人民币;基建投资:90亿;场馆
投资:90亿.
编辑本段上海世博会会徽
会徽是集中反映理念的视觉符号。上海世博会会徽是通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而产生的。
会徽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
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会徽图案从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在广义上又可代表
包含了“你、我、他”的全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
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
今生:海洋精灵浑身是宝
“海宝”是一个包容和谐、略带幽默的人形卡通,这个可爱的卡通精灵以“人”字为基本造型、
以蓝色为原始色调,这个一出生时只会说“嗨”的海洋精灵浑身散发出“快乐、热情、阳光、活
力”的独特光芒。提到这个宝贝疙瘩,“海宝”的设计者邵隆图总是难掩喜悦,在他看来这个海
洋小精灵身上处处是宝,处处显现了世博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海宝”最大的记忆符号是那一抹海浪般的发型,随风而动,充满活力,时刻提示它大海般包
容、博大和灵动的内涵;“海宝”的双腿粗壮有力,显示这个城市稳定坚毅、堂堂正正的性格;
“海宝”胳膊细长,张开来欢迎五湖四海的新朋旧友,形象地看,双臂一张的“海宝”也是“海纳
百川、有容乃大”的“大”;“海宝”的嘴角微翘,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五彩世界,2010年
世博会召开之时,世界各地的宝贝都会在上海汇聚展出,“海宝”显然很期待,很向往。
一身海蓝皮肤惹人喜爱,翻卷的浪花化作它俏皮的发梢,“海宝”寓意上海宝贝,又代表四海
之宝汇聚申城,既象征着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同时融汇了“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9:59: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05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