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更新时间:2022-11-25 19:10:33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广东高考分数线2021)

博主按:本文发表于《语文月刊》2013

第8期,是广东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陈妙

云教授对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评卷情况的

权威分析与阐释,并对2014年的作文备考

提出了指导意见。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美国历史学家汤

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

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

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

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

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

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

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

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

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

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

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

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捐助为题作

有一个人拍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

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

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

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

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

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

施舍,拒绝了。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

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抄袭。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分析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陈妙云

一、作文题型分析

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题型,与2012年

的作文题型基本相同,依然采用“材料

引……”的题型。

但2013年的作文题与2012年的作文题略

有变化,其不同处有:①2013年“材料”

引出的是“写作要求”,而2012年“材料”

引出的是“写作范围”;②2013年的作文题

没有了“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的范围设定,而提出了“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和含义的范围”的写作要求。

从审题的难易度作比较,2013年的作文

题所提供的材料,考生对其阅读与理解难

度低,审题明显比2012年的作文题容易。

“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有效地弥

补了以往命题“限制过于宽泛”的缺陷,

较好地抑制了套作、抄袭和模式化写作等

不良的应试行为。但是,“材料引……”这

种作文题型,又客观存在着考生不能直接

进入写作或可能受阅读影响而不能正常发

挥写作水平的问题。降低阅读和理解材料

的难度,让考生既受“范围”限制,又能

尽快进入写作,这是“材料引……”题型

最理想的命题效果。可以说,2013年的作

文题比2012年的作文题显得更为成熟。

2013年的作文题取消了“上面的材料引

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

与感悟,写一篇文章”的范围设定,这很

可能是有意避免大多数考生因没有捐助和

受捐助的亲身经历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体

验与感悟”。2013年作文题提出“不要脱离

材料的内容与含义的范围”的写作要求,

其写作范围实际上是被进一步限制了。因

为“含义”是指“所包含的意思”,考生只

能在“材料”的“内容”和“材料”所包

含的“意思”范围内写作,而不能由“上

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而引申出

相关的“含义”话题。从对材料的把握方

面论,2013的作文题比2012年的作文题“在

材料的内容与含义的范围内”提供给考生

自选角度还是不少的。

二、材料内容与含意分析

整体理解2013年作文题“材料”的内容,

主要说的是捐助与接收捐助的问题。具体

的内容有:

1、富翁捐助贫困家庭;

2、家庭一感激地高兴地接收捐助;

3、家庭二犹豫着接受捐助;

4、家庭三感谢富翁好意,但拒绝施舍。

2013年作文题“材料”的“含意”有:

1、慈善

(1)富翁捐助贫困家庭,是一种善举,

没有恶意。

(2)慈善不仅仅是扶贫,更重要的本质

是传递爱心。

(3)接受慈善,不仅接受捐助,而且接

受爱心。

(4)感激慈善就是释放爱心,回报慈善

更是扩大和传递了爱。

(5)慈善要讲究方式,讲究智慧,才能

把爱意传递。

2、接受捐助的心态

心态一:受之无报。如家庭一,这种心态

源自于他们认为捐助是无偿的,感激即可。

心态二:受之必还。如家庭二,这种心态

源自他们认为无论捐助者有无要求偿还,

受助者都应该偿还,这即对得起捐助者,

也证明自己不贪不懒,有借有还,接受别

人的捐助才能心安理得。另外,这种心态

也含有知恩图报的意思。

心态三:只谢不受。如家庭三,这种心态

源自自尊,他们认为人穷志不能短,接受

施舍就丢弃了尊严。因此,这种心态也含

有自立自强的意思。

3、贫富关系

从数量关系看,富人少,穷人多。从社会

经济学角度看,这种经济结构不理想,难

奔小康。

从捐与受捐的关系看,捐助的富人少,需

要受助的穷人多,捐助扶贫显得杯水车薪。

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看,捐助只能帮助一

些人解决暂时的困难,但不能使整个社会

脱贫致富。

从富翁的善举与家庭三的拒绝施舍看,富

人与穷人之间的关系不和谐。

三、自选角度分析

(一)从“材料内容”可选的角度:

1、富翁角度

2、家庭一角度

3、家庭二角度

4、家庭三角度

5、接受捐助角度

6、家庭一与家庭二比较的角度

7、三个家庭对比的角度

(二)从“材料含意”可选的角度

1、慈善(慈善是中华传统美德、慈善的

本质、慈善的方式……)

2、接受捐助(应该接受捐助、知恩图报;

不应接受捐助、自立自强、有尊严地活着、

有骨气……)

3、贫富(富人应该怎样做,富人应该怎

样捐,富人为什么要捐;穷人应该怎样做,

穷人应该怎样面对捐助;富人与穷人的关

系……)

四、作文要求(2)的评判细则

2013年作文题的要求(2)明确规定“不

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如何评

判?2013年广东高考语文评卷作文题组经

过认真研究,制定出以下五条评判细则:

1、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自选

角度,判“符合题意”。

2、在“材料”范围内的其他内容自选角

度,判“基本符合题意”。如“白手起家”

“慷慨”“帮助”……

3、仅以“材料”为由头引申话题,然后

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判“基本

符合题意”。

4、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判“偏离题意”。

5、暗合写法不判“偏离题意”。

五、考生应试作文分析

(一)考生已熟悉“材料引……”作文题

自2012年高考作文实行“材料引……”

题型后,经过一年认真备考训练,2013年

的考生,已掌握这种作文题型的应试步骤

与方法,大多数考生能在“材料内容与含

意范围内”自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角

度写文章。不少考生选富人角度,探讨慈

善的方式与方法,强调慈善过程中的人文

关怀,呼吁慈善要尊重受施者。也有不少

考生选接受捐助的角度,对三个家庭或赞

或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还有不少考生轻视“材料”主旨,离开“捐

助与接受捐助”这个主题,随意去引申,

例如,将“捐助”引申为广义的“帮助”,

帮助做作业,帮助改掉坏脾气,等等。又

如,由“材料”中富人白手起家,引申出

“奋斗”的角度,写出一篇若干穷人经过

奋斗而成功的文章。这类文章,审题被判

“基本符合题意”。

还有不少考生以“材料”为由头,宽泛地

引申话题,完全离开“材料内容及含意”

作文。如由三个家庭接受捐助的三种心态,

引申出“选择”的角度,然后将“材料”

丢弃,独自去论他的“选择”。还有由家庭

二为由头,引申出“回报”的角度,然后

天马行空地去论与接受捐助完全无关的回

报。这类考生写出来的文章,大多有明显

的套作痕迹。这类文章,审题被判“基本

符合题意”。内容项一般在三等评分,发展

等级分也随之大受影响,表达项水平再高,

也只能在二等下或三等评分,总体得分肯

定不高。对于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考生,

一定不能采用这种简单由头谈后套作的投

机方法,这会影响其写作潜力的发挥。至

于对自己写作能力缺乏自信的考生,企图

用这种方法蒙混得分,应该觉醒此法不灵

了,老老实实给力学写作吧,凭真才实学

得分,才是正道。

还有不少考生采用扩写来应试,就“材料”

的某个细节作合理想象编故事;还有的采

用续写应试,就富人或某个家庭作合理想

象,写散文或记叙文。扩写合续写都不是

“材料引……”所提倡的应试方法,得分

都不会高。至于没有“上面的材料引发了

你怎样的思考”及“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

悟,写一篇文章”的要求,在“材料内容

与含意范围内”扩写或续写究竟行不行

呢?窃以为,目前命题方尚未考虑此问题。

假如允许的话,扩写与续写将是容易得高

分的写法。但是,在命题方没有明确指示

可以“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续写与

扩写前,应该引导学生不扩写不续写为妥。

(二)原创作文明显增多

2013年的高分作文,都是原创的文章。

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表达出考生对

慈善或接受捐助的深刻见解。尽管考生不

一定有慈善或接受过捐助的亲身经历,但

不少关注社会的考生,对这个公共话题,

还是有话可说的,并且提出了新颖的建议。

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还显示出考生

较丰富的知识面与较广阔的生活阅历,古

今中外关于慈善与接受捐助的言论事例异

彩纷呈,还能运用贴切有说服力的论据展

开具体论证,文章内容充实。在这些高分

的原创文章中,完全不见套路额痕迹,文

章思路畅达清晰,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在这些高分的原创文章中,语言比较流畅,

有些句子还有文采。

更可喜的是,原创作文越来越多。尽管有

些原创作文还显得思想稚嫩,有些论据欠

准确,但比起那些用早已背熟的材料和文

段来牵强附会的套作,“原创”更值得鼓励

和肯定。例如,在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中,

写陈光标高调慈善的很多,但评卷时强调,

这是“不约而同”,评分绝不能因写的人多

而判其雷同平庸;应首先充分肯定考生关

注社会并贴切选用论据的能力,同时强调

应客观地根据其论证水平评分。2013年广

东高分作文评分,强调对原创作文宽容,

对原创文章给予鼓励性评分。

六、2014年作文备考建议

(一)依纲备考,落实考点

依纲备考,是最科学最奏效的备考。每年,

教育部下发语文考试大纲,广东教育厅下

发语文考试大纲说明,这些事全国或全省

统一考试的纲领性文件,出题的依纲出,

备考的依纲而训练,评价的也必须依纲而

评,环环紧扣考试大纲,有条而不紊。因

此,教高三的语文老师,应该关注和钻研

考试大纲和省考试大纲说明,科学而及时

地发现考试动态,科学地设计备考方案。

(二)强化审题训练

“材料引……”这种作文题型已经考两年

了,学生读这种题型日渐熟悉,对这种题

型的审题方法也已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

应该将审题训练的重点落实在对“材料内

容与含意范围”的准确把握上。值得特别

注意的是,提供给学生训练的作文题,其

质量要高。有些人备考喜欢搞“题海战术”,

在网上搜寻一大堆作文题,不筛选就印发

给学生训练,结果是越训练越糊涂。根据

以往曾对“材料引……”作文题型提出的

疑惑来看,多数是由质量差的“材料”引

出的。

另外,审题训练的重点也要落实在角度的

选择上。确保“在材料内容与含意范围内”

选择角度;并且要处理出“单一”的角度;

尽量甄别出“有价值”的角度。

(三)强化原创作文“中心突出”的训练

沿着2013年的命题趋势,以后的“材料

引……”作文题,其审题将会控制在考生

易于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审题难度降

低后,作文分数的区分度,就自然回归到

考生应试作文水平的比拼上了。2013年广

东高考作文评分,主要看两方面:其一是

判审题;其二是判作文。作文“等级评分

标准”,对审题划定的等级为“一等的符合

题意”“二等的符合题意”“三等的基本符

合题意”“四等的偏离题意”。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对文章评判的项目是很具体

的,评“内容”项的细目有“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评“表达”项的细

目有“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

这6项细目,便是作文评价的得分点或失

分点了。

所以,作文备考不能只训练审题,还要训

练写文章,按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所制

定的评分细目,认真训练学生,达到能写

出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

真挚以及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

流畅,书写工整的文章。但是,目前学生

写文章的水平,距离评分标准所定细目还

挺远。比如,文章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

材料欠丰富,结构混乱,语病较多,等等。

还有些学生甚至连“原创”的信心都没有。

确实,作文备考任重道远。正视困难重重,

不是放弃而是重视。套作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越来越多人写原创作文了,再不原创

“蒙”不到分了!

面对学生作文诸多问题,建议在培养学生

“原创‘写作能力时,试试以训练“训练

中心突出”为突破口,辐射性地带动其他

问题的解决。

1、训练想清楚才写

造成写文章中心不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乱写”,不是想清楚了再写,而总是“边

写边想”,于是写到哪想到哪,想到哪写到

哪,写好写不好全平凭运气。这种不好的

写作习惯,是中心不明确的“罪魁祸首”,

必须先解决!

高考作文与平时写作不同,平时写作文可

以先写初稿,然后修改,再定稿,如果不

满意还可以重写。但高考作文必须在规定

的时间内一写即定稿,因此,想清楚了才

动笔表达,这是管住思路,“中心突出”的

保障。现在学生普遍处于“不写思路出不

来”的状态,总是写了一句才想得出下一

句。这种状态实质就是一种写作习惯,这

种习惯是经过了好些年悄悄养成的。这种

不良的写作习惯,只保证了能写出800字,

却保证不了“中心突出”,所以必须要改。

而较长时间养成的不良写作习惯,要在较

短的备考日子里改掉,确实不容易,需要

强化训练,由不习惯训练到习惯,由“乱

写”训练为“清清楚楚地写”,由“动了笔

才逐渐清楚”到“动笔前就清清楚楚”。

2、训练动笔前确立“中心”

许多学生,审题选择了角度后,就动笔写

作文了。他们不知道,还需要确立文章“中

心”,才能动笔写,这才有可能写出“中心

突出”的高分文章。什么是文章“中心”?

文章“中心”指的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

要看法。例如,《点亮万家灯火》这篇文章

的“中心”是:赞扬家庭一“感激地接受”

好。

动笔前确立“中心”,就能避免东拉西扯。

角度与“中心”有密切关系,往往一个角

度可以确立出N个“中心”。例如,《点亮

万家灯火》的角度是“家庭一”,这个角度,

可以写“接受捐助好”的中心;也可以写

“接受捐助不好”的中心;还可以写“知

恩图报”的中心……800字的文章,一般紧

紧围绕一个“中心”写,才有可能写得深

刻,才能写得“中心突出”。

确立“中心”是在动笔前,选定角度之后。

这是个构思的思维步骤,一定要通过训练,

让学生习得并形成写作的好习惯。

3、训练动笔前想清楚怎么展开“中心”

怎样将“中心”展开,形成800字的文章,

这需要在动笔前想清楚。例如,“赞家庭一

感激地接受好”,这一“中心”如何展开?

《点亮万家灯火》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通

过三个家庭作比较展开的。“家庭一”为什

么好?其一,家庭一没有家庭二的多余顾

虑;其二,家庭一没有家庭三的无谓戒心;

其三家庭一接受了善意,温暖了他人,学

会了感激,点亮了内心。这就围绕“中心”

展开了三个分论点。

动笔前花时间去想清楚怎样展开“中心”,

“中心”更清楚了,全文的思路也呈现了,

结构也就随之有眉目了。

4、训练动笔前想清楚了用哪些题材表现

“中心”

目前不少学生在考场上写作文,靠的是将

考前准备好的那几个材料,不管它贴不贴

切,只管往题意上“扯”,专注着怎样“扯”

的靠“近”些,“套”的痕迹淡一些,这样

的“写作”(这是制作)哪还有“中心”?

在“中心”确立前就准备好的“题材”,

被称之为“万能题材”“口袋材料”,用这

些题材制作文章,一般写不出“中心突出”

的文章。科学的写作过程,应该是想好了

“中心”及其展开,然后才根据“中心”

及其展开的需要选用题材。这样的题材才

能有效地表现“中心”。

在训练学生选择题材时,除了强化围绕

“中心”选材的原则外,还有必要辨正以

往对题材甄别与评价的误区。甄别与评价

题材好与不好,不是看其数量或掌握材料

所体现的知识面,也不是看其用的人多人

寡,而主要评价器与“中心”的逻辑关系,

主要评价其对“中心”的表现力。

5、训练动笔过程中将“中心”表达清楚

表达过程如何紧扣“中心”写作,这是“中

心突出”的重要环节。如何将想清楚的“中

心”表达得清楚,同样是需要下大力气训

练的。

附:2013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范文:慈善需

行之有道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

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

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

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

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

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

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

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

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

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

慈善中包含的更多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

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

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心理的方式施行。

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更

多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

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

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

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

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

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

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

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

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

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

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

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农夫和蛇的悲剧。将

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

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

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

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

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

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

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

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

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

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

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

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

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

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

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点评

“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

此文开篇高屋建瓴,以人性的切入去探勘善

性的本质,并对“慈善与施舍”做了确切的

辨析,虽不过三言两语,却字字切中要义。

接着,作者在对慈善的关怀本质、施行方式、

落实对象的几个层面上进行了缜密有效地

论述,思想成熟深入,表达掷地有声,展现

了一位关注社会思考独立尊重内心的中学

生的良好风范。

文章结尾两段尤为令人称道。作者不被

材料锁定,在有限的生活经验之上,以更为

宽阔的胸襟,扩大了对善行的“施者”的界

定,同时,与之延展的慈善的内涵和外延也

有了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确实,行善路上,

人人都是高贵的善性传递者,财富与善心不

一定成正比,尊严也从来没有排行榜。善在

大爱里,更在细节中。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徐

2013广东高考优秀作文范文:当慈善遭遇

傲骨

随着首富比尔?盖茨,股神巴菲等全球富豪

以“裸捐”发起富豪慈善活动,慈善之风便

如无数个超级飓风,迅速席卷全球。这似乎

是一种皆大欢喜的事情,捐者开心,得者开

心。然而,并不是所有贫困者都会满怀感激

地接过免费的赠予。在他们心中,这或许是

一种施舍,一种尊严的丢失,骨气的丢失。

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

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

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中国富豪陈光

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

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在

他的每一张宣传照中,背景都是曾接受过他

援助的贫苦百姓。但是那些解决了生活困难

的农民,即使是笑着的,也难掩一脸的卑微

与怯弱。陈光标这种高高在上的施善方式,

无疑是伤害了他们的尊严,活活地挤走了他

们的骨气。相反,大连市的微尘就做得比陈

光标好多了。微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

织,由无数匿名之人捐款而成,给需要的人

送去钱财,却不留名,不求回报。这种慈善

方式不仅给受助者留下足够的尊严,还很有

可能感动他们,从此也加入微尘行列。由此

可见,不同的慈善方式,效果其实大不相同。

穷人也有尊严,当慈善遇上傲骨之人,最忌

的便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慈善的本意是帮

助他人,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心灵上的。

因此,用一种更温和,更合适的方式去做慈

善,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人。

其次,作为一个受善者,要视自己的实

际情况去做事,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古有“不

食嗟来之食”的傲骨之人,最终活活饿死在

街上。且不论施饭者态度如何,如果在生命

危险时仍争一时意气,往往得不偿失。接受

他人资助的人,固然是要留一点骨气,但这

并不代表盲目拒绝他人好意。台大校长黄中

天功成名就后回到耶鲁去感谢曾助他良多

的宿管阿姨,那位美国大妈却一脸严肃地拒

绝了,并要求他去帮助更多的人来感谢她。

黄中天谨记在心,一生中资助了无数学子。

黄中天的做法,才是受善者该有的“傲骨”,

不白白地接受捐助,而是把曾接受过的善意

经自己的手向四周扩散,这才能使慈善走得

更远。

当慈善遭遇“傲骨”,施善者不能一走

了之,受善者也不能固执己见。只有双方平

心静气,改变一下方式,端正一下心态,才

能使这场慈善皆大欢喜,施者开心,受者也

开心。大家互相理解,你浇水,我施肥,才

能使慈善之树更加拙壮成长。

【点评】

此文伊始,紧扣材料,点明慈善有益世

道人心,接着笔锋一转,提出当慈善遭遇傲

骨,双方出现如何面对之难题,文章由此焦

点切入,选取施受之关系角度立论,可谓审

题精准。文章先写施善方式,以一反一正两

个例证阐释说明何为正确的捐助方式。相较

于陈光标,微尘团体的行善不是伤害而是维

护了受助者的尊严。文章接着分析受捐心

态,依然采取一反一正两个例证进行论述,

文章指出,意气用事,盲目拒绝,并不代表

所谓尊严、傲骨,正确方式应该像受助者黄

中天那样,用自己的善意回报社会。文章着

意发掘此例证蕴含的施受双方传播善意的

慈善本质,由此可见,文章立意深刻。此文

结尾,以浇水施肥喻示施受双方的本真关

系,进一步强化文章的中心论点。纵观全文,

观点辩证,结构严谨,论证方法得当。但此

文亦存在一些瑕疵,如“挤走骨气”的表述

不准确,傲骨与回报之间的逻辑关联略显牵

强,还出现一个错别字“拙”,尽管如此仍

不失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

点评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李永中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9:1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203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jonathan kite
下一篇:arise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