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积累
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及答案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课时训练
1.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
(1)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2)不声不响,很少说话。比喻人性格内向。()
(3)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4)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流淌:液体流动。
B.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酬劳:酬谢,给出力的人的报酬。
转悠:漫步,无目的地闲逛。
C.溜达:散步,闲走。
乍看:刚刚开始看。
D.富饶:物产多,财富多。
3.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错字并在后面的横线上写出正确的
字。
(1)如果他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
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________
(2)他不住帐蓬,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________
(3)他没有拿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长、大拇指粗的铁锟。________
(4)他靠一个人的体力和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州。________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
2
4.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的是()
(1)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像一只饥饿的野兽了出的吼叫。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绿洲。
(3)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4)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中水井,或是一
眼泉水吧。
阅读课文下列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
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渥。风吹在瓦上,发
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很干干净净。地板上没
有一点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
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
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
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
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
过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
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
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5.文中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屋间的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描
写中我们可以看出“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6.“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接着,一颗一颗地仔细地挑
选起来。”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试分析有什么作用
7.“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牧羊人”为什么不让我
帮他呢
课时训练答案
1.(1)坍塌(2)沉默寡言(3)刨根问底(4)不毛之地
2.D“乍看”是突然看到或猛然看到。
3.(1)“康”应为“慷”(2)“蓬”应为“篷”(3)“铁锟”应为“铁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
3
棍”(4)“绿州”应为“绿洲”。
4.(3)是同类相比而不是比喻。
5.餐具、地板、猎枪、炉子,热汤生活井井有条,做事认真
6.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牧羊人”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生怕
有一棵发不了芽,与下文种橡子时的“轻轻地放”“仔细地埋”相照应,也为下
文橡树长大成林作了铺垫。
7.不让我帮他挑选橡子,一是因为我是借宿的客人,是对我的关照,更主要
的是怕我挑选的橡子不够好,担心种下后不能发芽生长。
附录:初中作文写作技巧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材,确定中心
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2在以上基础上注意以下五条:
1:题目(新颖,命题作文例外)
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龙头凤尾)
3:用词妥当,修辞正确。(力求语言的准确生动)
4: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让人读着顺畅,有一气呵成之势)
5: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如果能文情并茂那更好。
文:指文采,文笔
情:指感情
解析:半命题作文
题型解析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
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
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
4
纵观近年来全国中考,半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青睐。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也应是我们备考
练习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归纳的几种常见命题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是我致胜的魔杖”、“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的
岁月”、“刷新着我的生活”等。
二是后空型。如“因为有”、“错过”、“追寻那渐远的”等。
三是中空型。这类题型要联系前后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如“有陪伴的日
子”、“留一份…….给你”、“藏在里的精彩”等。
四是“两空”型。这种命题要运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把空缺之处补充完整。如
“因为我更”、“为画上”等。
解决策略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
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
现象。
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
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第一步
仔细斟酌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
或句子的意思。如“我读”,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少了宾语,加上
宾语这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
5
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
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
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四
大名著》《我读澜沧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
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
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
己的真情实感。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
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
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
容易得高分。
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
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
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
立意。
3.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
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
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
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曾经错
过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
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
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
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
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
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
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初中语文知识积累
6
第二步
理清思路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思同步进行。考场作
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平时的生
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准确。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题中
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
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
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
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新颖。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
如“拒绝”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平庸”“自
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
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
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
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
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深刻。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
文题“我多想”,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飞”,这比“唱”
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
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
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
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
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第三步
明确要求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
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
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6:3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96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