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读谱听帕蒂塔
今天在图书馆把6首巴赫的钢琴帕蒂塔全部打印,回家听图雷克的录音。惊叹啊。不看谱
时种种风景都是茶杯里的风暴,浓厚但是混浊,看了谱气象就不同了,狂草般的感觉,狂但是
可辨。不知道图雷克现场演奏是什么样的,这个娇小的女人,弹琴让我想起“花怒”两个汉字。
图雷克的断句,跟我读的谱子不同。她是对的。后人乱加那种跨小节的连线,在巴洛克中
往往不允许。而且,一组八分音符,最好能断开一点点,两个一组分出轻重。在库兰特舞曲中,
我很奇怪她怎么把三连音做到那种“圆”的程度。巴赫有很多断而不跳的音,一组组的,弹
者要么过分,要么不及,要弹成三个一样大的圆墨点那样的感觉,真不容易。当然,不是总需
要一样大的圆墨点,往往是头一个最大最沉,象一盏圆灯,后面的音就是萤火虫了。在萨拉班
德舞曲中,她在松松紧紧的音符串中轻推水流。巴赫的音乐从来不一泄到底,而是水流常遇礁
石---往往稍有奔腾之意立即碎开。
最早听帕蒂塔,我是从古尔德开始。现在听古尔德依然很好,虽然有尖峭之病。那时我住
在小白房子里,一下雪,房子就胖成白蘑菇。而我开始听帕蒂塔的时候是夏天,我光脚坐在地
毯上,看不见的音符跟尘土一起在屋里飞。忧来无方,人莫知之。。。。。
再说图雷克
听图雷克的时候忍不住跟古尔德比较。古尔德不管怎样都是好的,他的生动往往在于开阔,
巴赫音乐里的框子他一头就顶开了。但图雷克触键的变化多端还有来自充沛底气的整体感无人
能及,尤其是手指控制功夫真是了得,指哪打哪,深深浅浅的要什么有什么。那些装饰音如白
驹过隙,八分音符跌宕得柔若无骨,句子分得很“开”。和声她弹得很钢琴化,强弱鲜明,让
我有点意外,但还能挑剔什么呢?在她的演奏中我对巴赫的期待都痛快地发泄出来,如同解毒。
这场演奏会上,她不光弹巴赫,也弹门德尔松等等小曲子。仔细听听,不错,虽然不算贴
心贴肉。很难有人把巴赫和“巴赫后”都弹得贴心。然而,只弹巴赫的人,是弹不好巴赫的
(其实也不存在只弹巴赫的人,因为根本无法生存)。为什么呢?虽然萧邦等人跟巴赫无关(我
是说,是巴赫影响了他们而非他们影响巴赫),但钢琴这件乐器却跟浪漫派有关。没有弹过浪
漫派的人,很难理解现代钢琴。所以,如果在现代钢琴上弹任何东西,都要认真学浪漫派。这
就是一个悖论:巴赫并非为钢琴而写,然而要学巴赫不得不学一些“非巴赫”。
图雷克曾经说,弹巴赫就应该在现代钢琴上弹。对她来说,的确如此。她指尖的深浅变化,
让人惊倒。在弹巴赫的人中,再也没有谁能如此变魔术。霍络维茨算一个,但他是借了浪漫派
本来的疯狂。图雷克竟然把歌德堡变奏曲弹得龙卷风一般。我不由长叹,大家只知道古尔德另
类,其实图雷克的心思静水流深,鞭抽入骨啊。
我曾经写过一篇<<弹钢琴的女人们>>,其中有阿格里奇。可惜,图雷克跟阿格里奇不一个
时代,老太太竟从未弄出新闻。我倒真希望图雷克这个灵异的女人,留下一些绯闻什么的,以
证明她是人间而非天使。遗憾的是,图雷克的生活严严实实地封闭了她的内心,一点壮怀
激烈的意思都没有。如果放在娱乐界,岂不让人闷死。在这一点上,她倒真象巴赫。照片上
的她,穿着日本样式的衣服,华丽端庄,用一个温和的微笑挡住别人对她内心的窥探。还是想
知道她在生活中是怎样一个人,也许没什么异常吧,练琴,开音乐会,教学生,跟丈夫在一起。
然而我在她的琴声中听到清凉世界中的晨祷—一定是晨祷而非晚祷或主日礼拜:晨祷是清醒,
不兴奋,没吃早餐,不做梦的。
有时我觉得,我听巴赫就只剩了一个目的和任务,就是理解图雷克是怎么想的。她想的跟
巴赫显然不一样。但她为什么那样想呢?到目前为止,我对她的印象还有些泛泛,应该深入到
每一首小曲中,才能坦然地谈论这个人。一花一天国啊。平均律中有许多这样的时刻:我被巴
赫突如其来的神思游离惊呆。图雷克是否跟我一同“惊呆”?不知道。也许她自有一套道理,
也许她不想形成声音之外的道理。
有名的巴赫钢琴录音太多了,要数一数,怎么也不该漏掉图雷克、古尔德和普莱亚—他录
制的英国组曲是对钢琴世界最美的贡献之一,我认为。用个涉嫌文学化的说法,图雷克仙风道
骨,古尔德是冰冷的小怪物,普莱亚“仁者无敌”。这几张我最喜欢的CD,总是一下子就贴
上我的心,挥之不去。
一些古尔德
巴赫的法国组曲是我特别喜欢的键盘作品,我这里有不止一个版本的羽管键琴录音。我平
常不鼓励自己乱听钢琴上的巴赫,总觉得钢琴上的巴赫更象一场迷梦,一场幻觉游戏,好比吃
吃兴奋剂。不过偶尔心情特别的时候可以听听,就当节日吧。听古尔德,仍然感动。大家说他,
总以一个“怪”一蔽了之,我倒不觉得他有那么怪。他的细腻倒更令我难忘。随便说一个吸引
我的瞬间:他的处理往往很刻意地做出变化,但是在同音反复,不少人都要做点表情的时候,
他却故意用绝对一样的力量砸到底,而且声音不轻,好象几声板着面孔的铁砧声。在花样百出、
小溪浪头一样的细腻音流中,这几声呆呆的敲击有着奇妙的致幻效果。
此外,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逻辑,前后统一。无论铺天盖地还是压低声音,他都有着暗暗
的考虑。清晰、准确、冷静---在这样的基调里,我却跟他的声音狂欢起来。
弹琴弹到古尔德的份上,就象那种一生一世做尽孽享尽福的江洋大盗。在他手下,法国组
曲简直是一束散文诗。萨拉班德舞曲往往有一种“岁华摇落”的感觉,因为步子慢而深,真的
能把一些东西摇落,摇得雪地上都是糖果。
过去我在很冷的冬天听,楼下的炉火在烧,木柴香气冉冉。然而在寒冷中每个人如此孤独,
它清楚地定义了人之间的壁垒—人跟人怎么近都是冷的,隔的。寒冷中的一切观念都跟热天不
同。寒冷中太阳出来,在雪之上。狗孤独地跑。在那种情景里听法国组曲,一切都那么超现实。
那时的法国组曲,照出事物的“另一面”,象抽象派画出人脸你看不到的侧面。“法国”是
抒情的声音,显得独特。当然,那种小容器里的低喧哗在巴赫作品中无处不在。
其实也喜欢古尔德的平均律。巴赫是无意义的,不让人向上或怎么样。古尔德更不怎么样。
他把自己在巴赫的音乐中闷死了,过了孤寂的一生。我常有这样的感觉,平均律好象总是前几
首非常安静,安静到时刻让出空间让针掉到地上戳进地板。可是后来就慢慢快起来闹起来。但
古尔德或者任何一流巴赫演奏者,都有个“锚”一样的东西,让一串串飞溅的声音终指地心。
空气冷寂,然而空间中四处嗤嗤点起小火苗—就这样,在巴赫的音乐中我们绝望地纵欲。
扯句题外话:古尔德弹管风琴不行,太业余。他的<<赋格的艺术>>中的管风琴部分虽然听
上去还可以,但跟老家伙(其实比他生得晚)如玛丽亚-阿兰一比,显得那么僵硬单调,简直不
象管风琴。阿兰跟图雷克似的,魔法师老太婆一个,不过她不是巴赫专家,而主要是法国作品
专家。
巴伦博依姆要离开
刚刚看到一个巴伦博依姆的访谈。他要离开芝加哥交响乐团了,朋友告诉我的。他要飞到
芝加哥去听最后的音乐会,曲目包括巴伦博依姆弹的平均律上册。
巴伦博依姆这个人,我本来没有特别的兴趣。我曾经跟一个拉大提琴的朋友一起看杜普蕾
跟巴伦博依姆夫妇的录像。在天才女人杜普蕾面前,老公显得失色。朋友是“杜迷”,说巴伦
博依姆跟她一起显得好俗气。这个人又弹琴又指挥,录了大量CD,我还是没有特别的印象,
觉得应该不错吧,仅此而已。
不过这个访谈倒让我颇受打动。巴伦博依姆说“巴赫的音乐养育了我”。有些观点他说得
特别好,比如说到巴赫的节奏和和声的关系。其实巴洛克作曲家都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对他们
的认识应该是一个整体,速度决定装饰音,决定音型,和声,节奏,还有很多很多细处,所以
速度一变,牵一发动全身。如果没有做过深入的研究,不知道什么样的马配什么样的鞍,就乱
套了。巴赫当然也不例外。巴伦博依姆就说到如果真要把巴赫复原,要对音乐有深入的知识,
甚至包括对巴赫后音乐的研究,这样才能区分。
是这样的:我们都生在巴赫后,所以想装做不知道浪漫派是做不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甄
别,用知识和经验甄别巴赫和非巴赫。这不是巴伦博依姆说的,是我的发挥。
巴伦博依姆说了他从小弹钢琴,把平均律背得烂熟,随时可以移调演奏。他不是唯一能这
么做的小孩,但绝对是让我尊敬的人之一。他说如果弹错了,手指就会挨老师敲。你可以想象
把巴赫平均律深深嵌入脑子这个过程,有和没有差如天壤。有这样调性意识的人,指挥也是不
一样的。
从音乐家的生活来看,幼年时被巴赫这样貌似刻板枯燥艰难的东西强迫进入,这个忍耐的
过程对“塑人”来说也非同小可。人各有命,人各有志,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有这样的学习,
但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些用全部苦功和智慧吸收着前世的记忆的人,而且是那么复杂笃实的记
忆,这个消息令人想起来就轻轻欣慰一下。
费舍尔的巴赫
今天下午借了20世纪伟大钢琴家系列中的埃德温-费舍尔这两张CD中有很多巴赫。这个
人我非常仰慕。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曾经非常努力钻研一个匈牙利钢琴家写的<<钢琴演奏
法>>,其中大量例子和照片费舍尔用了的。
不过今天拿来一看,此人1886年出生于瑞士,我不由心一凉。那个时代的人,弹巴赫是
不好指望的---虽然那时钢琴家牛人辈出,但那是个对巴赫严重误会的年代。他们几乎是以对
待浪漫派作曲家的态度对待巴赫。
虽然有一点心理准备,音乐响起来我还是稍微吓了一跳:不但太“连”,竟然踏瓣都一
个劲用。关于巴赫音乐演奏的“度”,是个很大的话题。很难说古尔德就是绝对的好,比如,
他时常突兀得过分。但是,以我个人口味,我可以忍受突兀过分,但不能忍受歌唱过分,表现
之一就是连得过分。用踏板更是几乎不能想象的事情。谱子没在眼前,我还是几乎能想象出,
费舍尔是怎样阅读巴赫的。他弹的平均律,不仔细听还可,但d小调半音幻想曲就令我难以接
受,后面BWV922更过分,听起来倒蛮象舒曼。
说象舒曼还真不是心血来潮。舒曼的独奏曲有着跟巴赫类似的复杂度,值得细读。我曾经
认真看过他的作品的多数乐谱,但我承认舒曼的钢琴音乐从未深深进入我的内心—那种有点紧
张甚至狂乱的复杂从来不属于我。有寥寥数位朋友把舒曼引为最爱,对此我只有佩服。
接着说费舍尔。他拉伸太多,竟然出现空拍。不过,几首巴赫协奏曲听起来并不糟糕。这
些协奏曲本来就颇有娱乐精神,不象那些独奏曲那么枯寂肃穆,所以,弹成别的样子不算坏。
总之,这个人的巴赫是我听过的巴赫中让我有些不能接受的一个。且慢,费舍尔仍然是我
尊敬的人,而且,他录制的平均律是最早的全集录音,有着历史功勋。让我们谅解这个人吧。
顺便说一句:CD中费舍尔的照片属于我喜欢的一类:苍老,严厉,不好看,皱纹刀刻一
般,目光专注。不论男女,这样的照片总会打动我。
三则碎语
1。
图雷克平常待人客气,对古尔德却尖刻。其实她以礼相待的那些人,可能她并不放在心上,
而她又批评又讽刺的古尔德,倒可能是她真正看重的。礼貌,往往就是防弹衣一样的东西,为
了隔绝和保护自己,甚至,出于内心的骄傲。人抛弃礼貌和“政治正确”面对的人,倒往往有
了赤诚的态度。当然,这都是我的揣测。
而古尔德据说比较推重图雷克,当然只是据说,不过在张狂的古尔德来说,有这么个“据
说”也很不容易了。还有个据说,是古尔德受了图雷克很大的影响。我个人感觉,两人风格迥
异,不过,录音中的平均律,两个人的理解竟然非常相似,我几乎分不出谁是谁。别的作品,
可是一下子能听出区别了。
回到刚才说的图雷克对古尔德的不敬。其实艺术家彼此轻视甚至为敌是常见的,除了骄傲
等等个人因素,争端有时是由于风格不同。演奏家在自己的个性和世界里钻得太深拔不出来,
结果就不能宽容跟他太不一样的人。任何艺术领域都有这样的公案,音乐家中瓦格纳,勃拉姆
斯,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等之间的不相容让人印象很深。李斯特人格非常慷慨宽容,但跟瓦
格纳的理念之争加上家事纠纷一度也是闹成一团。
而不是艺术家的人呢,比如评论家和爱好者,因为没有钻那么深,所以没有那么偏执,反
而能兼收并蓄。所以,艺术家的艺术批评只能当一面之辞,往往需要非艺术家来纠偏。
2。
音乐逻辑基本独立于社会逻辑,但音乐家却又是社会人。所以一方面巴赫以信仰为本写作,
信仰对写作形式不可能毫无影响(比如不写歌剧,但倾力于受难乐),另一方面,在写作的操作
层面,信仰不能帮太多的忙,主要是靠音乐能力本身来实现。虽然巴赫天真地相信,他的音乐
能指引到信仰的方向,比如他很主题先行地写了很多直接解释圣经文本的管风琴作品,然而听
众未必能往他希望的方向联想----那些音乐本身仍然是巴赫追求技术和形式的产物。
巴赫的陌生感往往来自技术的复杂度—因为复杂,记不住,快感不能一下子满足,于是总
有快感。但是,并不是复杂的东西一定能吸引住听者。人的接受能力跟现有的作品总是互动的
--比如,即使是不喜欢巴赫的人,听的音乐也是在巴赫代表的调性传统下慢慢形成的,所以巴
赫之影无所不在。而喜欢他的人,也往往先听了别的作曲家,有了抓住旋律的能力和声调稳定
感之后,才接受巴赫。
我认为,巴赫及以他为代表的巴罗克音乐,对我来说是新鲜甚至激进的,尽管在历史上是
先有巴赫后有萧邦等人。很简单,对个人来说,没听过的音乐,没进入过的世界就是新的;此
外,巴赫对音乐种种可能性的狂热探索,直到如今都显得先锋。这种激进在我看来是狂想和乌
托邦那样的东西,不能去跟社会生活彼此解释,但巴赫在音乐中实现了,并且让听众热衷追随
它,以别的东西跟它对话、映射。候世达那本奇书<<哥德尔,埃舍尔和巴赫>>即是一例。
3。
很奇怪,巴洛克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爱好者之间黑话那样的东西,只能眉眼传情。在我
听来,法国巴洛克音乐是那样妖魅的声音,躲避它的诱惑需要很大的定力。然而许多人安全地
躲开了,因为他们从未听过,仅此而已--不抽烟仅仅因为我没抽过。
此外,历史的产品从来不能成为时尚,时尚永远是眼前的东西---眼前生出眼前,时尚生
出时尚--这样说也许有点绝对,还是比喻成层状的岩石吧:相邻的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相
邻的够着就难了。远的东西再好抵不过不费力得来的享受和发泄。因为要触及遥远的历史太累
了,需要阅读和想象。上帝把我们造成很懒的生物,遥望远方的美丽我们宁愿把它们供奉成神
话,永不接近。
说来心理学家应该研究一下,为什么是这样的。我猜:人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到大步步在现
实环境中养成的,而阅读和思考习惯一般都是在心智比较成熟之后。心智无法和自童年形成的
习惯较量。我们看书,知道现实不是书上说的样子,历史说得再真,也无法复原成真实。好象
重力或者光:世上的种种事物对人的影响是一种辐射,越远衰减得越厉害。
不过还是可以设想这样的情景:假如让历史跟现实在人面前有平等的竞争机会,看看会怎
样。我是说,人们对历史的轻视往往并非故意,只是在生活中无缘接触。越无缘,也就越无缘。
这主要不是趣味口味的问题,而是简单的机会差别。假如人有机会把历史当成现实,也许这个
社会的审美趣味会芜杂得有趣。
本文发布于:2022-11-22 16:09: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