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培训学校

更新时间:2022-11-25 12:28:1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英语四级分值)

新时代校长教师培训新思维二十条

校长和教师是最需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职业。在加快教育现

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

校长教师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就需要树立新思维、

采取新机制、探索新方法,突出供给侧,实现个性化、课程化、多元

化,以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1.增强区块链思维,谁拥有培训资源就由谁来组织、就支持谁优

化提升培训项目,“不为我有、但为我用”,开发更多灵活多样的培训

资源,加强培训基地、培训项目之间的联动和优势互补。

2.增强客户思维,善于换位思考,让校长、教师提出培训需求,

参与施训全过程,并始终体验到新颖、温馨、实用以及培训结束后的

意犹未尽。将参训者的满意度评价结果作为培训经费拨付的主要依据。

3.增强培训的实践体验,即使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开展培训,

也要尽可能采取虚拟实景、虚拟现实、虚拟讨论等方式,加强与培训

者的共感共情、交流沟通。

4.增强“互联网+”“智能+”思维,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

更注重线下的面对面培训以及与办学教学行为的诊断相结合,把培训

变为校长办学和教师教学的诊断、指导与改进,并出具相关测评报告。

5.增强培训的长远影响,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不搞“一培了之”,

后续跟踪服务和指导对参训者更为重要,持续发力,方能见效。

6.强化培训双方的互动,二者互为师生,既是参训者,也是施训

者;既消费课程,也生成课程。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坚信“三人行,

必有我师”,最好的培训是身边人和身边事的启发及其引发的反思。

7.扎根学校实际搞培训,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校本培训,发挥好

校长的主导作用和学校名师团队、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的主体作用,

打造校内培训团队。身边的典型最令人信服,“走出去”培训也同样

重要。

8.发挥培训效果的最大化,抓好关键少数,每一次参加外出培训

的校长和教师都应是校本培训的“种子”,都必须把培训内容和收获、

反思等在校内分享。

9.增强培训方式和内容的可选择性,理想状态是在构建丰富课程

超市基础上,实现基于每一所学校具体办学实践的“一人一张培训清

单”,特别注重满足青年教师的需求。

10.建立“必修+选修”“自主+引导”“规范+创新”的培训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确定必修模块,体现对校长、教师培训的价值引导,同

时最大可能增加可选择性的个性化供给。

11.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及时更新培训内容,始终保持引领性,

与时俱进,坚决避免内容老化、专家固化和方式僵化,老生常谈总是

令人讨厌。

12.强化网络平台搜索引擎,既能够根据每次培训自由组合,又

能为参训者自主选择、深度学习提供无穷的资源和乐趣,并提供长久

的支持。

13.用好用活手机移动端,最大化挖掘“APP”价值,科学设计“短

平快”的培训项目,实现学习和培训的随时随地,实现“碎片时间”

的最大利用。

14.增强协商思维,健全即时反馈机制,对参训者的咨询事项和

学习需求等,及时回复,优化调整,着力提高培训效能。

15.主动服务大局,对培训中发现的普遍共性问题和典型个性问

题,以及参训者提供的重要信息等,应及时梳理,主动报告主管部门

作为决策依据。

16.注重激发内在提升动力,始终聚焦如何通过外在的施训,激

发出内在学习动力,为从“要他学”到“他要学”“学不够”贡献更

多智慧,搭建更多平台,创新更多机制。

17.树立市场化思维,主动引入第三方参与,形成合理有序的竞

争机制,公开招标,“货比三家”,“搞活一江春水”,但前提是普惠性,

特别是对乡村教师的培训更是如此。

18.增强系统思维,在培训全过程始终注重调动教育局长、校长

和教师三个积极性,特别是教育局长和校长的认可支持,即使是没有

局长和校长参与的培训项目也是如此。

19.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但一定是方式鲜活、触动内心,绝不是

照本宣科和单一的报告会等形式。注重典型案例和行业榜样的启发和

示范。

20.强化底线思维,在专家聘请、培训内容、学员参与等各个方

面坚决杜绝出现违背意识形态要求的内容和行为,确保培训的食宿、

交通等各类安全举措以及有关财务、廉洁纪律要求落实到位。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12:28: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8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