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四川高考数学

更新时间:2022-11-25 07:45:36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日语能力等级考试)

1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数学(供理科考生使用)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球的表面积公式

()()()PABPAPB+=+24SRp=

如果事件相互独立,那么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PABPAPB?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

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3

4

3

VRp=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

A

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其中

R

表示球的半径

()(1)(0,1,2,,)kknk

nn

PkCppkn-=-=…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涂在机读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7(1)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是()

A、42B、35C、28D、21

[答案]D

[解析]二项式7)1(x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1k

T=kkxC

7

,令k=2,则22

73

xCT、

21Cx2

7

2的系数为

[点评]:高考二项展开式问题题型难度不大,要得到这部分分值,首先需要熟练掌握二项展

开式的通项公式,其次需要强化考生的计算能力.

2、复数

2(1)

2

i

i

()

A、1B、1C、iD、i

[答案]B.

[解析]

2(1)

2

i

i

1

2

212





i

ii

[点评]突出考查知识点12i,不需采用分母实数化等常规方法,分子直接展开就可以.

3、函数

29

,3

()

3

ln(2),3

x

x

fx

x

xx



在3x处的极限是()

2

DC

AE

B

A、不存在B、等于6C、等于3D、等于0

[答案]A

[解析]分段函数在x=3处不是无限靠近同一个值,故不存在极限.

[点评]对于分段函数,掌握好定义域的范围是关键。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1

,延长

BA

E

,使

1AE

,连接EC、

ED

sinCED()

A、

310

10

B、

10

10

C、

5

10

D、

5

15

[答案]B

10

10

cos1sin

10

103

ECED2

CD-ECED

CEDcos

1CD5CBABEAEC

2ADAEED11AE][

2

222

2

2

22









CEDCED

,)(

,正方形的边长也为解析

[点评]注意恒等式sin2α+cos2α=1的使用,需要用α的的范围决定其正余弦值的正负情况.

5、函数

1

(0,1)xyaaa

a

的图象可能是()

[答案]C

[解析]采用排除法.函数(0,1)xyaaaa恒过(1,0),选项只有C符合,故选C.

[点评]函数大致图像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其中特殊值验证、排除法比较常用,且简单易用.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

[解析]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

能相交,所以A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

平面平行,故B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错;

故选项C正确.

3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立体几何的线、面位置关系及线面的判定和性质,需要熟练掌握课本基

础知识的定义、定理及公式.

7、设

a

b

都是非零向量,下列四个条件中,使

||||

ab

ab



成立的充分条件是()

A、

ab



B、

//ab



C、

2ab



D、

//ab



||||ab



[答案]D

[解析]若使

||||

ab

ab



成立,则方向相同,与ba选项中只有D能保证,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向量相等条件模相等且方向相同.学习向量知识时需注意易考易错零

向量,其模为0且方向任意.

8、已知抛物线关于

x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并且经过点

0

(2,)My。若点

M

该抛物线焦点的距离为3,则

||OM

()

A、22B、23C、4D、25

[答案]B

[解析]设抛物线方程为y2=2px(p>0),则焦点坐标为(0,

2

p

),准线方程为x=

2

p

,

32)22(2||

22,2

22,1

3

2

p

2,3

2

p

-2

.

22

0

22

0

2







OM

M

yp

y

M

M

)(点

解得:

)(且)(

线的距离到焦点的距离等于到准

在抛物线上,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抛物线的定义:|MF|=d,(M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d

为点M到准线的距离).

9、某公司生产甲、乙两种桶装产品。已知生产甲产品1桶需耗A原料1千克、B原料2千

克;生产乙产品1桶需耗A原料2千克,B原料1千克。每桶甲产品的利润是300元,每

桶乙产品的利润是400元。公司在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计划中,要求每天消耗A、B原料都

不超过12千克。通过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从每天生产的甲、乙两种产品中,公司共可获得

的最大利润是()

A、1800元B、2400元C、2800元D、3100元

[答案]C

[解析]设公司每天生产甲种产品X桶,乙种产品Y桶,公司共可获得利润为Z元/天,则由

已知,得Z=300X+400Y

4





0

0

122

122

Y

X

YX

YX

画可行域如图所示,

目标函数Z=300X+400Y可变形为

Y=

400

z

x

4

3

这是随Z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

解方程组





12y2x

12yx2

4y

4x

即A(4,4)28

max

Z

[点评]解决线性规划题目的常规步骤:一列(列出约束条件)、二画(画出可行域)、三作(作

目标函数变形式的平行线)、四求(求出最优解).

10、如图,半径为R的半球O的底面圆O在平面内,过点O作

平面的垂线交半球面于点

A

,过圆O的直径CD作平面成

45

角的平面与半球面相交,所得交线上到平面的距离最大的点为

B,该交线上的一点P满足

60BOP,则

A

P

两点间的球面

距离为()

A、

2

arccos

4

RB、

4

R

C、

3

arccos

3

R

D、

3

R

[答案]A

[解析]以O为原点,分别以OB、OC、OA所在直线为x、y、z轴,

则A)0,

2

3

,

2

1

(),

2

2

,0,

2

2

(RRPRR

4

2

arccosAOP

4

2

arccosRPA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知识点较为全面,题设很自然的把向量、立体几何、三角函数

等基础知识结合到了一起.是一道知识点考查较为全面的好题.要做好本题需要有扎实的数

学基本功.

11、方程22aybxc中的

,,{3,2,0,1,2,3}abc

,且

,,abc

互不相同,在所有这些方

αC

A

O

D

B

P

4

2

2



R

POAO

AOPCOS

5

程所表示的曲线中,不同的抛物线共有()

A、60条B、62条C、71条D、80条

[答案]B

[解析]方程22aybxc

变形得

22

2

b

c

y

b

a

x,若表示抛物线,则

0,0ba

所以,分b=-3,-2,1,2,3五种情况:

(1)若b=-3,









2,1,0,23

3,1,0,2,2

3,2,0,2c,1

3,2,1,0,2

或或或,

或或或

或或或

或或或

ca

ca

a

ca

;(2)若b=3,









2,1,0,23

3,1,0,2,2

3,2,0,2c,1

3,2,1,0,2

或或或,

或或或

或或或

或或或

ca

ca

a

ca

以上两种情况下有9条重复,故共有16+7=23条;

同理当b=-2,或2时,共有23条;当b=1时,共有16条.

综上,共有23+23+16=62种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若采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很容易忽视重复的18条抛物线.列举法是

解决排列、组合、概率等非常有效的办法.要能熟练运用.

12、设函数

()2cosfxxx

,{}

n

a是公差为

8

的等差数列,

125

()()()5fafafa

则2

313

[()]faaa()

A、0B、2

1

16

C、2

1

8

D、2

13

16

[答案]D

[解析]∵数列{a

n

}是公差为

8

的等差数列,且

125

()()()5fafafa

5)coscos(cos2

521521

aaaaaa)(

∴,0)coscos(cos

521

aaa即

5522

3521

aaaa)(

4

3

,

4

,

2513



aaa

∴2

313

[()]faaa

16

13

16

3

)cos2(

22

2

51

2

33



aaaa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很强.突出考查了等差数列性质和三角函数性质的综合使用,需

考生加强知识系统、网络化学习.另外,,0)coscos(cos

521

aaa隐蔽性较强,

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

6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可先

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2)本部分共10个小题,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3、设全集

{,,,}Uabcd

,集合

{,}Aab

{,,}Bbcd

,则)()(BCAC

UU

_______。

[答案]{a,c,d}

[解析]∵d}{c,)(AC

U

;}{aBC

U

)(∴)()(BCAC

UU

{a,c,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只要稍加注意就不会出现错误.

14、如图,在正方体

1111

ABCDABCD中,

M

、N分别是CD、

1

CC的

中点,则异面直线

1

AM与DN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º

[解析]方法一:连接D

1

M,易得DN⊥A

1

D

1

,DN⊥D

1

M,

所以,DN⊥平面A

1

MD

1

又A

1

M

平面A

1

MD

1

,所以,DN⊥A

1

D

1

,故夹角为90º

方法二:以D为原点,分别以DA,DC,DD

1

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

坐标系D—xyz.设正方体边长为2,则D(0,0,0),N(0,2,1),M(0,1,0)A

1

(2,0,2)

故,

),(),(2,121,2,0

1

MADN

所以,cos<

|MA||DN|

1

1

1

MADN

MADN

,=0,故DN⊥D

1

M,所以夹角为90º

[点评]异面直线夹角问题通常可以采用两种途径:第一,把两条异面直线平移到同一平面中

借助三角形处理;第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夹角公式解决.

15、椭圆

22

1

43

xy

的左焦点为F,直线xm与椭圆相交于点A、B,当FAB的周

长最大时,FAB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答案]

3

2

[解析]根据椭圆定义知:4a=12,得a=3,又522ca

3

2

,2

a

c

ec

[点评]本题考查对椭圆概念的掌握程度.突出展现高考前的复习要回归课本的新课标理念.

16、记

[]x

为不超过实数x的最大整数,例如,

[2]2

[1.5]1

[0.3]1

。设a为正

整数,数列{}

n

x满足

1

xa,

1

[]

[]()

2

n

n

n

a

x

x

xnN

,现有下列命题:

①当5a时,数列{}

n

x的前3项依次为5,3,2;

N

M

B

1A

1

C

1

D

1

B

D

C

A

7

②对数列

{}

n

x

都存在正整数k,当nk时总有

nk

xx

③当1n时,

1

n

xa

④对某个正整数k,若

1kk

xx

,则

[]

n

xa

其中的真命题有____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答案]①③④

[解析]若5a,根据

1

[]

[]()

2

n

n

n

a

x

x

xnN



当n=1时,x

2

=[

2

15

]=3,同理x

3

=2]

2

13

[

,故①对.

对于②③④可以采用特殊值列举法:

当a=1时,x

1

=1,x

2

=1,x

3

=1,……x

n

=1,……此时②③④均对.

当a=2时,x

1

=2,x

2

=1,x

3

=1,……x

n

=1,……此时②③④均对

当a=3时,x

1

=3,x

2

=2,x

3

=1,x

4

=2……x

n

=1,……此时③④均对

综上,真命题有①③④.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不容易寻找其解题的切入点,特殊值列举是很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

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居民小区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安全防范系统(简称系统)A和B,系统A和B在任意

时刻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

1

10

p

(Ⅰ)若在任意时刻至少有一个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为

49

50

,求

p

的值;

(Ⅱ)设系统A在3次相互独立的检测中不发生故障的次数为随机变量

,求

的概率分布

列及数学期望

E

[解析](1)设:“至少有一个系统不发生故障”为事件C,那么

1-P(C)=1-

10

1

P=

50

49

,解得P=

5

1

………………………………4分

(2)由题意,P(

=0)=

1000

1

10

1

30

3

)(C

P(

=1)=

1000

27

10

1

1

10

1

21

3

)()(C

P(

=2)=

1000

243

10

1

1

10

1

22

3

)()(C

P(

=3)=

1000

729

10

1

1

10

1

303

3

)()(C

所以,随机变量

的概率分布列为:

8

0123

P1000

1

1000

27

1000

243

1000

729

故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为:

E

=0

10

27

1000

729

3

1000

243

2

1000

27

1

1000

1

0……………………12分.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独立重复试验、互斥事件、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

期望等概念及相关计算,考查运用概率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函数2()6cos3cos3(0)

2

x

fxx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图所示,

A

为图

象的最高点,

B

、C为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且ABC为正三角形。

(Ⅰ)求的值及函数

()fx

的值域;

(Ⅱ)若

0

83

()

5

fx

,且

0

102

(,)

33

x,求

0

(1)fx的值。

[解析](Ⅰ)由已知可得:2()6cos3cos3(0)

2

x

fxx



=3cosωx+)

3

sin(32sin3

xx

又由于正三角形ABC的高为23,则BC=4

所以,函数

4

8

2

824)(

,得,即的周期Txf

所以,函数]32,32[)(的值域为xf。……………………6分

(Ⅱ)因为,由

5

38

)(

0

xf(Ⅰ)有

5

38

)

34

(sin32)(0

0



x

xf

5

4

)

34

(sin0

x

由x

0)

2

,

2

()

34

x

(

3

2

3

10

0



),得,(

所以,

5

3

)

5

4

(1)

34

(cos2

0

x

故)1(

0

xf)

344

(sin320



x

]

4

)

34

(sin[320





x

)

2

2

5

3

2

2

5

4

(32

4

sin)

34

cos(

4

cos)

34

([sin3200









xx

9

5

67

………………………………………………………12分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同三角函数的关系、两角和的正(余)弦公式、

二倍角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能力,考查树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

90APB,

60PAB,ABBCCA,平面

PAB

平面ABC。

(Ⅰ)求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二面角BAPC的大小。

[解析](1)连接OC。由已知,ABCPCOCP与平面为直线所成的角

设AB的中点为D,连接PD、CD.

因为AB=BC=CA,所以CD

AB.

因为为,所以,PADPABAPB6090等边三角形,

不妨设PA=2,则OD=1,OP=3,AB=4.

所以CD=23,OC=

1312122CDOD

.

在Rt中,OCPtan

13

39

13

3



OC

OP

OPC.

故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arctan

13

39

…………………6分

(2)过D作DEAP于E,连接CE.

由已知可得,CD平面PAB.

根据三垂线定理可知,CE⊥PA,

所以,的平面角——为二面角CAPBCED.

由(1)知,DE=3

在Rt△CDE中,tan2

DE

CD

CED

故2arctan的大小为——二面角CAPB……………………………12分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基础知识,考查思维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并考查应用向量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且

22nn

aaSS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

(Ⅰ)求

1

a,

2

a的值;

A

B

C

P

10

(Ⅱ)设

1

0a

,数列1

10

{lg}

n

a

a

的前

n

项和为

n

T

,当

n

为何值时,

n

T

最大?并求出

n

T

的最

大值。

[解析]取n=1,得

,2a

211212

aassa

取n=2,得

,22

21

2

2

aaa

又②-①,得

2122

)(aaaa

(1)若a

2

=0,由①知a

1

=0,

(2)若a

210

12

aa,易知,

由①④得:

;22,12

21

aa;22,21

21

aa

…………………5分

(2)当a

1

>0时,由(I)知,

;22,12

21

aa

nn

ssan

2

222)时,有(

,(2+

2

)a

n-1

=S

2

+S

n-1

所以,a

n

=

)2(2

1

na

n

所以11

1

)2()12()2(nn

n

aa

1

1

1

2

100

lg

2

1

)2lg(1,

10

lg



n

n

n

n

n

b

a

a

b则

所以,数列{b

n

}是以2lg

2

1

为公差,且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

则b

1

>b

2

>b

3

>…>b

7

=01lg

8

10

lg

当n≥8时,b

n

≤b

8

=

128

100

lg

2

1

01lg

2

1



所以,n=7时,T

n

取得最大值,且T

n

的最大值为

T

7

=2lg

2

21

7

2

7

71

)(bb

…………………………12分

[点评]本小题主要从三个层面对考生进行了考查.第一,知识层面: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对数等基础知识;第二,能力层面:考查思维、运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三,数学思想:考查方程、分类与整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

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动点M到两定点

(1,0)A

(2,0)B

构成MAB,且2MBAMAB,设动点M的轨

迹为C。

(Ⅰ)求轨迹C的方程;

(Ⅱ)设直线

2yxm

与y轴交于点P,与轨迹C相交于

QR、

,且

||||PQPR

,求

||

||

PR

PQ

的取值范围。

[解析](1)设M的坐标为(x,y),显然有x>0,

0y

.

当∠MBA=90°时,点M的坐标为(2,,±3)

y

x

B

A

O

M

11

当∠MBA≠90°时;x≠2.由∠MBA=2∠MAB,

有tan∠MBA=

MAB

MAB



2tan1

tan2

,即2)

1

||

(1

1

||

2

2

||

x

y

x

y

x

y

化简得:3x2-y2-3=0,而又经过(2,,±3)

综上可知,轨迹C的方程为3x2-y2-3=0(x>1)…………………5分

(II)由方程





033

2

22yx

mxy

消去y,可得

03422mmxx

。(*)

由题意,方程(*)有两根且均在(1,+

)内,设

34)(22mmxxxf

所以





0)3(4)4(

0341)1(

1

2

4

22

22

mm

mmf

m

解得,m>1,且m

2

设Q、R的坐标分别为),(),,(

00RR

yxyx,由PRPQ有

)1(32,)1(322

0

2mmxmmx

R

所以

)

1

1(32

4

1

)

1

1(32

)

1

1(32

)1(32

)1(32

22

2

2

2

mm

m

mm

mm

x

x

PQ

PR

Q

R















由m>1,且m

2,有

.7

m

1

132

4

1,347

)

1

1(32

4

11

22









)(

m

所以

PQ

PR

的取值范围是)347,7(7,1................................................12分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察直线、双曲线、轨迹方程的求法等基础知识,考察思维能力、运算能

力,考察函数、分类与整合等思想,并考察思维的严谨性。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a为正实数,n为自然数,抛物线2

2

na

yx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A,设

()fn

为该抛物线在点A处的切线在y轴上的截距。

(Ⅰ)用a和n表示

()fn

12

(Ⅱ)求对所有

n

都有

3

3

()1

()11

fnn

fnn



成立的

a

的最小值;

(Ⅲ)当01a时,比较

1

1

()(2)

n

k

fkfk

与

27(1)()

4(0)(1)

ffn

ff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析](1)由已知得,交点A的坐标为

0,

2

an

,对

xyy

axn2

2

1'

2求导得则

抛物线在点A处的切线方程为aaa

a

annn

n

nnfxyxy)(.2),

2

(2则即

(2)由(1)知f(n)=an,则

12

1

1)(

1)(

3

3

3



n

n

n

nf

nf

an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即知,

123nan对于所有的n成立,特别地,取n=2时,得到a≥17

时3,17na

,



33

)31(

43322131CCCannn

n

n

n

333322131CCCnnn

)52(5

2

1

21)2(2

3nnn

n

>2n3+1

当n=0,1,2时,显然123)17(nn

故当a=

17时,

1

1)(

1)(

3

3

n

n

nf

nf

对所有自然数都成立

所以满足条件的a的最小值是17。

(3)由(1)知ankf)(,则



n

k

n

k

kkaakfkf

11

2

1

)2()(

1

a

a

ff

nffan

1)1()0(

)()1(

下面证明:

.

)1()0(

)()1(

4

27

)2()(

1

1

ff

nff

kfkf

n

k



首先证明:当0

x

xx4

271

3

13

设函数

10,1)(

4

27

)(2xxxxgx

)

3

2

(

4

81

)('xxxg则

0)('1

3

2

;0x'

3

2

0xgxgx时,当)(时,

故g(x)在区间(0,1)上的最小值g(x)

min

=g0)

3

2

(

所以,当0

x

xx4

271

2

由0

aa

k

kk4

271

2

,从而





n

k

kk

n

kaakfkf

1

2

1

1

)2()(

1

)1()0(

)()1(

4

27

14

27

14

27

4

27

1

1

ff

nff

a

a

a

a

a

a

a

n

n

n

k

k







[点评]本小题属于高档题,难度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主要考查了导数的应用、不等式、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了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分析问题

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且又深层次的考查了函数、转换与化归、特殊与一般等

数学思维方法。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7:45: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71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