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我们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
识并可以利用的。地下水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非常重要的物质,对它运动规律我
们从微观上已经进行过一些研究,如达西线性渗透定律,V=Kl;讨论了结合水、
①毛细水的运动规律;学习了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与变化。而在宏观上关于地
下水的运动,只在自然界水循环中作过简单的介绍。在以下几章里,将分别介绍
地下水水质、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这个变化的:
过程——地下水的动态;
数量关系——地下水的均衡;
结果——地下水资源。
在“自然界水循环”当中讲到:
水文循环——大气水、地表水、地壳浅部水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发生在海陆之间的叫大循环;发生在海海与陆陆内部的叫小循
环。)
地质循环——地球浅部层圈与深部层圈之间水分的相互转化过程。
地下水经常不断地参与着自然界的水循环,我们把下面三个概念(过程)叫
做*地下水循环——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过程。
*①补给——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②径流——水由补给处向排泄处的运动过程。
*③排泄——含水层(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地下水在补给、径流、排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水量的交换和运移。由于
水是盐分和热量的良好的溶剂和载体,所以在水量交换的同时,也伴随着水化学
场和温度场的响应的变化。即水量、盐量、热量都在变化。这些变化的特点决定
了含水层(含水系统)中水量、水质、水温的分布规律。因此,在做地下水研究
时,只有搞清地下水的补、径、排规律或特点,才能正确的评价水资源,才能更
合理的利用地下水,更有效的防范地下水害。
*一、地下水的补给——含水层(含水系统)从外界获得水量的过程。
研究地下水的补给,主要研究如下三个问题:
a.补给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凝结水、相邻含水层(含水系统)的水
以及人工补给水源。
b.补给条件:主要是发生补给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如补给方式和补
给通道的情况等。
c.补给量:含水层(含水系统)获得了多少水。
㈠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⑴大气降水入渗机理:
大气降水落到地表以后,要通过包气带到达地下水面补给地下水。有时虽然
下了雨,也渗入地下去了,但尚未没到达地下水面就消耗于湿润包气带,地下水
并没获得水量。象这种不能使地下水得到补给的降水称为无效降水。
只有当大气降水渗入地下补足包气带水分亏缺之后,多余的继续下渗到达地下水
面的那一部分降水量,才是有效降水。显然,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大小及
补给方式,受控于包气带的厚度、岩性、结构、含水状况以及降水特征等许多因
素,情况很复杂。
一般认为,在松散层中大气降水通过包气带补给地下水时,其下渗方式有
两种:
活塞式下渗——入渗水的湿锋面整体向下推进的入渗方式。
活塞式下渗发生在均质土的包气带中。在水的下渗过程中,“新水”总在“老
水”之上,如此湿润了包气带以后,多余的水才补给地下水。
然而,自然界极少具备完全均质的土层,均质是相对的,非均质是绝对的。
尤其研究水分渗透这种缓慢的运动,土层的不均匀性(土质不均、虫孔、根孔、
裂隙)显得更加突出。由于水具有“往低处流、欺软怕硬、爱走捷径”的特性,
故在多数情况下为:
捷径式下渗——入渗水的湿锋面首先沿渗透性强的大空隙通道快速向下推
进的入渗方式。
捷径式下渗在黏土中尤为明显,因为黏土中往往存在虫孔、根孔及裂隙等大
的空隙通道。这些部位的湿锋面向下推进速度较快,可以超过其他部位的“老水”
抢先到达地下水面补给地下水,不必象活塞式下渗那样,必须将整个包气带的水
分亏缺补足以后,多余的水才能补给含水层。
一般认为,在砂质土中主要为活塞式下渗;在粘性土中则活塞式下渗与捷径
式下渗同时发生。
*⑵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降水特征、包气带特征、地形、
植被等)
大气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转为地表径流;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
下渗进入包气带。进入包气带的这些水并不能全部补给地下水,甚至完全不能补
到地下水中去,因为渗入地下的水首先要湿润包气带而被包气带滞留。若雨量不
大,入渗有限,还不能将包气带全部湿润,即入渗水不能补足包气带水分的亏空,
当然就谈不上补给地下水了(无效降水)。若继续下雨,入渗水湿润了整个包气
带之后,便可到达地下水面补给地下水了(这部分才叫有效降水)。所以降水特
征、包气带特征、地形、植被等都可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数量。
①降水特征的影响:(降水特征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持续时间。)
a.降水量的影响:(降水量—大气降水平铺在地面上所得水层厚度的毫米数)
一个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是影响地下水补给的决定因素。因为大气降水是补
给地下水最普遍最根本的源泉。
由于入渗到地面以下的水量,并不能全部的补给地下水,不能全部的成为可
从井孔中抽出的水源,而是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湿润包气带补足水分亏缺以土壤水
的形式被滞留在包气带之中。与这部分被滞留在包气带的水量相对应的降水量,
对地下水补给来说不起作用,故称之为无效降水量。若年降水量小于湿润包气带
所需的水量,则对地下水无补给作用。既使年降水量大于湿润包气带所需水量,
也会由于断续的降水间隔中土面蒸发、叶面蒸发的耗散,使得渗入地下用于湿润
包气带的水量大大减少,从而增加了无效降水量。只有包气带饱和后再继续降水,
才能补给地下水,成为有效降水。所以年降水量越大,补给地下水的量越大。故,
一般情况下,年将水量大的地区,地下水也较丰富。
b.降水强度和时间的影响:(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降水量的多少。)(mm/h)
如果降水强度过大,如倾盆大雨,降水强度超过了入渗地面的速率,即大于
土壤吸收降水的能力,则大部分降水转变为地表径流流失,补给地下水的比例就
会降低。如果每次降水量都很小,且降水时间间隔较长,水只能湿润部分包气带,
甚至只湿了地皮,在降水间隔期间又被蒸发消耗。此类间歇性的小雨对地下水补
给来说,只能是无效降水。所以,间歇性的小雨和集中的暴雨都不利于地下水获
得补给,而不超过地面入渗速率的绵绵细雨才最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②包气带特征的影响:
包气带特征主要指包气带的厚度、岩性、透水性。一般来说,包气带的岩石
透水性好,有利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如果包气带由粘性土层构成,水的入渗
就比较困难,降水就易于形成地表径流流失,不利于补给地下水。如果包气带过
厚,即地下水埋深较大,滞留降水的数量就大,不利于补给地下水。
但是,如果包气带很薄,即地下水埋深很浅,也不利于降水入渗。因为毛细
水带达到或接近地表,土壤水分较多,会降低水的入渗率即土壤吸纳降水的能力,
而使大量降水转为地表径流,也不利于降水补给地下水。
③地形的影响:
地面坡度大,水在自身中力的作用下,易于形成地表径流,影响补给地下水。
平缓与局部低洼的地势,有利于降水就地入渗,并可以滞积表流,增加降水入渗
份额。
④植被的影响:
植被发育,土壤中有机质多,根系、树冠、枝叶、落叶、草地都能保护土壤
结构,可以滞蓄降水而减少地表径流的发生,有利于降水入渗。
植被发育可以改善小气候,增加降水量,有利于地下水获得更多的补给。但
是,在干旱地区,植物以蒸腾的方式强烈地消耗包气带的水分,回造成包气带水
分的大量亏缺,使地下水获得降水补给明显减少,如一株15岁的柳树每年要消
耗90m3的水分,那么一行大树就相当一条派水渠。
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能力(属于补给条件)大小,常以降水入渗系数α表
示:
α=qx/X(一般α=0.2——0.5之间)
qx——-年大气降水的入渗量(mm)
X—年降水量(mm)
显然:qx=X–D-△s(D为地表径流深度;△s—包气带水分滞留量),
降水入渗系数——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份额。
降水入渗系数的求法:
a.地中渗透仪法:(P69为地中仪结构图)
在若干个入渗(蒸发)皿中,放入本区代表性原状土,以水位调节管控制不
同的地下水位埋深。经过若干年观测,可以得到不同包气带岩性、不同地下水位
埋深、不同年降水量条件下的入渗系数α数值,作成图表就可以得出各种条件下
的α值大小。
b.潜水天然变幅法:
本法适用于地下水水平径流、垂向越流、蒸发都很微弱并且不受开采影响的
地段。观测不同包气带岩性、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同时还观测由降水入渗引起的
地下水位抬升值△h,并测定水位变动带的给水度µ,则:
α=qx/X=µ△h/X
承压含水层的补给:潜水含水层可以在其整个分布范围内得到大气降水的补
给。而承压含水层则不然,它只能在出露地表的地方或与地表相通的地方获得补
给。因此,地形和地质构造对承压水的补给影响很大。若承压含水层出露处地形
较高,只在出露处获得补给;若承压含水层出露在低洼处,则整个汇水范围内的
水都可以汇集补给之。
㈡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地表水存在于江、河、湖、海、库、池、塘、渠等低乡洼地,在一定条件下
都可以成为地下水的补给源。这里的一定条件包括:一是与地下水有水力联系;
二是地表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一般山地河流河谷深切,河水位常低于地下水位,故河流排泄地下水。
山前地带,河流堆积,地面高程较大,河水位常高于地下水位,故河水补给
地下水。
大型河流的中下游,常由于河床堆积成为地上河(黄河),也是河水补给地
下水。
冲积平原或盆地的某些部位,河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排泄关系往往随季
节而变化。由于地下水位变化滞后于河水水位变化,并且叫河水位变化幅度小。
因此:旱季,河水位迅速降到地下水位以下,则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水接受地下
水补给或河流排泄地下水);雨季,河水位猛涨至地下水位以上,则河水补给地
下水(地下水接受河水的补给或河水想地下水排泄)。这种连续性的饱和补给,
其运动状态符合达西定律:
Q补=KωI
Q补——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
K——渗透系数(河床的透水性指标)
ω——过水断面面积(透水河床长度×浸水周界)
I——水力梯度(由河水位与地下水位水位差决定)
实际工作中,*如何获得某一段河流补给(或排泄)地下水的水量呢?
可以采取测定河流流量的方法进行。即在该河段上、下游断面上分别测得流
量Q上及Q下,则二者之差乘以过水时间即可。
若Q上>Q下,为河水补给地下水,则Q总补=(Q上—Q下)t
若Q上
如果补给地下水的是一条间歇性河流,河水的渗漏量就不等于地下水所获得
的补给量了。因为一次短时间的洪流,渗入地下的水要有相当一部分耗于湿润包
气带,用上式求得的渗漏量就大于地下水所获得的补给量了。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是地下水获得补给的两个重要来源,但二者的补给特征
是不同的。
大气降水:面状补给,范围大而均匀,持续时间短。
地表水体:线状补给,范围限于水体周边,持续时间长或不间断。
㈢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量的确定
1.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Q补)的确定
Q补=XαF1000(m3)
X——降水量(mm)(在气象部门获得)
α——降水入渗系数
F——补给面积(m2)
2.山区大气降水与河水入渗量的确定
山地地下水循环属于渗入——径流型。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三者经常转
换,单独求算大气降水入渗量,因地形和岩性复杂而难以实现。一般山区地下水
埋深较大,蒸发作用可以忽略,故常依测得某一流域的地下水排泄量来代替大气
降水入渗量。
①若该山地没有河水外排,只有泉或泉群排泄地下水,即可用所有泉水流
量之和作为地下水的排泄量,即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
②干旱季节,常年流水河中没有地表径流注入,则河流中的流量皆由地下
水提供,称之为基流量。该基流量就是流域内地下水的排泄量。即干旱季节河流
的基流量就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量。(基流量可由测流法获得)
③当流域内地下水分散排泄时,由于排泄点甚多,测起来很困难,则可用
分
割河水流量过程线的方法求得全年地下水的排泄量,以此代表大气降水补给地下
水的量。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流量过程线的直线分割法。具体方法如下:
在控制研究区域的河流断面上,定期测定河流流量,即可作出全年流量过程
线,即流量岁时间的变化曲线。
从流量过程线的起涨点A引水平线交退水段的B点,则AB线与时间轴所围
定的部分就相当于地下水的排泄量,即剔除了由洪水期地表径流流入河中的水
量,剩下的就是由地下水提供的基流量。(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即Q基=Q补)
获得基流量(Q基),再求的该流域面积(F),收集到降水量(X),也可根据
Q补=XαF1000求出入渗系数(α):
α=Q基/FX1000
㈣含水层之间的补给
★某含水层获得另外含水层或水体的补给,必备如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水位差;(接受补给者水位较低)
②透水通道。(“天窗”、导水断层、钻孔、弱透水层等)
★值得强调的是平原区含水层之间通过弱透水层发生越流补给的“三大”特
点
①驱动越流的水力梯度大;(因为I=h/L,层间垂向L很小)
②发生越流的面积大;(远比水平流动的过水断面大)
③越流量大。(据达西定律:Q=KωI,尽管弱透水层的K值较小,但由于
ω、I较大,越流补给量也就很可观了。所以在广阔的平原
区开采地下水时,含水层之间的越流补给量不可忽视。)
㈤其它补给源
①凝结水补给:
凝结水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干旱气候地区,可成为地下水补给源之一。
空气中含有了水分就构成湿度。饱和湿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
到一定程度,空气中的绝对湿度可与饱和湿度相等。若温度继续下降,饱和湿度
便继续减小,超过饱和湿度的那一部分水分便凝结成液态水。这种有气态水转化
成液态水的过程叫做凝结作用。
白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大气和土壤都进入吸热升温过程;到夜晚,都
进入散热降温过程。由于土壤和空气的热学性质不同,热响应能力不同,土壤散
热快而大气散热慢。当地温降到一定程度,土壤孔隙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地温继
续下降,随着绝对湿度的减小,过饱和的那部分水汽便凝结成水滴。此时,由于
大气温度较高,绝对湿度较大水汽便由大气向土壤孔隙运动,如此不断的补充和
凝结,数量足够大时便补给地下水。
②地壳深部水分上移补给地下水。
③水库、坑塘、沟渠、浇地以及排放在环境中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氖灯,
都可能入渗补给地下水。
*二、地下水的排泄——含水层或含水系统失去水量的过程。
研究内容:排泄方式、排泄去路、排泄条件、排泄量。
排泄方式包括:泉——点状排泄;
河渠——线(带)状排泄;
蒸发(蒸腾)——面状排泄;
越流——含谁层之间的排泄(得水者为补,失水者为排)
㈠*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
这些地下水的天然露头——泉,都是由于地形面切割到含水层或地下水通
道而出露地表的。(若人工打井地下水流出地表,不叫泉,叫自流井)所以在地
面平坦地形单调的平原地区,少有泉水出露。全多见于山地丘陵的沟谷与坡脚部
位。
1.泉的类型
①按泉的成因可分为:侵蚀泉、接触泉
*侵蚀泉——沟谷切割到潜水含水层而形成的泉。
*接触泉——地形面切割到含水层底板水从二者之间接触处流出的泉。
*溢流泉——潜水流动受阻(被堵)而涌处地表所成的泉。
②按补给泉水的含水层性质可分为:上升泉、下降泉
上升泉——由承压水补给的泉。上升泉按成因又可分为:
侵蚀(上升)泉—沟谷切割到承压含水层顶板形成的泉。
断层(上升)泉—地下水通过导水断层上升而涌出地表的泉。
接触带(上升)泉——地下水沿接触带上升而成的泉。
下降泉——由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的泉。
㈡*泄流——地面侵蚀到含水层地下水沿地表水体周界分散带状排泄的形
式。
泄流是地下水的一种排泄方式,它分散的排泄于地表水体。(若集中排泄于
地下水体,则叫水下泉——暗泉)
由于泄流是地下水的一种排泄形式,所以泄流量的求算方法与地下水补给河
水量的求法相同,用断面测流法或流量过程线直线分割法。
㈢*蒸发与蒸腾(从概念上说,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耗散的过程)
对地下水来说:蒸发是再一定条件下,地下水转变为气态水而耗散的过程。
蒸腾则是发生在植物枝叶上的一种蒸发现象,具体表述为:植物根系吸收的地下
水分通过叶面转化成气态水而耗散的现象。
山地中地下水主要以泉和泄流方式排泄,当然也包括人工排泄。
天然状态下,平原或地势低平的地区,尤其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松散堆积物
区,蒸发成为地下水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排泄方式。(当然,人工取水也是地下水
主要的排泄方式)。
潜水面以上有一个毛细水带,在地下水埋深不大,毛细水带达到地表货接近
地表时,由于大气湿度或地表附近介质中空气湿度相对较低,毛细水便不断地转
化为其他汽水进入大气,潜水则源源不断的通过毛细作用提供水分,蒸发则不断
的进行着。结果:地下水量不断的减少,同时盐分不断的滞积在毛细水带的上缘。
所以,强烈的潜水蒸发,在不断消耗地下水量的同时,必将导致土壤积盐和水的
不断浓缩盐化。
*影响潜水蒸发的因素?主要是:气候;潜水埋深;包气带岩性(透水性)
和植被发育情况。
气候干燥,潜水位埋深小,则土面蒸发强烈,反之蒸发强度小。
包气带岩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毛细上升高度和上升速度来控制蒸发作用
的。若包气带由亚砂土、粉土构成,则有利于潜水蒸发的进行。因为亚砂和粉土
颗粒较小,孔隙细小,既有较大的毛细上升高度,又有较快的上升速度,可以将
地下水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地面蒸发耗散。而有砂或粘土构成的包气带,由于砂的
毛细水上升高度太小,粘土的毛细水上升速度太慢,都不利于潜水的土面蒸发。
水分总是从湿度大的地方向湿度小的地方运移,一般情况下毛细水带的湿度
总是大雨其上部孔隙中的湿度,所以蒸发作用深度可达数十米。当然这有一个蒸
发强度的临界深度问题,即在临界深度以下潜水蒸发强度大大减弱。在开发潜水
资源保护环境方面,就有一个控制最佳水位的问题。如石家庄地区耕地,潜水埋
深大于2m时其蒸发量大大减少。为防止土壤盐碱化就要将水位控制在2m左右。
那么,将潜水位控制在10m以下不是更能防止蒸发耗水和土地盐碱化吗?是的。
但水位埋深过大,植物根系不能吸收利用潜水,又会产生土壤干化—沙化—植被
退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植物的蒸腾作用对地下水量的消耗往往相当可观。据估计植被发育的土面比
裸露的土面蒸发量要大1倍。(一棵15龄柳树年耗水90m3以上)另一方面,植被
茂密可以遮蔽土面使之免受日光暴晒升温而抑制蒸发。对于农田供水来说,应尽
量减少土面无效蒸发,使更大份额的水分转化为作物的有效蒸腾,变为经济产出。
㈣人工排泄
在人类经济工程活动频繁的地区,人工开采地下水(供水、排水)往往成为
地下水最主要的排泄方式。水资源危机和水环境问题多与人类过度开采地下水活
动有关。
三、地下水径流——地下水由补给区向排泄区的运移过程。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处在不断的径流运动之中,它是连接补给与排泄的中间
环节,它将地下水的水量、盐量从补给区传输到排泄处,从而影响着含水层或含
水系统中水质、水量的时空分布。研究地下水径流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径流方向、径流强度、径流条件、径流流量。
1.径流方向:
地下水在补给区获得水量补给之后,通过径流到排泄区排泄。所以,地下水
总的径流方向是由补给区指向排泄区(由源指向汇)。但在某些局部地段,由于
地形变化造成局部势源与势汇关系的差异,使得局部地下水径流方向与总体方向
不一致。如在地下水的运动那一章河间地块流网图中,补给区分水岭处的地下水,
先垂直乡下,在排泄区又垂直向上流,中间地带近乎水平运动。再如,从井孔中
抽水时,井孔周围的水流都指向井孔,呈向心状径流。又如河北平原,在总的地
势控制下,地下水从地形较高的西部太行山前向东部地势较低的渤海方向流。但
在广阔的大平原的某些局部地段,会由于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结构或含水系
统的差异,使得地下水在遵循整体东流的基础上而发生变化。在地表河流或古河
道裸露区,常常是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水先向下流,然后叠加在东流的地下水
流场中。近几十年来,人们用水量大增,某些地段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若干大
小不等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使天然的地下水流场(地下水系统)平衡被打破,为
了达到并维持新的平衡,地下水系统的水头重新分布,使河北平原的某些部位的
地下水径流方向发生改变,甚至变反。更有甚者会使补给区与排泄区易位。如以
沧州市为中心的地下水降漏斗,中心部位水位降低数十米,周围地下水径流便向
漏斗中心运动。
关于地下水径流方向问题的思维是:“水往低处流”。此处高低内涵有三:
补给区→→排泄区:①地形的高低;(高处→低处)
②水位(水头)的高低;(高水头→低水头)
③重力势的高低。(高势→低势,势源→势汇)
△在降水入渗之后就自然具有了这种重力势,它随着水的运动克服介质阻力做
功消耗而减小,表现为水位(水头)降低。
△地下水在运动中,由源向汇,近汇者先至,先者径直;远汇者后至,后者径
曲。
所以,研究地下水径流方向,应以地下水流网为工具,以重力势场及介质分
析为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地下水径流强度、径流量与水质
*地下水径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断面的水量。
这个ω概念正是地下水渗透速度的定义,即:V=Q/ω,所以地下水径流强
度可用渗透速度来表征。有达西公式可知:V=Q/ω=KI=K(h/L)。所以,
**地下水的径流强度(即渗透速度)与含水层的透水性(K)成正比;与补给区
到排泄区的水头差或水位差(h)成正比;与流动距离(L)成反比。
显然,在含水层透水性强,地形切割强烈高差大,降水充沛的地方,地下水
径流强度大,径流量大,水的矿化度低。即水循环交替迅速,水的矿化度较低。
反之,径流强度小,水矿化度高。
因此可以说:*含水层透水性能的好坏、地形高差大小及切割破碎状况、径
流距离等,都影响着地下水径流强度,径流强度又控制着水质变化,因此可将它
们称为地下水径流的影响因素或地下水径流条件。
对于承压水来说,那些赋水构造规模小,破坏严重,补给丰富,含水层透水
性强,则起径流强度大,水质好(矿化度低)。反之,比较完整的大型盆地,含
水性较弱时,地下水径流强度较弱,水质亦较差。
下面2种断块构造盆地承压含水层的径流模式,径流强度受断层导水性控
制:
i.断层带阻水,补给区与排泄区在承压区一侧为同一含水层出露区,排泄
点在出露区最低处。大气降水转变为地下水后沿含水层底板向下流动一定深度
(不会太大)就向上反出。所以浅部径流强度大,深部变弱;浅部水质好,深
部水质差。
ii.断层带透(导)水,在补给区接受水量以后,沿承压含水层流向排泄区,
经断层通道上升排泄于地表。其水质和水量与径流强度密切相关。
地下水的径流量,可用达西公式求得。即:Q=KωI(m3/s)。如果求算某
一时间段的径流量,则再乘以该时间段即可(QT)。
此外,还有2种表示径流强度的方法:
①地下水径流模数(径流率)(Me)——每1km2含水层面积上的径流量。
Me=Q×1000/F×365×86400(L/skm2)
式中:Q——地下水径流量(m3/a)
F——含水层或含水系统的补给面积(km2)
实际工作中,以Me的大小来表征某个地区单位时间内以地下径流形式存在
的水量多少,用以说明径流条件的好坏,与径流强度具有意义上的同一性。
径流强度(V=Q/ω)主要说明地下水运动的快慢。
径流模数(Me)主要说明有多少水量在运动。(水量评价中多用)
②地下径流系数(η)——地下水径流量与同一时间内落在含水层补给
面积上的降水量之比。(与大气降水入渗系数相同,即: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下
水成为地下径流的水量占降水量的份额)
η=0.001(Q/X×F)
式中去:Q——地下水径流量(m3/a)
X——降水量(mm)
F——补给面积(km2)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5:57: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66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