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技巧

更新时间:2022-11-25 04:16:07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5日发(作者:脸色暗黄是什么原因)

第1页共23页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

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

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和大家分享的语文考试答题技

巧方法资料,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一

写作手法26个知识点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

应、欲扬先抑、托物言

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

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

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第2页共23页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

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

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

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

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

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

刺、反语

第3页共23页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

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

(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

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

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第4页共23页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

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

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

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

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

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第5页共23页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一、文章开头结尾的作用常见答案

(一)开头的作用:

吸引读者:

(1)巧设悬念

(2)使用修辞(使文章文字生动)

(3)充满生活情趣

2.总领全文

3.奠定感情基调

4.于后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关系(2)铺垫、伏笔关系

(3)呼应关系(4)欲扬先抑

(二)结尾的作用:

1.中心类:(1)点明中心(2)深化主题(3)拓展主题

2.于前文发生某种关系:(1)对比(2)呼应

3.给读者留下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

4.委婉含蓄,意味悠长

二、关于总喻和分喻的思维方式(用于带有较复杂比喻修

辞的句子理解题)

思考步骤:1.明确陈述主体(基石)

2.分清本体喻体(重点)

第6页共23页

3.理清比喻内容(保障)

三、关于三种人称各自的好处问题

第一人称:(我):

1.使读者有身历其境之感

2.便于作者表达自己较复杂情感

(我们):

1.说理性有号召力

2.抒情性有感染力

第二人称:(你,你们):

1.赞美性质:亲切感

2.批评性质:

(1)人:质问之势-气势强烈-表达情感

(2)非人:拟人化—同上

第三人称:(他,他们):客观真实

四、常用的表现手法(手法;写法;写作方法;艺术手法……)

对比;象征;衬托;比喻;幽默;讽刺;巧设悬念;侧面描写;欲

扬先抑;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托物言志;

五、文章多主题多情感时概括作者情感宜用划线摘句法

(常见于写景抒情散文)

1.划出中心句

2.划出具有感情色彩的词

第7页共23页

3.分析词句所蕴含的情感,结合全文整理答案

六、文章谋篇布局的常见类型

1.一波三折(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2.欲扬先抑(突出重点)

3.结尾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引人思考)

4.巧设悬念(吸引读者)

5.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严密)

6.某种时空关系

7.某种对比关系

注:文章的结构特征是无穷的,掌握谋篇布局既是谈结构

特征这一本质即可。

七、句子赏析要点

1.解析修辞

2.描写角度:

(1)远近、高低、大小对比

(2)虚实结合

(3)视、听、嗅分层次

3.选材特征:

(1)小事

(2)细节

(3)某一方面

第8页共23页

八、文章选材特点常见答案

1.以小见大(易为读者接受)常见于记叙文和小说

2.多用古代故事,典故,寓言,诗词(增强文章文化底蕴)

常见于议论文和杂文

3.选材角度宽泛(是文章丰富生动)常见于散文

九、文章语言特点常见答案

1.生动形象(修辞多,语言华丽,多见散文)

2.平实(多见小说,记叙文,哲理性散文)

3.幽默

十、关于双层含义的问题

1.浅层和深层

浅层一般与文章内容有关;深层一般与文章中心有关

浅层一般是物质性的;深层一般是精神性的

2.虚写与实写:梦;现实幻想;现实想象;眼前

3.角色主体不同造成的含义不同

十一、逐层深入的集中常见类型

1.逻辑性深入:分类无限,重在掌握什么是逻辑性。

2.情感的深入:夸大化;深入化。

3.从感性到理性

语文考试答题技巧方法二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

第9页共23页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

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

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

(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

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

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

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

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

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二、插叙的作用。

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2、公式:……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

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

的性格)。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

第10页共23页

公式:①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②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③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

了……抒发了……

④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⑤议论文:文章论

述了……阐明了……

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

公式:①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

叙的过程更清楚。

②地点:以……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③事件:以……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

肉,丰富鲜明。

④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五、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

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

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第11页共23页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

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

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

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六、环境描写的作用。

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

2、公式:①……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

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②……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性

格和精神。

③……的景物描写,反映了……情景,为全文定下了……

感情基调。

七、论证方法的作用。

1、在文段中找出相关的论证方法。

2、明确知识:①例证法主要是增强说服力,通过一两个

典型事例,可以使阐述的道理令人信服。

②引证法的主要作用是充实内容,增强说服的权威性,极

具力度和信度。

③正反对比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使论证更为深刻。

第12页共23页

④比喻论证法的主要作用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论证

更为具体生动形象。

3、公式:例证法:采用了举例的方法,以……来说

明……的观点,列举详实,说服力强。

引证法:采用了引证法,以……的名言来说理,增强说服

的权威性,极具力度和信度。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以……来论

述,深刻。比喻论证法:采用了比喻论证法,以……的比喻形

象地阐明了……

八、仿写句子。

公式: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九、对对联。

公式:①名对名,形对形,动对动;

②山对川,日对月,天对地;

③注意上下联语意的相关、相融。

十、读图题。

公式:①分析画面构成要素。看清上中下或左中右各有

什么,画面的主题词或标题是什么,画面中的人物语言有什

么。

第13页共23页

②给漫画写题目的公式:题目+内容+启发。

③结合画面含义,说自己的看法或得到的启示及提出自己

的意见,要分要点来写(写成1、2、3)

④给画面定标题,要不能离开画面含义或寓意。

⑤说画面的寓意,也就是看到A联想到B,A、B具有共

性。

十一、探究题。

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段从中得出的结论。

②分析所给的图表数据变化情况,得出结论。

③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但最好分1、2、3来表达。

④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时,要具体写明1、2、3点。

十二、概括题。

1、公式:①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要找出几则材料的共

性,然后用一句话表达。

②分析所给的语言材料,找出每则材料所讲现象的重点,

然后用一句话综合表达。当然也可以写成“我的发现是1、

2、3点”。

③分析所给的名著阅读选段内容,然后从中找出关键情节

或人物语言,动作,再用一句语言来概括人物的性格。

十三、名著阅读。

第14页共23页

公式:①要能写出1一6册名著导读内容相关章节里的人

物特征性的语言。

②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③写出相关章节的故事情节。

④写出主人公姓名及著作名称。

⑤如果要求用精炼的语言从作品内容、主题思想、人物形

象、写作手法中选择一个方面对文学名著进行评点,最好考虑

人物形象上下手答题。

十四、写信。

公式:①注意书信格式(开头称谓顶格写,“此致”、

“敬礼”的位置,写信人的署名,写清年月日)。

②用简明的文字写明材料的事实。

③表示祝愿、希望等的内容放在书信内容最后面。

十五、编短信。

公式:①用“沪”一类的字简写地名。

②材料事实编写在卷面上也要抓句段主干内容来写。

十六、诗文佳句赏欣。

公式:①推敲词语运用,注意用“生动”、“形象”、

“逼真”等词语。格式为:……用运的好,描写了(或刻画

了)……,十分形象、生动、传神。

②从修辞格来赏欣,见前面修辞格。

第15页共23页

③从诗文整句的思想性来赏欣,要从诗文所具有的意境

(思想境界,包含的哲理)上来写,类似于解释诗句。

十七、说明文学家(或文学作品)风格。

公式:①写明作者所生活的年代。

②写明作者作品的特征。

③结合作者具体作品中的“诗文句”来说明特点。

十八、文言句子划分停顿。

公式:①带有“故”、“是以”等标志的句子,在这些词

语之后画斜线。

②名词作状语的,在这个词语之前划。

③“可以”类实际是两个词语,在“可”后划。

④主语和谓语之间划。

⑤谓语与宾语之间划。

十九、结合语境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特殊含义。

公式:①先解释这个词的本义。

②……描写了(或刻画了)……

③……意思是……

二十、前后照应。

公式:①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找出关键词。

②……与……相互照应,表现了……

二十一、巧设悬念。

第16页共23页

公式:①在文章开头找出作者所设的悬念(关键词)。

②……,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起伏。

二十二、文章开头写景语段的作用。

公式:①分析所写景物的特色。

②……描写了……,为下文写……打下了伏笔。

二十三、记叙线索。

公式:1、分析线索种类:①以“物”为线索;②以

“事”;③以“人”;④以“时间”;⑤以“感情”。

2、以……为线索,串连事例,塑造人物形象,集中表现

了主题。

二十四、称谓变化。

公式:①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

②采用第一人称,亲切、真实。

③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

初中语文答题方法技巧

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

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

衬、反衬)

第17页共23页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

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

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

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

叫间接)十

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

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

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

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

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

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18页共23页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

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

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

刺、反语二十

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

插说。

答题技巧

(一)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

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初中语文答题方法技巧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

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

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第19页共23页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

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

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

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

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

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

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

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

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

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修辞手法的作用:

答题方法:它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

人【生动形象】

第20页共23页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

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5)对比【强调了……突出

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初中语文答题方法技巧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

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

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

换。

(六)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

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

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

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

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七)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21页共23页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

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

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

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

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

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八)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

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

(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

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作用: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

××特征,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作用: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

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作用: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十)文章的写作特色

遇到该类型题目时,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

意等角度考虑,要结合该文写作的手法。

1、选材:材料典型、真实,详略得当,表现、突出了中

心。

第22页共23页

2、结构布局:布局合理、巧妙、结构严谨。

3、语言:朴实或生动、形象、准确;或豪放或婉约;或

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或流畅,修辞的运用等。

4、立意:思想深刻、新颖,以小见大、富有哲理等。

(十一)评价、鉴赏人物、文章主旨(谈谈自己对人物、

主题的认识)答题格式:由文中××(言或行)表现该人物

××的精神(品质性格思想个性)

A前半部分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①文章通过……的叙述;

②本文由……(某件事)写起,运用了……。

B概括文章内容中蕴含着的思想意义

表现了

揭示了

批判了

赞美了

劝诫……(某种思想道理)有时题目就可成为答案的一部

分,而且是必须的内容。

C陈述同意哪种观点,并阐明理由

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

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联系具体材料展开回答。

(十二)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

第23页共23页

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

A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

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

B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

阐明理由。

C所以我们应该怎样。

初中语文答题方法技巧

很有创新性。

感情很丰富。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4:1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62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doubtless
标签:考试技巧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