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代码:11065
编号:
青岛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马云斯坦福大学演讲模
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姓名
■*****
■
专业名称:翻译硕士
研究方向:口译
指导教师
■******
■
日期:2014年11月13日
专业
翻译硕士(英语)
论文起止日期
2014.08—2015.05
课题来源
与导师商定
选题报告会日期
2014年11月13日
论文题目
马云斯坦福大学演讲模
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研究方向
口译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与密切,名人演讲应运而生。交替传译,作为口译的主
要形式之一,在名人演讲中被广泛应用。交替传译在口译的研究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想出色的完成交替传译任务,译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双语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还
要掌握娴熟的口译方法。
马云是中国阿里巴巴的创始人。2013年5月4日,身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的马云
在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参加“对话硅谷精英”活动。这是马云在辞任CEO之前最后一
次公开演讲。马云的演讲风趣幽默,富含哲理,这对口译水平和译者的素养都提出了很高的要
求。
本次模拟交替传译实践具有双重意义。从理论价值的角度来说,本文以巴黎释意学派的释
意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多次模拟交替传译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口
译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与总结,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从现实意义的角度来说,对名
人演讲的交替传译,实质上是一种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过程。马云在斯坦福大学演讲的主要目的是
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国加入阿里巴巴,因此,此次交替传译对吸引更多海外
人才回国丄作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释意理论最先诞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是巴黎高等翻译学院(首创一种口译理论。主
要核心代表人物是法国巴黎高等翻译学校的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与玛利亚娜?勒代雷教授。
1968年,达尼卡?塞莱斯科维奇教授发表的论文《国际会议译员一一会话与交际问题》正
式标志着释意理论确立。随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成为释意理论的研究中心,并孕育了一大批优
秀的口译和笔译员。
20世纪80年代,释意理论得到快速成长,并在研究范围和方向上都有扩展,被延伸至非文
学性笔译领域的研究,以及口笔译教学领域。在这段时期,出现了许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著
作。1984年,塞莱斯科维奇和勒代雷教授合作出版了《释意理论》,科学并系统性地分析了口译
理解和表达的过程,并对口译和笔记进行了对比,
提出了口译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律。1994年,勒代雷教授出版《现代翻译一一释意模
式》,对释意理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标志着释意理论的成熟。
20世纪80年代,释意理论被介绍入中国,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口译理论。
1979年,孙慧双翻译了塞莱斯科维奇的《口译技巧》,首次将释意理论引入中国。推动释意理论
在中国的发展的主要有三位学者,分别是刘和平、鲍刚、蔡小红。
刘和平一方面推动了释意理论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另一方面,还对口译教学在中
国的发展提出了计划和建议,提倡将释意理论应用于实践。鲍刚在释意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种
理论来分析口译的内在机制,并证明了“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蔡晓红通过对
口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通过跨学科的视角来探索口译程序,并对如何评估口译质量作出了研
究。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有三个阶段: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和重新表达。其中,最重要的是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的阶段。这是释意理论的核心思想,也是它的创新。从释意理论的三个阶
段出发,可以得出顺译、增译、省译和意译的口译方法,并用其指导口译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论文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以马云在2013年斯坦福大学的演讲为翻译实践内容,
结合背景知识、个人状态与交传笔记等因素对此项任务的影响制约进行案例分析并对
口译方法的运用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为交传实践服务,提升自己的口译水平,指导
今后的口译工作。
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任务描述
第二章任务过程
2.1译前准备
2.2翻译过程
第三章案例分析
3.1口译的理论基础
3.1.1释意理论的产生和发
3.1.2释意理论的主要观点
3.2多种因素对口译的影响
3.2.1背景知识对口译的影响
3.2.2交传笔记对口译的影响
3.2.3个人状态对口译的影响
3.3口译方法的运用
3.3.1顺译法
3.3.2增译法
3.3.3省译法
3.3.4意译法
第四章实践总结
四、论文工作计划与方案
在目前材料搜集的基础上,写作计划分为以下几步:
(1)2014年8月——2014年9月
确定翻译报告内容,收集文献资料,完善翻译实践报告写作语料,草拟翻译实践报
告写作提纲,同时加强相关翻译理论的学习。
(2)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进行模拟交替传译,对交替传译过程中用到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反思,找出恰当
的交替传译方法,并提交开题报告。
(3)2014年12月——2014年2月
通过不断学习,修改充实论文内容,完成翻译实践报告初稿。请导师指出交替传译
录音及论文初稿中的问题,加以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
(4)2014年3月中旬,提交经过多次修改后的检测稿。
(5)2014年4月初,完成论文终稿,提交盲审稿。
(6)2014年5月,参加论文答辩。
完成课程学习情况(总学分、学位课、学位课加权平均分)
(一)总学分:38.0.
(二)学位课:
课程名称成绩
交替传译1(英)
100
交替传译U(英)
100
翻译概论(英)100
中国语言文化100
基础口译(英)100
基础笔译(英)100
同声传译(英)10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100
(三)学位课加权平均分:100.
导师意见:
导师签字:
______年____月—日
备注:
评议小组意见
评议项目评议意见(请在括弧内画")
论文选题的意义较好()般()较小()
论文难度与工作量
是否适度
偏高()适当
()
偏低()
研究方案的可行性
较好()般()不可行(
是否同意
论文开题报告
同意()不同意()
评议小组成员意见
姓名职称
日期:—年—月—日
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评议表
姓名专业指导教师
时间地点
评议小组
成员
论文题目马云斯坦福大学演讲模拟交替传译实践报告
评议小组意见(整理后誊写)
记录人:
日期:年月日
本文发布于:2022-11-25 02:25: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57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