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话实说》是央视于1996年3月16日播出的一档谈
话类节目,比美国王牌谈话节目《奥普拉脱口秀》晚了10年。
在《实话实说》红火的10年间,谈话类节目呈爆发式增长。
然而,2009年9月26日,《实话实说》告别了观众。这样一
档金牌节目,中国谈话类节目的先锋缘何仅仅存活了13个春
秋?
一、成功源自平民化
1.草根定位
《实话实说》的成功是多种要素结合的成果,草根定位
是其最重要的成功要素。节目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主持人、
嘉宾、现场观众、伴奏乐队衣着朴素,言谈平易近人。节目
主创人员坚持三个原则:1.节目不是官方论坛,不说官话,
没有官腔;2.节目不是专家论坛,专家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发
言,但专家不是节目的核心参与者;3.谈话过程要由现场观
众来完成,节目加深对民间问题的理解和讨论,无论从议题
的设置还是嘉宾的选择,都遵循生活化和平民化的原则。节
目让观众产生了亲切感,感受到了平等,加之话题的贴近性,
《实话实说》栏目仿佛是观众的朋友,收视率迅速蹿升。
2.“镜中我”式的话题选择
3.主持人的名牌效应
2
崔永元作为《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其独特的谈话风格,
不设置提纲的提问方式,并不十分标准的普通话,偶尔幽默
的灵巧语言都为节目增色不少。平民化的语言和主持风格赢
得了无数观众的心,他就是观众的“镜中我”,观众可以从他
的嘴里问出自己想问的问题,在与其他人的互动中重新审视
自身。他代表的是电视机前只有视听权而没有发言权的观众,
观众在这里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尽可表达自己观点
的人。更多的人不是为了话题而来,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发言
的需要,在崔永元身上找到自己“敢言”的影子。然而因为
主持人的个人魅力而欣赏一档谈话节目不是节目定位的初
衷,其衰落的倒计时悄然开启。
二、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实话实说》栏目的鼎盛时期,有记者这样问崔永元:
“请问《实话实说》栏目能在央视存活多长时间?”崔永元
的回答是:“作为一个电视节目它早晚都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视节目的发展,精品栏目越来越多,各
种谈话类节目层出不穷。此时的《实话实说》陷入了被动之
中,依靠着忠实的受众群苦苦支撑。然而,观众的忠诚只是
相对的,在节目形式不再新鲜、话题不再引人入胜之后,单
一的节目形式、单调的主持风格,弊病越发明显。在接下来
的几年时间内,《实话实说》更换了多名主持人,这也是它失
去观众的主要原因之一。节目距离“实话实说”越来越远,
3
选题狭隘,畏首畏尾,沦为央视节目中的“鸡肋”,最终被无
情地停播。
三、敢问路在何方
当《小崔说事》出现在央视的时候,我们仿佛又看见了
当年《实话实说》的影子。《小崔说事》显然比逝去的《实话
实说》更加符合现代受众的口味,主持人幽默的语言、观众
适时的评论、嘉宾新鲜的故事形成了这个节目的铁三角。
1.事件性专访为主转为人物性专访为主
以《实话实说》为代表的谈话类节目以事件性专访为主,
久而久之能够引起大多数受众共鸣的事件越来越少,而人物
性专访能够有效地将电视谈话类节目发展下去。人物性专访
符合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采访限制少、谈论话题多也是
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2.引导型主持转为倾听型主持
在《小崔说事》节目中,崔永元的主持由在《实话实说》
里的引导型主持转变为了倾听型主持,留给嘉宾和观众更多
的说话时间,把节目交给嘉宾和观众,这样的形式为节目增
色不少。独立性是当代观众的重要特点,他们需要话语权,
而不再是通过一个代表表达出他们的声音;主持人不再是节
目的主宰,而是节目的引路人,在观众、嘉宾和话题之间穿
梭往复,起到调节氛围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23:3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49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