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专业就业方向

更新时间:2022-11-24 21:33:38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4日发(作者:斯洛文尼亚旅游)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1/10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等情况介绍

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等情况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专业,其开设目的是为了培养会根

据应用需求而设计相应测试仪器的电子工程师。要求毕业生具有电子计算

机、专业软件开发和使用有综合的能力,强调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检测技术与自

动化装置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从事自动化精密科学仪器、自动化监

测、控制或生产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从事机电、测控、仪器

仪表、通信、家电等行业的商贸工作;在高等院校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

研究工作。

就业方面,目前来看,具有综合技能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供不

应求。二、深造情况

可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或精密仪器与机械、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计算

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

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等相关专业继续深造。

三、专业特色

每个学校开设这个专业的侧重点也不同。以成都理工为例,主要以设计

和应用核测试仪器为主,而西南交大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主要以道路建筑工程

方面的测控仪器学习为主。我校的特色为试验机检测与控制、单片机测控系

统、嵌入式系统应用于开发。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2/10

四、我校该专业简要情况以及202*届毕业生就业企业我院该专业主要

教师拥有赵建玉(专业负责人)、马汝建、刘希民、李聪、张恩平、王小

平、杨雪岩、魏军、任宏伟、蒋萍、程金、王新江、郑显臣等一批教学科研

能力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以及单片机原理、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和虚

拟仪器实验室等实践教学条件。依托我院202*年建立的“检测技术与自动

化”装置硕士点。以下为202*届本专业毕业生部分就业企业。

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

青岛避风港社会保障代理服务中心山东开泰集团有限公司青岛东碧机械

有限公司

威海电美世光机电有限公司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三龙实业有限公

日月光半导体(威海)有限公司山东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鲁泰纺织股

份有限公司

山东齐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山大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

山东合力车轮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帝业技凯(无

锡)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山东渤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德固特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积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博润化工有限公司

扩展阅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状况分析与研究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状况分析与研究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3/10

摘要: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重要的学生工作之一,文章统计分析了近三

年测控专业的就业状况,指出存在的就业误区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就

业状况提出就业指导策略。关键词:测控;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2*)05-

0155-02

就业是目前高校和社会都极为关注的话题。每年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面

临就业,就业问题涉及到千千万万个大学生,涉及到千千万万个家庭,涉及

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在高校中做好就业研究和指导工作,无疑会对大学生

就业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一、测控专业就业总体状况

202*年到202*年,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毕业生中共有电气工程及其

自动化、电气工程与管理、自动化和测控技术与仪器4个专业,加上自动化

(电站自动化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电站测控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共

有6个专业和方向。测控技术与仪器(含电站测控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德、

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测量技术、电工电子、计算机、控制与检测、网

络通讯及机电一体化等多学科基础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

门从事测控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

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以

从事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冶金等大中型企业、设计院、研究院所、电

力电子企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的测控技术、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仪器

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

近三年来,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的总体就业率在全校都处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4/10

于较高水平,202*届就业率为96.86%,202*届就业率为97.59%,202*

届到目前为止就业率为96.76%。测控专业(含电站方向)就业率在全校中

也是比较高的。202*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率为

92.54%,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站测控方向)就业率为95.31%,

202*年就业率分别为93.84%和99.02%,202*年到目前为止就业率分别为

95.77%和96.1%。但在学院里与其他专业相比,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就业

率相对偏低一些。因此,做好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就业的分析和研究就显

得尤为必要,能够对以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有所帮助,起

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状况统计分析

1.上海生源毕业生就业率稍偏低

从近三年的就业情况中我们发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含电

表1202*-202*年就业统计

统计时间就业率专业

202*年12月202*年12月202*年8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92.54%93.84%95.77%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站测控方向)

95.31%99.02%96.1%

电自学院总体就业率96.86%97.59%96.76%

站方向)这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在上海生源和外地生

源的就业统计中,外地生源学生的就业率总体偏高一些,上海生源学生就业

率较外地生源略低一些,但与过去相比有所提高。

2.电力行业就业率较低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5/10

从表3、4、5的202*届和202*届毕业生就业统计中我们发现,202*届

毕业生在电力行业中的就业率大约在30%~40%,202*届毕

业生在电力行业的就业率只有20%多。与学院其他专业相比,这两个专

业进入电力行业领域就业的比例较低。这两个专业202*届毕业生较202*届

在电力行业领域就业的比例较低,同时测控专业较测控(电站方向)专业在

电力行业就业比例更低一些。这两个专业202*届毕业生较202*届毕业生中

升学和出国比例也较低,更多的毕业生选择的是就业。

3.电站方向就业率和违约率较高

从表1和表2中我们可以发现,202*年到202*年电站方向就业

率分别为95.31%、99.02%、96.1%,高于非电站方向就业率92.54%、

93.84%、95.77%,而且就业率都在95%以上。因此,电站方向就业率比

非电站方向就业率高。

由于电站方向相对于非电站方向就业率较高,电站方向毕业生相对于非

电站方向毕业生好就业,部分毕业生就业可供选择的机会多,因此也出现了

在签约后又违约,相对于非电站方向违约率较高的情况。但在学院违约总人

数中所占比例较少。

总体而言,这两个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在不断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上

海生源的就业率相对于外地生源来说稍低一点;电站方向就业率高于非电站

方向,违约率也高于非电站方向,但呈逐年递减趋势;毕业生在电力行业就

业呈逐年递减趋势,非电力行业就业呈递增趋势。

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误区和影响因素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6/10

结合近几年对毕业班的就业指导工作,笔者发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

生在就业方面由于相互比较、家庭影响等各种原因存在一定误区。

1.非电不去

由于这两个专业是属于电力学院的电自学院,不少学生认为

电力学院、电自学院在电力行业具有优势,就可以进入电力行业就业。

同时受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进入电力行业就业较多的影响,

再加上电力系统待遇优厚,不少学生在就业时存在非电力行业领域不就业的

想法。但实际上,就业是由市场客观需求来决定的,市场与就业期望存在一

定差距。

2.非国不进

在很多学生希望能进入电力行业就业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就业目

标就是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考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就业,认为到这样的

单位就业,工作稳定、待遇不错,非国不进,存在着追求稳定安逸的思想。

有的毕业生也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父母和家庭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建

议,也导致非国不进这样的结果。

3.非沪不留

在毕业生中基本上分为两类学生,一类是外地生源毕业生,由于上海具

有区域优势,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大多数外地生源学生都想留在上海工作,

当不能留沪的时候且其他省市的就业岗位非常不错的时候才选择到其他省市

工作;一类是上海生源毕业生,由于这部分学生本身就是居住在上海,受家

庭和父母影响,再加上上海的城市魅力等,他们基本上都是留在上海就业,

几乎没有到其他省市就业的。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7/10

4.等、靠、要

现在毕业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都是温室的花朵,长期具有依

赖父母和学校的心理,面对即将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第一道门坎就业,变

得不知如何应对,手足无措。加上在面临就业的时候,部分毕业生在市场竞

争中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就业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一种“等国

家政策支持、靠学校帮扶援助、要家长供养接济”的“等、靠、要”思想和

状况。四、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指导策略

1.指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在就业前,首先要通过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和手段,让学生树立正确

的就业观念。及早地做好面对就业的心理准备,避免临阵退缩和手足无措等

被动局面的出现,消除面对就业“等、靠、要”的局面,使他们有信心积极

主动应对就业。同时还要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首先要解决的是

就业问题,其次才是择业,在能够就业的基础上再择业。在就业过程中要多

渠道、多行业、多区域进行搜集就业信息,破除区域和行业限制,增加就业

机率。同时,要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目标,根据自身情况给自己正

确定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2.指导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如果在毕业时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那就需要有较强的

就业竞争力。而就业竞争力如何获得,这就需要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期间

不断地去学习和积累,需要创建就业资本,多方提高能力,学会自我营销。

这些可以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实践锻炼、考取等级证书等多

种途径获取。同时在就业的过程中要学会自我营销,包括简历的制作、求职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8/10

面试、求职技巧等,这些也需要在就业前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培养、锻炼和提

高。

3.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就业

每个毕业生都有他们各自的专业依托,每个专业都有它自身的专业背景

和领域,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不能千篇一律地进行就业指导,要有针对性

和具体性地指导。即使是同一专业,可能专业方向不同或者每个学生在专业

领域的水平不同都影响着他们的就业去向和选择。因此,要细化分类指导,

区别指导学生。

正确认识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做好与其他学校同专业的比较工作,同

时也要正确认识本专业与同学院的其他专业的差异,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

殆。

在依托专业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由于自身专业或经验等局限,可

充分利用好校内外资源,寻求校内专业教师帮助或者校外行业领域内的人士

的指导和帮助。

4.设立适合自己的保留工资

保留工资是指个体劳动者在工作找寻前或在工作找寻过程中

给自己设定的可接受工资的下限,如果求职者找不到此工资下限的工作

就会继续进行工作找寻,而一旦有雇主愿意提供等于或超过该工资下限的工

作,那么求职者将停止工作找寻而接受这份工作。

在给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保留工资的时候,就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

己,给自己合理定位,尽量减少就业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达到期望和现实的

一个契合点。当现实和期望的差距比较大的时候,就需要调整保留工资,这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9/10

是一个理想和现实不断磨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自己在社会中正确定位

的过程。而这个保留工资也是就业的底限。

5.建立就业反馈体系

目前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对于就业的前期指导和服务工作较多,而对于

就业后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收集和反馈以及毕业后的动

态追踪工作较少。这也是很值得我们关注的内容。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

作,可以掌握较多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和资源,建立资料库或样本,便于进行

理论研究;对于指导以后的就业工作的方式、方法、方向和重点,具有一定

的借鉴意义;对于就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对就业指导工作系统也是一个

很好的不断完善过程,可以把就业工作做得更好。同时还可以收集校友资

料。

五、结语

经过统计和分析,近三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含电站方向)

总体就业率较高,但与学院其他专业相比还有差距,低于学院平均

水平。但这两个专业近三年就业率在不断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

上海生源的就业率相对于外地生源来说稍低;电站方向就业率高

于非电站方向,违约率也高于非电站方向,但违约呈逐年递减趋

势;毕业生在电力行业就业呈逐年递减趋势,非电力行业就业呈递

增趋势。

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非电不去、非国不进、非沪不留、“等、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word可编辑

10/10

靠、要”的误区。因此在就业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让学

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专业特点指导就业,

设立适合自己的保留工资,建立就业反馈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对测控技术

与仪器专业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锋亮,等.保留工资与工作找寻结果: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1(4):57-63.

[2]潘莉莉.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与职业获得的比较研究以安徽省

部分本科院校为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2*,23(3):10-15.[3]邹霞.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策略[J].人民论

坛(中旬刊),202*,(8):278-279.

[4]孙浩然,冉昆玉.工科大学生就业特征及其对就业指导的要求基于安

徽A高校的调查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2*,24(1):101-105.(责任编

辑:苏宇嵬)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等情况介绍》给

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就业等情况介

绍: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21:33: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4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