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2年高一
第二学程物理在线测验完整版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如: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
念
B.弱相互作用不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C.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
D.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心的点没有区别
【答案】C
【解析】
A.伽利略首先建立了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诸如平角速度、瞬时速
度以及加速度等,故A错误;
B.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是万有引力、强相互作用、电磁力、
弱相互作用,故B错误;
C.伽利略首先开创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故C正确;
D.质点没有大小但是有质量,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故不一样,故
D错误;
故选C。
选择题
如图所示,物块所受重力为20N,放在光滑斜面上由一弹簧秤沿平行
斜面方向拉住,使它静止。已知弹簧秤读数为12N,则斜面对物块的
支持力大小为()
A.8NB.16NC.20N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物块受力如图
根据合成法有
故选B。
选择题
目前交警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如图所示,司机发现前
方有行人正通过人行横道时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在停车线处
停止运动。汽车经4s停止,若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最后1s
内的位移是()
A.3.5mB.2mC.1mD.0m
【答案】B
【解析】
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为v0,则
即
在第1s内的位移是14m,则
解得
a=4m/s2
v0=16m/s
由逆向思维可知,最后1s内的位移是
故选B。
选择题
如图是应县木塔最上一层的剖面图,垂脊ab呈弧形。一只鸽子从a
沿垂脊缓慢的爬到b,用FN表示垂脊对鸽子支持力的大小,用Ff表
示垂脊对鸽子摩擦力的大小。在鸽子缓慢爬行过程中()
增大,FN减小减小,FN减小增大,FN增大减小,
FN增大
【答案】A
【解析】
以鸽子为研究对象,鸽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
条件可得
支持力为
由于逐渐增大,则摩擦力Ff逐渐增大,支持力FN逐渐减小;
故选A。
选择题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
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
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D.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解析】
AC.在A下降到B的过程中,开始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加速度方
向向下,物体做加速运动,弹力在增大,则加速度在减小,当重力等
于弹力时,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在运动的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物体做减速运动,运动的过程中弹力增大,加速度增大,到达最低点,
速度为零。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在B点速
度为0时,存在一定的加速度,故物体在B点所受合力不为零;故
AC错误;
BD.物体从B回到A的过程是A到B过程的逆过程,返回的过程速
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上的
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
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θ=60°时,
B.当θ=90°时,
C.当θ=120°时,
D.θ越小,F越大
【答案】C
【解析】
设小娟、小明的手臂对水桶的拉力大小为F,由题小娟、小明的手臂
夹角成θ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则根据
平衡条件得
解得
当θ=0°时,值最大,则
即为最小;当θ=60°时,可得
当θ=90°时,可得
当θ=120°时,可得
当θ越小时,则F越小;
故C正确。
选择题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
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
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
手对线的拉力F和环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减小,N不变B.F不变,N减小
C.F不变,N增大D.F增大,N减小
【答案】A
【解析】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
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AB逐渐减小,OA、OB不变,所以N不变,F
减小。
故选A。
选择题
将两个质量均为的小球、用细线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于点,
如图所示。用力拉小球,使两个小球都处于静止状态,且细线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保持60°,当最小时,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
A.B.C.D.
【答案】C
【解析】
以两个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与T的合力与重力2mg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由力的合成图可知,当F与绳子Oa垂直时,F有最小值,即图
中c位置,根据平衡条件得Oa绳上的拉力
故选C。
选择题
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
下落,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度大小均为v,则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A上抛的初速度与B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都是2v
B.两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
C.A上升的最大高度与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
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的同一高度处一定是B开始下落时高度的
中点
【答案】AC
【解析】
试题设两物体从下落到相遇的时间为t,竖直上抛物体的初速度为,
则由题解得,故A正确;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
对称性可知,B自由落下到地面的速度为2v,在空中运动时间为,
A竖直上抛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故B错误;物体A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B开始下落的高度,显然两
者相等,故C正确;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高度为
,故D错误。
选择题
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
开始运动,4s末撤去拉力F。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2
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2s~4s内,力F=0
B.在0~2s内,力F逐渐变小
C.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D.0~6s内物块运动的总位移为16m
【答案】BC
【解析】
A.在2s~4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因此外力F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故A错误;
B.在0~2s内,图线的斜率逐渐减小,物体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
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有
可知力F逐渐减小,故B正确;
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故C正确;
D.在0~2s内的位移大于4m,在2~6s内的位移为
则0~6s内的总位移大于16m,故D错误。
故选BC。
选择题
在静止的小车内,用细绳a和b系住一个小球,绳a处于斜向上的方
向,拉力为Fa,绳b处于水平方向,拉力为Fb,如图所示。现让小
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此时小球相对于车厢的位置仍保持
不变,则两根细绳的拉力变化情况是()
变大不变
变大变小
【答案】BD
【解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力图,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得:水平方向①,竖直方向②,
由题,不变,由②分析得知不变,由①得知,
,即变小,BD正确.
选择题
如图所示,用质量为M的吸铁石,将一张质量为m的白纸压在竖直
固定的磁性黑板上,某同学沿着黑板面,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轻拉吸
铁石,吸铁石和白纸均未移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铁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Mg
B.吸铁石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C.吸铁石受到五个力作用
D.白纸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答案】BCD
【解析】
ABC.对磁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吸引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
吸引力和支持力平衡,重力、拉力和静摩擦力三力平衡,故根据平衡
条件有
A错误,BC正确
D.对白纸和磁体整体受力分析,受拉力、吸引力、支持力、重力、
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其中吸引力和支持力平衡,重力、拉力、磁性
黑板的静摩擦力是三力平衡,故白纸受到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D正确。
故选BCD。
实验题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下面装置进行实验:
(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______(填“质量”或“合
力”或“加速度”)不变;
(2)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数量关系,应作______(选
填“”或“”)图象。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和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从天平测出托盘与砝码的质量(与)以
及小车质量,直接用公式求出
【答案】合力B
【解析】
(1)根据可知,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合力不
变;
(2)根据可知,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数量关系,
应作图象,因为关系是线性关系。
(3)A.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砝码和砝码盘,只让小车拖着纸带在
木板上做匀速运动即可,选项A错误;
B.平衡摩擦力时,由于
mgsinθ=μmgcosθ
即
sinθ=μcosθ
可知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选项B正确;
C.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选项C错误;
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通过纸带上的点迹间距,根据∆x=aT2来求解
的,选项D错误。故选B。
实验题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和多个质量已知且相等的
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
(1)某同学将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量出弹簧的自然长度,然后按照图
甲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图,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纵轴是钩
码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
(2)由图乙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
效数字,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3)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轻弹簧a和b进行实验,画出弹簧弹力F与弹
簧的长度L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C.a的原长比b的大
D.两个弹簧相比,用b弹簧制作的弹簧秤,灵敏度更高
【答案】实验中没有考虑弹簧的自重或弹簧竖直悬挂时的自然长度比
水平放置时长6.9AD
【解析】
(1)[1].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原因是实验中没有考虑弹簧的
自重或弹簧竖直悬挂时的自然长度比水平放置时长;
(2)[2].由图乙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3)[3].根据F=k(L-L0)可知,图像的斜率等于劲度系数,则a的劲度系
数比b的大,选项A正确,B错误;图像与横轴L的截距等于弹簧原
长,可知a的原长比b的小,选项C错误;因b弹簧劲度系数较小,
则两个弹簧相比,用b弹簧制作的弹簧秤,灵敏度更高,选项D正确。
故选AD。
解答题
如图所示,小球在轻弹簧和水平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弹
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弹簧的拉力F=10N,弹簧伸长量为
x=0.01m。(sin37°=0.6,cos37°=0.8),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绳上的拉力大小和小球的重力大小。
【答案】(1)1000N/m;(2)6N,8N
【解析】
(1)由胡克定律
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受力分析如下图
由平衡条件可知,水平绳上拉力
小球的重力
解答题
一个物体从长=9m,倾角为=37º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则它滑到斜面底端所用的时
间t和末速度v分别是多少(g=10m/s2,sin37o=0.6,cos37o=0.8)?
【答案】3s,6m/s
【解析】
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垂直斜面方向,有
滑动摩擦力
联立三式解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at
联立两式解得
解答题
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象分别为图中直线
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a=-2m/s2,t=3s时,直线
a和曲线b刚好相切.求:
(1)a车的速度的大小
(2)b车t=0速度的大小
(2)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
【答案】(1)(2)(3)9m
【解析】
由图知,a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斜率求出a车的速度.t=3s时,直
线a与曲线b刚好相切,两车的速度相等,对b车,由速度时间公式
求出b的初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两车的位移,即可求得t=0s时a
车和b车的距离S0.
(1)由图可知,a车的速度
(2)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即此时b车的速度v′b=va=2m/s
设b车的初速度为vb.对b车,由vb+at=v′b,
解得vb=8m/s
(3)a车的位移Sa=vat=6m
b车的位移
t=3s时,a车和b车到达同一位置,得:s0=sb-sa=9m
解答题
三根不可伸长的相同的轻绳,一端系在半径为的环上,彼此间距相
等,绳穿过半径为的第2个圆环,另一端同样地系在半径为的环
3上,如图所示,环1悬挂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已知环1质量为m。(三个环都是用相同的金属丝制作的,摩擦不计)
试求:
(1)每根轻绳上弹力大小;
(2)第2个环中心与第3个环中心之间的距离。
【答案】(1)mg;(2)
【解析】
(1)设金属环横截面积为s,密度为ρ,环2质量为m,每根绳上力大
小为F,环2、3中心间的距离为h,则有
m=2ρπr0s
而r3=2r0,所以
m3=2m
没有摩擦,故每根轻绳沿其整个长度上的弹力大小是相同的,对环2、
3整体有
3F=(m+m3)g
所以每根轻绳弹力大小为
F=mg
(2)由(1)知F=mg
对环3受力分析有
由几何边长关系
解得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20:26: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40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