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

更新时间:2022-11-24 20:14:12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4日发(作者:establishes)

1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摘要

语言迁移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五十

年代以来一直倍受学者的关注。近年来,汉语热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

勃发展,基于这种情况,本论文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总结

外国学习者在学习、交际等方面产生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总

结提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通过研究,充分认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

探索汉语习得规律,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从而推动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同时

也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提供资料和例证。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言迁移影响因素策略

一、语言迁移理论

(一)语言迁移的含义

迁移是中介语的一个主要特点,语言迁移是中介语产生的重要根源。心理学

范畴中,迁移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已掌握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技能的

获得产生影响的现象。而语言迁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目的语时,试图借

助于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这样一种现象。

(二)语言迁移的发展阶段

1、对比分析理论阶段

语言迁移理论最早是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影响下提出的,认为迁移是母语“习

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对语言迁移的研究是在对比分析领域展开的。对比分析

理论的确立是以1957年Lado出版的《跨文化语言学》为标志的,该理论的语言

学基础是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理论——刺激—反应,而在心理学上又受到行为

主义心理学迁移理论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塑造靠反复的机械操

练,Lado赞成二者的观点,认为语言的学习是习惯的积累,对比分析是将第一

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化层面一步一步地进行比较,从而预测

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了解学习者的母语或目的语是如何迁移的,确定教

学中的难点,进一步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这一时期普遍认为第一语言转移

对第二语言习得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即“正迁移”和“负迁移”。

然而,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比分析理论和语言迁移受到了

许多语言学家的质疑,认为这一理论并不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单纯的对比

两种语言间的异同,在实际学习中,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并非一定能够引起迁移,

对比分析理论所预测到的情况并不准确,一些真正的重难点并没有被预测到,而

往往是不该出错的地方出错,该出错的却没有出错。在这些所谓的错误当中,母

语迁移所引起的错误占的比例很小,学习者的二语掌握程度越高,所犯的母语迁

移的错误就越少。这一现象使人们逐渐忽视对比分析理论,而开始关注乔姆斯基

的普遍语法理论。

2、普遍语法理论阶段

2

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迁移规律如何,对比分析假设未能清楚阐明。八十年代初

普遍语法的提出,使人们对母语在外语学习中迁移作用研究有了新的视野,对母

语迁移作用的规律有新的认识。(普遍语法与母语迁移刘东楼)80年代,乔姆

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运用对比分析理论来研究语言迁移

的方法受到质疑。普遍语法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某些共同的语言

原则,而这些共同的语言原则同时也是婴儿在开始学习第一语言之前所处的“最

初语言状态”,这些原则是天生的,是人的头脑中所固有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的习得研究)并将语法规则划分为核心语法和边缘语法。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

而边缘语法是有标记的,在普遍语法框架下的标记理论在对二语习得研究方面受

到关注,Ellis提出的标记理论与母语迁移的关系,有助于语言迁移的研究,也

较好的弥补了对比分析理论的不足。Ellis(1985)根据标记理论把母语迁移作用

分为四种情况。

(1)当母语是无标记的,目的语也是无标记时,则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例如

汉语中名词单数是无标记性的,英语中的名词单数也是无标记性的,中国人在学

习英语过程中使用名词单数形式时不出词形变化的错误。

(2)当母语是无标记的,目的语是有标记性时,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例如,

汉语中的名词复数没有屈折变化,而英语的名词复数有屈折变化。相对来说,对于

名词复数形式,汉语是无标记的,而英语则是有标记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名词

复数时经常出现词形变化错误,该用屈折变化时不知道用,这就是受汉语中无标

记性迁移作用的影响。

(3)当母语是有标记性的,目的语是无标记性时,则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例

如,汉语中主语常可省略,是无标记性的。而英语中主语不可省略,是无标记性的,

英国人学汉语时,则能够正确判断出主语省略形式为可接受汉语,较少表现出母

语(即英语)迁移的影响。

(4)当母语是有标记性的,目的语也是有标记性时,中介语是无标记性的。便

如法语中主语不可省略,是有标记性的,英语中主语也同样不可省略也是有标记

性的,法国人学习英语时,则会出现主语省略的无标记性错误的句子。

从学生的中介语料分析结果看来,第一种情况已有实验可以证实(如竂

非,1998)。但对结果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一,认为学生在学习外语时,母语的规

则迁移到中介语中(Towell&Hawkins,1994);其二,认为中介语是语言习得自然发

展结果,与母语迁移无关,因为学生习得母语和外语都是先从无标记性学起,先掌

握无标记性规则,后掌握有标记性规则(竂非,1998;Ellis,1985)。第二、三种情

况也已被实践证实(见Eckman,1977;竂非,1998),而且这也解释了母语与外语语

法规则差异很大时,为什么有时母语迁移现象显著,阻碍外语习得(如第二种情

况),有时母语迁移不明显,不阻碍外语习得(如第三种情况)。上述第四种情况则

存在着与实验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地方。依据该假设,英语和法语中主语都不可省

略,属有标记性的,则法国人学习英语的不省略主语规则时,应该出现主语省略的

错误。实际上,White(1986)的研究结果表明,法国学生很少错误地接受那些省略

主语的英语句子,而且他们在接受英语中主语不能省略这一规则时很容易,也很

迅速。

综上所述,当母语和目的语一者为有标记性,一者为无标记性时,运用标记理

论研究母语的迁移作用很有意义。但当母语和目的语同为有标记性或无标记性时,

运用标记理论就难以奏效。

虽突破了对比分析假设的局限,但又存在着自身的不足,特别是对母语和外

3

语都是有标记性时,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易预测的。以参数正负值设置理论来预

测母语对外语习得的影响虽先进一些,但也有其不完备的地方。参数值设置的子

集原则,在分析母语对外语习得的影响时,可以解决母语与外语语法结构相近时

母语迁移作用的问题,有其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参数理论甚或普遍语法尚处在研

究初期,其理论还未成熟。所以在外语习得研究中,参数理论的运用仍有欠缺,有

待于进一步完善。

3、中介语理论

对比分析理论和错误分析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两者

强调的都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对目的语的消极影响,忽略了积极影响。在对

二者否定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一个新的理论产生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

方面关注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影响,这一理论就是由linker提出的中介语理论,

这一理论由五个心理过程组成,即语言的迁移、由训练造成的迁移、目的与知识

的泛化、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其中语言迁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涉及

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

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一种处于中间状态的语言,属于自然语言,许

多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表明,在中介语发展的不同阶段母语的迁移作用是不同的。

中介语理论目前仍处于一种假设阶段,中介语假设理论有两种观点,即从语言学

方面来解释语言习得和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来解释语言习得。其中,从语言学角度

来说,中介语被认为是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一种重新建构的过程,有三个具有代

表性的假设:完全假设、最简树假设、特征值缺省假设。“完全迁移假设”强调

母语的全部特征都会迁移到中介语中,“最简树假设”则认为只有母语的词汇范

畴发生迁移,功能范畴不存在迁移现象。“特征值缺省假设”承认这两种范畴都会

发生迁移,但却否认特征值发生迁移的可能性。其次,这三种假设都认为中介语的

发展受普遍语法的制约,并最终与第二语言本族语语法出现趋同。上述三种假设

均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考察母语迁移现象,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揭示了母语迁移的

某些规律和特点,但是,由于没有考虑语言习得的认知因素,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

全可靠。

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来看,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起点是其母语,第二语言习得

的过程是目的语不断替代母语的过程,目前,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来研究语言的迁

移现象,仍处于初步探索和发展阶段,但却为语言迁移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角。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对外汉语教学就是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教学,教学对象包括少数民

族、海外华侨、外国人。目前所说的“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指对外国人进行的汉

语教学,主要对象是外国人。在教学和学习中我们会发现很多语言迁移的现象,

在语言迁移发生的不同层面上,根据母语的不同进行分析。

(一)学习中的迁移

1、语音迁移

汉语学习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些语言与汉语是同一语系,而有些与汉语又分

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教学和学习中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在语音层面上的迁

移。

汉语是声韵相拼的语言,声母和韵母的拼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英语属于拼音文

字,汉语拼音近似西方文字,许多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利用英语与汉

语拼音相同的发音、字形来学习拼音及汉字,促进了汉语的学习。例如,英语中

4

有辅音[s],它也同样存在于汉语中,如赛(sai)。所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

者,在汉语的学习中容易掌握一些汉字和词的发音,这种正迁移的现象是显而易

见的,为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另外,外国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拼音“r”时,显得尤为困难,因为在许多国

家的语言的语言中没有[r]的发音,汉语的韵母[ü]、[ⅰ],声母zh、ch、sh等,

都是大多数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在学习中学习者会用他们母语中与

之相似的发音来代替,这就产生了负迁移现象。有些情况下,语音层面上产生的

负迁移不影响交际。但对于能区别意义的音位与音位手段必须引起注意,否则也

会对交际造成影响。

2、词汇迁移

学习汉语,使用汉语进行交际,都是由字词到句子,再由句子到整篇文章,

所以在以汉语为目的语的学习中,词汇方面的迁移是十分常见的。

在汉日两种语言中,有些词是用相同的汉字进行标记的,不论他们所表达的

意义是否相同。例如,手、口、山、火、丈夫等,汉日同形词无疑为母语为日语

的学习者在理解和记忆汉字方面提供了方便,产生了正迁移现象。但是,这些同

形词也给学习者带来了麻烦,主要表现在需要判定是否是汉日同形词,有些词的

意义不能完全对应的把握,例如:

*夏假时,为了父母负担少一点,我每次都打工。

“暑假”写成“夏假,是因为“暑”在日语中的意义是“热”。

*但是,另一面方,在发达国正在发生什么呢?

在日语中,“国”就有“国家”的意义,所以,在汉语的学习中把母语的

规则运用到汉语中,造成了负迁移。

*今天我们有汉语试验。

在日语中,“试验”有“考试”的意义,而在汉语中却没有“考试”的意

义。

*他承认这个条件。

日语中的“承认”有“同意或批准”之义,但汉语无此义,应将其改成“同

意”。

上面的例子都是学习者把母语中的规则模式运用到汉语中,造成母语负迁移

的实例

由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两种语言的词汇意义也有很大差异。以

英语为母语的汉语初学者单纯地以为英语里的某些和汉语代表同一概念的词义

是可以一一对应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汉、英语言都有丰富的词汇,但其中

绝对等值的词除专用名词、科技术语等类(如philosophy哲学,peasant农

民,cock公鸡,daydream白日梦)之外,是为数不多的。某些词汇在汉、英语中内

涵或外延不一致而造成负迁移。同样的事物,在汉语和英语中却用大小或层次不

同的概念来形成词义。比如,汉语里的“牛”在英语里至少有三个词:

bull(公牛),cow(母牛)和calf(小牛)。学习者很容易将英语中词义直接运用到

汉语中,从而不能完全掌握汉语词汇的意义,造成负迁移。

3、句法迁移

当同一意义的母语和目的语句法表现形式相同或相异时,便会产生句法层面

上的迁移。英语和汉语都有五种句型:1)主语+系动词+表语我们是学生We

arestudents.2)主语+谓语我起床很早Igotupveryearly.3)主语+谓

语+宾语我吃了一个苹果Iateanapple.4)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

5

宾语我给了他一本书Igavehimabook5)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我

们选他为总统Weelectedhimpresident。由于这方面的共同点,就使得以英语

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些基本句型的时候比较容易。这是正迁移,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负迁移。比如说英语中经常会使用大量的定语从句等句式,而

汉语中是没有类似的句式,所以对初学者来说,经常会出现语序上的错误。例如:

*大学毕业以后,我两年多在上海精品大厦工作{了},卖东西。

*他们说是自己{的}权利要不要让客人在他们的店{里}抽烟。

*但是如果一个人有一天想终于结婚的话,那么他必须开始找。

*这[這]时,孩子长[長]大后也会受到不断的环境[竟]变化{的影响},他也

会受到别人的批评[,]因为他一切做的都是父母所教的。

日本和韩国的学习者,由于他们母语的句式是“S—O—V”格式,而汉语的

句式是“S—V—O”格式,日韩学习者在用汉语表达时,常常把宾语前置。例如:

*我曾经{对}您公司听说过{和}很{有}感兴趣。

(二)交际中的迁移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一部分是为了取得HSK等级证书,一部分是为了更好

的交际,当然,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和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在教

学与习得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因各国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而造成

的交际中的迁移。

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着语言规则的异同,或者相同的言语行为在两种语言

文化背景下实施原则的异同往往都会导致语言在文化等方面的迁移。而且这些方

面的负迁移显得尤为重要。贾玉新(1997)指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际时常常

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往往是因为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对文化背景、价

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而这些差异却十分顽固地表现在言

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

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释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就是被学者们称

之为语用迁移的现象。”[3]这里面就提到了用“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对文化

背景、价值取向、社会规范方面存在的差异缺乏认识”来定义语用迁移,实际上

就是我们所说的交际中的迁移。交际中的语言迁移主要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交

际过程中套用了本族文化中不能为对方所接受的社会语用规则或语用参数而造

成的。因此,在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这种交际中的语言迁移会不同程度

地发生,主要表现在称呼、问候、选择话题、邀请(提出邀请,接受或拒绝邀请)、

祝贺、表示谦虚、提供帮助、道歉及告别等不同言语行为方面。

对于亚洲留学生来说,教学中涉及到的一些文化内容比较容易被接受和学

习,尤其是韩国,越南等国家,因为汉文化通过汉字、汉语影响到了越南等国家

的的文化习俗、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以至民族精神,有些至今仍在有些国家保留,

在学习汉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时,他们会把自己国家中与中国相通的东西联系

起来,所以一些交际中的文化、习俗等容易被学生掌握。

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一些西方国家的学生在交际中容易对汉语的一

些文化习俗、日常称谓、问候等产生理解和运用上的失误,通常用他们自己国家

的习俗礼节来理解汉语,造成了沟通上的障碍。

中国人在日常打招呼时经常使用“吃了吗?”“去哪儿啊?”等等,可对于

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很突然,甚至不快,认为这是非常失

礼的行为。因为在一些国家这些问题是真实的问题,他们会把这种问候当成是在

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其实这都是中国人习惯用的客套话,体现出一种亲切感和关

6

切之情。另外,中国人的简单问候一般是“你好”或“您好”,“你好”一般用在

年龄、地位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身上,而比自己年龄大、自己较为尊重的人则需要

用“您好”,这与中国人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有关。

中国汉人应邀参加聚会时经常说“给你添麻烦了”,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会

说“浪费您的宝贵时间,真是不好意思”、“让你受累了”。当西方人听到这类话

的时候是很难理解其中的致谢之意的,他们不明白这种关切对方的态度和表达谢

意的方法有时比直接感谢更显得情真意切,有很多时候会产生误解,因为他们要

求尊重事实和尊重自主,当听到这类话的时候他们会考虑这些信息是否符合实际

情况。

一位外国留学生去老师家做客,一见到他媳妇就说:“啊,你媳妇好漂亮!”。

中国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于是他就回答道:“哪里哪里!”,结

果这个留学生听了这话之后心里就想:中国人真奇怪,说了漂亮还要问哪里漂亮,

他纳闷了一会后说:“鼻子、眼睛、耳朵”。这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我们在跨语

言交际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在文化上不对称的问题。而且,“媳妇”这个称谓

是不能随便用的,因为媳妇只能是自己称自己的老婆,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

可以说“这是我媳妇”,别人是不可以这样说的,类似的称谓在汉语里还有,如:

夫人、老婆、爱人、孩子他(她)妈等,在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词语,英语中

“wife”有妻子、爱人的意思,他们在交际中就只用这一个词,所以,他们就把

母语中的习惯用大汉语中来,造成了文化上的负迁移。

三、汉语学习中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认知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语言迁

移作为语言学习者的一种认知手段,在具体的语言习得过程中会表现出多种不同

的形式。但是,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迁移,其产生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受诸多主客

观的因素制约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多地试图确认这些促进或阻碍语言迁移的因

素。

近些年来,汉语开始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在汉语的学习中,影响语言迁

移的因素有很多,下面将从母语背景、汉语习得程度、学习者个人因素、教学方

法四个方面来探讨和分析汉语学习中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

(一)母语背景(文化背景)

学习者大多数是来自不同的母语背景,不同国家的人具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

和文化特点。如果学习者的母语与汉语之间的存在共性,很容易引起正迁移。两

种语言在各个层面上存在着差异,那么将是负迁移产生的重要因素。另外,文化

之间的异同也是影响汉语学习者语言迁移的因素,日韩及东南亚学生的中介语向

汉语靠拢的速度快于其他国家,因为这些国家中的文化与与中国文化有相通之

处。

(二)汉语习得程度

汉语习得的不同阶段及习得程度也是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初级阶段,由于

学习者掌握的汉语词汇及知识有限,其母语中的规则很容易影响到汉语的学习,

使其在汉语的学习中产生语言迁移的现象。中高级阶段,学习者对汉语知识有了

长时间的系统的学习,对中国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母语的迁移,尤其

是负迁移,可以有意识的去避免,减少了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三)学习者个人因素

汉语学习者对本族语和汉语距离的感觉,有时会直接影响汉语的学习,学习

者对语言距离的感知决定了其实际运用中迁移什么,是不固定的,而汉语与学习

7

者母语之间的实际距离影响着学习者准备迁移什么,不随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变

化。学习者是否愿意将他们预先习得的语言知识迁移到新的语言学习中去,这与

学习者对语言距离的直觉认识有直接关系,语言距离越近,迁移会更容易发生。

(四)教学方法

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对汉语学习者语言迁移现象有很大的影响,教师

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者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学习兴

趣、母语背景等,以便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及进度,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已有的母语知识和汉语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当中,避免负向迁移。另一方面要考虑汉语的特点。了解汉语的特点,采用适当

的方法进行教学。

此外,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和使用目标语的环境和社交场合,以及学习者在

交谈中发话人与受话人间的关系等社会因素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母语迁移。

四、应对汉语学习中迁移现象的策略

(一)教师

1、语言迁移是二语习得中不可避免出现的现象,在汉语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

要正确的对待迁移,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可迁移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具备语言

迁移的积极心态,引导学生多听、多练、多读、多说、多写,帮助学习者减少语

言的负迁移。

2、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讲解,并不断的进行强化练习,

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语言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在日常的教学

活动中,教师也应该多去启发学生对汉语教材中的语言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

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从

而培养留学生对语言规则的创新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及时有效的向学生输入中国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

思维、观念、感情、心理以及行为模式,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学生汉语思维。

4、为了促进正迁移,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把那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基础概念和

具有强有力解释效应的基础原理和规则放在教学的中心地位上。在顺序的编排和

组织上应该注意从一般到特殊,体现不断分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认

识路线。同时,教材水平的高低不仅能反映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研究的深度,而且在

很大程度上决定教与学的效果,所以要大力加强教材的纵向联系与横向联系,在

编排对外汉语教材时就要力求语法和功能及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

汉语学习者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班级和学习的教材,不断的加深学

习。

2、要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合理的安排时间,将新旧知识进行概括,使其能

够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帮助新的语言知识的学习。

3、加强对比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母语与

汉语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语言的异同,从而有意识的排除来自母语或第一语言的

干扰,不断地纠正学习和应用中的错误,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五、结论

本文回顾了语言迁移的发展历程,了解了语言迁移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从语言迁移发生的不同层面上对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迁移现象进行了

全面的分析研究,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语言的迁移会在学习中和交际中有所体

8

现,根据汉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现象的不同,分析了语言迁移产生的因素,并提出

了一些应对策略,是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正迁移,减少负迁移给汉语学习

带来的影响。对于一些研究结果希望能对对外汉语教育和汉语学习者提供帮助。

当然,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入。

参考文献

[1]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7

[2]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仁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p277

[4]姚晓波.中介语与对外汉语教学[M].学林出版社.2009-7

[5]夏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语言迁移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硕士论文

[6]于巧丽.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A].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

[7]尹洪山.从普遍语法到认知科学——语言迁移研究的视角转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

年05期

[8]唐承贤.标记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应用[J].语言与翻译.2005年02期

[9]张向红.跨文化视域中负向迁移的研究[J].文教资料.2006年05期

中文076

07号

高双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20:14: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40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母语迁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