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 5卷第3期
2013年6月
安顺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
V()1.1 5 NO.3
Jfin.201 3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对比分析
以第1 8首和第1 30首为例
田 甜
(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摘 要:文章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和第130首为例研究莎翁独特的语言艺术。莎士
比亚高深的语言艺术让他的作品久盛不衰。莎士比亚的语言天赋既体现在他所创作的戏剧
中,同时也体现在他的十四行诗里。多种修辞方法的巧妙运用,使他的戏剧和十四行诗读起
来意味深长。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507(2013)03—0026—03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独树
一帜的大师,以其高深的语言艺术见长。莎士比亚
对语言的锤炼,对修辞的擅用,使得他的作品熠熠
生辉、久传不衰。“他是雄踞在文艺复兴峰巅上的
高吻苍穹的鹰。在他站立的地方,没有第二个人同
他比肩。”『1 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7部戏剧,154
首十四行诗和两首长诗。他创作的十四行诗“语言
华丽典雅,比喻新奇,双关多见,想象奇特,诗意
浓郁。”[2 有的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远
远超过同时代其他诗人的十四行诗,标志着欧洲文
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民主思想的最高水平”I- ,是
“英国抒情诗中光彩夺目的瑰宝,是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诗坛的奇葩。” 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大都把莎
士比亚的154首十四行诗分为三组:前126首是写
给一位年轻美貌的贵族男子;第127首至第152首
是写给一位黑肤女子;最后2首另为一组。
一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是他的十四行诗中
流传得较为广泛的诗作之一,以精美的描写和蕴藉
的意味著称。这首诗脍炙人口,“比喻精巧,构思
奇绝。’’[ ]
Shall J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 ̄l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n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e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
rimme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聊 77 in eternal lines time thou grow’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and this gives life to
P .
【.6]
诗的前两行描写朋友的美丽,友人的美丽犹如
绚烂的夏季,脾气很温和;第三行至第八行描述被
“狂风”摇撼的“五月娇蕾”,“短暂”的“夏日时
光”,会被乌云遮蔽的“金色脸庞”,终将“凋落”
“消褪”的“群芳众艳”;第九行至第十二行话锋一
转,赞美友人“永不尽”的“长夏”;最后的押韵
双行诗节中,强调朋友的生命与美丽将长存于诗人
所写的诗中。
收稿日期:2013一O4—12
作者简介:田甜(1982 ̄),女.白族.贵卅I安顺人.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文学及跨
文化交际。
・ 26 ・
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在这首十四行诗里,莎士比亚用了许多积极、
美好的修饰词赞扬友人的美丽以及对友人美丽的热
爱和祝福。例如,“夏季”,“可爱”,“温婉”,“芳
颜”,“永恒”。将朋友的美丽比喻为“夏季”——
“我欲将君比夏日”L7 。经过春天的成长,夏季里,
万物都将自己的美丽一展露,夏季无疑是芬芳艳
丽的。又如,用“可爱”和“温婉”来形容朋友的
秉性“君更可爱更温婉”L8]。在诗的第七行和第八
行,莎土比亚描述了随着时间荏苒和季节变迁,
“群芳众艳终凋落,时运天道消芳颜”lg 的景象。
然而,在第九行和第十行,莎士比亚话锋一转,用
转折来形容友人永不消褪的美丽“可君长夏永不
尽,亦无逝去君娇容”[1 。而在最后两句押韵诗行
中,莎士比亚更是着重刻画了友人长存的美貌“人
要能活眼能明,此诗长存赐君命。”[1
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30首
第130首十四行诗抒发了莎翁对心中女子的赞
美和挚爱,在遣词造句上莎翁是明贬实褒。
My mistress’eyes are nothing like the SUTI;
Coral is
.far ore red than her lips’red;
If SttOW be white,why then her breasts aye
I have seeT?roses damask d red and white,
But no such roses see I in her cheeks;
And in some perfumes is there more delight
Than in the breath that from my mistress
reeks.
J love to hear her speak,yet well j know
That music hath a far more pleasing sound;
J grant J never saw a goddess go:
M3,mistress,when she walks,treads on the
ground:
And yet,by heaven,J think my love as rate
As any she belied with false compare.[ ]
在第18首中,莎士比亚极尽赞扬之词来描画
友人的美丽以及对友人美丽的热爱与祝福。而在第
130首中,莎士比亚对心中爱恋女子的描述则很朴
素,诗人甚至刻意使用一些修饰美丽的反面词。例
如,第一行描写眼睛的句子,“我恋人的眼眸不像
太阳”[ 开头第一句的描画便让读者得知诗人爱侣
没有“太阳般闪耀的眼睛”或是“钻石星辰般璀璨
的双眸”,而只有一双平凡普通的眼睛。第二行和
第三行描写唇色和肤色,“红珊瑚比她的嘴唇红很
多;如果雪是白的,那么她的胸脯是暗褐色
的”L1 ,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并不是一位美丽女
子。传统上,形容男人心目中爱慕的女子容颜,大
都会用“唇红齿白”、“肌肤胜雪”、“笑靥如花”等
词,就算女子不美,但“情人眼里出西施”,通常
女子都会被描绘得美貌俏丽。在彼特拉克的十四行
诗中,彼特拉克歌颂情人就喜欢用“太阳般的跟
眸”,“珊瑚色的嘴唇”,“白雪般的肤色”,“金丝般
的头发”,“玫瑰色的脸颊”,“吐气若兰”,“行如天
仙”等修饰词。彼特拉克在《歌集》中将劳拉——
他的心上人视为“天仙”。例如,他在第157首中
对劳拉的描写“金丝一般的秀发,白玉无瑕的容颜
……星辰一般的亮眼……珍珠一般的皓齿,朱砂一
样的双唇。”[1 而在莎士比亚的描画里,我们看到
的是一个平淡无奇黑肤女子,既没有“太阳般的眼
眸”也没有“白雪般的肤色”,既没有“金丝般的
秀发”也没有“玫瑰色的脸颊”,既没有“吐气若
兰”也没有“行如天仙”。可诗人在结尾的押韵双
行诗节中画龙点睛的抒发对这位平凡的黑肤女子深
深的爱慕之情“可誓世寥吾爱侣,寥若虚捧众仙
女。”[1 译者屠岸曾这样评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结
尾的押韵双行诗节:“诗人尤其善于在最后两行中
概括诗意,点明主题,因而这一对偶句往往成为全
诗的警句。”口
莎士比亚在第130首诗中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对
女子容貌的描写方式,刻画了一个相貌平平却让诗
人深爱的女子。诗人整首诗描述朴实、真实,没有
矫揉造作的比喻,以至于诗人会发出感叹“寥若虚
捧众仙女”。[1。
三、第l8首与第130首在描写上的对E匕
有研究者评论第18首诗“灿若朝霞,情调优
美,又有足够的深度,正如莎士比亚本人夸口的那
样是一首不朽的十四行诗。”[1钉在这首诗中,莎士
比亚刻画友人“夏季般的美丽,温和的脾气”让读
者看了也甚为着迷。可爱的花蕾有被风吹散的时
候,金色的太阳有乌云遮蔽的时候,世间的万物有
因为季节更迭衰退的时候,“群芳众艳”亦有随时
间推移褪色的时候,但诗人的爱友却在诗人的诗中
美貌永在,生命长存。这是一首正面描画美丽的诗
作,诗人的比喻修辞都很积极,用以抒发自己对友
人的挚爱。万物有更迭消亡的时候,而友人在诗人
的诗作中永葆青春。诗人的第l 9首诗就体现了
“我的爱将在我的诗中永葆青春”[2o]的深挚情感。
在第130首诗中,诗人对心爱女子的描写措辞
却与第18首不同。阅读完诗的前l2行之后,诗中
・ 27 ・
r
叫
6
r
d
厂
㈨
安顺学院学报2Ol3年第3期
的这位女子并没有给读者留下美丽的印象——因为
她没有太阳般的眼眸,珊瑚色的嘴唇,白雪般的肌
肤,金丝般的秀发,玫瑰色的脸颊。可就这样一位
看似质朴无奇的女子却是诗人心中的挚爱。诗人对
她的爱坚定无比,正如诗人在最后的押韵双行诗节
中描述的那样:“可誓世寥吾爱侣,寥若虚捧众仙
女。”L2lj其他对女子美貌的描述,在诗人看来是
“矫饰的红颜”,是“虚捧”。虚假吹捧的美丽不如
诗人爱侣的平淡:“想我恋人可珍,不让任何被人
乱比之人。”L2。 在诗人看来,爱侣的“美所展现的
是自然而不矫饰、真实而不虚伪的本真气质。”【=2 ]
诗人在诗的最后两行坦然道出了自己诚挚的心声:
即使这位黑肤女子没有天仙美貌,诗人仍然炽热地
爱着她。心中女子的容貌毫不矫饰,诗人的情感亦
是如此。
结语
史雷格尔这样评论莎士比亚的作品:“在莎翁
的作品里一味追求简单明了,有时会感到显得暖昧
不明,但只要琢磨他的每一个字里行间的意蕴,就
将获得丰盛的酬报。”[24]通过对这两首诗进行阅读
对比,莎翁诗中的精炼语言、丰富词汇、新奇比喻
和诚挚情感令人感慨。对美的描述,莎士比亚在第
18首中是极尽褒赞的修饰,正面夸赞了友人的美
貌,并将友人的美孕于诗人诗中得以永恒。而在第
130首里则是明贬实褒的措辞,除了表达诗人对爱
侣的深爱之外,还有对刻板的传统描写的嘲讽。总
之,这两首诗的遣词造句最能体现诗人独具匠心的
创作技巧和高深的语言艺术手法。
参考文献:
[1]徐葆耕・西方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3:102.
[23王宏印・英诗经典名译评析一一从莎士比亚到金斯
伯格[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1.
[3][4]外国诗(二)[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
52.
[5]范志慧,张成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三
种译文比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E6]U]E8][9][1o][n][i2][16][18][21](英)威廉・
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高黎平译,北京:外
文出版社。2011:37,26i.
[133122-I(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M].施颖洲译,广州:译林出版社,2011:131.
[14][20](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M].李明强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43,46.
[15](意)彼特拉克・歌集[M].李国庆,王行人译,广
州:花城出版社,2000.
[17](英)威尔・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M].屠岸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173.
[19]蒲杜戎,彭晓华・英美诗歌选读[M].重庆:重庆
大学出版社,2000:5.
[23]秦晓梅・浅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J].新西部,
2011(6).
[24](德)史雷格尔・莎士比亚研究[M].张克译,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65.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of Shakespeare’S Sonnet
——A Case of 18th and 130th as an Example
Tian Tian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Guizhou Menz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
Abstract:Shakespeare’S works have being studied all over the world,and always being a hot discus—
sion in literature.The prevalence of his works lies in his marvelous creativity in English.The rhetorical
skills that Shakespeare applied in his works are one of the very reasons for the popularity of his plays as
well as his sonnets.In this thesis,Shakespeare’S sonnet 18 and 130 are going to be analyzed for appreeia—
tion the master’S beautiful language.
Key words:Shakespeare;Sonnets;art of language
・ 28 ・
(责任编辑:颜建华)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8:46: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35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