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学生英语达大学六级水平

更新时间:2022-11-24 18:22:41 阅读: 评论:0


2022年11月24日发(作者:澳际留学中介)

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语言水平、英语文

化掌握程度的关系

作者:罗荣

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摘要:采用随机法抽取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251人,以语用能力问卷与英语文化掌握程

度问卷为工具,调查大学生语言水平、语用能力、英语文化掌握程度,并探究三者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语用能力差异不显著;不同语言水平的大学生语用能力差

异不显著;不同英语文化掌握程度的大学生语用能力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主

要受制于其英语文化掌握程度,与语言水平关系不大。

关键词:语用能力;语言水平;文化差异;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1)10-0138-03

一研究背景

Thomas将语用能力定义为为了实现特定目的和理解语境中的话语所具有的恰当使用语言的

能力[1]。与此同时,他和Levinson进而将语用能力分为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前

者是建立在语法基础上的,即语言学习者应该有一定的语言知识,以便他们能恰当地使用语法

规则在特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交际目的而使他们自己被理解;后者主要指在社会语境中使用

恰当的语言行为的能力,它和文化有关,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语用能力[2]。我国学

者普遍认为语用能力是听话人对语境的认识能力和在对语境的认识基础上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

图、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3]。

由此可见谈到语用能力,就不能脱离语言水平来讨论。正如son提出,能力应

该包括两个方面,即knowledge和ability。所以,语用能力也应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抽象

语用知识和约定俗成使用语言的语用能力。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不同就在于“Knowledge”,

语言能力通常指语言结构本身的知识,像句法和语法,而语用能力则与语言的恰当使用有关

[4]。任育新(2007)研究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语用能力上的差异。得出结论认为:

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比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强[5]。而陈邦国(2007)则通过对大学

生英语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一次调查表明,被调查学生的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平衡;

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语用能力不一定强[6]。周燕宇(2008)从对非专业本科生中进行的两次

测试的平均分比较看,学生的语用能力远远低于其语言能力[7]。

在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一书中Ellis对当时的语用习得研究进行

了总结,他指出语用习得研究表明在语用能力发展过程中三个因素非常重要。第一,学习者的

语言能力;第二,语用迁移;第三,社会交往[8]。此外,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文化差异的敏

感性是影响语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王绍斌,李玮(2007)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用英语表达

拒绝言语行为时,在语用策略的选择、语用策略的顺序、具体内容、使用频率以及每个回答中

平均使用的语用策略数量等5个方面存在语用迁移。认为,“究其原因,除了母语的影响和干

扰,对英语文化缺乏了解,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低而不得不借助母语的表达方式等也是导致学生

语用迁移的重要因素。”[9]

综上,根据对以往文献资料的分析,语用能力与语言水平、英语文化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

关系,这种关系具体来说是怎样作用的,语言水平与文化差异又到底是如何影响语用能力的发

展的,本研究拟对这三者关系进行考察。

二研究设计

1.研究问题

为了考察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的发展,学习者英语语言水平与其语用能力之间的

关系,以及学习者英美文化了解程度与其语用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回答以下问题。

(1)大学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是否由于其英语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如果是,具体表

现如何?

(2)大学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是否由于其英语文化了解程度水平的不同而具有差异?如

果是,具体表现如何?

(3)大学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与其英语文化了解程度水平对其语用能力水平对语用

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如果有,具体表现如何?

2.调查工具

语用能力调查表的设计,以何自然教授主编的《语用学概论》一书中所附的《英语语用能

力调查》为基础,结合其他相关文献的资料,共编成33道试题。调查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共18道小题)为选择题,每题提供A、B、C三个选项,要求学生结合题目中给出的具体语用

情境,选出唯一正确的答案。第二部分(共15道小题)为判断题,要求学生判断某一行为或话

语在特定环境中是否使用得当。采用问卷法,既可以把问题限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又可以把

影响说话者的因素加以控制,可提高准确率,节省时间,也易于操作。

至于语言能力的调查,则根据被试自身的英语过级水平来确定。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

试的“效度相当高,……92%的教师认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能反映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10]。因此,可以认为被试者的英语过级水平能够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于英语文化掌握水平的调查,则主要以黄奕、马琼所著的《美国文化探奇——风俗背后

的故事》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测试为基础,此书介绍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的传统风俗及其

渊源,覆盖内容广泛,包括衣食住行、节庆礼仪等方面,共35道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需要

被调查者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答对一项,计1分,得分越高,意味英语文化掌握程度越高。

3.被试与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湖南某高校学生,随机选取300人参与问卷调查,回收272份,有效

问卷251份。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明确告知学生,本调查不是平时考查或考试,虽然要统计最后的得分

情况,但进行匿名统计,不会对个人造成任何影响,以解除被试的心理压力。另外,在进行语

用能力调查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学生若有语言方面的问题,比如单词不理解,可查阅英

汉词典,但需要保证是个人独立完成。这样做以使语用能力调查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英语

语用能力,提高调查表的信度。

4.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

原则对被试花费多少时间完成问卷不作要求,但从问卷施测过程中来看,大多数被试在25

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问卷。如果受试者从每一项中所选的答案符合要求,计作1分;若不符合

要求,则按零分计算。之后,将所收集数据输入SPSS11.5,将英语文化掌握程度问卷保留原始

得分,并按正态分布规则将原始分数得分划分低分(13分以下)、一般(13分至18分)、高

分(19分以上)三个等级。对被试语言水平与其文化掌握程度对其语用能力的影响进行双变量

方差分析,以及检验被试不同语言水平等级与其不同文化掌握程度对其语用能力的影响是否存

在交互作用。

三研究结果

1.被调查者样本基本情况

从双因素方差分析中,我们发现:(1)语言水平对语用能力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学习者

的外语语用能力并不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进一步对被试过级水平的四个维度进行多重

比较分析(TukeyHSD),也没有发现任何语言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2)被试英语文化掌握

程度对语用能力的主效应显著,说明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受学习者英语文化掌握程度很大影响。

进一步对被试英语文化掌握程度的三个水平进行多重比较分析(TukeyHSD),发现低水平者与

一般水平者和高水平者之间的语用能力有显著差异,而一般水平者与高水平者间无显著差异。

(3)学习者语言水平与英语文化掌握程度对其语用能力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四讨论

在性别与专业方面,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被调查者语用能力没有

显著差异。说明语用能力跟学习者的性别以及文、理、工分科无关。

在语言水平方面,各水平大学生被试的语用能力没有显著差异。本结果并不支持任育新

(2007)的研究结论:水平较高的学习者比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英语语用能力强。究其原因,是

因为笔者的调查对象都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而后者的研究对象包括了英语专业的大学生,

基本都接受过英美文化课程的学习,所以无法区分开专业学习者和非专业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高

低差异到底是语言水平的效应还是英语文化掌握程度的效应。相反,本研究得出的非英语专业

大学生语言水平和语用能力之间关系不明显,支持了陈邦国(2007)的结论:语言能力较强的

学生语用能力不一定强。由于语用能力是以语言能力作为基础的,所以该结论仅仅适合已经具

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大学生群体。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推论:在语用能力发展的初期,语言水

平起重要作用(如初、高中英语学习者);而在语用能力发展的后期,语言水平的作用并不明

显(如已具备一定水平的大学生)。

在英美文化掌握程度方面,较低掌握程度者和一般程度、较高程度被试的语用能力均有显

著差异。这说明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显著提高较低英语文化掌握

程度学习者的语用能力。但多重检验结果也同时显示:英语文化掌握程度一般者和高程度者的

语用能力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了英语文化因素在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上的作用是有限的。由此

可以对上述推论做出补充:大学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发展前期,学习者对英语文化背

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起重要作用,当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之后,语用能力的发展

不再受到英语文化知识的影响。

五结论与启示

大学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其语言水平高低没有太大关系,而与学习者自身对英语文化的

掌握程度有很大关系,但当学习者的英语文化知识掌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不再影响语用能力

的发展。总之,大学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与其语言水平关系不明显,而且掌握英语文化的作用

亦有限。该结论仅适合大学英语学习者,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囊括初、高中英语学习者,以揭示

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英语文化程度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

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应当适时适当地进行文化教学,即与人们交际或外语

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对文化差异有较高的敏感性。在以往的外语教学中,往往

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

大部分学生尽管掌握的词汇量很大,语法知识也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场合恰当地使用语言的

能力,有时运用母语的交际习惯来套用外语以致闹出笑话。

但是也应当注意,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文化知识之后,促进语用能力发展的重点就不应

该继续放在文化教学之上,而应该寻求其它的途径,如鼓励学生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接触,创

造合适的英语会话环境等等,以在实践中锻炼并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何自然,吴亚欣.语用学概略[J].外语研究,2001(4):10.

[2]陈丽.语用能力和语法能力关系研究的回顾和思考[J].考试周刊,2008(34):71.

[3]袁芳.一项基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失误分析的语用能力调查研究[D].兰州:兰州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3):26.

[5]任育新.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与其英语水平关系之研究问卷[J].外语教

育,2007(00):67.

[6]陈邦国.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调查与对比分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3):115.

[7]周燕宇.对非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分析[J].怀化学院学

报,2008(6):112.

[8]戴炜栋,陈莉萍.影响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1.

[9]王绍斌,李玮.拒绝言语行为的语用迁移研究——一项实证考察[J].外语学

刊,2007(4):81.

[10]杨惠中.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效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校朱正余)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8:22: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34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