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4日发(作者:徐浩良)
我很赞成一座城市的魅力其实是来之于这个城市的人,这个汇集着世界上最多元文化的都市,夹杂着太多的情感和太多的故事。多种肤色体态的密集人群,行云流水般的车辆,高大的建筑群,多样文化的聚集,导演在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建筑群下面,用电影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纪录一群高级动物之间的故事。在任何环境下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直紧密的与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
自我感觉影片的整体恰似一顿高档的自助餐,说他高档是因为餐厅聘请了众多高级厨师,从单个的菜肴来看,其实每道菜都是精华。但是感觉好不恰当的是,这么多厨师的高级菜肴却放在了一家餐厅里,可以肯定的是每道菜都不可能能迎合每个人的胃口,这样的话必然会留有食用者的挑剔对比的空间。
当作曲家、作家、演员、歌唱家 、画家、舞蹈家等这些代表艺术性的词汇能同时出现的时候,艺术这个词汇也能代表着这座城市。这些人物在故事中的同时出现也似乎也不是什么巧合。妓女、毕业生、中国女孩、侍者等等一些人群在不同导演的故事环境下出现,不同国籍和性别的导演对同一个地理背景下的各种人的理解其实才是影片的所要传达的,这些其实是一堆事件的拼凑。
1由一个中国导演,导演两个小偷之间穿插的爱情故事时,当一个小偷遇见另外一个“前辈”时,当小偷说自己是中国人的时候,看电影的人笑了,看电影的中国人笑了,这种笑容下涵盖的似乎是种无赖,也似乎是我们对这种现象的认可,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这种现象显得尤为明显。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爱情似乎显得更加的可笑。
2能在种族和宗教这两个词汇下窜起爱情故事,我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才能,能突破障碍把两种不可能的爱牵扯到一起,这种爱情就显得弥足珍贵,编剧对爱情的理解是我非常赞成的,导演对人的情感的关爱也值得我们尊敬。
3作曲家的这段爱情故事在整部影片中我感觉其实不是特别的突出,简直是很难感受到爱情的存在,若不是片名的提示,观看者视乎不太可能把这两个人同爱情关联起来。距离的产生引起的美感让人想到了导演的另外一部作品《情书》,其中所用的表达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由导演岩井俊二对两人感情的理解把握,以及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和穿插是我们很难用自己的感情角度所进行评论的。
4作家和妓女,那个人都很难把这两种人联系在一起,这两种人的结合下产生的这么戏剧性效果,那个自己所谓作家的台词我很佩服,更佩服编剧有如此好的才能。但是在我前面所说的,不可能每道菜都符合每个人的口味一样
,这一段当中对作家的讥讽和那些看来太过下流的台词估计不太符合那些保守派人士的口味,甚至有可能理解成下流和肮脏。
5演员与毕业生的爱情故事明显的带有很强烈的美国电影气息,从整个影片的整体和叙事风格上来看,其实我认为这段故事非常不适合放在这部电影中,不是我不认可那些视乎带有色情效果的镜头。感觉、只是感觉不太符合整个影片的风格,美国校园爱情故事太过强烈,如果单独出来看就像是电影《美国派》系列的后续版本。故事的情节很难融入到这部电影的整体氛围当中。调侃的味道似乎太过浓重。但是这部影片恰巧是我感觉最符合《纽约 我爱你》这部影片表面主题的故事片段。
6123中男女在路途中的思考想和法,导演用旁白的形式来表现,在犹豫不决的最后还是选择了“生不由己”。在叙事的同时也产生了戏剧效果。爱情在这个时候已经不能恰当的运用到这两者之间了,九霄云外才能和爱情关联在一起。
7干净清爽的画面,随风摆动的白色窗帘,场景中的那面镜子,都视乎想折射出什么含义,多么完美的画面,导演和演员之间已经达成某种默契。其实我们已经不用去比较和思考了,只需要欣赏就行了,我们也不能左右别人的思考和认识。导演凯特尔在自己的博客中说:“明格拉生前曾经对我说,《纽约,我爱你》这部戏讲的是一个关于如何看待生命价值的故事,很多人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那是因为他们无法看到现实世界的美好。 现在我来执导这部电影,我想我会按照明格拉的创作思路走下去,他的灵魂与这部影片同在。” 所以给我的感觉,这段是最具生命艺术气息的的片段,导演对片名的理解我也非常的认可。当商业大片的年轻男主角,用双眼传达出那么细腻感情的时候,我们还有挑剔这个短片的空间吗?给自己留有想象的空间吧。
8在舞蹈家这一段中给我们展现的其实是导演对家庭理解,只不过里面穿插了女孩父母之间的这层已经不存在的爱情,当男主角说:“她很想你”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妻与子同另外一个人男人离开的时候,对家庭的爱这时候体现的太伟大了。
9画家与茶叶店的中国女孩的这段感觉与歌唱家那段给人的感觉尤为相像,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与故事情节不太一样,其实导演要传达的意思可以算成一类,那就是各自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10说夫妻之间的调情技术不得不令人佩服,与其不如说导演的调情技术令人佩服,同样的两端以点烟为主题的片段完全拍出了两种不同的味道,当爱情遇到危机的时候利用点烟就巧妙的化解了,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的美好。
11爱,很简单,只需两张机票。
12两位前辈演员的演技无可挑剔,精彩的对白已近把苍老的岁月掩盖在老夫妻脚步之后。最有力量和最为精彩的爱在影片结尾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与展现。“63周年”也同样会在两位老人蹒跚前进的脚步下随着岁月而去,因为前面还会有73周年、83周年、93周年······ 爱——同样也一直延续着。
看完整部影片给我的感受是这部电影真正表达并不是纽约的爱情故事,而是以爱情为线索延续故事的手法来表现城市中各种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人与人、人与城市的关系才是真正影片所要表达的。这些菜肴被放在一家餐厅的组合方式似乎不太合适,所以欣赏起来显得尤为费劲,那位手持DV的女士在整部影片中的穿插让欣赏电影的有点不知所云,整片闪现的节奏让人有点喘不过气。这就是为什么这部电影看第一遍的时候欣赏着都是混乱的,为了让整部电影能串联起来的那些片段显得太过于目的性。但是不的不承认的这部影片在电影的整体叙事形势和风格上确实是开拓者。也许正因为这些创作者开拓精神的延续才是电影不断发展的原因所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部电影是很成功的,螃蟹总要有人先尝的。很明白,我不是对这些美味佳肴不感兴趣,而是对组织这些美味的餐厅不是太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