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袁腾飞讲近现代历史mp3
2005年8月,笔者得到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家汪毓
和先生用三年时间完成的力作,《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笔者将其中的文字及音响内容作了认真的研读,感触颇深。汪毓和从上个世纪40年代
后半期就开始从事群众歌咏活动,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先后就读于东吴大学和中央音乐
学院作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参与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创建。他从50年代末至
今的近半个世纪时间里,主要致力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和教学,并长期从事音乐评论
工作。在国内各主要报刊及音乐理论刊物上发表的理论研究文论约200多篇,撰写、主编和
参编各种音乐理论著述20余部,内容涉及到音乐文化理论研究的多个方面。其中主要著作
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及其先后两个“修订版”)、《欧洲音
乐史》(张洪岛主编、1983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聂耳评传》(1987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中国现代音乐史纲1949―1986》(1991年华文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
传》(上、下册,199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等。此外,他还先后参与编写并兼任编辑委
员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和《聂耳全集》《冼星海全集》。综上所述,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他是亲历了这段音乐历史的发展,也进而使他的一些见解和成就对于中国音乐史学
的建设和对中国音乐学教育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汪毓和先生作为这一领域的
学者,其学术研究具有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特点。例如,20世纪80年代对于“新潮音乐”、90
年代对于“艺术歌曲”、进入21世纪对于音乐艺术中“流派”等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其文论中
的观点在这些探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次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
现代部分)作为代表了作者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著作,与已广为认知的“人民音乐版”相比较
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创新之处。首先,第一次在该领域的学术专著中明确了1840
年―1949年为中国音乐历史发展中的“近代部分”,1949年至今为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中的“现
代部分”。因该书是以高校中音乐共同必修课教材为出版发行目的的,因而其意义和影响是
深远的。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中,对于历史分期至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些音
乐理论工作者认为近代的时期划分是在鸦片战争至1919年;现代时期是到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1949年至今是当代音乐史学研究的范畴。甚至于我国某著名音乐院校在中国
音乐史专业研究生的招生中,就存在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与“当代音乐史”的时期划分中
时间重叠的现象,即“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时间段是1840至今,“当代音乐史”研究的时间
段是1949至今。这种现象对于考生而言产生了时间段交叉的疑惑,对该学科的研究和发展
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从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角度来看,虽然是以朝代的更替来作为研究的
分期,并得到了该领域研究和教育者的广泛共识,但1840年之后的中国却有着其特有的不
平凡的经历,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1840年至1912年虽然仍由清政府统治着中国,但国家
已经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转变。1912年至1949年虽然由国民政府
执政,但中国一直处于国内战争、抗日战争等动荡的、政局不统一的民主革命的环境之中,
因而这一百年划分为音乐史学研究中的近代部分是较为合理的。受到以上观点的影响,
全国许多音乐、师范院校在开设相关的音乐史学课程的时候,也是较为混乱的。中国音乐史
在音乐各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中是必考的科目,笔者在网上检索了一下,绝大多数具有研究生
招生资格的院校所列的参考书目中,均有人民音乐版《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因而,有一套
贯穿百年来中国音乐历史发展的书籍,也是本学科规范发展的一件事情。在此,作者以专家
学者的身份,在学术专著的书名中第一次具体落实了“近代与现代部分”的时期划分,对于规
范该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是积极和意义深远的。其次,本书的构架和内容体现
出了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精炼与不断改进的特点。书籍中的精炼体现在构架和具体内
容上。“高教版”是在“人民音乐版”的基础上,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读者的反馈意见,
将内容从不同接受者的角度进行了遴选,使其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明确了不同学习者要掌握的
内容。(1)音乐院校中从事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习者对于所要掌握的内容需要达到一定的深
度和广度;(2)音乐、师范及普通院校中的师范生、选修生等非音乐史学专业学习者,一般
要掌握这一段历史发展中既精炼又要整体性概貌的内容。后一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
到历史学家的学识和历史责任感,它涉及到作者希望读者对于这段音乐文化历史的发展所要
掌握的具体内容。1964年开始内部印刷发行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984年由人民音乐出
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至今该书共进行了四次修订,是作者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力作,出
版至今已发行了约10余万册。其内容涉及到这一历史阶段中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方方面面,
具有涉猎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长期以来在中国的专业音乐及师范音乐史的教学中产生了
重要的影响。作者在综合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读者在学习中的意见反馈,意识到在中国现代
音乐史教育中,人民音乐版如果作为“共同课”的教材使用,其内容有些多了,需进行精炼。
如作为全面反映百年的音乐发展历史来看,却缺少极其重要的现代部分,需要作全面的补充。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编写出了这套分为两册,内容包括“近代部分”、“现代部分”,适用于
两个学期的音乐“共同必修课”课时量的通用教材,以区别适用于以音乐史专业为学习目的人
民音乐版。“高教版”较之“人民音乐版”附带了作为乐例的mp3格式的压缩光盘①,使
学习者改变了已往学习过程中文字与音响脱节的问题,体现了作者学术研究中的创新精神。
在已往的音乐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当时音乐的实际音响状况,任课教师往往需要花费
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相关的音响。作者在“高教版”中为读者所做的音响收集工作,为读
者节约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尤其是第二册“现代部分”中的音响资料,它们当中许多的
作品只是在音乐会上演奏过几次,还没有正式出版过音响资料。虽然这些音响资料许多是早
期音乐会的现场录音,声音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但却弥补了长期以来研究和教学中有曲名无
实际音响的问题。此外,许多谱例、图例也存在这种问题。作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
收集。由此,该书籍的出版,既是作者心中时时处处为读者着想的反映,也是作者学术研究
中不断改进、勇攀高峰的具体表现。再者,本书“现代部分”收录的20世纪“港、澳、
台地区”的相关内容,填补了现阶段中国音乐史学教学中这一部分内容的空白。1949
年至改革开放之前,该学科两岸三地的学术交流基本处于断绝联系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
之后这种局面虽有所改变,但在这个学科的专业书籍中始终是各自为战,还没有一本将三地
内容进行统筹的理论著述。作为中华文化发展的一个整体而言,这种现象与中国百年音乐发
展的历史事实是有着较大的出入的。作者在有限资料的状况下,将两岸三地50多年来的音
乐文化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通盘的考虑,完成了这套涵盖了中国百年音乐发展历史的内
容,并且既有文字又有音响的专业书籍,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此外,这本书籍的
内容体现出作者具有尊重客观历史的学术态度。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某位学者将作者
的著述称为“中共音乐史”,并广泛呼吁学术界要“重写音乐史”,似乎这个时期音乐的发展历
史与中国共产党没有联系才是真正的音乐史。好在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
立和国力的日益强盛以及现在在世界上所取得的历史地位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着密不可
分的关系。因此,中国百年来的近现代音乐史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其中
领导人民斗争的具体事件,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所以,反映中国百年音乐发展历史面
貌的专业书籍,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相关内容,那才是存在着重大的历史遗漏。在社会
科学的研究中,尊重历史事实是一位学者起码的学术研究态度,只有本着科学和严谨的学术
态度,一本专业书籍才能经历住历时与共时的考验。①据笔者所知这是该学科
第一本既有文字又有音响的专业书籍。国华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音乐学博士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5:5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2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