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翻译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
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
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
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
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
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
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
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
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
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
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
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
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
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
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
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
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
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
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
“暴政”。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
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
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
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
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
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
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
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
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
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
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
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
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
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
“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
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
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
“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
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
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发布于:2022-11-24 15:12: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90/125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