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趵突泉课文
很多人游览趵突泉,是冲着老舍先生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那篇文章——《趵突泉》去的。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趵突泉课文,欢迎阅读参考!
小学四年级趵突泉课文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jǐ〕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一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yōu)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wǔ)媚(mèi)。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zǎo),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fèi)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zhòu)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yíng)、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juàn)。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yè),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cuān),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多数是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气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扩展:
小学四年级趵突泉课文知识点
趵突泉实景
老舍把趵突泉写得那样美,为何公园不会在这篇课文上大做文章?
难道这篇课文是假的?
真的,说对了一半。
对照老舍的原文《趵突泉的欣赏》,才发现课文的中心思想与老舍的中心思想大相径庭。
课文截取了原文的不到一半,而且编者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了不少的修改。这姑且不论。
课文刚好是原文的中间小部分,而原文的一头一尾,即体现主旨的部分,却是对趵突泉及其有关的人或事的批评,或叫讽刺吧。
开头有这么一句:
“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
别以为先生说的是这泉的美,他其实说的是这泉流出后形成的溪流的美。
接下来的一句,课文是断然不敢选取的:
“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
“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才是文章的中心句,先生写此文的真实目的!
趵突泉并不是“理想”中的“美景”,为了照顾济南人的情绪,老舍已经很客气了。
那趵突泉是怎样被中国人弄得“丑陋不堪”呢?
看原文的那些关键词:
这是一个“市场”,“几阵臭气”;“一座假山,奇丑”;“棚子与地摊”,“东洋”,“东洋”,“东洋”,……“劣货”;“把路塞住”,“三次”,“三四次”,“不许你痛快”;“产科医院的病室”,“日货摊子”。
光看这些词,就知道,这里嘈杂、做作,甚至还媚日!
要知道,此文发表于1932年。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人死了不少;
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济南人死了不少;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最主要的口号是:“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
场场爆满的血和泪,都指向山东,指向济南,或者包含济南。
趵突泉公园里的济南惨案纪念堂
老舍的愤慨,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文章的最后一句,注意,是最后一句:
“还叫趵突泉作日货销售场。也许有道理。”
文章最后的落脚点,看似轻松悠然,实则利箭穿胸!
所以,真正写趵突泉自然之美的部分,只是八段中的两段,一千多字中的四百来字。而且,字里行间,饱含了老舍的期许和盼望。
比如,“永远那么纯洁”,“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有的好几串小碎珠一齐挤上来,像一朵攒整齐的珠花,雪白;有的……这比那大泉还更有味”。
期待着国人摒弃杂念,一致对外,勇敢一点,团结起来!
趵突泉全景
从艺术的角度说,先生正是以自然的美,来反衬国人的丑!
“一切景语皆情语”,想不到美丽的的背后,竟蕴含着作者的一片伤心和一番苦心。作为语言艺术家的老舍,真不愧“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从这个角度说,《趵突泉的欣赏》比《济南的冬天》还更有社会价值。只是,国人太喜欢赞美了,不好听的话,还是少听,少说罢。
小学四年级趵突泉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2、“活水”是指怎样的水?(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清浅、鲜洁)”鲜洁”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形容泉水清洁、清澈、明亮)
3、“妩媚”是什么意思?(指姿态美好可爱)作者为什么说“假如没有助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代作者既强调了胸突泉在济南美景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又将人们的思绪带入了令人神往的境界之中,)
4、齐读第二段。
七、识记、书写生字
八、作业
抄写词语;背诵课文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一、二段
二、看图,学习第三段
(一)学习描写大泉的第三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看看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写了几层意思?
讨论归纳。
共6句话,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句活是第一层,写来到公园,第二,三两句是第二层,写泉池和池水,第四、五、六三句是第二层,写大泉的特点。
2、“沿着小溪柱南定,就来到趵突泉公园”这句话在二、三自然段之间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3、趵突泉的泉池和池水各有什么特点?
4、指名读4至6句,其余同学看着图听,体会大泉的美。
5、用不同的符号画出4至6句中描写实景和作者联想的部分。
6、默读4、5两句,看看大泉在外形上有些什么特点?
7.观察图画,想象如果此时你们站在购突泉边,望着这永远不知疲倦、不分昼夜向上冒的泉水,会想到什么?(大自然的伟大,大自然的力量)
8、朗读第6句,思考:今天的泉池有什么特点?如果我们今天来到购突泉边看到这美丽、奇妙的景象,又会想些什么?
9、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描写小泉的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描写了几种形态的小泉?(3种)小泉的特点是什么?(美丽有趣)
3、作者是怎样描写小泉的不同形态的?
4.结合课文解释“摇曳”和“五光十色”,“摇曳”换个词几说可以用哪个词?(摇荡)"五光十色”是什么意思?
5、指导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描写小泉动态美的词语。
三、总结全文
1、作者为什么要写趵突泉?
作者通过对趵突泉美丽景色的描绘,赞美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时祖国河山的热爱。
2、在写趵突泉时,作者是怎么充分展示它的美的?
在描写的趵突泉的美景时,作者把观察与联想结合起来,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形象地展示了购突泉的美。
四、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思考·练习3的造句。
本文发布于:2022-12-23 08:2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997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