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大学美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论文(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试议大学美术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论文(通用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提高大学美术教学质量的对策分析
首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大都是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图片、示范绘画的形式进行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效率较低,而且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较为枯燥。为此,大学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通过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将需要展示的图片在课件中进行编排,按照不同的类别播放。在图片的选择上不要局限于课本教材,而是通过互联网搜集更多的典型图画,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图片中的艺术语言。在绘画演示方面,教师可以将绘画步骤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步播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理解绘画的细节,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结合自己的现场示范作画,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其次,大学美术教学作为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学科,面向的是全体大学生。而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专业基础,他们不同于美术专业学生对美术作品有较高的理解。为此,大学美术教师在讲课时,还要注意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美术教育本身就与很多学科教育存在交叉,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之所以在艺术创作上取得那么高的成就,为后人所知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美术与科学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利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出了令世人称赞的作品。所以,大学美术教师也应该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注意探究,注重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审美价值观的提高,而且可以将美术与自身所学的专业进行联系,提升在专业学习、人文素养、观念等方面的技能。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麦田与收割者》《向日葵》时,可以让学生先从自身的角度去感知和理解,从作品的构图、颜色等方面获得理解,并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理解加以讲解,提高学生的创造J陛思维能力。再次,美术教师必须注意改进美术教学方式,明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差异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现阶段的教学手法和考核方式越来越多,大学美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大学美术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理解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存在的差异性,注意掌握美术教学的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和鼓励学生积极创作、自由发挥想象力,让学生理解美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与学生加强课堂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所学美术知识,进而在学习中逐渐提高自身的美术素养。此外,在对大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进行考查时,也应该采用灵活有效的方式,利用理论考试与课下实践等多种考查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J陛。
最后,大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手法,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幽默生动的讲解、设置有趣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中无法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状况,美术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之前和结束讲课之后,对上节课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强调,引导学生回想所学内容。这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和难点有所把握,在以后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地学习,提高美术学习效率。大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美术教学的成效。如,在国画教学的课堂上对线描勾线进行讲解,就可以结合简笔画让学生理解如何把握笔画的节奏变化。
二、结语
大学美术教学是高等学校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专门设置的课程,美术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大学美术教学质量不高。为此,各大高校应该积极做好学校美术教学的现状调查,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特点,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进大学美术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得大学美术教学真正发挥其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摘要: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在大学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在艺术教育视野下从多方面着手开展这一审美教育。要注重现实生活的融入,加深大学生对作品内容美、形式美及意蕴美的理解,注重让大学生抓住作品的内涵。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美术鉴赏教学;审美教育;鉴赏能力;艺术素质
从当前大学生的美术教育内容看,美术教育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审美教育。在美术鉴赏活动中,一些高校教师并没有对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揭示,也没有整合美术作品的意义、内容和形式,这致使美术鉴赏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美术鉴赏活动作为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基于此,本文对艺术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美术鉴赏教学进行研究,以期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注重现实生活的融入
现实生活是美术创作的源头,要想有效开展美术鉴赏活动,需立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把目光投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从中获得艺术真味。比如,在随处可见的平面广告、视频广告中,有一些具备一定艺术审美价值的广告,教师可以多启发大学生,引导他们从中寻找和发现经典。比如,美术作品《记忆的永恒》和《向日葵》以及《蒙娜丽莎》等以多种形式融入了广告画中,不仅赋予了广告画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广告的效益极好。此外,在开展美术鉴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带领大学生参观生活中的一些绘画作品展、建筑作品、雕塑作品等,让他们进行鉴赏和对比。总之,大学生拥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便能抓住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美的事物。
二、加深大学生对作品内容美、形式美及意蕴美的理解
教师在实际开展美术鉴赏活动时,应选用有生活气息的美术鉴赏作品,也就是选择能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美术作品让大学生鉴赏。为了加深大学生对作品的美的理解,教师应先让大学生了解作品所反映和折射的社会生活。比如,欣赏油画《***大典》这一作品时,很多大学生不能理解这幅油画的喜庆及庄严感,不能理解这一作品的内容之美。所以,为了让大学生体会这一作品的庄严和喜庆,教师可播放《***大典》的相关视频,并辅以适当的讲解,帮助大学生理解这一作品所承载的中华儿女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此外,要引导大学生关注作品所具备的形式美。事实上,美术作品的种类繁多,美术作品类型不同,形式美也有所不同。通常,美术作品可分为建筑作品、工艺作品、雕塑作品和绘画作品等。而为了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就需让其了解各种作品形式的特点。绘画作品可分为素描、水粉画、油画和国画等,不同的绘画形式也追求不同的形式美,比如,油画注重质感的浓烈、色彩的丰富和浓厚,而国画则强调用墨韵味以及笔端变化。无论哪种形式的美术作品,其明暗、肌理、色彩、构造、点线面等都可以对美术的形式美进行充分表现。所以,教师应引导大学生从这几方面着手鉴赏和解读美术作品。另外,教师要引导大学生感受作品所散发的意蕴。同文学作品一样,美术作品也需对主题思想进行表达,美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越丰富,越能将深刻的意蕴美展现出来。美术作品所拥有的内在意蕴,唯有用心欣赏才可真正体会。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追求和体现的内在意蕴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先让大学生抓住美术作品所处时代的特征,再对美术作品的内在意蕴进行鉴赏。比如,鉴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时,因考虑到文艺复兴时期有着浓浓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教师可引导大学生领会美术作品中所倡导的人文精神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感。
三、注重让大学生抓住作品内涵
在对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大学生欣赏名家作品,更重要的是还要让其抓住作品内涵,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所以教师在对作品进行介绍时,既要介绍作品主题及作品内涵,还要介绍创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这样才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体验,从而更深刻地对作品进行解读。比如,鉴赏《呐喊》这一美术作品时,由于这幅画视觉刺激性较强,感情极为激烈,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蕴藏的苦闷和孤独等情绪,所以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创作者的身世及其一生的境遇。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这一作品的内涵,能使大学生深刻体悟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如,在对《掷铁饼者》这一作品进行鉴赏时,虽然大学生了解这一作品传递着什么精神,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内心感受。对此,教师可对奥运精神的发展以及孕育历程、时代背景进行讲述,让大学生深刻体悟奥运精神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大学生抓住作品内涵,还可以让他们深受启发,从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组织美术鉴赏活动时,高校教师需要引导大学生抓住美术作品的内涵和主旨,体悟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发挥美术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牛晰.艺术增添人生色彩———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美术鉴赏[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
[2]王鹏.综合性大学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实践———以中外经典绘画鉴赏课程设计为例[J].艺术教育,2017(08).
[3]郭明生.“生本理念”下的大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方法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14(09).
摘要:素描作为是师范美术大学的教育的进本课程,也是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一门比修课程。素描更不单单是一门基础教学,更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意识和挖掘学生的潜力。长期以来美术专业慢慢的让百姓得到了认可,美术学生也在逐年的增多。但是,美术的教学方式还是相对西方比较陈旧的。中国的美术教育内容比较陈旧,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学习思路窄,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路。而且每天的素描训练成为了美术学生大部分的课上时间。培养美术学生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训练美术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了现在美术专业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素描;美术;学生;创新;教学
素描就是把所看到或所想到的人或事物用笔表现在纸上,也就是说素描是一种以造型为基础的一门课程。素描作为美术入门的一种基本课程,在美术的教学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盖一座坚实的高楼大厦需要一个稳固的地基。然而素描就是美术开展的基础,所以学好美术就要把素描学到位。由于各个美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各有差异,但是一些基础的训练内容确是大同小异。笔者认为每个美术学院都注重的是训练,但确没有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使得大部分学生创造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美术专业高校也进行了一些教学观念的改变,但是有些教师的思想依旧停留在早先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手法陈旧。然而素描根源上确是一种抽象的想象能力和塑造能力,有了新的创新,进而来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上。但是,往往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最容易忽略的东西。现代美术专业课堂更多是注重是训练,而不是创新意识。所以创新是现在学习素描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素描存在的一些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各个城市甚至是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但是美术素描确是教学方法依旧非常的陈旧,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目前当代的美术素描并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基本脚步。对社会提出的新形式、新要求没有一个好的回应。学生的作品大部分都有同步化甚至是相同化。
1.教师讲课思想相对陈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教育改革的不断的深入,美术教育相对以较慢的速度持续发展。由于中国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三纲五常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这样也导致了现代的中国人民接受新的事物相对较慢,美术素描作为一个抽象的课程,是非常需要人的自由想象能力的。但是中国古时的思想影响到当代美术教师教学手法和思路陈旧。教育方法过于单一,现代的大学教师全部都会按照教材来讲课授课。但是,往往教材的知识是最基础的东西。需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能学好美术素描,所以教师往往会更加注重教材。学生在课堂上会用大部分时间来做这节课的内容,而且现代的老师往往是通过让学生不断的练习一种模式来提升自己,慢慢的导致学生思想单一,创作的局限性也是非常的大。学生缺乏艺术的真实感受和体验,一味地循规蹈矩的模仿导致了现代素描的形式化、同步化和程序化。但是,美术素描往往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来创造作品,而并非做单一思路的作品。好的作品往往与时俱进,甚至是先于时代的作品。所以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思想的球笼里。
2.教师欲突破自己盲目教学
上文说到很多教师循规蹈矩的教学会束缚住美术学生的思想,应该改进。其实,有先进思想的教师也是有很多。有一些教师会发现当代课堂素描教学的枯燥乏味,所以要打破现代教学的模式,大胆盲目的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很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注重陪养美术学生的写实和幻想能力。但是给了学生过多的自主学习时间确忽略了大学学生的自律性。使得新的教学方式缺少了科学的合理的规范,真正好的创新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有目标有目的性的尝试。长时间美术学生自由的创作也会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变得迷茫,无法找到创作的源点。慢慢的对自己的创作失去信心,这是对一个艺术家多么大的打击。所以美术学生就像放风筝一样,想让风筝飞的更高就慢慢的放线,但是即使飞的再高,风筝也需要你手中的线来限制他。
二、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素描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问题和答案都是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刚刚笔者也是提到了大学美术教育素描专业教学的问题。当然每个问题也都会得到解决,而且美术作为现代设计行业的中流砥柱更是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所以解决现代美术素描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以下就是笔者要列出的几种解决方案。
1.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基础能力
在现代美术的枯燥乏味的课程中,很容易让美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好感度降低,而且一味地训练更是当代学生所抵触的。应当适当的加入新的元素在现在的教学模式中,增加美术素描课堂的乐趣,做到足够吸引学生来更加深入的进入到课堂之中,作为一相对自由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可以让每个学生脑洞大开来想一种事物,再进而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上。学生们相互切磋相互借鉴,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而且做别人想出作品更开阔自己的思想领域。要以能力培养为首要目的,增加学生对外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加强美术学生对客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提高美术学生的创新能力,把自己所想的能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达在作品上。真正的做到自己的作品与别人的不用。这样美术作品才能做到百花争艳。
2.多多的增加户外写实,见识更多的事物
艺术来源于生活,然而写实正是生活的一部分。笔者建议多多的增加户外写实。因为无聊乏味的课堂教育往往是当代大学生所排斥的,户外的写实更能让美术学生接受,而且户外写实更能提起一个美术学生对素描的热情。而且美术这门艺术绝对不该限制于自身周边的人或事物,应该做到更加广泛的领域。多多开拓美术学生的脑洞,很多大师级的作品往往都是大家能看到,却想到不到的事物。像是梵高大师的《向日葵》,谁会想象到梵高会用向日葵来表现在对过去西方制度的不满呢。所以,要加强美术学生的意外写实,多多让美术学生接触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事物。例如,去山上给松树做一副作品,河边小鱼做一份作品,甚至是在马路边给勤劳的蚂蚁做一份作品。这都是生活的写实,都是生活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往往真正的艺术大师全部都是一些热爱生活,喜欢发现生活的人。
结语
时代不断的变迁,大学美术教育也同时与时俱进。但是,当代的大学美术教育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思想比较单一,课堂上的教育比较乏味,学生们的作品大同小异等问题等。所以,现在美术教育专业素描应该做一定的改变,来扭转中国当代美术作品单一的颓势。要做到以美术学生为中心,多多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生活写实。真正的做到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真正的做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构建一个更完善的美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何玮.浅谈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的素描教学.又学界(理论版),2012(6):15-17.
[2]永丽.浅谈从传统素描教学走向现代素描教学.学园,2011(10):85-86.
[3]张冬.对于当代素描的思考[J].美术观察,2005(10):89-91.
所谓影视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信息资源,而这与大学美术欣赏课非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但会增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增添学生对美的认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应是教师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1.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选用的影视资源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运用影视教育资源的本质目的就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影视资源必须要与教学的主题相契合,但是很多教师却本末倒置,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口味或者兴趣,这就与运用影视教育资源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选用经典影片,并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与教材目标相联系,具有针对性,才能发挥出影视资源的教学价值。
1.2生活性原则。在教师选用影视教育资源时,除了要考虑影片的艺术性与思考性,还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让学生在影片之中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才能达到优化大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而这也是教师应着重考虑的。
1.3适度性原则。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教师在运用影视教育资源时,应该明确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运用的太多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直观、简单、适时的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影视资源的实效性。而这些都是教师要遵守的运用原则。
2.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运用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美术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兴趣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够以兴趣为指引,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但是在传统的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一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死板,很难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青春洋溢、情感丰富、思维活跃,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去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景,进而利用声光影像的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鉴赏威尼斯画派作品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威尼斯商人》这部影片,让学生通过影视镜头去感受15世纪威尼斯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情景吸引的同时,就会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画派作品的兴趣,这就改变了一潭死水的教学现状。
2.2在影视资源中挖掘美术元素。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影视教育资源去挖掘美术元素,无疑是实现感性与理性结合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的有效方式,从这一点分析,影视教育资源的介入无疑是最佳选择。在影视资源中,很多美术元素可以挖掘,如构图、意境、色彩等,其都对学生的审美观点与欣赏水平的提升都有所帮助,如在向学生讲授美术中的色彩元素时,就可以运用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北农村为时代背景,因此在这个影片之中,翠绿色的头巾、红格子的大棉袄、深褐色的棉裤、红色棉鞋,在配上臃肿的线条,就构成了秋菊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而房梁下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一种典型的农村味道扑面而来,这其实就是色彩与画面之间的作用,因此有很多人将张艺谋得作品誉为盖房子的艺术,这就说明其影片在色彩元素上构建的非常好,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陈凯歌的《黄土地》、波兰斯基的《钢琴师》都具有典型的色彩美。
2.3展示影视信息,丰富情感体验。笔者认为大学美术欣赏课开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在艺术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一点恰恰是影视教育资源可以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运用影视教育资源进行作品鉴赏时,应该将作品的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接被作品所感染,进而丰富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美国抽象主义作品鉴赏时,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波洛克》这部影视作品,而影片的创作背景也正是以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为原型,通过电影的观看,学生可以感受到波洛克一生的伟大与传奇,学生或被他的艺术精神所感染,同时也会明白抽象主义与美国战后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在影片之中,理解抽象主义作品的价值所在。
3.结束语
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还处于一种初级探索阶段,整个教学流程还有待优化完善,为此教师同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付出更多努力,使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中不断大放异彩。
摘要:在落实素质教育并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积极地开设美术课程,但相关调查显示,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实际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不容乐观。因此,该文立足于我国高校美术教学的情况,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大学美术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学问题改进对策
一、现阶段大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在改革现有教学体制的过程中,许多大学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求,通过对素质教育的深入分析、解读,真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关键的作用。首先,美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这符合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在落实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大学必须积极地开设各类实践课程,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分析与实践。其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审美教育对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其中,美术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缓解个人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使其学会体验生活并感知生活之美。除此之外,美术还能够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学生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能够接受美术作品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提高个人的联想能力和创作能力。最后,美术课堂教学注重对美的感悟,使学生积极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保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学会认识大自然、认识自我以及认识社会,不断地陶冶个人情操,实现个人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美术教学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现代脑科学研究指出,左脑的发育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有着紧密的联系;右脑思维则以感性认识为主。大学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挖掘右脑的潜能,不断提高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现阶段大学美术教学的问题
美术教学对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意义重大,但是部分大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因此,实际的教学不容乐观,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与其他理论学科相比,美术学科的评价以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主,但是部分学校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仅通过一次理论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难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学生的长远发展及其美术素养的提升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其次,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秉持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一些教师没有树立良好的教学意识,认为美术学习对学生不太重要,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严格要求学生。另外,一些教师在课堂中照本宣科,有的学生在课堂中出现了玩手机等现象,在绘画作业环节,一些学生没有认真对待,只是简单模仿,或应付教师布置的任务,没有真正将主要精力投入绘画实践,教师也没有及时制止和正确引导。不可否认,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还会导致教学资源被浪费。最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存在不足。部分教师根据其他学科的考查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考查,如,在教学美术解剖学时,一些教师以试卷考查的方式为主。这样不仅不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还难以真正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不足,实际的评价结果往往不符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三、现阶段大学美术教学的改进对策
为了有效弥补目前大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教师首先需要积极地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不断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样化发展。过去一段时期,教师往往只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影响了课堂效率的提升,还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术教师可以立足于现代化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对学生的引导,将幻灯片播放与视频、音频的播放相结合,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排,从而有效突破课本教材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其次,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立足点和基础,鼓励学生在已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不断实践、创造。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特点,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不可否认,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许多交叉,如果教师能够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断创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立足点,鼓励学生对各种优美作品主动品读、借鉴,就能够突破目前教学的瓶颈。最后,教师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效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创新,通过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
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我督促,制订详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能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来欣赏他人作品和多开展实践活动,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积极态度,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同时这也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以下将主要从自主学习对大学美术教学的影响及如何使自主学习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得到合理运用两方面来论证和探讨相关问题。
1.自主學习对大学美术教学的影响
(1)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保证美术学习进度。大学学习本身具有宽松、自由的特点,因此更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努力,用心学习,愿意付出,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并且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这样能使自身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自主学习能够使美术教学更有实践意义,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进度,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收获,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具有重大意义。
(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能使其思维不受局限,使学习更有特色。大学生的美术学习不同于高中的基础阶段的美术学习,更加需要学生有充分的认知,能够找准自身的优势,从而有更精确的定位,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学生能够更好发展的前提。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使自身的优势得到进一步体现和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能更有激情,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支持自己的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加清醒、理智地判断自身的发展方向。
(3)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迎来突破和改变。美术的学习不仅仅靠天分,更需要学生的坚守和执着。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接受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意识更强烈,使学生能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保持自己的特色,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因此需要学生进一步努力和发掘,使之能够在多元交流中依然保留自己的特点,在更多的实践经历之后能够有更多的灵感与创作,使美术教学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2.自主学习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教学工作者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使之能够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知。学生的探索需要教学工作者的引导,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然不适用,因此需要教学工作者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探索和思考,从而有更深刻的见解,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学习,在创作过程中也能够更有灵感、更有想法。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生活中学习美术会更有收获。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才是学生坚持努力和追求目标的最好结果。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探索,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使学生能够越来越享受这种新奇的、有趣味性和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多引导,使学生更有信心。大学生的美术学习相对更加细化,学生更加需要被肯定,尤其是在大学这一特殊的阶段,更加需要周围人的友善相待,能够给予学生正能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有激情和勇气,这是教学工作者需要努力实践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或是坚持自己的发展方向,教学工作者所扮演的良师益友的角色会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动力和勇气,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效率。
3.总结
大学美术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极大收获,学习时间短暂,更需要教学工作者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有更美好的未来和明天,使美术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发掘更多的美术价值,使大学生活更加精彩,同时也使美术成为自身生命中浓墨重彩的渲染,成为生活中的调色板。
在日常的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采取激励教学的手段,有效的激发学生对于大学美术的兴趣,用激励和欣赏的角度去看学生的作品,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参与,从而得到最有效的教学成果,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一、激励学生的审美个性的发展
审美个性,反映学生对于一件作品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激励学生的审美个性的发展,就是促进学生在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能够做出附和自己个性的审美,促进审美意识的提高。所以,在大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的调动起学生的审美兴趣,激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和判断,让学生的个人感情和作品之间形成一种共鸣,从而促进学生的审美个性的发展。比如在欣赏《向日葵》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作品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进行介绍,而不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介绍这幅作品应该怎么画,在色彩和用笔上有什么特点,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欣赏之后通过自己的审美判断而做出的总结。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从作品中看到的是审美,领略到的是什么。激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发展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作品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
二、激励学生进行自我实践
俗话说: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多多的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动手去尝试,对于所接触材料的熟悉和感悟,进而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和美术技巧。尤其是在一些实践性的课堂中,教师切不可制定一个标准,由学生开始根据这个标准动手,这就完全的失去了实践的意义。学生也需要一个发展自我,动手实践的空间和就会,通过对于材料的不断感触和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去尝试和实践,从中去发现去理解。工具还能够这样使用,操作步骤还可以这样去做等等。尤其是对于水彩画和中国画的课程,更加的需要学生去亲自实践和动手,这是一个从失败到成功的必然阶段,也是学生不断熟悉工具,熟悉步骤,熟悉用笔,熟悉绘画的必然阶段。激励学生去体验,去实践,这是促进学生审美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激励学生进行艺术上的表现
教育是一种探索,对于艺术教育来说,更是一种探险,因为艺术总是和人类的精神领域和精神创造相联系的。所以,在艺术的教育过程中,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表现机会和表现空间,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创新力的提高。美术和数学的最大区别就是,数学里面答案是多少就是多少,这是一个必然的问题,但是美术不同,美术的作品有着极大的多样性,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欣赏总能得到不同的体会,所以教师切不可轻易的否定学生作品中与众不同的部分,限制学生的创造思路和创新思维,导致学生的作品变得千篇一律,缺少生命力和活力。所以对于学生的作品来说,不管是平淡细腻,或者夸张奔放,或者热情洋溢,或者宁静含蓄,都是学生赋予其内在的意义,都是经过学生的创作而产生的,是学生在创作时的内心的反映。
在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注意作品中优秀的部分,多肯定学生的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对于艺术创造的动力和热情,激励学生更加敢于去用作品表现自己,为学生在接下来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加需要一份热情、真情的心和学生进行沟通,从沟通中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对于艺术的热情,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和表现机会。比如针对某一个主题,激励学生在创作之前先去感受一下,从哪个角度创作是最美的,有的人喜欢古树,有的人喜欢小巷,有的人喜欢小雨淅淅,有的人喜欢艳阳高照,有的人喜欢都市的繁华,有的人喜欢小村的宁静等等。当学生们对于这些都有了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的时候,自己的思维必然已经活跃,那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会更加的积极,作品所表现的也是更加的鲜活而有意义。美术不是复制,如果只是单纯的追求相像,那么为什么不用照相机呢?作品代表的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表现。激励学生进行艺术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激励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产生,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培养高素质和专业化的人才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从事教学的愿景。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是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道路上依然需要不断探索的主题。
一、信息化环境中高校美术的教育特点
1、大学美术教学呈现多元化特点
在世界多元文化发展中,当前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的价值与作用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前,美术教师们过于注重学生们对于美术基础理论知识与艺术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如今,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更加注重对于学生们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重点培养和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可是尽管如此,现在的美术教学依然在用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狭隘的判断正误的基本标准来进行美术评价,伴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高校的美术教学不仅拥有了大量呈现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可选择性的美术课程方面的软件素材与资源,使得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美术能力水平的高低在学习的平台中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课程内容来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们向着自己的目标方向获得更大的突破与发展,同时,它还支持各种各样十分复杂的美术教学系统工具来开展大学美术教育。所以,大学美术教学在信息化环境的发展之下其教育特点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特点。
2、大学美术教学呈现自主性教育特征
大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伴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越来越丰富和精简,这和以前相比较,大学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不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方式以及途径等方面的获取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当前,大学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盲目地向大学生们灌输大量现成的美术基础理论知识和艺术技能,而是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美术学习能力,以便今后养成一种能够自觉自主学习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实践也证明,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来进行培养和提高,在网络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们自主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突显美术教师们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能够使他们更好地掌控美术教学的课堂秩序与教育效果。
3、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特点
在信息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大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们打破传统陈旧观念中美术课堂的束缚,摆脱时空的限制,传输给对方众多清晰的将图、文、声相结合的美术文件资源以及素材资料,为大学生们开展对于美术学习的协商合作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方便。在大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学生们所选择的美术创作作品主题方面的不同,容易把他们分散到各自不同的地方进行学习与实践,这时,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大学生们可以使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来向美术教师们自由表达自身的意见或看法,并向教师们提出问题与困难。这就大大地彰显出了在信息化环境之下,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发展特点。
二、信息化环境中大学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策略
1、应用多媒体进行大学美术教学
组合优化的原则经过实践研究显示,恰当地应用多媒体配合开展大学美术教学,要比那种采用单一媒体进行美术教学的教育方式所达到的美术教学效果要好很多。当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系统在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由多个媒体进行组合的教学方式不会出现因为个别分机的操作失误而发生信息中断的现象,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衔接不良等问题,这也是它的最大特点。这种多媒体系统是经过计算机把各种各样的音像媒体结合起来,再统一通过计算机来达到对它们的控制,另外,多媒体系统还可以对声音、图形、文字以及图像等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处理,使得这些信息能够自然、平稳且快速地进行转换与过渡,有利于信息的呈现顺序与表现形式按照美术教学的需要来进行编排和设计。所以,对多媒体系统操作技术以及软件制作能力的熟练把握,是体现多媒体组合优化原则的一个重要方式。
2、大学美术教学的网络平台教育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来社会在接受美术教育时会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对于美术的学习是一个各取所需的教育过程,运用多媒体系统的网络教学平台会给大学生们营造一个生动、完善的美术教学环境,从而打破时空的限制,实现对美术网络资源的即时共享,这样有利于达到最佳的理想化美术教学效果。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的日渐成熟,网络化教育平台已经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可是怎样充分地利用这些网络教育资源来为美术教学进行服务比建设设备的工作显得更为重要。网络教育支持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而计算机网络好比一个超大的素材资料库,但同时,它也好比一名有着丰富知识与技能的老师,学生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都可以向其请教,并且只要学生们自己肯努力,这位网络老师就会有求必应、有问必答,而且不会厌烦,它会及时地为学生们提供需求。网络化教育平台使得学生们由原先的灌输式学习演变为参与式学习,这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进步。同时,在美术教学方面,也从原先的以老师为中心变为了把学生作为主体的重大转变,大学生们不仅可以继续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听讲与学习,而且还能够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来向老师们进行提问和请教,并对美术教学课堂的教育内容发表意见和建议,另外,学生们也可以应用计算机网络中的丰富美术资源来进行课题的研究,并通过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和教师们进行沟通与交流。
3、建立多媒体系统的网络课堂
多媒体系统的网络课堂在其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有着特殊性质的局域网络,它不仅有着一般局域网络所特有的性质,同时还具备鲜明的多媒体与教学方面的特点。和单机比较起来,网络教学课堂有其明显的优势,它能够实现对于美术资源的即时共享,这有利于美术教师们高校美术的教学进行统一管理,教师们能够随时了解网络课堂中每位大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减轻美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的劳动强度。多媒体系统的网络课堂就是以这种美术教学的方式体现出了其基本功能的强大性,并最终实现高校美术教学的交互性特点。
三、信息化环境对于大学美术教学中改革与创新的影响与作用
信息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到我们想要的网络信息资源,这与利于改变人们所固有的传统学习方式。另外,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让人们的交往愈加频繁,继而极大地促进了现代美术教育的向前发展。同时,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还会有力地引发出学生们的美术学习热情与兴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自觉自主学习能力,并最终加快现代美术教育的自主性发展。
在高校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过程中,信息化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着其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和影响。信息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的美术教育中产生了很多类似于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学以及多媒体系统的配合教学等一系列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全新教育途径和手段。另外,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使得学生们通过计算机网络教育平台能够迅速的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美术信息素材与资料,从而大大地促进了互联网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学课堂等方面的建设,继而为大学的美术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和教学环境,同时,在信息化环境之下,还有助于学生们思维方式以及学习习惯方面的改进与完善。
四、总结
中国信息化科学技术总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为我国高校的美术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大学要准确掌握信息化环境中高校美术教学的全新特点,深刻认识到信息科技对于大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从而正确地应用信息技术对大学美术教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信息化环境之下,引入现代科学技术来进行大学美术教学,使其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载体,并通过幻灯片、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以及电子计算机等一系列的设备来改变大学美术的教学方式,这种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中心,通过调控各种多媒体音像设备来配合大学美术的教学,传递美术教学信息以及即时共享网络教学资源的系统,不仅仅打破了实践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理论知识,加强了大学美术教学信息的传播密度,还有效地开拓了学生。
随着教育改革的脚步逐渐推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这就给广大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和要求。大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这个阶段也是其人生发展的黄金阶段。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能力的培养也十分必要。在我国大学教育过程中适当的渗透情感教育是对素质教育水平进行提升的一项重要手段。可以说美术在人类实际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和情感也是存在紧密的联系[1]。所以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让人们认识到了美术对情感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文中对大学美术教学也相应的展开了研究,并对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展开分析,希望为我国艺术教育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美术课程作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大学生各项观念的形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这门课程也是大学素质文化课程教育的载体。如果在大学美术教育对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培养不引起关注,那么学生在对美术艺术作品进行鉴赏或学习的过程中就无法掌握艺术和作品的灵活、本质,更难以实现大学美术的教育要求。所以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对大学美术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提升。
首先,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能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提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大学美术课堂教育环节中,通过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知识的掌握,逐步提升自身美术水平,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素质、品质品德等,为实现艺术性发展奠定良好帮助。在大学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指导教育过程中更应该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
其次,大学美术课程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美术教学却并没有受到关注和重视。这也使得大学美术课程在课程设计和师资力量上的制定难以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标准和需求。但是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真情实感进行培养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产生正确认知。只有学生在学习环节中对美术教学引起重视,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和能力,为实现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帮助[2]。
二、对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真情实感进行培养的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情感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具有主体作用,而教师具有主导作用,因此教师有责任、有义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和鼓励学生良好学习,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艺术水平。而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情感素养,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展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积极正面的影响学生。而通过我国诸多地区大学美术教师的了解,确定很多美术教师的情感素养不高,致使美术教学未能积极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各高校学校领导应当正确认识到这样问题,积极开展专题讲座、实践活动及实训活动等,有意识的培养美术教师的情感素养,以便教师能够良好的展开美术教学,充分展现个人魅力、教学风格,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使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观[3]。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中国山水畫的组成和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懂得中国山水画的欣赏,在教学伊始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多种中国山水画,调动学生良好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运用声动的语言来表述中国山水画的唯美之处,让学生受到的“美”感染,进而参与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与学习。由此看来,教师教学风格的展现,能够很自然的吸引、带动学生,感受“美”,产生情感,积极参与教学。
(二)帮助学生养成认真生活的态度。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可以说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对生活和自身思想真实反映,在艺术形式下对生活态度或思想进行表达[4]。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艺术和文化的结合,同时也是学生和创作者的交流方式,这对于学生掌握创作者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所以在大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对这一特点进行掌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从而在对艺术作品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交流和学习。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生活态度,才能帮助学生和作品中产生情感共鸣,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提升将起到有效帮助。
(三)营造良好的课外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心态。要想良好的开展基于情感教育的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素养、意识、品德等,单纯的依靠课堂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自我调节,让自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利用双手将其记录下来,使更多的人感受生活之美[5]。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活动,如民间美术作品观赏活动、参考现代化美术展馆等,让学生观看优秀的美术作品,提升其审美感受,进而临摹优秀美术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美术水平。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对情感的渗透,在实际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提升,不断加强自身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有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才能更好的帮助教师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所以在大学美术教学中,只有不断对学生付出真心,才能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展开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美术技能的发展也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6]。
通过对上文的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真情实感培养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因此也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站在多个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让学生对生活进行有效观察,从而衍生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学生也要不断提升自身艺术修为,做到作品的创作和生活进行紧密连接,以便将作品中的情感进行有效表达,为实现真情实感在美术教学中的展现奠定良好基础。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十分必要,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学习美术知识,逐步提升自身美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龙云,敖久丽.分析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J].科技经济市场,2016,36(4):233-233.
[2] 胡亚文.版画教育功能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木刻版画为例[D].中国美术学院,2014,39(2):189-190.
[3] 袁敏.探究大学美术教学中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64(42):162.
[4] 孙丽萍.浅谈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5,57(6):269.
[5] 潮力孟.素描在中学美术油画鉴赏中的作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25(2):65-66.
[6] 代祥勇.试论高校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5,51(29):115-116.
【摘 要】在高中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2010年甘肃省高中新课改正式启动。高中美术欣赏课被正式列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以审美教育、作品欣赏为主。高中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的精神涵义,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启迪智慧,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的概念
通常,人们把学校的美术教育称作美育。其实,两者是不完全相同的两个概念。所谓美育是指“用美的观念和审美形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来熏陶、培养人,从而提高他们的精神素质的一种教育。”也就是说,美育是以“美”为主题的精神陶养活动。而学校的美术教育所提供的不全是“美”的内涵。中外的美术史早已证明了“美既不是美术的唯一内涵,又不是美术的中心任务”。“美术作品中的一切都是有意味的艺术性形式存在,而非仅美的存在。”因此,美术教育所呈现的是具有丰富的文化观念、能力和人文思想的教育,它诉诸于人的情感、意识、意志、思维、技能、认知等多方面。所以说,学校的美术教育自有其内在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以及独具美术内涵特质的教育理念。美育和美术教育是两个***而互有渗透交叉的教育范畴。
美术欣赏决非单纯地观赏,而是使学生在审美对象与主体精神地交互中,发展和丰富个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大量的优秀、丰富的美术作品欣赏后,记忆储存积累逐渐增加,视觉审美能力和品位会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进行美术实践活动,创造的能力会相应地提高。当然这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只有将美术欣赏与美术创造联系起来,才是充分体现价值和达到目的的欣赏活动。美术创造是美术欣赏的目的之一,美术欣赏是美术创造的前提,为学生将来的创造活动打基础。
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
美术作品的多层性。美术作品是由多种层次和涵义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和批评家艾瑞克·牛顿将艺术品比作可一层层剥开的洋葱,表皮是“再现层”,表皮之下一层称为“诠释层”,再往里一层则称为“审美层”。牛顿的这一妙喻,清楚地告诉我们:美术作品包含着多层次的信息。对一般人来说,眼睛所看到的是存在的事物,而艺术家的眼睛所看到的却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艺术美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不但要看到美术作品的表面涵义,而且要理解它的深刻意蕴。
美术欣赏的差异性。美术欣赏是一种与个人主观因素有着紧密联系的再认识和再创造的活动。学生在这一活动过程和效果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是正确实施美术欣赏教学时不容忽视的问题。心理学家布尔劳在进行了颜色知觉实验后,提出了四种欣赏类型:
(1)客观型;
(2)生理型;
(3)联想型;
(4)性格型。
他认为不同心理——生理类型的人在接触美术作品之初就可能在定向上形成差异;而且文化、经验等个人因素也会影响欣赏的结果。
美术欣赏的直观性。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欣赏的过程离不开视觉的参与。用一般性的语言转译美术作品的信息,是难以具体而详尽地表达人对作品的感觉。我们不应仅仅是教学生读批评家的阐释,更要训练学生看美术作品的能力。理想的美术欣赏境界是欣赏者直接与作品交流。因此,如果在欣赏过程中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地、形象地、直观地呈现信息,就可优化美术欣赏教学过程。
美术欣赏的阶段性。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各种形式的美术品(如绘画、雕塑、建筑等)作用于欣赏者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对美术作品进行感知、理解、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一般来说欣赏分为三个阶段:
审美注意和审美期望:在这一阶段时,欣赏者对艺术作品产生精神需求,是进行审美的心理动因,也是进入审美的初始状态。在这一阶段内,人们在意识上对审美对象产生兴趣,表现为欣赏者对审美对象的高度注意。
审美感知与审美情感:对美术作品的色彩、线条、形体、构图等发生感性的、自然的直接关系。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反映直接作用于欣赏者视觉的对象特征总和,从而使人感受到悲哀、欢快等各种情感。情感在审美中是一个中心问题。美术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如万里长城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拉菲尔画的《圣母像》激起人们愉悦爱慕亲切的情感,古希腊雕像《拉奥孔》使人观后有痛苦的体验。美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操,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审美情感可以说是审美过程中的心理动力。
教无定法,我们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该正确把握美术欣赏的特点,引导学生多层次的、直观的理解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帮助他们了解美术的知识与规律。从他们对作品的感知出发,激发他们的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创造活动打好基础。以科学的认识过程为基础,以培养学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各种能力,发展思维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教育的作用发挥挥到最大的限度,并真正做到为培养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赫伯·里德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美术出版社
周楷:《关注快速发展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国美术教育》
李群等:《高中美术欣赏课“网络五段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验》,《中国美术教育》
朱建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术的构成法则》,《中国美术教育》
于明:《浅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情感共鸣》,七彩美术网
刘北吉:《美育心理学》
本文发布于:2022-12-23 04:15: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983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