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口诀及动作要领

更新时间:2022-12-22 22:52:00 阅读: 评论:0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学练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是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的健身气功新功法之一,由北京体育大学承担研究任务。那么,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练习要领是什么呢?下面来告诉大家吧!

健身气功·八段锦以“练形”为主

立势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术,在其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无论何时期、何流派,始终没有脱离以形体锻炼为主。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增强肌体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学练的捷径是从“修身”开始,以“练形入道”。

在学练健身气功–八段锦过程中,动作技能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

--学习掌握动作阶段。首先要从健身气功–八段锦基本身型、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练起。应占用一定的时间单独进行练习,也可先做一般了解,在学练功法中通过典型动作再有侧重地进行训练。常言道“像不像,三分样”是说先不论技术高低、功夫深浅,出手投足,往那儿一站,先有个基本样子,这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学练功法要在动作规格上下功夫,抓住点、线、型三个要素。点是指起止点,线是指动作路线,型是指型态,包括动态与静态。做到节分清楚、不怕停顿,细心体会各部位的感觉。做到上体中正、下肢稳定,步型、步法、手型、手法清晰准确到位。即人们常说的“先求方,后求圆”。

--熟练与掌握动作阶段。反复练习,纠正、改进动作,才能使动作娴熟运用自如。此阶段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换,掌握好平衡,处理好动作间的衔接,以腰脊带动四肢,使动作柔和缓慢,圆活连贯,上下相随,完整一气。

--巩固提高阶段。在前段练习的基础上,求松静、分虚实、讲刚柔、知内劲。做到内外放松、思想宁静、专一练功。动作有张有弛,轻灵含蓄、虚实同体、变化得当。要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松紧适度,做到用意不用力。体会“三调”间的内在联系,达到动作运转自如,意念进入恬淡,呼吸形成自调,逐步进入三调合一的境界。

脊柱运动是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轴心

脊柱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同时又是人体运动的枢纽,主掌着形体运动。在临床上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因此,脊柱被称为人体的“第二生命线”。

健身气功·八段锦在编创中充分考虑了脊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突出了对脊柱的锻炼。每势动作内劲的蓄发均出自脊柱的夹脊部位(两肩胛脊中间空窍),其运动规律也都是以脊柱为轴心向全身延伸。加之人身督脉贯通脊柱,与全身经络相连,脊柱两侧膀胱经上的俞穴又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脊柱的运动可谓是牵一处而动全身。在健身气功–八段锦练习中,掌握了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用劲顺序,就抓住了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精髓。

为便于学练者掌握脊柱的轴心作用,结合每式动作提示如下:

预备势:预备势和功法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动作均要求竖脊,整个脊柱犹如连珠,上下节节贯穿,对拉拔长;

双手托天理三焦:两掌上托脊柱上下对拉拔长,其内劲上达于两掌劳宫穴,中至夹脊;

左右开弓似射雕:两腕交搭夹脊放松,开弓竖脊劲达夹脊;

调理脾胃须单举:两掌上下分撑脊柱对拉拔长,内劲上下分行达于两掌劳宫,中至夹脊;

五劳七伤往后瞧:两掌扶按悬顶竖脊,展肩后瞧劲达夹脊;

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扶按悬顶竖脊,侧倾俯身拉长腰脊,环绕转身旋转尾闾;

双手攀足固肾腰:起身脊椎对拉拔长,俯身脊椎节节放松;

攒拳怒目增气力:马步下蹲悬顶竖脊,左右冲拳脊柱拧转;

背后七颠百病消:提踵脊椎节节拉长,下颠椎间微震;

收势:脊柱放松,还原收功。

这里所讲的“内劲”,不可理解为是用力。用力则僵,气血不通。一般解释为用意不用力。内劲应理解为神、意、气的化合物。

要重视健身气功·八段锦预备势的练习

健身气功·八段锦所选择的预备势尽人皆知,太极拳界称为“太极桩”,气功界称为“三圆势”或“抱球势”。其内涵极为丰富,是一般练功的首选姿势,可称得上是“练功第一桩”。

把它作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预备势寓意有三:

一是作为基本身型,是指躯干的静止状态。此势最具有代表性,要做到百会虚领、立项竖脊、沉肩坠肘、空胸实腹、中正安舒。

二是作为基本动作,是指最基础的、带有规律性的动作。预备势在整套功法的段落间和动作的节分处反复出现,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练好该势可直接提高功法的演练水平。

三是作为基本功,是指练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通过预备势的站桩练习可以得到解决,所有的练功原则、要领、要素都可以得到体现,对提高技术和练功效果直接起作用。

以上“三基本”确立了预备势在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中所处的位置。由此可见,预备势不仅局限在从精神上与肢体上为练功做好准备,而是与整套功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要引起重视,加强练习。

健身房健身的好处有哪些

1、增加肌肉有助于减肥

随着肌力训练带来的肌肉增多,肌体在静态下的新陈代谢率也会逐步增加,所以每天你都会消耗更多的热量。研究发现,肌体每增加1磅肌肉,每日会多消耗35-50千卡热量。

2、强壮体格

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力量训练能使人体的`肌力提高30-50%。力量的增强不但会使人们更容易完成一些日常劳动,而且还能使人变得精神饱满,精力旺盛,由里到外散发着勃勃生机。

3、强壮骨骼

当我们中学毕业时,骨骼中的矿物质密度就已经定型了,除非经常从事肌力训练。经过6个月的力量训练,能使练习者脊柱骨骼中矿物质的密度增加13%。这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减少糖尿病危险

从事力量训练4个月后,能使肌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提高23%,这对防治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5、防治心脏病

肌力训练能降低胆固醇与血压水平,对于维护心血管正常功能及防治心脏病作用重大。当然,在练习过程中增加一些有氧运动及柔韧训练项目,收效会更加明显。

6、防治腰背及关节疼痛

加强腰背肌肉锻炼,能够显著减轻或消除该部位的病痛。力量训练还能缓解关节疼痛,增强关节功能等等。

7、增强竞技能力

力量训练能够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因此不管你选择何种运动项目,最好附加上肌力训练,因为这种锻炼方法不但能提高你的运动水平,而且还会减少受伤的危险。

8、增添活力、交到新朋友

肌力训练适合于任何年龄的人(不过,老年人从事这项锻炼时,一定要有专业人员给予指导)。去健身房锻炼,让您从中感受到活力无极限的快乐,还能让您交到更多的朋友。

9、维护心理健康

研究发现,精神抑郁症患者经过10周的肌力锻炼,与通常使用的心理咨询方法相比,能显著减少临床出现的各种抑郁症状,原因在于肌力训练能增强“快乐递质”羟色胺与内啡呔的分泌。所以,经常从事力量训练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通过肌力训练,不仅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而且心情也变得像风一样飘然自在。

10、其他好处

使身体功能正常化、增加抵抗力和身体活力、促进代谢功能;美体塑身、减轻体重、改善身体姿势、增加身体弹性和柔软度等。

扩展资料

八段锦功法

八段锦为传统医学中导引按跷中绚丽多彩之瑰宝。一般有八节,锦者,誉其似锦之柔和优美。正如明朝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八段锦导引法”所讲:“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锦”字,是由“金”“帛”组成,以表示其精美华贵。除此之外,“锦”字还可理解为单个导引术式的汇集,如丝锦那样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健身方法。

八段锦发展

1、坐势和立势

八段锦之名,最早出现在北宋洪迈所著《夷坚志》中:“政和七年,李似矩为起居郎……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说明八段锦在北宋已流传于世,并有坐势和立势之分。

立势八段锦在养生文献上首见于南宋曾憷著《道枢·众妙篇》:“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但这一时期的八段锦没有定名,其文字也尚未歌诀化。

2、南北两派

八段锦被分为南北两派。行功时动作柔和,多采用站式动作的,被称为南派,委托梁世昌所传;动作多马步,以刚为主的,被称为北派,附会为岳飞所传。从文献和动作上考察,不论是南派还是北派,都同出一源。其中附会的传人无文字可考证。

八段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创,尚无定论。但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可以看到,至少有4幅图势与八段锦图势中的“调理脾胃须单举”、“双手攀足固肾腰”、“左右开弓似射雕”、“背后七颠百病消”相似。

八段锦功法基本共识

(1)传统八段锦流传年代应早于宋代,在明清时期有了较大发展;

(2)传统八段锦创编人尚无定论,可以说八段锦是历代养生家和习练者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

(3)清末以前的八段锦主要是一种以肢体运动为主的导引术;

(4)八段锦无论是南派、北派或是文武不同练法,都同出一源,在流传中相互渗透,逐渐趋向一致。

八段锦功法特点

柔和缓慢,圆活连贯

柔和,是指习练时动作不僵不拘,轻松自如,舒展大方。

缓慢,是指习练时身体重心平稳,虚实分明,轻飘徐缓。

圆活,是指动作路线带有弧形,不起棱角,不直来直往,符合人体各关节自然弯曲的状态。它是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上下相随,节节贯穿。

连贯,是要求动作的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无停顿断续之处。

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松,是指习练时肌肉、关节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的放松。在意识的主动支配下,逐步达到呼吸柔和、心静体松,同时松而不懈,保持正确的姿态,并将这种放松程度不断加深。

紧,是指习练中适当用力,且缓慢进行,主要体现在前一动作的结束与下一动作的开始之前。

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

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以及在意识支配下的形体表现。“神为形之主,形乃神之宅”。

八段锦习练要领

1、松静自然

松静自然,是练功的基本要领,也是最根本的法则。松,是指精神与形体两方面的放松。这里的“自然”决不能理解为“听其自然”“任其自然”,而是指“道法自然”

2、准确灵活

准确,主要是指练功时的姿势与方法要正确,合乎规格。灵活,是指习练时对动作幅度的大小、姿势的高低、用力的大小、习练的数量、意念的运用、呼吸的调整等,都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掌握

3、练养相兼

练,是指形体运动、呼吸调整与心理调节有机结合的锻炼过程。养,是通过上述练习,身体出现的轻松舒适、呼吸柔和、意守绵绵的静养状态

4、循序渐进

只有经过一段时间和数量的习练,才会做到姿势逐渐工整,方法逐步准确,动作的连贯性与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对动作要领的体会不断加深

本文发布于:2022-12-22 22:52: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966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口诀   气功   要领   动作   段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