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全国II卷高考作文题目: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全国II卷高考作文题目:喂食动物失觅食能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他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解析】
一、延续了近几年作文考试轻审题重写作的命题思路。试题材料简短,内容明确,考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大体上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立意。首先从材料涉及的具体内容入手,就事论事,探讨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深入研究保护原则和措施,提出有见地的建议。其次,由动物保护问题,进一步谈人事,讨论教育的问题,可以从反面谈过度关注孩子、包办孩子的一切的错误教育方法,也可以从正面谈放手教育、培养孩子的***精神和生存能力的教育观。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密切,是当下的热点问题,考生有话可说,利于考察学生谋篇布局、弥纶成篇的能力。再次,就游客的行为,可以写遵守规则、文明出游等。
二、作文材料偏重于议论,有利于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写议论文。结构可以采用议论文的一般写法,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采用起承转合式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更能直观反映出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更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进而得个满意的分数。
三、作文得分的关键在语言。好作文的语言要么优美雅致,诗情画意,要么明白晓畅,朴实无华。不管是哪种风格,一定要顺畅连贯,一气呵成。或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或语气呼应,气息畅通;或语词铺垫,一脉相承。
“给野生动物喂食”是我们在动物园司空见惯的举止行为,但也有不少游人在自然保护区驻足、喂食,这看似“行善”的举动却让野生动物养成了等待“嗟来之食”的喜好,久而久之会在不自觉中丧失***觅食的能力。这让我想起时下某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和溺爱,他们在付出的同时是否想过孩子长大之后的自理和自立……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万物生。”凡事皆有它的自然规律,孩子成长亦如此。随着经济条件的富足,我们多数家长有条件也有能力给孩子的成长营造更好的环境,让孩子吃名牌、穿名牌、上最好的学校,接受一流的教育,有的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至国外求学。但我们作为家长又能陪孩子多少年?即便是你再有能力也不能代替孩子成长。我们知道老鹰在训练小鹰时往往狠心地将它推下山崖,让它自己练习飞翔的本领,期待早日翱翔在蔚蓝的天空。我们能说老鹰缺失爱心?我们能说老鹰内心狠毒?鹰妈妈是想让小鹰在磨砺中成长起来,让小鹰在历练的风雨中发现彩虹的美丽。
“爱孩子连母鸡都会。”在很多“2+1”、“4+1”甚至“6+1”的家庭中,我们时常看到奶奶(姥姥)端着饭碗喂饭,看到爷爷(姥爷)背着书包送孩子上学,更有甚者亲临教室做值日,还美其名曰“孩子还小,这些事情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凡事皆为学而知之,而非生而知之,我们还记得神童魏永康4岁上学,13岁上大学,17岁考上社科院硕士、博士连读生,他不止是家长的骄傲,更是众家长羡慕的对象,然,最终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回家。社会需要知识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家长过度的呵护与关爱会让孩子在潜意识里养成懒惰、依赖的习惯,进而丧失了“觅食”的能力。
“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自主的心。”这是儿子初中课文《桃花心木》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没有彩排,很多的“不确定”也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今天的放手看似狠心,实则是把给孩子搭建“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汲水生长、拼命扎根”的成长舞台,以便孩子“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天下所有的爱都是以相聚为目的,唯独父母之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孩子,就应打破爱的枷锁,让他自由飞翔,切莫让爱束缚孩子的手脚、成为孩子放飞的羁绊,从而丧失觅食的能力!
来两斤黄连,不加糖。 ——题记
小鹿柔软如苔的舌头急切地在掌心舔,猿猴灵巧的手爪贪婪地抓取着囊中的点心……我们陶然于这喂食过程中给予的满足,怜惜于野生动物渴盼的目光,却在无形中扼杀了它们***生存的能力。
于是,麋鹿的伶俐细腿愈发迟钝,猿猴逐渐失去了树间飞跃、逐抢蜜桃的姿态,没有学会觅食的小熊食了满腹的塑料袋后在冬季里悄然死去……它们被喜爱着,却因这份喜爱而被剥夺了在自然中竞争、吃亏、受伤,继而成长的权利。正如那挣扎破茧的蛾被“好心人”帮忙剪破了茧壳,失去了与苦难相拼撞的过程,翅膀无法在剧痛中充血膨胀,只能作为一只羽化失败的`巨虫俯在地上奄奄死去,再也不能化作亮丽的蝶冲向蓝天。
所幸,我们意识到了不从苦难中汲取的营养是多么单一,于是野生动物园旁的警示牌昂然立起,严惩的法规也纷纷建立。可又有谁在我们自己心中树一个“禁止喂食”的牌子?难道我们不像那无知待哺的动物一样,也正眼巴巴地盯着那来路不明的安逸,极力地张大嘴巴等待馈赠吗?
是啊,我们是一样的。我们喜爱野生动物正如同我们喜爱自己——或者,可以称这种变了质的“喜爱”为溺爱与纵容。枕在不劳而获的天鹅绒中,我们没有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惕,却多了那“身体强壮,东张西望”的“风筝人”,我们没有了巴尔扎克那般勇于品尝苦难的“缺口精神”,却多了艾略特笔下虚浮而无所依靠的“空心人”。爱因斯坦曾把那没有理想,缺乏困难的贪图安逸享乐者的愿望讽刺为“猪栏理想”,我们的确已在蜜罐中泡得太久,可又怎能真正甘心做那连翻身都无力的家畜?要知道我们缺的并非饲料,而是以苦难喂食心灵的勇气。“心也许会受伤,会流血,但那正是心的功能啊!”毕淑敏如是说道,“愈合之后,它必定会比以往更加强大。”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正如罗曼罗兰所言,我们能喂给自己最好的食物,便是那苦似黄连的磨难。唯有此,才能锻炼出一条坚强的舌头,在尝遍天下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之后,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花蜜的香甜。
本文发布于:2022-12-22 19:27: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955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