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攻击型人格最怕什么

更新时间:2022-12-08 11:48:00 阅读: 评论:0

“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九个特征

尽管谁都偶尔会用被动攻击的方法来处理生活里的问题,有些人来说背后操纵和闪烁其词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被动攻击型的人往往不容易在办公环境和社交场上被发觉,因为他们会风度翩翩的掩饰沸腾的敌意。

“被动攻击型”人格的九个特征

这里有九个特征来分辨被动攻击型的人格:

1.他们常故意“忘记”做某事

被动攻击型的人更愿意被视作“心不在焉”,而非不赞同。与其直接拒绝工作,他们更常声称忘了截止日期。一个被动攻击的朋友也可能会说,她忘了预订那家你总提起的餐馆,因为她根本没有真的想去。

2.他们会在无意跟进下去时点头说是

为了看上去为人和善,他们很少直接说不。他们可能会忽略掉邀请,而后宣称他们根本没有收到过邀请。他们往往先接受面对面的邀请,哪怕是根本不打算做的事情。而最后为了逃避,在火烧眉头时佯装生病或有急事。

3.他们会在背后恶意中伤

这并不是说被动进取的人不会分享他们的意见,只是他们不会摆到桌面上来说。他们没准会和其他任何人抱怨,只是除了那个被抱怨的人。这样间接的方式破坏了双方的关系,更无助于解决问题。

4.他们往往效率低下

这些人通常很固执。不想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尽可能的降低效率来逃避工作。而不会直接说,“我遇到了麻烦”。他们常常拖上很久,来盼望别人接手。

5.他们会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不悦

被动攻击的人从不公开表达自己的愤怒或者不满。他们中的许多人有着常年累月堆积的的怨恨和痛苦,而这些往往埋藏在一个虚假的笑容之下。无论多不同意你所说的,他们都会努力工作以看上去对你的想法完全支持。

6.他们热衷于报复

隐藏在事事顺从的表象下是给那些伤害他们的人奋力一击的欲望。被动攻击型的人会在占上风时不遗余力的进行打击报复。他们采取的报复方法也大多是间接的,一封愤怒的匿名电子邮件或者在办公室散播难听的传言。

7.他们会习惯性地表现出无助

被动攻击的人不相信自己掌控事件的能力。他们不会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而是说服自己,“试了也没有用,反正我什么都做不了。”他们让自己处于被动的位置来避免更多的困难,不幸的是,这些负面的预想可能最后都变成了现实。

8.他们尽可能地避免正面冲突

即使他们很严重的被冒犯,被动攻击型的人也会避免直接的争执。他们可能会冒出一些不协调的话,比如,“行啊。随便你啊!”或者“好吧,既然你不在乎我的感受,我觉得你也不需要那样做。”他们让其他人恶劣的对待他们,而拒绝承认自己的感情受到了伤害。

9.他们善于操纵别人

被动进取型的人从不会直接提出要求,他们采取操纵的策略来让需求被满足。倘若想让别人帮忙搬一个箱子,他们就会抱怨,“把那个箱子背上楼的话估计我的背就废了” 他们不介意别人的抱歉或者同情 - 只要结果是他想要的就行。

当你遇到被动攻击型行为时:

如果你容易陷入被动攻击的生活态度,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你更加自信。当你的言辞和想法以及行为一致的时候,你会享受这个更加真实的生活。

如果你碰巧有一个被动攻击型的同事,朋友或家人,要让他负起应该负担的责任。推卸责任或避免冲突只会让他们更习惯这种行为。

什么是“被动攻击型”人格

被动攻击是一种基于本我的防御性机制,并不能称之为一种特定的人格性障碍。其行为模式多出行于迎合型榨取性人格中。被动攻击性行为不只限制于迎合型榨取性人格中。但迎合型榨取性人格必定呈现出被动攻击行为特点。不能简单的归纳与迎合型人格障碍中去,也不能简单的归纳与掠夺性人格障碍中去。是一种极其可怕的复合型人格表象。

行为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揣摩迎合他人,并与之建立关系后反向的进行索取,迫使对方满足自私的欲望。

行为模式的成因是自幼习得性的,既在幼年时候通过实践学习得出的。这种人自幼聪明多为幼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现如果一个人做错事情后,通过伪装卖惨来逃避指责。通过迎合他人,能使他人出于同情心满足其自身自私的欲望。并以此建立榨取性行为链。既迎合-指责-索取-卖惨-指责-索取。如若被榨取人反抗停止付出,会出现很有趣的一幕反向指责,当他越害怕被指责什么问题,他越会提前预警性的把逃避的问题反向投射指责对方以此逃避责任。被榨取方基于同理心会出现对其反向投射性指责的认同,把自己带入反向指责问题中去,产生责任感或负罪感。他也从而逃避了指责,占领道德的制高点高高在上的进行情感勒索。而受害者却无法生还。

其特点:攻击性较强,内心常怀有敌意,但其攻击倾向并不明确地被意识到,亦不直接表现在行为上,而是以一种消极被动的方式体现出来,即消极抵抗、不合作、推脱敷衍等。

日常表现:工作被动拖沓,人际关系消极,办事效率低下,不守诺言,依赖性强,爱抱怨、易不满。一般奖励或惩罚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特性。是人格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被动攻击性人格障碍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一种以被动方式表现其强烈攻击倾向的人格障碍。患者性格固执,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但不直接将负面情绪表现出来,而是表面服从,暗地敷衍、拖延、不予以合作,常私下抱怨,却又相当依赖权威。在强烈的依从和敌意冲突中,难以取得平衡。

但这一诊断在D*** 5中被删除了,所以题主的被动攻击不是一种人格障碍,而是你不知道如何使用被动攻击之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但正如弗洛伊德所言:“被压抑的情感不会就此死去,它们只是被掩埋了,但总有一天会以更丑陋的样子再次出现。”

当我们拖延自己的任务时,其实是在表达,你可以强迫我做这件事,但我可以选择不把这件事给做好,既然你让我不舒服,我也要让你不好受。当我们在抱怨的时候,可能因为我们很害怕,我们担心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会被否定、被贬低乃至被抛弃,所以我们只能和其他人抱怨自己心中的不满。

但它是一种让人很心酸的攻击方式,为了攻击别人,我们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发展。

而接纳是改变的前提,让我们和心理的“被动攻击”聊聊天。感谢它满足了我们的欲望,告诉它我们已经长大了,有更好的方式可以保护自己了。

(一) 被动攻击——我最后的武器

被动攻击是用消极的、恶劣的、隐蔽的方式发泄愤怒情绪,以此来攻击令他不满的人或事。人们在进行被动攻击的时候,内心充满怨恨和愤怒,但却公开地展现出和蔼的样子,暗地里则不作为、不合作。

它的根源是我们心中的愤怒不能直接的被发泄。生活中许多人际关系是失衡的,一方明显处于强势,一方明显处于劣势。并且,强势的'一方可能攻击性很强,不允许弱势的一方表达他的感受,那么就可能会出现被动攻击的情况。

比如小时候你周末很想出去玩,但有次考试没考好,爸爸妈妈非常生气,骂了你一顿,不让你出去玩,让你呆在家里写作业。你不敢顶嘴,于是你故意磨磨蹭蹭的写作业,或者宁愿坐在作业前面发呆,也不要写作业。

因为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有了愤怒,就一定会想办法表达,如果在意识层面压制了下去,潜意识也会做这个工作,要么攻击别人,要么攻击自己。

所以我们需要感谢被动攻击,因为如果没有它,我们那些积累下来的愤怒会指向自身,让我们怀疑是不是自己很差、不值得被爱,所以只能默默承受别人的攻击。长此以往,我们的自尊水平可能会严重降低。

(二) 你保护着我,也伤害着我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被动攻击的方式,无论哪一种,都给自己和对方同时造成了伤害:

1、拖延

“我明天再和你说”

被动攻击的人可能无法面对别人说“不”,但内心深处又不想答应别人,于是就采用拖延的方式逃避问题。

但拖延的越久,带来的结果就会越差。拖延之后的拒绝或接受都会让对方不那么满意,而逃避所形成的惯性,会让我们在下次更难开口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2、心不在焉

“我从来不知道这回事啊”、“从来没有人告诉我过啊”、“奥,我把文件弄丢了,抱歉”

有时我们即便嘴上答应了,但心里还是觉得很不舒服。凭什么我要这样做,潜意识里就会把这些事情看作是不重要的事情,不好好做,于是会发生很多遗忘、粗心的行为。

长此以往,别人会觉得我们是个不可靠的人。我们固然用这种方式推开了我们不喜欢的合作者,但我们也失去了他们带来的帮助。也就是为了不被利用,我们选择了不成长。

3、逃避责任

“那不是我的工作”、“从来没有人告诉我呀”、“啊,我以为你知道呢”

当我们攻击的结果实现了之后,因为我们连做这件事都是不情不愿的,就更不会觉得没做好是我们的责任了。

但别人不会这么看,我们会被看作是不负责任、没有能力的人,最终在事业或人际关系的发展上遭遇瓶颈。

所以之所以我们要摆脱被动攻击,不仅仅是为了别人,更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三) 超越被动攻击

1、思考愤怒的原因

进行被动攻击,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愤怒被一些重要的人物压制了。比如孩子愤怒的资格被父母压制了,妻子愤怒的权利被丈夫劫掠了,员工愤怒的权利被上司剥夺了。

而我们把这些被压制下来的愤怒,用被动攻击的方式释放给身边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停下来好好想一想,我们到底是想要向谁表达我们的不满?是谁让我现在这么愤怒?而如果最初让我们不满的是上司,那我们回到家用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亲人就很没有道理。

2、寻找替代性的表达方式

表达愤怒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你可以用直接表达代替被动攻击。你可以想一想,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再是那个无力的小孩子了。现在是不是在和父母的对话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而职场中对上司的愤怒,在某些特定的环境里,我们可能永远都不能直接表达出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向自己亲密的朋友吐槽,或者进行运动,释放自己心中积累的不满。

3、直面内心,我很重要

很多习惯于被动攻击的人,在长期的被压制过程中,可能会内化一个非常严厉的超我,在环境改变之后,仍然自己批评自己,告诉自己:我的观点是不重要的、我的感受是错误的。

但真实的自我,是无法被改变的,你尽管去压抑、贬低自己,那些愤怒就是会不断产生,你就是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学着去接纳自己,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活着。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1:48: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90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最怕   人格   攻击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