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人很多,那么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有哪些呢?下面跟着来看看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取决于你的具体专业方向,总的来说有一下几个方面:
1、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
2、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企业桌面应用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等工作。
3、数据库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专业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软件销售等工作。
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分析
4、多媒体应用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编辑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综合应用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工作。
5、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移动设备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网站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软件销售、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等工作。
6、电子政务软件专业
能够胜任基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数字化政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维护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7、软件测试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测试、软件编码、IT企事业单位系统支持、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软件销售等工作。
8、物流信息技术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现代物流业信息管理,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
9、物流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全省各级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等工作。
10、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政府管理部门、经贸、金融、邮电、电子、学校、交通、社区以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有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维护、管理、从事网站开发与应用、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调试、安装、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等工作。
11、计算机游戏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络游戏美术,网络游戏动漫设计,游戏概念/故事情节设计,网络游戏3D设计,网络游戏人物设计,网络游戏环境设计,网络游戏皮肤/纹理设计,网络游戏图形开发,网络游戏测试,网络游戏音频开发,游戏客户端开发,游戏服务器开发,游戏引擎开发,手机游戏策划,手机游戏开发,手机游戏程序开发,手机游戏美工,手机游戏测试等工作。
12计算机图形/图象制作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广告企业平面的设计与制作、网络企业网页制作、企事业单位职员等工作。
二、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软件工程方向
软件工程方向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2、网络工程方向
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3、通信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
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
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
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
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
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
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
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拓展阅读】
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1、系统、实用、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学生在4年本科阶段能够系统地学习并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学科方法,表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中实验教学体系的重点目标,但也是难点之一。无论是软件实验还是硬件实验过程中,学生处理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足以反映出其对上要技术和推关专业知识的掌握、了解的程度,然而由于制约学生实验能力的因素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实验教学设计也必须是环环相扣并努力追求实用,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某一项技术的最终应用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术谁优谁劣的媒体评价层面上。因此,在具体实验教学中,应建立“系统、实用.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指导学生从单个技术的应用到多个技术的结构化应用,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2、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型实验多而创新型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探索一个由五个层次构成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实验。这是为巩固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开设的课程辅助实验。
2.课程设计。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可以开设多门设计类课程,如计算机电子电路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等。
3.实验课程。这是***于课程而单独设立的实验,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应用性强的课程开设的,如网络实验、CAD实验等。
4.开放式实验。把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
5.综合实训。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排学生创新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3、产学研结合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学院特色,实行以基本素质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的“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培养素质”的培养模式。在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途径方面进行探索,校内方面一是建立较完善的供课程实践的多个专业实验室,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条件;二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执行。学术交流方面可以聘请企业一线专家和技术人员就专业技术领域问题给教师和学生作学术报告及进行技术交流。校外方面,通过调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校和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联系和合作,筹划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作为该专业学生进行专业认识和实践的场所。
4、“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育人为目标,学科建设为依托,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总和。具有以下特点:
1.该专业所有学生必须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并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2.学生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自己的特长精通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某一个实用技术方向,即主修方向;同时能够通过选修课或自学再确定一个或多个实用技术方向,即辅修方向。通过两个方向来确定人才培养重点,适应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多层次多方向的需要;
3.所谓“动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近年市场的发展和本届学生实际情况动态确立3至4个实用技术方向供学生参考和选择,二是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和了解之后,在三年一期按主修方向进行动态分流。
5、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纯板书授课”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受到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在教学中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使得教学效果更优。对于一些定义、定理等结论性的内容,运用课件给出,可以节约书写时间,还有一些图、表以及书写量过大难于板书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课件给出。但是多媒体课件决不能代替传统板书,对于一些重要定理的推导,计算步骤一定要一步一步在黑板上给学生分析讲解,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6、一个中心三个助推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四年导师制为助推,旨在针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为社会培养专业对口化且核心技术能力过硬的毕业生,也让在校同学的学习生活更为丰富,而不仅仅局限于枯燥的书本知识。
本文发布于:2022-12-21 22:21: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884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