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学作文(精选2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整理的谈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学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全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倚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说明了从古至今,很多事请都很难如我们所愿的那么完满,但是我们怀着一颗祝福的心,来祝福他人能够团聚,即使相隔千里,也可以一同欣赏同一轮明月。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希望人们永远幸福,和谐,美满,万事如意,像月亮那样地久天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为何,一直很喜欢吟苏轼的《水调歌头》,而每次吟完后,总觉得很舒服,或许,这旋律中,有种浓浓思乡的恋情吧!
终于要到中秋节了,亲人终于可以欢聚一堂。想到这,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月亮,不知何时已爬上了夜空。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发出了淡淡的光辉,不像太阳的光芒那样刺眼,很柔和,很温暖,我很喜欢。而在月亮旁的星星们,似乎是月亮的孩子,他们分布在天空的每个角落。白天,太阳的光辉普照大地,他们就和月亮妈妈一起躲在某个我们全都不知道的地方;而夜晚,休息了一天的他们就和月亮妈妈一起,升上天空,用他们柔和的光芒点亮大街小巷……
温暖的太阳,柔和的月亮,调皮的星星,他们一定是快乐的一家吧!可惜,他们似乎都不能相见,太阳早上便去上班了,而月亮和星星又好像离得太远了。不过,他们在中秋佳节一定能相见的,团圆的日子,不远了……
窗外的那轮明月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它的光辉变得更亮了!而此时,我仿佛听到了某种声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婵娟是中国神话中嫦娥的另外一个称谓,通常代指“月亮”或者“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此处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在这首词的序中,就明确表达了苏轼的初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初衷是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不过后来,引用的人越来越多,词的寓意也就越来越广,扩大到情侣、朋友之间了!
婵娟是中国神话中嫦娥的另外一个称谓,通常代指“月亮”或者“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此处的意思是“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在这首词的序中,就明确表达了苏轼的初衷:“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初衷是苏轼因为思念弟弟苏辙而作,不过后来,引用的人越来越多,词的寓意也就越来越广,扩大到情侣、朋友之间了!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又有七个年头了!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这个中秋,我们约的是嫦娥,却不料等来了法海。
雨已经连续下了许多天,中秋这天受台风影响雨益发大了。天像开了个口直接把水倒了下来,连门口的小路也变成了溪流,仿佛成了水世界。
上午很多小渔船都进港避风来了,船老大们在船上各自忙碌着收网和整理物件,然后相互帮忙把船泊稳当,他们忙碌着但是嘴上却不时地吆喝着什么,大概是在相互开玩笑吧。此时他们的心情应该是轻松的因为晚上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
快傍晚了,雨却根本没有消停的意思,看来赏花赏月是痴心妄想了。吃了外婆为我们准备丰盛的晚餐后,大家就围坐在客厅一起闲聊看电视。瓜子、月饼、水果都摆上来了,大家吃着甜美的月饼,说说家常,问问身体,聊聊喜悦,谈谈学习。一家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连两只小狗都被感染在边上欢快地闹腾起来。没有月亮的中秋依然很温馨快乐。
夜渐渐深了,我们各自回了房间。趴在窗台边往外看,不远处船头那些红红绿绿的警示避让灯一闪一闪此起彼伏,像霓虹。现在正是潮满的时候,海浪涌起来的哗哗声和着咚咚雨声还有呼呼风声,犹如奇妙的交响乐一般。
此时此刻,我不禁在心底默默说了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我翻开语文书,翻到第二课,我便知道了这首《水调歌头》是何意。
苏东坡在丙辰年的中秋节因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一个晚上也没睡,便作下此诗。这首诗的大意是由海上升起的明月而想起了远在天涯的弟弟苏辙,但他又想通了其中的道理,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事物是十全十美的。
当我学习完全文时,我才真正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在世界上,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就像不可能每一次尝试都会成功;不可能每道题都做对;不可能每次考试都拿满分;不可能每个愿望都能实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一道理依旧不会变。汽车的发明虽然能加快速度、节约时间,但是排放出来的废气会污染环境。电视机虽然能让我们打发时间、得到快乐,但多看了眼睛又会近视。
就像诗人所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样,我们只求能得到美好的结果;得到成功的喜悦;得到长足的进步就行了。付出时是痛苦的,但结果却是美好的。
啊!真好!我要永远记住这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它是我进步的动力。
早晨醒来,朝窗外望去。一切的东西都是灰色的,蓝蓝的天,变成了灰蒙蒙的,绿油油的小草穿上了灰色的雨衣。是个下雨天!我坐在床上呆呆的想,如果今天是个大晴天,那该多好啊。
中午,天气越来越糟,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噼里啪啦”的声音,吵得我心烦意乱。教室里顾老师和吕婧溪整理着金晨晨的课桌。“怎么了?晨晨生病太严重,不能来上学……”终于,我忍不住了,悄悄地问了问陈韵轩。
“哎!陈韵轩,金晨晨怎么还不来上学,出什么事了!”我着急的问。
“我哪知道,你干吗不去问老师!”
“嗯,会不会转——学——了。”
“徐婷怡,你发烧了啊!她怎么可能转学呢?”陈韵轩一边说一边用手摸了摸我的脑袋。
“对,晨晨不可能转学的,我敢打赌。”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有点害怕。
就在这时,顾老师发话了:“大家回到座位上,静一静。我们班金晨晨同学,因为妈妈要去温州工作的原因,所以……要去温州读书了。”班级里静得出奇,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的见。
我的心猛地跳了一下。那个开学第一天和我搬书的你,那个爱傻傻笑的你,那个发起脾气来如地震的你,还有许多个你,就这样走了。离别的滋味,不好受,苦苦的。头脑里一副副和你玩耍的画面,呈现在我眼前。
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很多人都会喜欢鸟语花香的春天,喜欢绿树成荫的夏天,也可能喜欢银装素裹的冬天,可是,我却格外喜欢那落叶飘零的秋天。
在这个季节,身边的一切都是金黄色的,我特别喜欢大地上金黄色的地毯和蓝色的天空。
在这种天气下,阵阵秋风带走了那炎炎夏日的闷热,我喜欢躺在那金色的地毯上,仰望天空,不禁一间,想起了那让人多愁善感的中秋节。
夜晚的时候,坐在我家的阳台上,仰望天空中的星星,就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似乎离得那么近,又那么远,那时,我总会想,下一场流星雨该多好!可是,再多美丽的星星,却也躲不开那显眼而又华丽的月亮。转眼间,又要到中秋节了,我又想起来远在家乡的外公外婆,我在想他们现在应该在床上看电视吧,或者,应该在聊天吧……我走进了房间,拨通了外公外婆的电话,“嘟、嘟、嘟”,在几声铃响后,外婆接起了电话,“喂?外婆,你身体还好吧?”“蛮好蛮好,我们刚刚还在说起你呢!”“是吗?你们在干什么呢?”“我们么,就在床上聊聊天咯!你有事吗?”“哦哦哦,我没事,就问问你们好不好。”“哦,你最近学习怎么样啊?”“挺好的。”……
半个多小时后,我挂掉了电话,又来到了阳台上,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坐在了杏花树下,又想起了曾经和后羿的幸福生活……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一直在耳边响起。我就喜欢这个别有风味的季节!
今冬的上海应该是冷的,飘飘洒洒居然有了雪,这是久违的雪,上海已经好多年都没有了雪严寒的冬日是上天给上海的花祭。
余姚路、胶州路,胶州路、余姚路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不停的变换颜色,红、黄、绿,行街的路人川流不息,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是凝重的,在这两条路之间的教室公寓早已面目全非,它的满目疮痍正是生活在这座城市以及曾经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们心头无法挥散的伤痛。
抵达上海已经是这场熊熊大火之后的第三天了,对于一个曾经习惯于这个城市尽然有序、紧***和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个惊愕的事实,下了公车远远就能看到一整片的白色,那是白色菊花聚成的刺眼的白。仰起脸,曾经耸天夺目的楼宇在人的视线里忽然成了焦黑的残骸,是那样的刺痛人心,让人忍不住流下眼泪。
余姚路、胶州路十字街头已经形成了一片三角地带,人们手持白色菊花默默地穿过这十字街头为大火之中的罹难者送行,没有人言语,此刻,所有人的心都是一样的悲哀。送行者当中有年迈的老人,有年幼的孩子,有衣衫褴褛的打工仔,有西装革履的成功者,还有像我一样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城市的过客,我们没有言语,却在相同的步调之中寄予对大火遇难者最沉痛的哀悼。大火烧毁的教室公寓中曾经生活着一群简单、朴素、平凡的人们,他们生活在这座国际大都市,过着自己的生活,每一个家庭都有它自己的快乐,这是人世的天伦。在世博结束的第二天,一场大火无情的将许许多多的家庭破坏的荡然无存。这样一个繁华的十字街头燃起熊熊的大火,那火一直燃到天际,整个城市都能看到这场大火,这是城市的伤痛,而那些亲人们呢,他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家人就这样在这场大火之中消失,火苗像利剑一样刺穿每一个人的心田,却那样的无能为力。遇难者的亲人们将再也看不到他们了,大火蔓延灼伤的是世人的心灵。大火带走了很多的人,留下的是焦黑不清的残骸,那些在大火中消逝的生命,请你们安息吧,所有的人都已经为你们的天堂之路铺上了白菊,请你们一路走好。
死者长已矣,生者应当为活着的灵魂带来希望,我们谁也不愿看到这座城市的悲剧,但我们却要坚定的走下去,上海,不哭泣!每一个行人用他们最真诚的情感为这组城市系上他们自己的白丝带上海挺住,不管多么大的伤痛也要坚持下去。我们会看着一座繁华的城市,它的伤痛和悲哀,同时也看到生者对这座城市的爱戴,这是生者给予这座城市最坚实的力量。一朵朵小小的白菊汇成白的海洋,一个个前来吊唁的人们用他们真诚顶住了一座中国最瞩目的城市。
我们为死者沉哀,我们更为生者致敬,这眼前千千万万自发的人他们爱意是那样的深沉,浓烈,肃穆和庄重,这是他们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尊敬,这是他们来自生命本真的善良。死者在天,应当是安然的;生者在地,应当是凝重的。这天地之隔虽然划隔了两个不同的世界,但是人天共鸣,爱意永恒,但愿人长久。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们一家吃过晚饭,来到凤凰湖畔赏月。皓月当空,凉风习习,我们品尝着月饼,欣赏着“明月当空照,人在画中游。”的美景。
这时,从不远处传来小男孩朗朗的诵读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不解地问爷爷:“为什么古人会把那么美的中秋月亮和思乡连在一起呢?”爷爷对我说:“古时候,人们会在中秋时观赏祭拜,共聚团圆,而远离了家乡的人,在中秋节时会更思念与家人团聚呀!”
原来,每到八月十五这天,月亮就比平常更大、更圆!月亮圆圆的,人们就想到了团圆。中秋节到来之时,人们都尽可能地和家人团聚,有人月双圆的意义,所以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爷爷还给我讲起了他和中秋节的故事。
在爷爷那个年代,他们最喜欢的节日就是中秋节。因为,在中秋节那天,他们不仅可以见到相隔两地的亲朋好友,还可以吃到香甜可口的梨果和“人间美味”——月饼。当时人们的生活物资比较匮乏,只有到中秋节那天才能吃到月饼。物以稀为贵,小孩子都把月饼当作“掌上明珠”,如果哪个小孩能自己拥有一整个月饼,就是“大富翁”了。在八月十五到来之前,大人们会把仅有的几个月饼先藏到米缸里、吊篮上或床尾箱柜里,以免被“小馋猫”偷来吃掉。圆月悬空,大人们摆好了烛台,桌上摆放着月饼、梨果、芋头饼、糍粑……小孩子们眼里泛着亮光,紧紧盯着桌上的美食,就等着大人发号施令:“想吃什么馅的?来切月饼啰!”然后,兄妹几个人就一拥而上,拿着各自喜欢的月饼和梨果,出门呼朋引伴去了。小河边,草地上,小伙伴们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月饼,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大家还会把柚子的皮,完整的剥下来,做成一个锅的样子,穿上线,绑上竹竿,放上一根点燃的蜡烛,一个漂亮的柚子灯就做好了。十多个朋友抱着自己的柚子灯,不约而同地来到小河边,把柚子灯轻轻地放到水面上,比赛看谁的柚子灯笼飘得最远。还有一些小朋友,用细细长长的线绑住自己的柚子灯笼,等灯笼飘远啦,可以扯着线把柚子灯笼拉回来……
现在的我们,随时都能吃到各种美味的食物啦!超市里的薯片呀,火腿肠呀,辣条呀……数也数不过来。月饼给我们的诱惑是少之又少,不像以前的孩子,多么渴望能在中秋节吃到月饼。但是,中秋节还是那么令我向往。记得有一年中秋节,我们几个好伙伴的爸爸妈妈相约一起,带着我们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农庄。在湖边,爸爸教我们搭帐篷,妈妈和我们一起做柚子灯笼,我们把各自带来的月饼、水果、蛋糕、干果、烤肉等摆放好,把能发出亮光、又能播放音乐的各种电子灯笼,如荷花灯笼、兔子灯笼、蜜蜂灯笼、蝴蝶灯笼挂在帐篷边上,仿佛人间仙境,煞是漂亮!等到圆圆的月亮爬上山头,我们就欢快的开始了美食分享会。还没等大人们吃饱饭呢,我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草地上,开始了我们在月光下的欢乐游戏:猜灯谜、击鼓传花、老鹰捉小鸡、才艺表演……欢乐的笑声响遍整个山庄。夜更深了,月更明了,玩累的我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望着如玉盘的月亮高挂天空,清亮的月光照在我们身上、草地上、树上,一切都像披上了一层银纱,伴随着不远处传来的阵阵虫鸣声,我们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我的中秋,是一个快乐、温馨、充满幸福又令人难忘的节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年年有,希望天下的人们不管相隔多远,都能在月儿圆圆的时候,和家人团聚,共赏皎洁又美好的月光!
昨日一场酣畅淋漓的风雪,洋洋洒洒地在苍茫大地上铺开来,转而又欺压到树梢,这座旧故事里的新城仿佛一夜间被披上了雪白雪白的婚纱,人们踩在她待嫁摇曳的裙摆上,留下了一串串风尘仆仆的痕迹,却也都在南来北风里纷纷扬吹落了。
见过很多很好的结束,确实,有点难过,也有点羡慕,恍然梦醒的异乡,难分东西的街巷,川流不息的人群里那股落寞被推搡着忘了归途,鸟儿轻摇着残枝枯叶,轻薄的飞雪在小孩子的欢笑里开成一抹洁白,而我,分明撞见了一片虚空,一粒一粒地凑成的空。
跟冬日的冷比起来似乎所有的淡漠都不算什么,和风雪的无情比起来或者一切的清冷都值得被原谅吧!春来将暖的日子终究是要许多期盼才唤得醒的。蝴蝶正盘旋在谁家的庭院?新燕可选好衔草结庐的泥塘?还要赶多久的路才能穿过这熙攘?人们,终究是不知道缘生何地情归谁属的。
脚下湿起的凉,脖颈落入的雪,空气里弥漫的悲欢混杂,在不辞辛劳地忠诚追随,一路向南,一心向远……
能比翼的候鸟,落单的鸿雁,还有一波一波涌入未来的旅人,他们是不是也曾割舍或是难忘?好像从来就不会遇到同样的迷茫,这世间的故事总有太多版本,契合,交错,横冲直撞,林林总总,却也都被染成深灰深灰的色彩,在萧瑟衰败的冬景里,配合着一幕幕悲凉,谁笑着,或是哭了,都是这季节变换惹下的祸。
会不会有那么一个地方,我们迷失在桃林杏雨里,然后就不必赶路?房子是泥草做的,人是爱做的,泥土是绿色的,江海河流亦是五彩缤纷的,那里只有一条路,只有一个终点,是幸福,沿途还长满被叫作温暖的果子。那里啊!那里,后来怎么就被定义为梦了呢?
奔波的苦累,从来都是不可回收的垃圾,却也总是平安地被装在左心房或右心室的口袋里,从冬夏带到春秋,从东北路过江南,致死才卸得下来吧!有多少心甘情愿多少无可奈何呢?或许,人生原本多半就是梦短苦长也未可知吧!
喜欢寻一个咖啡小馆,找一个嘈杂中的角落敲些无关痛痒的文字,是的,嘈杂,太静了会管不住孤单这个淘气鬼,许多时候,我需要这嘈杂来确定自己是这光阴里活生生的一份子。有人说我的文字太冷,说生活那么多美好要写,其实,只有冷过的人才能读懂沧桑吧!我不喜欢讨好,无论是谁人何事,更不会用文字去表演那些盛大或是宁静的现世安稳,我只是偶尔忍不住把没锁牢的自己从内心深处放出来而已,柔软的,冷冽的,也都是生命如初的我,喜欢粗浅畅快的嬉笑怒骂,讨厌精致谨慎地赞颂奉承,若爱,莫深,若恨,就恨。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精神领地,那里盛放着自己的小情小爱小是小非,或许,也有痴怨纠缠,但也都是自己说了算的情绪心事,如果有幸被读懂,不会大喜,惹来嫌弃,更无须悲叹。生命如戏,总有些章节是要被拉扯着理解的,可能,本来,说故事的人,就没打算感动或激怒任何人。倘若,哪天,你路过,请保持安静,别问我为何欢喜因何愁,更是不必安慰,因为,我也是偶尔过来坐坐,那些自言自语的絮叨只是我送来的花肥饵料,总有一天,那里会种满我的一整个曾经,或许,与人们撞见的不同,所有的情感都是很新鲜很新鲜的,即使再过百年,依然澄澈的欢喜,纯粹的哭泣。
或许,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的是什么吧!雪还挂在树上,茶已经续了又续,思绪好像已经跑远了,于是,收拾起背包,我,又继续赶路,回家,或者流浪,慢慢走。我也总是这样没头没尾的就搁笔了,后面的故事,碎碎念,就交给后面的日子吧!只是,不会轻易地许愿了,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给失望多攒了个机会的。
推开门,华灯初上,风,很大,街,很空,路,很长,月光下,行走的是,天涯游子的,离愁别影,从红砖灰土,印上青石台阶,不必让路行人,抑或是什么车水马龙,仿佛这世界成了一个大舞台,只一个演员,也是这一个观众……
即使,偶尔也会想找个人一起走,但也都没太强求,求来的,终究经不起时光的考验,不会长久,倾心化蛊的痛,忍一忍就过去了,心中还是会怀着善暖,对这世间的有情人只一句嘱托:“但愿人长久”。
江湖有雨,浮世来风,我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夜晚,皓月当空。人们欢欢喜喜的品尝瓜果,观赏明月。苏轼却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一起读书玩,整天形影不离。长大后各奔东西,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年之久了。
月亮渐渐西沉。苏轼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望着明月,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莫偏偏在别人分离时变的那么圆满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有欢喜忧愁,就像那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这真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啊!
一只泛黄的老鹰风筝静静地躺在柜子里。
记忆的抽屉被打开:天空瓦蓝瓦蓝的,飞鸟挥动双翅在空中盘旋。“祖母,我想飞上天去玩耍呢,你说人为什么不会长出像鸟儿一样的翅膀?”“傻孩子,你要是生了翅膀,我去哪里找你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
静谧的夏夜,连聒噪的知了都忍不住睡去,祖母却蹲坐在门前台阶上。她那灵巧的手,将风筝粘得结结实实,把线卷进线轮,似乎把我对天空的向往和祖母对我的爱都卷了进去。祖母扬起崭新的风筝,想到孙儿看到风筝时兴高采烈的样子,她满足地笑了。
翌日,祖母牵着小小的我踏过湿润的草地。瘦瘦的祖母用干枯的手举着神采飞扬的老鹰风筝。这风筝有一双黑色的让我无比羡慕的翅膀,风越大,这风筝飞的越高。
“看呐!风筝飞起来啦。”我看着天边的风筝,好像自己生出了一对真的翅膀。我跟着风筝迎风奔跑,心里乐开了花。祖母呢,在一手拉着风筝,扭头对我笑呢。
可谁能想到,后来我再也没有与祖母一同放过风筝了,祖母为我做的风筝变得陈旧,尘封在柜子里,这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份遗憾。
许多年后,学校开展了手工活动,我亲手制作了一个老鹰风筝,那是与祖母亲手做的老鹰风筝极其相似的,它使我回想起祖母为我劳碌到深夜的背影,那么单薄。我鼻头一酸,便下定决心——与祖母再放一次风筝。
周末,天空蓝得那么纯粹,草地绿得让我心醉。已经比祖母还高大的我满心欢喜地牵着祖母来到草地。我紧握着她的手,她的手似乎比以前更瘦了,轻飘飘的,感觉不到重量。
那只似曾相识的老鹰风筝,在空中扶摇直上,翩跹起舞。当我离祖母越来越远时,我看到祖母的身形正在逐渐变小,我的眼眶感觉到一股热流。我多希望时光能倒流,祖母永远不会变老。
祖母挥舞着手中的野花,为我加油打气,就像我小时候整天跟在祖母身后一样。
风筝在广阔的蓝天中自由飞翔着,无忧无虑,希望天空能听到我的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赶忙跑回祖母身边,希望与祖母在一起的时光再多些。
那片碧绿的芳草地里,印着祖母与我一同留下那深深浅浅的脚印。
来到美国后的第十三个夜晚,抬头仰望浩瀚长空中那枚圆月。夜很静,缕缕清风和着阵阵蝉鸣,不觉又轻声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寄宿家庭那个发丝金黄却夹杂着银线的老人,此时正对着橱柜上的照片出神。相框中,那个长发飘飘的女孩迎着阳光微笑。不经意间,她向我们提起她的家人。老奶奶的丈夫在外地工作,女儿在国外留学。与她朝夕相伴的,唯有两狗一猫。讲起她的女儿来,老奶奶滔滔不绝,目光里的孤单和寂寞,刹那化为乌有,那是对女儿的殷切希望,对丈夫的炽热牵挂,对团聚的热烈向往。
老人热盼的眼神熟悉又陌生,我在心中回味良久,方发现这熟悉的感觉其实就来自我的父母。一样的月光,一样的思念啊!曾听同学闲聊时提起,我的父母曾向他们询问我的'情况。我当时只觉得尴尬,草草转移话题。是了,近期妈妈的朋友圈上都是我游学的事,一条条帮我整理记录着。有些照片连我都不知从何而来。后来一问方知是从别的家长那里盗的图。我好像还扫过一条评论,大意是说妈妈把每天发圈当做是对我思念的解药。当时没觉得什么,但此时却像谁撕扯着我的心,阵阵疼痛。唉,父母似乎只能通过朋友圈了解我的生活。而我,常常是忘记了及时向他们汇报,甚至吝于把更多的言语分享给他们。殊不知,在大洋彼岸的他们是怎样的朝思暮想,望眼欲穿?
皓月当空,穿透薄云层层,正如生命轮回,夜风不眠,蝉鸣幽幽。或者是想借着这首歌舒缓心中的愧疚,我把这首歌放给老奶奶听,她笑得很和蔼。也许因为语言障碍,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情感无法完美的呈现给老奶奶。“旋律很美妙。”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这就够了。月光透过窗帘照在木地板上,往事随风,拂上心房,没有波涛汹涌的狂烈,却亦抑制不住微微漾起的波澜。互道过晚安,老奶奶睡前的最后一瞥余光,给了那张照片。历尽沧桑,仍把所有温柔所有回忆都给你,那是什么样的爱与念?
茫茫太平洋,此岸月圆无瑕,彼岸晨光熹微。同一片平行时空下,花朝月夕,相隔千里心不离。待老奶奶的女儿学成归来,她便能安享暮年;待我回国之时,会不会带给父母一个更好的我?记得毕业季老师曾对我们讲过,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我们相遇,却又分离,各奔东西,只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只为一场最美的久别重逢;我们的缺憾,丰富了原本平淡如水的人生。“妈,我发首歌给您听。”手一滑,思念在彼岸花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到中秋,又恰逢我的生日,总要听妈妈念叨这句诗词。4岁时,她就把这诗句的含义解释给我听,告诉我这是一个有名的诗人苏东坡写的。对幼小的我而言,虽然对这句诗词没有体会和共鸣,然而苏东坡我可是知道的,杭州有苏堤春晓、还有美味的东坡肉,据说苏东坡可以算是曾经的杭州市市长呢。
去年看热门穿越剧《宫锁心玉》,剧里面主人公晴川唱了一首好听的歌,听到最后一句,我的心怦然一动,翻开了家里有些泛黄的《宋词赏析》,把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仔细诵读了几遍,渐渐地,我开始理解了该诗词的含义,对苏东坡的文采颇为钦佩,也开始对宋词有了一些了解。
这个暑假,看了林语堂大师的《苏东坡传》,才知道苏东坡不但是我国文化史上的泰山北斗,还是一个有着高尚的道德力量的政治家,更是一个面对逆境毫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乐观苦中作乐的生命的强者。
说他是文化史上的泰山北斗,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大诗人,词句优美,而且还是一个散文家、画家、书法家。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以中秋为题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及悼念亡妻的《江城子》都使得其他相似题材无出其右。正如林语堂大师所评的,他拥有“熠煜闪灼的天才所具有的魔力”。
说他是有着高尚的道德力量的政治家,因为他不在乎自己的仕途,而始终以天下百姓的利益为重。他任地方官的时候,开凿湖泊河道,治水筑堤,做了很多利民的好事。任徐州太守的时候,治河成功,还关心囚犯的健康和福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他任密州太守的时候,当时眼看着贫困县山东密州在王安石新政的影响下民不聊生,他救了三四十个饥饿的孤儿,在自己家抚养,虽然他自己家的日子也相当艰辛;他还曾给当政的皇太后写信,请求宽免贫民欠债;他甚至还在杭州城的众安桥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真是一个急百姓所急的好父母官!他忠君爱民,嫉恶如仇,然而强烈的坦直无畏的言论得罪了很多小人,面对各种迫害,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不移。而且他又是一个心胸宽阔的人,不计前嫌,宽容他的政敌对他的迫害,“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正如林语堂大师所评的,“他不精于自谋,却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可以说是政治家的楷模。
说他是生命的强者,因为他面对逆境毫不怨天尤人,而是豪放洒脱地乐观面对。他仕途坎坷,一生漂泊,甚至还因“乌台诗案”受了四个月的牢狱之灾,晚年还不断被流放,受到政敌的迫害,但他仍然笑对人生,留下大量千古流芳的豪放的诗文和字画。他被贬到当时荒凉的广东省,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看着他乐观自在的样子,他的政敌对他更加穷追不舍,甚至把他这个接近古稀之年的老人流放到当时条件更加恶劣的海南岛。在海南岛的两年半时间里,他自己搭陋室,自己研究制墨方法、还到乡野采药考订药草。正如林语堂大师对他的评价,"思想的快乐才是万古不朽的"。
看完《苏东坡传》,不但增加了我对苏东坡的诗词的理解,更让我喜欢他的为人,苏东坡的人格,不就如千古不变的月光一样皎洁无暇吗?晚上每当我望着洁白明亮的月亮,我就禁不住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风微微凉,天一点点阴沉下来,今夜也许又如往年一样无月了,找来一些写中秋的诗词,读到“冷露无声湿桂花”更觉的今年的中秋无聊,不说没有冷露,连桂花的花骨朵儿至今也没见到。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我所爱的唯有中秋,雨纷纷的清明也爱,但到底是在春天,太过喧闹。中秋,取“秋中”之意,秋本是寂寥的季节,一片落叶,一缕秋风,一声秋雨,便引来多愁女子的悲秋诗篇,写秋的诗,我认为最凄切的莫过于红楼梦中的《秋窗风雨夕》,“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秋风秋雨刻画了黛玉孤单寂寞的悲凉情绪。许多作文喜爱把春比作婴儿,夏比作青年,秋比作暮年,更多时候,我觉得秋应当是女子,比黄花瘦的女子。
中秋自然最重要的是月,都说月到中秋分外明,小的时候月饼多是母亲和奶奶用糖、面粉、豆沙等自己做的,到了晚上一家人坐在院子里吃月饼,聊天,赏月,说是赏月其实并不是赏月,不过是沐浴着月光,偶尔抬头看看而已,谁那么有诗意一直高抬着头看月亮啊。而我总是在奶奶怀里,吃着甜甜的饼,听奶奶讲月亮上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神话,奶奶总是指着月上的一片阴影,那就是桂花树,那下面就是拿着斧头的吴刚,他砍一点,桂树就长一点,永远都砍不完,所以他要一直砍。那时我还小,只是似懂非懂,月亮又不能吃,我只关心手里的月饼!如今,在没有人会自己做月饼了,单单是单位里发的,别人送的在保质期内无论如何都吃不完,包装是那么精美,月饼更似一件件艺术品,里面的馅也是应有尽有,吃起来却不再那么美味了,又甜又腻,实在是难以下咽。小时候的神话,在餐桌上的高谈阔论深深掩盖。
提起月,一直都不陌生,从小时候的嫦娥奔月,到上初中时的娥眉月,上弦月,再到月食,还有现在手中的诗词,蓝黑色的背景下,一轮圆圆的明月,偶尔飘过几缕薄薄的浮云,四周是稀疏的星星,皎洁的清辉洒在青灰色的房顶上,小树林间,思恋的人儿托月亮寄去自己的绵绵情意。“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佳节,有什么比团圆更重要呢?月如无恨月长圆,中秋的月自然是无恨的,而恨月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骨子里倘若有一点深情的基因,我坚信这来自于妈妈的遗传。妈妈跟她的发小在每个月末见面。她们分居城市的两畔,彼此有家有室,生活的琐碎使她们的容颜渐失光彩,然而她们之间的友情却在时间的长河里越磨越光亮。
又是一个不见不散的月末。妈妈一大早就带我出门,倒车,到达终点,唠嗑:从儿时相识,到闺中密友,到大学毕业,到结伴旅行——下雪天在东方明珠前合影……如数家珍。其实这些回忆我从小听到大,已是有些烦了。可是,看到妈妈和好友的那份友谊,又每每让我想起了你。
追溯我和你的相识,应该在二年级的时候,那时的我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儿,正因为要玩“两人三脚”的游戏寻不到玩伴而闹得跳脚。这时你战战兢兢地来到我身边,小心翼翼地问:“咱俩一起玩吧?”我点点头,你脸上些许的顾虑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咧开缺了两颗门牙的嘴,兴高采烈的欢颜。
自那以后,我们俩就像当初玩“两人三脚”一样,紧紧地绑在了一起。六年了,我们经历每一次默契的心跳,我们阅读每一处美丽的风景。我不知道如何精确表达我们之间的友谊,才不至于流于肤浅。有时,我渴望速速老去,这样,我就可以像妈妈她们一样,和朋友拉着彼此的手甜蜜地说话。
天完全暗下来,黑压压的一片。她们还不知疲倦地倾诉着近来发生的事情,但阿姨的儿子却不胜其烦,嚷着肚子饿。妈妈只好恋恋不舍地起身,带我离去。
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想到:一个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而又有几个人,数十年会长久地和另一个人在一起?
这么一想,我不禁感叹,忍不住告诉了妈妈,她笑着说:“据说世上保持友谊最久的是英国的一对九十五岁的老妇人,将近一个世纪。”
我点点头。如果到了晚年,还有一个人,可以和我们一起举头望月,低头怀旧,那或许就是人间最美的神话吧。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种责任,“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一种牵挂。这种理解是一种相互尊重,是你懂我的难处,我懂你的牵挂。
烈日炎炎的工地上,你在来来回回地忙碌着,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湿,神色也疲惫不堪,只是你仍然在坚挺着,似乎有一丝信念在支撑着你。岁月一是一把刀,它将生活的坚信和沧桑全部刻在你的身上,只剩下那不再坚挺的脊背和不再健朗的步伐,但是你没有就此向命运屈服,而是勇敢地向不公的世界发出一声怒吼。
你是一个勇士,更是我心中的英雄。虽然有时候会和你吵架拌嘴,或是因为一些小事和你顶撞,但是我依然还是爱你的。如果我们之间多一点体谅和理解,是不是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如果我们之间多一点沟通和交流,也许我们之间不会那么疏远,我们之间也不会有那么多隔阂。
你对我的爱总是无声的,默默无闻,不会轻易说出口。你的肩上担负着一家人的重担,但你从来没有喊过累,叫过苦,只是埋头苦干着。虽然家里的生活不是特别富裕,但别人家的孩子有的我也一样不差,你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对自己却什么都不舍得。
还记得那一次学校组织校外旅游,我一告诉你你就立马把钱给了我,没有一丝犹豫,没有一丝不舍。你还帮我买了一大堆的零食,我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只是我却并不知道,这是要耗费你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才来换来的啊!
光阴易逝,岁月难回,失去的不再拥有,所以就让我们好好珍惜现在,以致于不会让自己在将来的时候后悔、遗憾。
就像《超级英雄》中的歌词“你说我是你的超级英雄,偶尔也客串你的出气筒,心甘情愿接受这份光荣,永远做你的萤火虫”,我们就是这样在又爱又恨的氛围下一起成长着,这个过程有欢笑,有喜悦,有辛酸、有泪水,还有我们一起见证的喜怒哀乐、苦辣酸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无论我们相隔多么遥远,但我们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我希望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希望你也是幸福的。
日月交替,四季循环,时光平淡地走近,然后负载着我的青春我的悲欢、记忆和牵念平淡地走远。我无法把握其中的玄奥,只得将自己隔离成芸芸众生之外一座心灵的孤岛。
在这座孤岛上,没有高大的航标灯,没有宁静的避风港,同时也没有尘世的纷繁与喧嚣。我的生命仅仅上以能够感受潮起潮落可以放眼云卷云舒而存在。自此,我不再刻意地追求任何东西,可冥冥中偏偏又有点什么在执著地等待着我呼唤着我。终于难敌诱惑,凝神而辨,却过尽千帆皆不是,徒留还原的我一次次独自品味失落与惆怅的苦涩。
无数次经历希冀与幻灭交织的苦痛之后,孤岛陷入更深的沉寂。但这种沉寂并非真正的沉寂,夜梦里,总有涛声千百回雷鸣般响起,从故乡的小河、校园的柳堤和那永远流逝的如诗如慕岁月……
既然痛着活着,就不能抹煞与之相关的痕迹。于是,孤岛上渐渐有了芳草有了花木和架构简陋而得体的小屋。有了小屋,便应有温暖和光亮。夜幕降临时,点燃一盏烛火,驱散心灵郁积的阴霾,也籍此照亮黑色的眼眸和周遭的世界。这些,慢慢地成为我生活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孤岛依旧。即使是孤岛,也必须面对浮沉的命运!我开始思考往昔极力回避并且已经淡漠了的生死聚散。在距离中秋月圆之际不到两天的今夜,打开尘封多日的相册,里面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和与我同样皎洁的容颜。暗香涌动的刹那,甜蜜、悲辛顿注心头。过去,扶我上路的李、张、谢等恩师及大巴山金凤山坎父老乡亲,你们还好吗?当年与我促膝畅谈人生理想的建晖、模楷、宗仁、夕彬他们,今又在何方?曾经,在灵犀文学社周年晚会上演唱《飘雪》、《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和朗诵《纷纷槐花入梦来》的雪漫、英儿、梅子,如今是否仍在为了缪斯而追赶太阳?窗外一阵阴风拂过,我分明闻到死亡的气息。九九年,训华——中文系才子***,在温州因飞机失事遇难,随他而去的是英年才气和半卷诗文;前不久,美丽、善良且幼时与我相处甚好的碧表姐惨遭车祸,“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一时间,孤岛泪雨滂沱。万物之灵长,缘于思想语言,更缘于情感体验。本我孑立于孤岛之上,彻底恢复知觉。暗礁密布,浊浪滔天,谁是渡我到达彼岸的舟楫啊,是爱我的人祝福我的人。咫尺天涯,你们都要多多保重,为我,也为你们自己。
夜阑人静,推开窗,窗外明月当空。皓月碧空下,沧海桑田中,孤岛又渐渐演化成一朵初放的莲,正翘首等待千年前万年后那吟唱着《西洲曲》的采莲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许我一诺,我追随一生。
轻轻地,你在我的耳边许下一诺,我没有回答,只在心中默念:但愿人长久。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年少时,最易许诺。那一句句铿锵之言,响彻云霄—我们要永远在一起。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生活让我们渐渐懂得,最美的原来是残缺。但愿人长久成了我们彼此最后一声祝福。
今夜,烛光摇曳,夜花睡去,在自己的纬度上想起你来。你的音容已随流水渐渐逝去,你的身影已伴尘埃渐渐掩埋,岁月悠悠,如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再也找不到你的一丝痕迹,哪怕是一口呼吸。握在手里的青烟都不再是当初的模样,凝视细看,发现手中握着的仅仅是三条纹路......
也许时间就是要教会我们学会忘记。忘记你许下的承诺,忘记别人写给你的承诺,甚至忘了你是谁,然后沉睡在时光的流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又何须问原因,天空鸟儿飞过,我们看不到痕迹,心里却明白,它的确来过。
你知道吗?我非常感谢缘分让我遇到你,无关风月,仅仅是一种油然而生而又不可遏止的想靠近你的冲动。似乎只要有你,一切都不是问题。这是一种多么深厚的情缘啊,如果真的是上辈子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场相遇,那我们不知在奈何桥上等待了多少年,错过了多少花开花落。
但愿人长久 。我知道我粗鄙的言辞根本无法表达出我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世间所有的父子,母女,兄弟一场,谁能说不是福泽的降临。我们许诺他人也被他人许诺着,但命运的齿轮最终会让我们分开,各自安睡。在这期间,我们交叉了又平行,平行后又交叉,交叉的时候远远比平行的时候少,正是这一点点的相聚才让陪伴显得那么弥足珍贵。母亲对天真的女儿说:“孩子,妈妈会永远陪伴你”,多年后的一天,母亲的遗照安静地立在桌角;丈夫对妻子说:“亲爱的,爱你一万年。”不久的将来,一辆大卡车撞飞了他的诺言;姐姐对妹妹说:“好妹妹,姐姐会永远保护你。”几年后的清晨,姐姐一身红妆离开了家......是啊,聚散本是常态,何必死抓承诺不放,你有你的生活,他有他的世界。在某一时间,缘分让我们相遇;又在某一时刻,缘分让我们分离。我们能做的不过是道一句:珍重。
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啊,你们都还好吗?但愿人长久。阿门!
走过的岁月如同绵长细长的纯音乐,在有一天下雨的时候才想起走完了三十多个春秋,不知不觉走到了春节的边缘,看看匆忙归家的人群,独自走在冷清飘雨的工厂,眼前忽闪是消失的青春和年华,还有很多没有来得及回顾的喧闹和流失的笑魇,回到宿舍打开电脑,耳麦忽然想起一曲纯粹的音乐————但愿人长久,眼前熟悉的好多的人和事,你都希望她在眼前飘过。
那怕她已经没有痕迹,一声风铃唤醒沉寂的往事,往事如潮如水在吉他低沉的旋律中弹起归乡的思绪,思念像一把带沟的刀刻画寂静的伤痛,无边痛楚敲打漂泊的胸口,就像一条不靠岸的小船,你不知道它应该往里行走,夜越来越黑,就像在无光的胡同里的盲人触摸不到光明,因为光明她不能给予。
岁月却已然老去,我们没有什么可以述说,也无处可以表达。喜怒哀乐她就是一把剪刀,剪碎的是生命的留痕,感情是密密缝缝的针线,缝补的是青春的碎纸。那一张一张苍老的背影在夕阳里倒映生命的厚重,那一一张张童真的笑脸在朝阳里奔去,岁月她是多么轻柔和妩媚,如同一双温柔的手,捧起如歌活泼的青春。
那些善良的人啊,她们应该都还好吗,那些工业区灯光下加班的女孩,那些人到中年的母亲在人多拥挤的车站拥挤春节的心愿,那些人到四十父亲带着沉重的包裹和行李,在车站的帐篷里紧握亲情的票根,其实为什么不能让这群朴实的人群可以不再匆忙的围坐在城市的边缘,她们也是我们的亲人啊,父母,兄弟和姐妹,也曾经是我们身影,仅仅因为她们瘦弱和孤单,因为就是要离开家园为生活奔波和忙碌。
音乐她就是我们灵魂深处的一条黄丝带,可以奏响对生命的敬仰。轻轻燃起一只白烟,其实我不喜欢抽烟,在音乐的节奏里,已经在也找不到一种可以释怀的寄托,在如烟的屏幕里,键盘开始厚重,文字已经有些多余,我想这个春节我会要烟支表达我祝愿,如同燃起的烟火,在如梦似烟的年末可以轻轻释放自己,生命是那么深邃和神圣,一声声紧奏的旋律,青春和信仰开始散开。还想说点什么,却欲言不止,眼里噙着泪花,很多年已经没有的感动和暗殇。想喝点烈酒,举杯人已醉。
偶像,是朱西宁口中的唐人,是彭歌心里的沙漠奇葩,是晓风眼中落实的花朵,是痖弦梦里穿裙子的尤丽西斯……那么,对我而言它又是什么呢?
实在说不清我对三毛是怎样一种感觉。“三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红遍天下的名字,而当时我才呱呱坠地;在我牙牙学语时,她却已决绝地用一枚丝袜结束了自己的流浪人生。但在多年之后,尽管有着时间的跨越,尽管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姿多彩,我却可以一页页地翻阅她的生活,穿越她漂泊的生命,在记忆中一笔笔勾画出她那长长的裙,长长的发,还有那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风情。真的很难描述这样的感觉——是庆幸,是敬仰,是崇拜,是向往?都是,或许又都不全是。
初识三毛,她就将属于自己的“撒哈拉”别致地在我面前展现开来。我沉醉于那份浪漫,那份痴情,那份直面逆境的洒脱之中。我折服于那份勇敢,那份执着,那份对人性恶的一面的鞭挞。在那样一片沙漠海中,虽然除却爱情和坚强外别无他物,但她硬是白手起家,让棺材摇身变成家具,使轮胎改头换面化为座椅……种种腐朽,都换作了神奇。三毛这个奇女子,凭借不可思议的想象在沙漠荒原中开出了一个春天。即使在今天看来,这仍是千千万万女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浪漫,三毛孑然一人,就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
曾经有人出过一本书,内容大致是揭发三毛“撒哈拉”背后的真相。浏览过后,最大的感受是不理解。值得吗,不远万里赶去撒哈拉沙漠,只为揭穿一个女子埋下的梦?一个可以用不瘟不火的情绪、不紧不慢的语气,写行云流水般文字的女人,她的真相,又有什么紧要的?至少在爱她的人、在我们心中,她从来都是真实的,是感人至深的。否则,也不会在多年以后,仍有人前赴后继地和她相约“撒哈拉”,将一个个瞬间定格于心里。是的,那样的对理想的执着,对爱情的追求,对生活的充满希冀,当三毛带着浪漫姗姗走来,让你在眼泪中体会微笑时,似乎什么都可以抛到一旁。你又怎能去指责她的作假?所以,了解所谓的“真相”后,我对三毛的爱未曾消减半分。
因为依旧爱,所以对她选择离开尘世的方式无法视而不见。对于她的死,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懦弱的表现。我想,在一个所有人“纸上谈兵”的年代,毅然选择背井离乡、奔赴荒漠的人,不会失之懦弱。有人说,这是败给了爱。或许吧,三毛,她总是用别人的生命来衡量自己。荷西、父母,是她生存的全部。向来以为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懂事后我却渐渐明白,有些事情必须承受,没有退路。三毛,她将这样的承受表现得那么自然,那么若无其事。从来以为并不一定需要某个人来陪伴自己一生,明理之后我才醒悟,能为一个人而生、为一个人而死,才能让人生的价值变得不同一般。
不管事实究竟是怎样的,三毛仍是三毛——我挚爱的三毛。她的死,只是宣告她流浪在外的日子到此而止,但是,驻足在人们心里的旅程不会有句号。
还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中新年钟声里的故事吗?今年的新年钟声里,我同样默念了12遍“但愿人长久”,为她清水芙蓉般的文字,为她洒脱不羁的人生,也为所有爱她和将要爱她的人……
“中秋节”本是一个合家团聚、欢乐喜庆的日子,但今年的中秋节,我的心里却有一份隐痛,有一份“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的伤感。
想起去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人是在爷爷的病房里度过的,一周后那个最爱我的人——爷爷就这样走了,我怎么能接受爷爷离去的事实呢?我多想能和爷爷一起,再次去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我多想能和爷爷一起,再次去攻克一道道奥数难题;我多想能和爷爷一起,再次去公园、郊外、游乐场留下我们欢乐的足迹;我多想放学时再次看见爷爷那高大熟悉的身影;我多想回家后再次吃到爷爷为我精心烹饪的佳肴美味;我多想多想……
爷爷走了的这一年里,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生命中那不可避免的残忍让我怎能去承受呢?“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生老病死,聚散离合,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或许此刻只有流泪能让我的心情变得平静,只有流泪才能减轻我心中对死亡离别的畏惧,只有流泪能让我坦然接受生命中那不可避免的残忍……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今天,我已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九个月,我就要与和蔼可亲的老师们分别了;就要与朝夕相处的同学们分别了;就要与我亲切熟悉的青青校园分别了。正因为我知道了悲欢离合,知道了阴晴圆缺,所以我更加珍惜我们这九个月相聚的日子了。我希望能和老师们、同学们共同留下我们人生中最最美好的记忆。这样即使在离别的日子里,我们也会想起“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们也会想起“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就让我珍惜我们彼此的缘分,就让我珍惜我们相聚的日子。因为我知道“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明天不论你们是人在他乡还是身处异地,我都会想起你们和我相处的光阴,我都会珍藏我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不管我今后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每逢中秋节,我都会由衷的祝福我亲爱的同学们、我尊敬的老师们——“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秋那天,当喧嚣的城市疲惫时,杂乱声终于停止了。最后一缕夕阳逝去,天空舞台上的主角即将登场。随着夜幕的降临,城市变得安静无声。纯情少女般的圆月慢慢爬上枝头。她皎洁无暇,美轮美奂。
远看,它就像一个以星辰和黑夜为背景的圆玉盘。当黑夜变得安静,它变成了整个天空的主角,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光芒,柔和而明亮。它不像太阳那般亮的耀眼、火热,也不像星星那样内敛含蓄的发光,它没有那么热烈。它的光温和、宁静,不张扬,不胆怯。
关于月亮,有着许多的神话传说。比如嫦娥奔月。这个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我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不禁想到了这个传说。恍恍惚惚,我像进入了梦幻之中。好像看见了嫦娥在月宫中翩翩起舞,玉兔在捣药,吴刚捧出了桂花酒。此时我想化作一片彩云,围绕着月亮,给那柔和的月光更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月亮在这一天是圆的。而亲人却不一定团聚。从古代起就有不少文人用月亮来寄表情丝,转托思念。所以月亮俨然成了天下悲欢离合的代言人。中秋时候焚香拜月,望着月亮想着远方的家人此时也凝伫着同一个月亮。似乎月亮可以成为某种媒介为我们传递思念。用圆圆的月亮来代表内心的痛苦,由月亮的阴晴圆缺来表现人世的悲欢离合……这时候的月亮似乎看懂了人世的悲欢,变的有情有义。所以从古至今,苏轼也好,艾青也好,许许多多的文人大多都写过中秋的月亮。比如苏东坡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还有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在诸类诗句中,诗人大多都表现了自己对家乡对亲人对祖国的思念,爱恋。
中秋这天,抬头望皎皎明月,暗叹萦心之绪。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素装弯桥,烟柳绿惨,冷了一湖春景。湖边一位银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蹒跚,抬望眼,一抹残阳如血。老人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咿呀的我拉着妈妈的袖子,不解地问:“什么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今天忆起此事,不由心中一颤,当***是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还是叹晚景凄凉,无人相伴?我曾想,老人若有至亲相伴,陪伴他一起漫步,有说有笑,何至于如此凄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初读东坡先生这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不由感叹这位一向豪放,词气磅礴的文学家竟也写出这样感伤的词来。词的序言写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原来这首词原是为了怀念他的弟弟子由所作。后来仔细阅读有关书籍,才知道苏家兄弟情谊之深厚世所罕见。哥哥说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弟弟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相传苏轼被害入狱,命悬一线时,曾给弟弟写了一首“绝命诗”《狱中寄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这首绝命诗,令宋神宗对苏家兄弟情深感动不已。加上当朝多人为苏轼求情,王安石也劝神宗说:“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遂下令对苏轼从轻发落。
苏轼读唐代韦应物“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诗句后感触很深,与子由约定“夜雨对床”:“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对苏轼而言,他更追求一种亲情的萦绕,他愿淡泊名利,看重的则是一种心灵的净土。在苏轼看来,没有了亲情,生活便会空虚苍白。苏轼、苏辙兄弟的手足情,与他们的文学成就一样,永远是历史长卷中璀璨夺目的华章。
在人生旅途中,亲情是人间最温暖的阳光,是抚平心灵创伤的妙药,也是激发生命力量的源泉。试问倘若缺少那一份精神支柱,人生该是怎样的一种寂寞?
我的家庭也曾经历过一段“天上月亏终转盈,地上人散却难聚”的岁月。在妈妈去国外工作的那段日子里,我常常一个人在寂寞的夜里伏在窗前的书桌上发呆,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突然听到电话响起的声音,妈妈一句“想你了”之后便泣不成声,而我呢,更加掩饰不住自己的情绪,竟然嚎啕大哭了起来,妈妈在那边哭,我在这边哭,然后又彼此安慰。平时觉得妈妈有点唠叨,而此时电话里的“唠叨”却是千遍万遍听不够。我仍然记得妈妈临行前与爸爸深情的拥抱,更明白了一向豁达乐观的爸爸,在妈妈离开的那段日子里为什么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言犹在耳,我不禁反复吟咏咀嚼。我知道,我应该对我的父母敬献出女儿深沉的爱,并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爱心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这一定是父母所希望的。
我真的担心,待我风华正茂时,我的至亲却已满面风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全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建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水调歌头》,这首词是北宋诗人苏轼写的,苏轼号东坡居士。《水调歌头》是苏轼在1076年在密州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却可以共赏同一轮皎洁的明月。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和美好祝愿。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苏轼写过散文和诗,而且写出的诗和散文都很出名。《水调歌头》中最出名的词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文发布于:2022-12-21 17:4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868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