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树什么时候开花

更新时间:2022-12-21 08:24:00 阅读: 评论:0

黄槿花什么时候开花

黄槿是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或乔木,黄槿花大而艳丽,黄槿的花期全年,夏季最为艳丽。黄槿花什么时候开花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黄槿花什么时候开花【1】

6-8月

常绿灌木或乔木,高4-10米,胸径粗达60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

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8-15厘米,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叶柄长3-8厘米;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宽约12毫米,先端圆,早落,被星状疏柔毛。

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3厘米,基部有一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7-10,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5-2.5厘米,基部1/3-1/4处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厘米,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3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

蒴果卵圆形,长约2厘米,被绒毛,果爿5,木质;种子光滑,肾形。

繁殖方式【2】

黄槿常用的繁殖方式是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

播种繁殖

种子处理与播种黄槿种子种皮厚、坚硬,不易吸水,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处理。试验曾分别使用了冷水浸泡、50 ℃温水浸泡、沸水浸泡、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等多种方法进行播前处理,前3 种方法均未能使黄槿种子发芽,只有用浓硫酸拌种后清水浸泡可促进种子发芽

方法是:用浓硫酸拌湿种子,15 min 后清洗干净,并置于清水中浸泡24 h ,然后捞起沥干水便可用于播种。经过处理的种子可直接点播在装填了基质的营养袋中,每个袋点播2~3 粒种子,然后用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后用70 %的遮阳网覆盖保湿,以便减少淋水次数。幼苗出土并长出真叶后揭开遮阳网。

扦插繁殖

利用扦插法可快速培育大苗,剪办木质化枝条每20厘米为一段或锯枝干1--2米,扦插于湿润园土,约1--2个月能发根。

黄槿的花语【3】

黄槿的花语:素静的表达,金色的抚摸。

黄槿花的美是独特的——金黄的色彩,就像爱的阳光,体现了一种热烈而奔放的动态;淡淡的几乎若有若无的香味,表达了一种素静的几乎无声无息的静态。

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杨炯被黄槿花所感染,在送别朋友时写到: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诗中可见杨炯对黄槿花的熟悉和喜爱。

拓展:黄槿花作文

在大夫山聚秀湖畔有一排黄槿树,造型怪异却生长茂盛,让人心中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来。

单看这些黄槿树的叶子,那没得说。一片片桃形的`绿叶层层叠叠,深绿、浅绿、翠绿、黄绿叠加起来,不留一点空隙。微风吹过,还泛起层层涟漪,叶儿们拍着小手,发出沙沙的细响,似乎下了一阵小雨,连太阳也不那么烤人了。

可是,你若问我这些黄槿树的树干长什么样的话,那可真是不讲不知道,一讲吓一跳。

这一排黄槿树和其它地方的大不相同:好像刚受过什么灾难一样,主干一律歪向湖面,弯弯曲曲,佝偻着身子,象一个个乞丐一样。有的还算穿了身完整的衣服,树皮虽然灰突突的,但是至少都在。有的已经可以说是衣衫褴褛,破破烂烂了,还有的树干都被掏空只剩半边硬邦邦的皮了。这样的树,它还活着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又仔细顺着主干往前看。只见从主干上杂乱无章地分出一些枝来,有的树枝疯狂地向外伸展着,它们缠绕在一起,那么多那么密,你是绝对分不清哪片叶属于哪条枝,哪条枝属于哪根干的;有的树枝直接一头扎进土中,重新生出了根须,在离它一米来远的地方又莫名地长出另一条枝来,衬着那乱如麻的枝干更是让人眼花撩乱。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它们也许是经历了一场排山倒海般的狂风骤雨。这些当年还不那么强壮的黄槿树被大风大雨折磨得东倒西歪,奄奄一息。可它们不但没有屈服,还绞尽脑汁地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存下来,用茂密的枝叶建起一幅天然屏障,保护自身的安全,不但获得了新生,还形成了一道最为独特的风景线。让人不由得为它们喝彩!

呵!好一片顽强的黄槿树!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发布于:2022-12-21 08:24: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839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什么时候   黄槿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