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造车成语故事典故

更新时间:2022-12-08 10:06:00 阅读: 评论:0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典故

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典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典故 篇1

原意谓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即使关起门来造的车子,也能合用。语出《景德传灯录·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问:‘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造车即不问,汝作么生是辙?’”《续传灯录·端裕禅师》:“一法不堕尘缘,万法本无挂碍……直饶恁么,犹是闭门造车,未是出门合辙。”

宋代朱熹在其《中庸或问》卷三中说它是“古语”。曰:“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意思是说:虽是关起门来在家里造车,拿出门去使用,却能和车辙完全相合,这是因为依照的规格、尺寸相同的缘故。古时车辆,两轮间距离有一定尺寸,故轮子碾出的痕迹(辙)也是相同的,这叫“合辙”。

古语所谓“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比喻想法一致。后来,此语在使用时发生转义,比喻不考虑客观情况,脱离实际,只凭主观想象办事。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典故 篇2

提到“闭门造车”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懂它的意思,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经常是说那些喜欢自己鼓捣,不喜欢与人交流沟通,固步自封,做事不考虑客观实际,只凭主观办事,也指那些工作中很平庸,了无新意的人。但你知道吗?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才是重点,带上了后边那句话,意思就大变样了。

这句话出自宋朝朱熹《中庸或问》卷三,原句是:“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那么,这句话连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咱们先来看看闭门造车的典故。话说,在古时候,山里有个老头,以砍柴为生,每天都是日出时去砍柴,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再背回家,第二天背着柴去镇上卖。

一路上,他走的满头大汗,正在这时,一辆独轮车从他身边走过,他见了心想:这东西好,用上了就省力多了,于是用木条把车辙的宽度量好,带回了家中,开始闭门造车。邻居见他拿着木头又锯又刨,问他干嘛,他就说我在闭门造车。很快,老头就把车做好了,推出去一看,车辙竟严丝合缝,小车飞快地跑了起来。

所以,这个成语,人家本来的意思是,只要按照同样的规格,就算是关起门来造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比喻想法和做法一致。这个成语朱熹是褒扬的`意思,并没有贬义,可是到了现代,却被断章取义害得不轻,竟理解为完全相反的意思,认为关起门来造车就造不出好东西,完全曲解了朱熹的意思,因此,后面这出门合辙,就渐渐不为人所知了,其实这句话才是重点呢。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的典故 篇3

闭门造车,典出宋代朱熹的《〈中庸〉或问》三:“轨者,车之辙迹也。辙迹在道,广狭如一,无有远迩,莫不齐同。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

朱熹《〈中庸〉或问》里说:“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意思是,把门关起来造车,把材料逐件造好后,只要件件合乎规矩,再拿到门外去合拢起来,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辙完全相同。

“闭门造车”有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在正的方面,就是说天下的事情,差不多是相同的,只要样子没有变,懂得规矩,自然不会发生错误,到处可以行得通;所以尽管关着门造车,拿到外面去应用,仍然是适合车辙的。

反的方面,就是说天下的事理没有穷尽,而且各地的情形不同,习惯互异,你自己关着门一个人做,尽管做得怎样好,拿出去,未必适合人们的需要。

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大多数是用反面的意义,比喻不依据实际情况,单凭主观想象办事。指不切合实际,一味主观地杜撰瞎造的意思,好比关起门来在家里制造车子,而完全不考虑门外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结果就不合规格,不能适用。 古语所谓的“闭门造车”是称赞“出门合辙”的巧妙,而今天所谓的“闭门造车”,却是讥讽“出门不能合辙”的脱离实际了。

本文发布于:2022-12-08 10:06: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9/83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